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地工作
棲地工作。

「荒野守護」的理念,便是藉由棲地保育與環境議題的參與,讓自然的生態環境得以被妥善保存,成為留給後代最珍貴的資產。現今保育意識雖較以往普遍,但多數人卻仍自覺渺小、無法撼動生態環境被破壞的現實,因此,如何讓每個人將自然美好的感動轉化為環境守護的行動,是我們目前最重要的使命。

棲地工作

相關資訊
2016 / 11 / 08
文/楊逸婷(荒野臺北分會氣候變遷能源倡議小組) 這次的讀書會,先暫停了《天翻地覆》的討論進度,另外選擇介紹了這本非常輕鬆,充滿幽默的《環保一年不會死!不用衛生...
2016 / 11 / 08
文、圖/許浩哲(荒野保護協會志工) 第一銀行松江分行本次參與荒野所舉辦的「守護榮星花園溼地活動」,於天氣晴朗的七月週六午後展開,每個人均帶著愉快愜意的心情參加...
2016 / 11 / 08
文/林千地(荒野臺南親子團一團奔鹿團草原鹿,自然名:非洲象) 清晨初光,白色的光芒慢慢的映入眼前,小鹿值星官徐易廷(自然名:葉翅螳螂)帶領我們在觀汐平臺的「綠...
2016 / 10 / 14
  今天(10/14)下午環保署第303次環評大會,將會審查亞泥西部復礦的羅慶仁與羅慶江案的專案小組兩案併審送二階的建議。然而,儘管環保署在新政府520就任後...
2016 / 10 / 07
文、圖/第四屆海洋與臺灣研討會 由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與臺灣研究基金會共同主辦的「第四屆海洋與臺灣研討會」於2016年9月3至4日圓滿落幕,荒野保護協會受邀於...
2016 / 10 / 07
文、