新聞快遞

【新聞稿】2050要淨零 中央地方需同行

2022-10-06

【2022年縣市政府氣候與能源治理評比公布】記者會新聞稿 2022-10-05 地方大選在即,由全臺灣各地數個民間團體所組成的「能源轉型推動聯盟」(能轉盟)10/05公布「2022年縣市政府氣候與能源治理評比」結果報告,從節電、綠能、淨零等面向,一一檢視各縣市政府這一任期四年來的氣候與能源治理成果。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研究員陳詩婷表示,能轉盟過去的兩次評比範疇僅專注節能與綠能政策,今年則因應2050年臺灣淨零排放目標,新增氣候治理及減碳相關指標,希望透過評比強調淨零不只是中央的工作,如何讓淨零的政策能夠在各地落實,並捲動廣泛民間社會力的參與,地方政府扮演極為關鍵的角色。   陳詩婷指出,能轉盟評比指標質化項目佔總分85%,因為民間團體重視的不只是節電量、發電量、舉辦活動數量與人次等量化KPI,而是治理機制包括目標和策略、法規、行政資源等是否健全完善,而且將民間力量納入政策制定跟執行的過程中,讓淨零轉型成為一場社會動員,也才有可能達成目標。   臺北、屏東各拿下六都及非六都第一名,花蓮奪得進步獎 根據能轉盟公布的評比結果,全臺排名中臺北市首次拿下第一名, 屏東縣則是非六都唯一進入A級、一舉拿下第二名的縣市,接下來第三、四、五名則由新北市、桃園市和高雄市拿到。列入B級的縣市則分別依序為宜蘭縣、臺南市、臺中市、嘉義市、花蓮縣、金門縣。陳詩婷指出,花蓮縣此次得到最佳進步獎、更是非六都第四名,金門縣則在離島首次被列入評比時就拿到非六都第五名的成績,皆值得鼓勵。   陳詩婷指出,拿到六都第一名的臺北市作為首都,有比其他縣市更充裕的預算,因此在氣候與能源治理目標及策略、淨零路徑擬定及相對應的法規設計、潛力分析與資訊公開程度都是最完整的,然而但在綠能的發展上,無論是捲動不同類型發電者之機制設計,或是實質上的綠能發展績效,相較於其他縣市都顯得較弱,且在氣候、能源治理與公益性的結合,臺北市並不若其他資源較少的縣市豐富多樣,所以也期待臺北市可以展現更多作為首善之都的企圖心與開創性。   陳詩婷表示,拿到非六都第一名的屏東縣,近年來在推動再生能源上展現高度的積極與在地策略思考,包括以饋線找地、以不利耕作區、地層下陷區設置太陽能光電專區,以及發展沼氣、生質能等多元類型結合縣內產業型態來推動再生能源,並推動防災型微電網等等,都是因地制宜的作法。在經費的運用上,屏東縣政府以再生能源基金挹注各局處推展再生能源、節電相關工作,並不只仰賴中央補助經費,值得其他縣市參考。然而陳詩婷也提醒,在欣見屏東積極擘畫在地綠能藍圖時,除了綠能業者、地主等直接利害關係人,也希望縣府能設計更多公民參與機制,以兼顧非直接利害關係人的權益與社區在地的發展願景共識,讓能源轉型過程中不遺漏任何人。   地球公民基金會花東辦公室主任黃斐悅認為,過去能轉盟的評比,花蓮總是敬陪末座,然而今年拿到非六都第四名,訪談過程感受到花蓮縣建設處、文化局與研考處之積極,整個縣府團隊在縣長帶領下,開始思考如何在各項政策、計畫中融入永續的思維,雖然民間參與機制和政策企圖心都還有進步空間,但花蓮縣府的轉變仍特別值得被看見,黃斐悅並鼓勵縣府團隊可以持續努力,爭取資源來推出更具體的減碳方針、綠能政策,並設法捲動更多花蓮縣民一同參與永續和氣候變遷的課題。   捲動各式民間力量的亮點政策案例 陳詩婷表示,在這次評比過程中,能轉盟發現許多值得各縣市相互參考學習的亮點政策案例,包括新北市、臺中市都藉由智慧住宅的示範場域,建立一套讓市民更容易掌握自身的用電資訊的管理工具,以協助家戶分析用電狀況、即時改善耗電異常,也更有助於民眾參與削峰填谷的尖峰節電措施,讓大量的小型住宅用戶,未來更有機會逐漸成為發揮電力調度功能的重要角色。新竹縣、屏東縣則優先針對山區、原民部落打造防災型微電網,提升在地的能源韌性與防災能力。在推動公民電廠上,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雲林縣、屏東縣都各自不同策略,有的是結合公有屋頂來推動、有的則是深入社區進行盤點與輔導,雖然各縣市目前案例都不多,但仍值得鼓勵、期待看到持續性的推動。   此外,陳詩婷指出,近年許多縣市都開始嘗試節電參與式預算的模式,但多數都流於形式化,唯有宜蘭縣的農業部門參與式預算計畫,較高程度發揮參與式的效果,以跨局處整合、完善的利害相關人對話、搭配持續性的政策,讓在地社群能夠真正參與在節電政策中。金門縣則透過開放社區提案的節電行動徵選計畫,鼓勵地方民間組織、社區發展協會等,從自身需求提出節電改造方案或發想節能教育活動提案。   陳詩婷表示,設備汰換補助是地方政府近年最主要的住商節電措施,肯定基隆市、彰化縣、屏東縣、澎湖縣等縣市,依據自身在地自然、人文等條件,優先針對特定設備進行汰換補助,譬如除濕機、農業照明、祭典照明、冷凍設備等,使有限資源發揮最大節電成效。另外新竹市、高雄市皆設置綠能融資貸款方案,協助小型系統商進行融資,或鼓勵中小企設置太陽光電,也十分值得其他縣市參考。   地方政府應扮演積極捲動民間參與、完善社會溝通之角色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資深主任吳心萍指出,「民間參與」是此次占比最高的指標項目,但多數縣市普遍不及格,許多縣市從過去只辦宣導,到現在辦公民咖啡館、參與式預算,在形式上有比較進步,但可惜多數縣市仍只把咖啡館當成政策宣導用,民間更期待是將市民的意見蒐集後,能成為後續制定策略的重要資訊。吳心萍表示,許多縣市都有能源或氣候相關的委員會,其中南投縣的地方能源委員會是有地社區代表共同參與,這也是較為突出的案例;宜蘭縣則透過參與式預算,找到農會需要更換冷藏設備的熱點,並擴及到其他種類農產品,是較為成熟的做法,因此宜蘭縣在這個項目上得到高分。   此外,吳心萍提醒道,許多縣市都有能源相關委員會,但成員普遍以教授、企業為主,但討論住商節電還是需要社區參與,如南投縣13鄉鎮皆成立地方能源委員會,就是較為深入地方的作法。   吳心萍認為,再生能源發展的本意是與環境、社區共好,但許多縣市在推動再生能源的時候,都遇到和社區的衝突,但她認為多數社區並不反對綠能,只是反對綠能放在錯誤的地方,因此建議縣市政府在綠能推動過程應尊重地方意願、也與當地充分溝通,讓衝突降到最低。吳心萍也指出,推動屋頂光電,是目前提高城市能源自給率的重要做法。在歐洲、日本,讓市民參與公有屋頂的光電集資,早行之有年,甚至是強制條件。但臺灣大部分的縣市,看待公有屋頂仍只停留在系統商回饋的價格標思維。不過,這一次也看到新竹縣、新北市、臺北市等開放公有屋頂,讓縣市民可以共同投資屋頂上的太陽能板,桃園及屏東也輔導社區,都是值得肯定的進步。希望接下來有更多縣市政府,綠能發展不只著重裝置容量,也應該讓市民可以共同參與,提高市民對在地能源轉型的認同度之外,也可讓光電的收益,進一步投資在在地的社區發展上。   地方氣候與能源治理應有更上位規劃並結合地方願景 吳心萍也認為,目前許多地方政府都配合中央計畫既有的框架,並沒有將氣候和能源治理結合在地願景,十分可惜,雖然縣市間有資源不的均問題,但有策略眼光的縣市不論是不是六都,都可以很出色,譬如桃園將儲能、綠能結合其物流的需求,而屏東縣設下民生用電100%純綠能的目標,並在今年達成,這些都是很前瞻的做法。但吳心萍也指出,的確並非所有縣市都將再生能源及節能視為地方發展策略,尤其偏鄉、離島、部落都應將再生能源視為面對極端氣候甚至居住安全的重要工具,如新竹縣、屏東縣發展防災型微電網,就有助於提升在地氣候、能源韌性。跨局處合作與公務人員培力,是地方政府制定出完善策略之關鍵綠色和平專案主任張皪心指出,2050年淨零排放已成為全球對抗氣候變遷的共識,全球包含倫敦、東京、紐約等超過1,049個城市已經加入響應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FCCC)發起的「CitiesRace To Zero」倡議。因應轉型,國際再生能源總署(IEA)5月發布的《2050淨零:全球能源部門路徑圖》報告中指出,淨零排放帶動了清潔能源的投資,到了2030年,將創造1,400萬個職缺;在開發高效能電器、燃料電池運具及建築節能改造上,更額外需要1,600萬個工作者。   張皪心強調,節能減碳、淨零排放,已經是超越環保的議題,提升為城市競爭力與永續發展的必修課題。地方政府需要有權責充分的專責單位負責統籌因應氣候變遷的減碳與調適策略,並協調跨局處的合作。張皪心表示,公務員的培力也是關鍵,除了中央提供的培訓之外,地方政府也可以積極導入相關課程,或是透過締結國際姐妹城市,建立政策交流與學習的多元管道。為了減輕產業因應轉型的壓力,政策需結合產業型態,有更明確的工具進行輔導,並進行碳盤查,整合節電、綠能、儲能等政策。   邁向淨零,中央需與地方攜手共進,提供長期資源、建立協力夥伴關係 地球公民基金會花東辦公室主任黃斐悅針對中央政府提出呼籲,過去的新節電運動因有台電經費75.5億,因此整體達到近160億,但2021年少了台電經費後,縣市共推住商節電只剩能源局一年一億的節電夥伴計畫,以及一筆六千萬的縣市節電激勵活動,這些都是單次的經費,非常不利於縣市政府規劃長期的節電政策,建議中央政府提供長期資源與經費的挹注,可因應《氣候變遷因應法》將中央未來要收取的碳費成立氣候基金,用來挹注地方政府進行長期的規劃和運作。   黃斐悅表示,除了經費挹注外,中央也需提供更充足的能源與氣候資訊、數據分析工具以及有益於後續應用的專業培力,讓地方政府、學術單位與協助地方政府進行規劃與執行的顧問公司等,在地方層級的氣候治理工作能與中央更順利對接。舉例來說,為了讓地方政府能更清楚掌握在地用電資訊,除了要求台電將資訊有系統地公開之外,也須同步開發容易操作的數據分析工具、視覺化呈現工具等,讓地方政府有能力發展出數據的運用,以制定出具有科學基礎的合理政策目標與路徑。黃斐悅指出,各地綠能設施與土地使用的衝突在近年時有所聞,建議中央應從更上位的規劃著手,首先經濟部應制定能源部門的空間部門計畫,把綠能的需求數量與適合設置的土地型態盤點清楚,再與內政部合作,制定出綠能的空間部門計畫,像是空間需求盤點、選址與建立管理管制原則或因地制宜的土地使用管制規定等,透過中央及地方政府共同引導、協助廠商到相對適宜的地方進行綠能設置,才能讓各地的綠能衝突降至最低。   2050要淨零,能轉盟呼籲各縣市首長候選人別缺席 陳詩婷最後向各縣市首長候選人提出呼籲,即便過去氣候議題較少在縣市首長參選政見中佔有一席之地,但近年在氣候危機漸趨嚴峻、國際對淨零目標也有高度共識、再生能源需求持續增加之下,無論產業或一般民眾都對氣候、能源議題愈來愈重視,淨零也不再只是環保議題,而是與社會發展、民眾生存與生活品質習習相關的課題,地方政府作為承受氣候風險的第一線,更在臺灣邁向淨零的路上扮演關鍵角色,因此能轉盟期待各縣市首長候選人能積極提出氣候、能源相關政見,向選民展現做為身為未來縣市首長的決心和遠見。   能轉盟本次評比參與成員: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地球公民基金會(高雄總部、臺北辦公室、花東辦公室)、主婦聯盟環境保護 基金會(臺北總會、臺中分會、南部辦公室)、荒野保護協會、臺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媽媽監督 核電廠聯盟、綠色和平、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臺南新芽協會   新聞聯絡人: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陳詩婷 0915-181-176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秦書淮 0984-320-609

【聯合新聞稿】環社檢核管不到-室內漁電恐失控

2022-08-30

室內型漁電共生養殖場(下稱室內漁電),是現今行政院力推的重要能源轉型方向。室內漁電屬於屋頂型光電,光電板覆蓋率可達土地面積的80%,遠高於戶外漁電共生覆蓋率40%;此外,室內養殖是採24小時水質處理的環境控制技術,具高技術門檻,發電業者多半需引入新的養殖團隊,或跟企業化的養殖戶合作的方式進行養殖,因此發電方及融資方認為相較戶外漁電共生多半需與原傳統養殖個體戶合作,室內養殖是較可控、風險較低的經營方式。因此,雖然室內漁電較戶外漁電的單位面積成本高出許多,但反而更受光電業者青睞,據了解近來申請案件數已遠超過戶外漁電。近期更有案例,得到了銀行團88.8億的鉅額貸款,創下2022年台灣金額最高的漁電共生聯貸紀錄。室內漁電是在魚塭上填土蓋建築物,相比戶外漁電是大幅增加了土地的使用強度,但目前卻缺乏相關環境社會檢核和漁業管理機制。大規模開發下很有可能失控,進而造成嚴重的環境破壞與漁業問題。   缺乏規範的室內漁電對環境是更高強度開發與衝擊 中華民國野鳥學會呂翊維秘書長表示,台灣西南沿海是候鳥重要的度冬與過境地區,近幾十年來我國海岸天然泥灘地減少許多,室外型魚塭、廢棄鹽田等半自然濕地環境,已成為候鳥重要的替代棲地之一,包含彰化漢寶、雲林口湖、嘉義布袋、台南七股到高雄永安,魚塭佔有相當大面積的地景,亦是候鳥會利用的重要棲地類型,除了能提供候鳥貴重的食物來源,鄰海的魚塭堤岸也提供水鳥在潮汐漲退時可休息的棲地,而保育鳥類如黑面琵鷺也是經常利用魚塭的常客。為了盡可能減少光電開發影響魚塭原有的生態功能,近年經濟部透過環境與社會檢核機制,依生態敏感度規劃先行區、關注減緩區及迴避區,希望讓戶外漁電產業選擇適當的位置、以適當的方式設置,方能與環境生態共存共榮。但室內漁電目前不僅不受環社檢核的規範,其開發後土地幾乎都被建築物遮蔽,形同捨棄魚塭的生態功能,更無須遵循分區機制減少生態衝擊,亦未有總量上的限制。若不盡速檢討,讓大量光電開發導向室內漁電,可預期將造成魚塭地景的棲地破碎化,進而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衝擊。   在即有的室外養殖漁塭堤岸上建置的「塭堤型」太陽能板,可以讓從事養殖者,減少日曬雨淋, 且對環境衝擊最小(荒野保護協會 劉峻儒攝) 另一種光電室內養殖場樣貌,完全以鐵皮封閉(荒野保護協會 劉峻儒攝)     室內漁電一窩蜂  萬一爛尾難回復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許博任指出,室內養殖是在室內設施採全天候水質控制養殖,較可排除氣候及水質影響,並且可提高養殖密度,長期是農委會推動養殖現代化的政策目標。但過往由於室內養殖水質技術門檻高、資本投入高、且須有人力24小時監控水質,故養殖漁民投入意願低,成功經營的實例並不多。目前因光電業者及融資銀行認為室內養殖是經營模式較可預測、較低風險的養殖方式,因而準備大量投資申設室內漁電案場,光嘉義縣預計申設面積就超過兩百公頃,這樣小區域大面積投入室內養殖是前所未有的狀況。就環權會先前與養殖從業人員訪談,相關人即對於台灣室內養殖的技術及人才量能,是否足以支撐光電業者一窩蜂投入室內漁電案場多有保留,直指光電業者極可能低估室內養殖的經營門檻與風險。許博任特別指出,農漁業的新投資一般大約需要三年,才能知道是否可達產銷穩定,室內養殖無法順利經營的問題會遞延發生。現在若讓光電業者一頭熱同時大量的投入室內漁電案場申設,若兩三年後發現無法損益兩平,但室內養殖設施都已興建,土地都已蓋上建物難以回復原狀,恐怕會出現大量爛尾室內漁電案場的難解問題。 以嘉義布袋義竹為例,光電室內養殖場將大量蓋在關注減緩區(台灣環境規劃協會  李翰林)   室內漁電應有區位盤點與總量管制 漁業署應提出室內養殖白皮書 室內漁電遮蔽率80%,棟棟相連到天邊,密度比工業區還高,卻不用做環境社會檢核。室內養殖工法與現有室外場完全不同,嚴重欠缺專業人才,且所需漁工大幅增加,人從哪裡來?更況室內為高密度養殖,若成功將大幅增加供給,進一步惡化本已失衡的產銷現況,若失敗,將變成假養殖真種電。許博任則進一步指出,漁電共生的環境社會衝擊更大、養殖門檻更高,勢必需要相應的環社檢核及養殖漁業管理措施。由於室內漁電形式上是附屬於室內養殖設施的屋頂型光電,申設程序上是先申請農業主管機關的室內型水產養殖設施容許,後申請電業主管機關光電籌設許可的兩階段的程序,因此農業及電業主管機關都應負起各自加嚴管制的責任。漁業署應提出全國室內養殖設施白皮書,從經營量能、產銷穩定、生態環境等條件,盤點及規劃全國各區可以作室內養殖設施的區位、適養物種及總量管制,作為地方政府核發室內養殖設施容許的依據。   室內漁電應排除關注減緩區 並要有環境社會議題配套處理機制 台灣環境規劃協會常務理事李翰林表示,台灣西南部沿海低漥地區原本就是淡鹹水交匯的洪泛地帶,先民依循自然條件築堤圍塭,這種開放式養殖慣行會在冬季排乾水位進行曬池整地,池底露出的小魚小蝦剛好為冬候鳥提供珍貴的覓食環境。這是養殖文化與生態共生的韻律,具體說明了海岸魚塭養殖除了創造生產,還有供給(生態棲地)、調節(氣候與水循環)與文化(養殖者社群、地景認同)等不同面向生態系服務功能。這也是為什麼漁電共生環社檢核機制中,會特別去指認出具有重要環境社會課題的「關注減緩區」。上述位於區內的魚塭,除了能同時提供水鳥所需棲地及漁業生產功能,更可在適當因應對策設計下設置戶外漁電,達成生態、漁業和能源的共存共榮,廿年設置期滿也有機會回復原狀。然而開放型魚塭一但轉為室內漁電案場,就會造成不可回復的永久性改變,表面上提高了漁電收益,卻會完全犧牲其他既有的生態系服務功能,因此關注減緩區內不應核准任何室內型案場的開發。而針對優先區經濟部和農委會亦應建立聯席審查機制,在業者申請電業籌設許可時,則應要求業者提出當地環境社會議題處理對策,依處理對策的可行性及良莠則作為是否通過或優先取得許可的審查衡量要件。   立法委員洪申翰表示,近幾年看到滿多室內養殖的光電廠型態出現,因為對於很多放貸方來說,室內養殖取得融資相對容易,使得民間的資源開始流向室內養殖,也讓過去漁業署一直想要推動的養殖現代化目標更加速。但也看到一些問題浮現,包括生態、海岸防護,甚至是農漁村生產模式及社會關係快速轉變帶來的衝擊。怎麼來管理增加的室內養殖案場?這是過去沒有好好談過,相關的配套需要有關的部會盡快來規劃。   我們的訴求: 一、地方農業主管機關及經濟部應立即全面暫緩發給「位於關注減緩區內」的室內水產養殖生產設施容許使用及其屋頂型電業籌設許可。 二、農委會及經濟部應儘速推動室內型漁電共生的環境社會議題處理機制。 三、農委會應儘速研提室內養殖政策計畫書。   新聞稿聲明團體:中華民國野鳥學會、台灣環境規劃協會、地球公民基金會、荒野保護協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環境權保障基金會。   新聞聯絡人: 許博任(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 0975822250 李翰林(台灣環境規劃協會常務理事) 0933308227  

【2021募得款使用情形報告】多元環境教育支持棲地守護計畫

2022-07-29

::2021多元環境教育支持棲地守護計畫募得款使用情形報告:: 團體名稱 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 活動名稱 多元環境教育支持棲地守護計畫 備查方式 線上申請 目的 為達到環境守護的目的,本會以「 環境教育」 為方式, 讓民眾重新與環境恢復連結,再藉由參與「 實際參與」來體認台灣生態的美麗與哀愁, 感受人與自然的利害關係,最終使更多人自願選擇以愛惜環境的方式來愛自己與愛眾生, 讓生命得以存續。 * 活動代號 109010014 期間 准予勸募活動期間 110/01/01 至 110/12/31 募款活動財物使用期間 110/01/01 至 111/06/30止 許可文號 衛部救字第1091364804號函 ::募款活動期間所得:: *110/12/31 勸募所得 49,524,069元 *110/12/31 利息收入 14,271元 合計 49,538,340元 ::募款活動期間支出:: 項目 明細說明 合計 必要支出- 活動及媒體宣傳費用 活動執行、媒體報導、場地租金、宣傳設計、影片製作及佈置等費用 295,160元 必要支出- 人事費 辦理勸募活動人員。相關支應項目-薪資-勞健保、勞退,約聘用8人。8人*32000元*12月 2,061,301元 必要支出- 辦公費用、雜支 行政費、捐款收據印刷費、收據郵資、郵寄費、影印、水電、郵電、器材等零星支出 114,839元 (一)全國公園生態化倡議 1、辦理解說導覽22場,於公園帶領民眾(學校社區),認識生活周遭的公園綠地,了解都會公園相關環境議題。 2、辦理志工培訓3場,協助在地成立公園守護志工進行巡守、監測維護等工作。 3、宣傳倡議活動 : 經營網路社團(例如:IG或粉專...)進行媒體倡議與活動宣傳及建置官方網站。 4、監測調查:以公民科學家方式(生態化普查、樹木調查、樹木健檢...)帶領民眾進行公園相關調查,將數據進行環教倡議使用,或提供公部門參考至少2座公園。 5、棲地營造:依不同公園屬性及需求提供公部門公園生態化的改善建議,完成兩座公園生態化的改造。 6、公園生態化相關活動之影像紀錄與影片製作。 7、完成10場工作假期活動,帶領250位民眾親手打造生態公園。 6,302,749元 (二)統一X荒野 社區公民電廠 1、完成至少2處公民電廠教育示範場域。 2、辦理社區公民電廠實務工作坊10場次。 1、建置野溪踏查資料庫: 供上傳踏查照片、軌跡、空拍影片、紅外線相機記錄檔案,與inaturalist及水保局、林務局等機關公開資料介接,累積各縣市溪流流域踏查資料可即時查詢。 2、野溪踏查工作30場次 : 透過踏查各地溪流,記錄溪流裡人工構造物、生態、溪流情勢與週圍人類使用的狀況,逐年累積溪流樣態相關資料。 3、辦理志工培訓3梯次 : 邀請專業講師辦理志工培訓,讓踏查技術及記錄資料格式一致。 4、辦理「河溪對話會」2場次及參與3場次公部門河溪相關會議:拜訪相關主管機關,取得溝通機會,釐清保全對象並落實生態檢核,推動建立資訊公開平台及公民參與機制。 4,697,655元 (三)河溪生態零損失 1、建置野溪踏查資料庫: 供上傳踏查照片、軌跡、空拍影片、紅外線相機記錄檔案,與inaturalist及水保局、林務局等機關公開資料介接,累積各縣市溪流流域踏查資料可即時查詢。 2、野溪踏查工作30場次 : 透過踏查各地溪流,記錄溪流裡人工構造物、生態、溪流情勢與週圍人類使用的狀況,逐年累積溪流樣態相關資料。 3、辦理志工培訓3梯次 : 邀請專業講師辦理志工培訓,讓踏查技術及記錄資料格式一致。 4、辦理「河溪對話會」2場次及參與3場次公部門河溪相關會議:拜訪相關主管機關,取得溝通機會,釐清保全對象並落實生態檢核,推動建立資訊公開平台及公民參與機制。 2,162,379元 (四)淡水河口陸蟹守護行動 1、辦理「陸蟹保育」宣導講座15場。 2、招募40位淡水河口護蟹志工,辦理培訓課程4場。 3、進行淡水河主河段陸蟹分布調查18場。 4、辦理陸蟹生態與保育專家學者會議1場。 5、編寫淡水河口陸蟹調查及保育策略報告1份,進行保育倡議。 191,688元 (五)四斑細蟌保育與環境教育計畫 1、辦理棲地營造維護【工作假期】4場次 : 號召民眾共同維護磺港溪四斑細蟌復育試驗池與復育池,清除淤積、撿拾垃圾並移除威脅生態之外來物種。 2、完成淡水河流域四斑細蟌分布普查1次(5條樣線)。 3、完成四斑細蟌分布熱點族群數量監測,共25場次。 4、完成四斑細蟌繪本 : 以工作坊形式完成「四斑細蟌環境教育」繪本,作為推廣物種守護及推動四斑細蟌列入「保育名錄」計畫宣傳使用。 1,605,072元 (六)導入沉浸式體驗教育計畫 1、引進「Sunship III」課程並中文化與製作多種教具(活動教具)。 2、建置「體驗教育場域」與現場道具製作: 租用場域並改造成課程所需環境。(教具為可拆裝並可於不同場域使用)。 3、辦理「引導人員」培訓營隊1梯次(國外講師交通食宿及翻譯)。 4、對外辦理營隊活動1場次。 1,072,629元 (七)全國兒童環境教育發展計劃 1、辦理兒童環境教育引導講師培訓【招募說明會】2場。 2、辦理【兒童環境教育引導講師培訓】2梯。 3、辦理【兒童環境教育引導講師實地見習實習】10場及進行全國各地據點/學校【兒童環境教育推廣計畫】宣傳。 4、辦理【全國兒童教育推廣講師研習營】1場。 5、製作【兒童環境教育引導課程教具】2組(1組10套)。 6、辦理兒童營隊(弱勢)2場次。 7、辦理「自然科學營隊」師資培訓1梯次、營隊活動4梯次。 8、推動「年度弱勢兒童長期陪伴」計畫。 3,243,939元 (八)溪流守護經驗分享及各地溪流守護(筏子溪) 1、溪流守護推廣演講(預計100場次) 。 2、辦理溪流守護志工陪訓11梯次 : 邀請專家進行河川守護及環境維護人員培訓,讓在地人能更關心及守護家鄉之河(在地人守護在地河川概念)。 4,773,905元 (九)紅樹林生態教育館 1、館務推動(民眾話務接待)設備維護及文宣製作、臉書平台經營及媒體宣傳乙式。 2、辦理紅樹林導覽解說至少20場。 3、辦理紅樹林環境教育教案推廣至少20場。 4、紅樹林館環境及廁所清潔維護。 5、辦理社區居民培訓課程4場次。 6、完成紅樹林生態教育館環教場域空間改善。 1,032,657元 (十)荒野環境行動論壇 1、辦理北中南三論壇初選(共3場)。2、辦理全國決選1場,邀請評審並頒發獎金。 1,252,647元 (十一)綠能發展vs環境與社會檢核機制認知培力計劃 1、招募民眾辦理「環社檢核志工培訓」4梯次(含4次參訪實習。 2、於社區辦理「社區環社檢核工作坊」10場次。 690,971元 (十二)氣候變遷在地推廣暨種籽師資培力計畫 1、招募民眾辦理「氣候變遷推廣講師」培訓3場次。 2、推廣講師辦理101場推廣活動(北、中、南、東區)。 1,093,617元 (十三)食蟲植物 1、完成食蟲植物繪本製作。 2、辦理「食蟲植物」教育巡迴特展:(10場)。 3、辦理「食蟲植物」推廣演講(10場)。 4、製作「線上語音介紹系統」乙式,使用於對外環教推廣。 5、完成全國食蟲植物「原棲地分布」調查乙式。 6、辦理全國食蟲植物「教案」比賽1場次。 1,363,320元 (十四)以管理取代用藥,非農地禁用除草劑推廣活動 1、辦理「倡議推廣講座」19場。邀請民眾加入檢舉不當噴灑除草劑行動,即時反應給主管機關;並累積相關記錄 2、辦理「野草應用營」9場,邀請民眾參與,了解野草重要性與可應用價值。 3、倡議宣傳 : 製作宣傳網頁、資訊圖表乙式,以便邀請民眾加入不當噴灑除草劑行動並累積資料,將使用於反應給主管機關。 309,520元 (十五)萬里溼地教育中心 1、本土水生植物庇護水域營造與維護。 2、建立園區水生植物的身分及漂流史資料。 3、辦理溼地環境教育推廣活動5場。 4、辦理教育中心「工作假期」活動10場。 5、完成園區維護硬體改善乙式。 1,501,400元 (十六)海岸行腳 1、完成台灣海岸線影像紀錄: 使用環景相機記錄台灣海岸線狀況。 2、宣導計畫: 完成21場次推廣宣導並帶領志工執行海廢公民科學家調查。 216,350元 (十七)山林行腳 1、完成山區公路周邊監測調查(共3場次)。 (1)進行公路旁特殊生物、棲地及環境問題紀錄。 (2)林務單位進行山區管理實務及法規說明與交流討論。 2、辦理山區友善耕種交流會共3場次 : 交流與討論推動友善耕作之可能性。 3、辦理山區公路垃圾堆置熱點移除工作3場次。 868,461元 (十八)生態教育園區設置計畫 1、硬體建置與修繕(建物、水電、浴室、桌椅、教室、會議室)。 2、教學器材設備添購與教具製作。 3、教案設計規劃研發。 4、環境資源普查。 2,889,687元 (十九)荒野北北基地區環境教育扎根計畫 1、戶外自然體驗 40場(大台北地區共18處)。 2、自然專題推廣講座150場(台灣生態之美、重新看見海洋等9項主題)。 3、兒童環境教育互動遊戲講座40場(4大系列10套教案)。 4、氣候變遷系列工作坊15場(3大主題,7套教案) 。 5、增能(公民記者)工作坊1梯次。 6、環境教育教案書出版1式。 7、土地上的微革命系列講座16場次。 3,488,812元 (二十)愛海小旅行網站更新 1、進行網站架構編寫製作 。 2、進行網站資訊與數據更新。 3、進行美編設計網頁設計更新。 115,500元 (二十一)五十二甲自然教室 1、五十二甲鳥類資源調查乙式。 2、對外辦理「志工培訓」課程1梯次 。 3、對外辦理「食農教育」及「環教體驗活動」共2場次。 4、辦理對外「五十二甲」認識水鳥活動計2場次。 503,200元 (二十二)「廢棄物源頭減量」在地推廣暨種籽師資培力計畫 1、辦理2梯次「廢棄物源頭減量推廣師」培訓。 2、完成社區、學校、企業團體的推廣活動40場。 3、辦理3梯次「愛的循環杯-推廣人員培訓」。 4、與50間店家進行循環杯設置合作。 873,664元 (二十三)棲地調查推廣計畫 1、辦理「inaturalist」調查平台巡迴教學課程12場。 2、辦理「增能課程」12場。(安排生物認識、自然觀察方法、關注棲地介紹等,提升志工素養,加強參與動機。 3、辦理「自然觀察班」4梯次。(藉由民眾的參與,建構台灣最全面的棲地與物種的名錄。 4、辦理「生態調查」10場。藉由累積資料作為環境教育、棲地圈護或阻擋不當開發的數據。 5、環境資料庫建置與資料收集。 1,701,961元 (二十四)夏至關燈 城市節能倡議活動 1、辦理夜間舞台活動1場。 2、辦理夜間環教活動3場。 3、節能&環境教育市集1場。 453,094元 (二十五)油羅田友善耕種基地 1、辦理食農志工課程「菜菜子班」1梯次。 2、進行「獨居蜂生態介紹」10場次。 3、辦理園區工作假期活動10場次。 4、辦理「農事體驗」活動,供民眾入門體驗農事活動,共5場次。 5、辦理野草應用班,供民眾學習如何與這些植物共存及應用活動,共5場次。 6、辦理5個學程的「農村學堂」,讓民眾學習作物種植。 7、「油羅野蜂狂-獨居蜂的秘密生活」調查出版1式。 1,555,562元 (二十六)國有非公用土地認養 1、辦理「工作假期」活動3場次,建置維護管理設施(圍籬、告示牌)。 2、辦理棲地調查志工培訓2場次。 3、圈護區進行生物調查各乙式。 4、圈護區進行維護巡守工作乙式。 5、辦理專家學者會議1場。 515,047元 (二十七)大台北地區手作步道親山計畫 1、手作步道志工培訓1梯次。 2、志工進階培訓1場。 3、對外辦理郊山步道修繕「工作假期」8場。 711,798元 (二十八)國際淨灘行動 1、 於全台11分會辦理13場次大型國際淨灘行動。 2、 進行淨灘ICC表數據彙整分析(提供國內外使用)及持續針對「海灘安全」分級進行ICC表調整及數據收集。 3、 海廢DIY特展活動1場次。 1,343,073元 (二十九)淡水河守護計畫 1、淡水河主河段鳥類、植物監測各1年5次。 2、對外辦理「淡水河流域工作假期」4場次。 3、互花米草移除志工增能課程1場次。 4、互花米草移除工作假期5場次。 5、生態淡水河特展1場次。 6、完成雙溪生態調查與水質檢測分析各2次。 7、辦理友善親水及自然體驗活動各1場次(共2場)。 1,087,282元 (三十)荒野週四見講座-環境議題沙龍 1、媒體宣傳 : 網路DM製作與12波宣傳。 2、辦理49場講座(台北)。 3、地球公民線上增能系列課程120場次。 1,352,231元 合計 51,441,170元  

【公告】第十屆理監事、會員代表名單

2022-07-04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 第十屆理監事、會員代表名單公告 【理事會27名】 理事長 李騏廷 常務理事 宋明光、藍培菁、石曉華、陳憲政、游晨薇、游永滄、童瑞華、林君蘭。 理事 葉信雄、張正敏、廖梅雅、范貴玉、曾彥翔、林維正、鍾秀綢、楊繡鳳、王俊智、蕭千金、郭益昌、莊麗華、賴素燕、陳德鴻、林玉貞、陳雍慧、馬欽祥、卓昕岑。 【監事會9名】 常務監事 宋家元、陳俊霖、陳江河。 監事 梁博淞、柯典一、蔡曉琪、余俊良、張國賓、林力行。 【會員代表100名】 台北分會 游晨薇、藍培菁、李騏廷、石曉華、宋明光、林君蘭、汪美玲、陳憲政、賴素燕、黃香萍、陳江河、卓昕岑、馬欽祥、張品中、莊燿鴻、盧道正、蘇富美、莊麗華、孫一介、段巧佳、蕭千金、陳雍慧、粘水溪、鄒盈薰、鍾璧先、謝水樹、許學興、康吉成、郭慧敏、黃嘉瑩、林東慶、賴金玉、唐炘炘、林國樑、劉碧鵑。以上合計35名。 桃園分會 陳松榆、吳明珍、許詩志、郭益昌、林家妤、姚綺娟、杜勝儀。以上合計7名。 新竹分會 戴政賢、羅壬廷、朱振德、王盈欽、郭秋月、張訊竹、彭成源、王尹萱、黃文源、梁富生、邱熙亭、吳思霈、張正敏、許天麟、鄧雲棟。以上合計15名。 台中分會 游永滄、謝國發、王瑜鈞、王清憲、呂姮儒、陳繼翔、王耀慶、鍾勝文、蔡昇倫、羅忠良、張秋珊、劉昆興、謝德亮。以上合計13名。 雲林分會 廖梅雅。以上合計1名。 嘉義分會 范貴玉、劉淑敏、黃金蓮、詹喬偉。以上合計4名。 台南分會 黃嘉隆、曾彥翔、楊逸萍、林俊成、施相如、林佳儒、黃郁翔、羅晴文、杜雅鈴。以上合計9名。 高雄分會 鄭弘杰、陳森泉、吳逸倩、陳惠美、藍德山、許家宣、郭怡岑、廖靜薇、吳順興、姜慧菁。以上合計10名。 台東分會 蘇俊榮、楊繡鳳。以上合計2名。 花蓮分會 鍾秀綢、陳嘉宏。以上合計2名。

【公告】第十屆會員代表選舉結果

2022-05-25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 第十屆會員代表選舉結果 選舉日期:111年5月21日 【台北分會】 游晨薇、藍培菁、李騏廷、石曉華、宋明光、林君蘭、汪美玲、陳憲政、賴素燕、黃香萍、陳江河、卓昕岑、馬欽祥、張品中、莊燿鴻、盧道正、蘇富美、莊麗華、孫一介、段巧佳、蕭千金、陳雍慧、粘水溪、鄒盈薰、鍾璧先、謝水樹、許學興、康吉成、郭慧敏、黃嘉瑩、林東慶、賴金玉、唐炘炘、林國樑、劉碧鵑。 以上合計35名。   【桃園分會】 陳松榆、吳明珍、許詩志、郭益昌、林家妤、姚綺娟、杜勝儀。 以上合計7名。   【新竹分會】 戴政賢、羅壬廷、朱振德、王盈欽、郭秋月、張訊竹、彭成源、王尹萱、黃文源、梁富生、邱熙亭、吳思霈、張正敏、許天麟、鄧雲棟。 以上合計15名。   【台中分會】 游永滄、謝國發、王瑜鈞、王清憲、呂姮儒、陳繼翔、王耀慶、鍾勝文、蔡昇倫、羅忠良、張秋珊、劉昆興、謝德亮。 以上合計13名。   【雲林分會】 廖梅雅。 以上合計1名。   【嘉義分會】 范貴玉、劉淑敏、黃金蓮、詹喬偉。 以上合計4名。   【台南分會】 黃嘉隆、曾彥翔、楊逸萍、林俊成、施相如、林佳儒、黃郁翔、羅晴文、杜雅鈴。 以上合計9名。   【高雄分會】 鄭弘杰、陳森泉、吳逸倩、陳惠美、藍德山、許家宣、郭怡岑、廖靜薇、吳順興、姜慧菁。 以上合計10名。   【台東分會】 蘇俊榮、楊繡鳳。 以上合計2名。   【花蓮分會】 鍾秀綢、陳嘉宏。 以上合計2名。   【宜蘭分會】 湯譜生、涂正元。 以上合計2名。  

【公告】荒野保護協會第十屆會員代表推薦名單

2022-05-06

荒野保護協會 第十屆會員代表推薦名單公告 分會別 會員人數* 會員代表 應選人數 台北分會 1686 35 桃園分會 352 7 新竹分會 737 15 台中分會 611 13 雲林分會 76 1 嘉義分會 174 4 台南分會 417 9 高雄分會 485 10 宜蘭分會 108 2 花蓮分會 102 2 台東分會 94 2 總計 4843 100 *111年4月30日前繳交111年度年費之年滿20歲有效會員者   【台北分會】 游晨薇、藍培菁、李騏廷、石曉華、宋明光、林君蘭、汪美玲、陳憲政、賴素燕、黃香萍、陳江河、卓昕岑、馬欽祥、張品中、莊燿鴻、盧道正、蘇富美、莊麗華、孫一介、段巧佳、蕭千金、陳雍慧、粘水溪、鄒盈薰、鍾璧先、謝水樹、許學興、林立人、康吉成、郭慧敏、黃嘉瑩、蔡美雀、林東慶、賴金玉、唐炘炘、林國樑、林佶弘、劉碧鵑、王筱媛、詹翠英、陳美瑜、陳思潔、廖伯仁、劉建志、羅經國、藍溫菱。   【桃園分會】 陳松榆、吳明珍、游廷煒、李文仁、魏懷親、許詩志、林賢妹、郭益昌、林家妤、姚綺娟。   【新竹分會】 謝華君、戴政賢、羅千益、廖美琪、邱永年、許芸榛、吳承恩、羅壬廷、湯文姿、謝文萍、簡鳳君、朱振德、王盈欽、羅慧娟、陳曉萍、郭秋月、張訊竹、彭成源、王尹萱、黃文源、陳嘉祥、梁富生、邱熙亭、吳思霈、謝佳純、張正敏、許天麟、鄧雲棟。   【台中分會】 游永滄、謝國發、王瑜鈞、王清憲、呂姮儒、陳繼翔、王耀慶、鍾勝文、蔡昇倫、羅忠良、張秋珊、劉昆興、謝德亮、連怡斌。   【雲林分會】 廖梅雅、古國順   【嘉義分會】 范貴玉、劉淑敏、黃金蓮、詹喬偉   【台南分會】 黃嘉隆、曾彥翔、楊逸萍、楊炯琳、林俊成、施相如、廖聆岑、林佳儒、黃郁翔、羅晴文、杜雅鈴   【高雄分會】 鄭弘杰、陳森泉、吳逸倩、陳惠美、藍德山、許家宣、郭怡岑、廖靜薇、吳順興、姜慧菁   【宜蘭分會】 徐朝強、湯譜生、涂正元   【花蓮分會】 鍾秀綢、陳嘉宏   【台東分會】 楊繡鳳、楊玉如、蘇俊榮。

【公告】2022 OPEN POINT 點數愛心捐贈成果

2022-04-27

【公告】OPENPOINT點數愛心捐贈 徵信 #捐點愛幸福多 --「OPEN POINT點數愛心捐贈」【集眾力 減碳護棲地!】,點數捐贈活動已結束。 -- 2022/01/01-2022/03/31期間,荒野保護協會獲贈54,652點(元)。 -- 本協會兌換點數之品項將全數用於提供社經地位相對弱勢的孩童與民眾,認識關注台灣生態環境,一起體現台灣環境的美好。

【新聞稿】康橋師生與荒野保護協會攜手設置護生圍籬,讓水鳥媽媽安心育雛

2022-04-25

康橋師生與荒野保護協會攜手設置護生圍籬,讓水鳥媽媽安心育雛 2022.04.25     臺北市康橋國際學校秀岡校區師生約60人今年與荒野保護協會攜手,共同於淡水河河口左側沙灘豎立起一道護生圍籬,共同期盼於每年水鳥繁殖的期間都能設立起這道「護生圍籬」進行實際的護生守護行動,也藉此呼籲國人於辦理淨灘活動時應避開水鳥繁殖季及不應將四驅車駛入沙灘,以免輾壓幼鳥或鳥蛋,期望國人一起讓水鳥媽媽在育雛期間,能安心的照顧小寶寶。     根據調查每年3~7月常有東方環頸鴴、小環頸鴴、高翹鴴、小燕鷗(保育類)、燕鴴(保育類)等水鳥在台灣各地海岸進行繁殖或過境停歇。以東方環頸鴴為例,由於沙灘提供了寛廣的視野避免遭受天敵輕易的捕食,因此親鳥選擇於沙地上直接下蛋育雛,也因沙灘上沒有遮避物,為了確保鳥蛋在豔陽下能正常孵化,親鳥必須經常將羽毛沾水後幫鳥蛋降溫,而如有民眾或動物過於靠近時,為了保護鳥蛋或幼雛,親鳥常捨身以「擬傷行為」試圖引開入侵者,由此可知親鳥育雛的辛勞,不應進行無謂的干擾。     自2005年起,荒野與新北市政府已進行多年的淨灘宣導至今,宣導民眾在愛海淨灘的同時也應考量棲息於其間或過境的生物需求,於海岸辦理「淨灘活動」時應避開水鳥的繁殖期間(北部4至6月、南部3至5月),期望藉由這樣的宣導與規範,讓民眾了解愛護環境之餘也要體貼與其他生物的需求。而根據多年的數據顯示,「臺北港北堤沙灘」每年東方環頸鴴的巢位穩定於300多巢以上,顯示常年的宣導有一定的成效。但宣導至今仍有許多民眾在不知情的狀況下干擾水鳥育雛,甚至將駕車馳騁於沙灘上,迫使親鳥必須經常離巢而致使繁殖率下降,加上巢位隱密度高、鳥蛋及幼雛亦具有良好的保護色,因此極有可能於人們善意的淨灘活動或休閒活動之下,直接遭受到無意的傷害。     荒野於2021年東方環頸鴴的繁殖季首次在北堤沙灘進行季節性的「護生圍籬試驗」,依據東海大學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與荒野志工團隊合作所完成的調查數據顯示,統計整個北堤濕地全區的繁殖成功率為約為70%、挖子尾濕地約為40%,而檢視圈護區的成功率則高達85%以上,可見圍籬的設置可降低人為干擾進而提升圈護區內的繁殖成功率。     為此荒野保護協會持續於今年度繁殖季來臨前,徵詢內政部營建署及新北市水利局有關今年度持續「設立水鳥護生圍籬」的事宜,經多次的溝通與場勘後,總算在繁殖季初期完成「護生圍籬」的申請手續及正式取得水利局的「土地使用許可書」,並以大眾捐獻的善款繳交相關費用及保證金。於正式獲得同意函及許可書後,荒野保護協會與康橋國際學校師生,共同攜手於國家級重要濕地範圍內辦理本處第二次的「水鳥護生圍籬設置」作業,藉由師生與荒野志工的雙手完成了這個深具教育意義的生態守護行動。     本次活動中師生在志工的帶領下進行行前的教育說明與安全宣導,大家在配戴好手套與工具後、一隊隊的前往沙灘,依荒野志工指定的位置將木樁固定於沙灘上、再繫上棉繩形成建議圍籬,隨後再將自行繪製的宣導布條親自繫在繩索上,提醒國人注意不要任意干擾。在整個豎立圍籬的過程當中,師生眼見著幾輛車開進沙灘,深刻體會到在人為干擾環境下,東方育雛與成長不易,而學生及家長也表示對於自己能參與守護行動覺得很感動!     事實上只要有適合水鳥繁殖的環境,即使是狹小的沙灘都可能會使用,提醒民眾於夏季親水活動如聽見水鳥警戒的叫聲時請留心腳步,更不要為了貪圖方便或刺激將四輪傳動車於沙灘上取樂,請留給這些水鳥們一個安心繁衍的空間與機會。如欲辦理淨灘活動,建議可將地點轉移至岩岸地形或改為淨溪及淨山活動,降低水鳥在繁殖期間的人為干擾。讓我們在付出行動愛海的同時、也多留一點心思友善沙灘上的其他生物喔。 01荒野志工向師生說明水鳥的處境及提醒施作時的安全事項 02康橋師生及家長於布條上書寫文字,除了提醒遊客不要進入之外也成為顯眼的標示防止誤闖繁殖區 03大家齊心於核心的繁殖區域外使用木樁與繩索立起一道小小的護生圍籬,卻大大的提升水鳥的繁殖成功機率。 04師生與家長表示,藉由參與本次活動,獲得了參與保育行動的珍貴體驗,不再只是呼口號 05護生圍籬完成後的大合照,康橋國際學校的師生及家長表示能親身參與保育行動感覺很有意義。 06護生圍籬的設置目的是要提醒民眾注意,不要誤入繁殖區,具有環教與實際守護的雙重意義。 07為了保護鳥蛋或雛鳥,親鳥正假裝受傷藉以吸引入侵者遠離巢位(擬傷行為)。 08由於鳥蛋與雛鳥具有十分良好的保護色,因此於繁殖季節前往十分容易干擾到育雛行為,甚至使得親鳥放棄育雛。 09東方環頸鴴於繁殖期間會於各地沙灘下蛋育雛,如四驅車任意奔馳極容易損毀鳥蛋,干擾育雛。 10僥倖存活於輪下的巢位,但是明天又是如何。 11雛鳥及鳥蛋的保護色極佳,如於繁殖期間辦理淨灘活動,十分容易招致民眾踐踏導致破裂或死亡。 12基於護幼的習性,當危險來臨時親鳥會以「擬傷」行為來吸引敵人的注意藉以讓幼雛遠離危險。

【新聞稿】公益綠能讓愛永恆-沿山百合課輔班公民電廠啟用

2022-04-18

公益綠能  讓愛永恆 屏東縣瑪家鄉涼山部落「沿山百合課輔班公益型公民電廠」啟用揭牌儀式       2021年荒野保護協會與7-ELEVEN把愛找回來公益募款平台合作,透過超過6,400家7-ELEVEN門市的民眾小額捐款,推動「多元環境教育支持棲地守護計畫」。其中針對再生能源的綠能減碳與公民參與,規劃了「公民電廠設置示範計畫」,希望透過本計畫捲動社會大眾對公民電廠及自主發電的認識,更能藉此勸募資源於偏鄉地區建置太陽能設備,達到綠能推廣與照顧偏鄉地區的公益精神。本計畫推動的第二座公民電廠示範案場,在各方努力之下已於2022年3月20日在屏東縣瑪家鄉涼山部落沿山百合課輔班建置完成,並於4月17日舉辦揭牌儀式。 揭牌儀式       屏東縣瑪家鄉涼山部落為排灣族原住民部落,沿山百合課輔班成立六年多來,照顧在地部落學童並結合博幼基金會的差異化教學,提供課後輔導及供餐,提供孩子欠缺的學習資源。     創辦人林明河及羅淑君夫婦致詞時表示,課輔班成立以來,多次因為資源及場地問題,差點無法繼續辦理下去,但看到部落隔代教養問題及父母無法提供孩子適切的課業指導,孩子的學習一直跟不上學校教育的進度,使得學習因此而中斷,因此持續尋求各方資源,希望課輔班能繼續辦理下去。本次對於能透過荒野保護協會及7-ELEVEN的公益勸募計畫,獲得太陽能設備建置,表達萬分感謝之意,也期待未來能透過此太陽能設備建置,讓部落族人對太陽能有更多認識,讓課輔班可以永續運作下去,繼續照顧部落學童及長輩。 創辦人林明河及羅淑君夫婦致詞       荒野保護協會劉月梅理事長表示,荒野保護協會長期致力於環境教育及棲地守護,強調人與地球上的萬物共存、資源共享,對於這次能透過勸募平台的群眾愛心,可以在沿山百合課輔班設置公民電廠,並輔以節能設備改善及推廣活動,讓部落對於綠能教育有更多認識,達到創能、儲能、節能等多方效益,感到非常高興。更期待孩子們未來能對環境保護多一份關注。 荒野保護協會劉月梅理事長致詞       7-ELEVEN表示,很榮幸透過把愛找回來公益募款平台,將全民的愛心投入到瑪家鄉涼山部落,並透過公益電廠設置及發電效益,讓部落學童可以獲得安心學習機會,7-ELEVEN今年以「地球永續 你我日常」作為永續主軸,而沿山百合課輔班也是涼山部落的長輩和孩子們的日常生活空間,期望在公民電廠的運作下,供餐及即將推動的樂齡服務能夠更加順利,成為學習的能量。     屏東縣瑪家鄉梁明輝鄉長特別感謝荒野保護協會及7-ELEVEN這次的合作計畫,透過廣大民眾的愛心來照顧涼山部落,讓課輔班可以藉由太陽能發電節省很多的電費,也可以讓大家知道原來太陽能系統可以創造很多價值。 屏東縣瑪家鄉梁明輝鄉長致贈感謝牌       涼山村沿山教會陳永明牧師代表教會表示,教會的信念不只是照顧部落,也是關心環境及土地,和荒野保護協會推動的理念不謀而合。這次課輔班能獲得太陽能系統的捐助,它不只是公益性質,更是公共財,是一個可以跟大眾展示我們實踐的力量,除了有太陽能的發電,部落所有人都可以一起來節電,每個人都可以成為那重要的力量,讓這份來自社會大眾的愛,可以再往外傳遞出去。 涼山村沿山教會陳永明牧師帶領禱告       「沿山百合課輔班公益電廠」,採市電併聯之自發自用太陽能儲能系統,裝置容量8.5kw,年平均發電量約11,200度。並設置儲能電池24顆,約可儲存28.8度電。白天太陽能所發的電優先供課輔班使用,並進行電池充電,傍晚日落後開始使用電池的電。當太陽能及儲能系統的電力不足使用時,由市電補足。本案場的儲能系統可以再部落停電時,提供基本照明及電力,讓課輔班能成為社區緊急防災避難中心。本案場建置完成後,搭配節能措施及太陽能板遮陽效益,一年約可節省逾67,000元電費,減少約6,700公斤之二氧化碳排放,相當於558棵樹一年的碳吸收量。未來可透過該場地做為綠能教育推廣場地,建立公民電廠綠能觀摩示範場域,透過參訪行程,帶動在地社區發展,達到綠能教育推廣及服務偏鄉部落之效益。  

【公告】5月21日邀請您來選出荒野保護協會第十屆會員代表

2022-04-10

親愛的荒野夥伴,您好:   荒野保護協會在眾多關心臺灣環境朋友的支持下,穩健走過26年,做為一個關心環境教育與棲地守護的團體,我們邁步向前,將一顆顆守護種子灑佈在各地,成為一股股在地守護的力量。   透過志工的定點觀察及調查資料,和政府相關部門對話,讓生態永續的議題及政策能推動及執行。透過環境教育讓更多人能認識臺灣生態環境之美好及問題。期待能為臺灣土地盡一份心力,並且將這片土地好好守護及留存給永世的臺灣後代子民。   每一年我們至少有將近兩百場的自然體驗活動、超過一千場的推廣演講。創會理事長徐仁修老師曾說:「透過教育做環境保護,才能擴大參與面,讓每一個人都可以在荒野快樂修行,又去影響更多人,從改變生命的根源去愛人、愛土地,這是荒野對臺灣社會的最大貢獻。」   守護棲地永遠是荒野最重要的目標,我們已經蘊積足夠的力量,可以跨步邁向棲地保育,也相信唯有不斷透過保育、復育、教育的方式,才能達到「讓大自然自己經營自己」的最終目的,而這也是邁向永續的方向。   會員代表大會是本會的最高權力機構,重大決策都需要經過會員代表大會的同意。會員代表的任務除了議決協會發展的重要決策外,也具有投票權選出理監事,再由理監事中推選出常務理監事來負責平日的會務推展。   當我們期待臺灣民主發展更加往上提升時,會員代表的選舉就是展現民主的一個歷程。發揮荒野保護協會最重要的傳統之一【溫柔革命】,從我們自身的改變和參與做起。   5月21日(週六)上午十點到下午四點,邀請您參與會員代表的選舉,投下您神聖的一票!   荒野保護協會 劉月梅理事長 ************************************************************************************************************************************   一、投票時間:中華民國111年5月21日(週六)上午10:00 -下午4:00。 二、投票地點:各分會所在地,共11處。 三、投票資格:111年4月30日前繳交111年度年費之年滿20歲有效會員者。 四、具投票權之會員,請攜帶身分證及印章前往投票所投票。 五、會員代表推薦名單:https://www.sow.org.tw/info/news/20220506/42652 六、若您因故不克出席選舉,可填具【委託書】委託其他會員有效代理。每一會員僅能接受其他會員一人之委託。 各 地 區 應選名額 投  票  所  地  址 連絡電話 台北分會 35 臺北市中正區詔安街204號 (02)2307-1317 桃園分會 7 桃園市中壢區普光二街122巷10號 (03)283-0944 新竹分會 15 新竹市東區公園路86-1號 (03)561-8255 台中分會 13 臺中市北區育德路115號 (04)2206-8468 雲林分會 1 雲林縣斗六市慶生路300號1樓 (05)552-9002 嘉義分會 4 嘉義市新建街79號 (05)291-1547 台南分會 9 臺南市東區裕農路288巷15號 (06)260-7259 高雄分會 10 高雄市三民區重慶街299號 (07)322-7526 宜蘭分會 2 宜蘭縣五結鄉二結路486號 (03)964-1059 花蓮分會 2 花蓮市華西路123號科學館112室 (03)824-6613 台東分會 2 臺東市長安街46號一樓 (089)219-020 合計 100 確定應選名額以4月30日有效會員人數為最後計算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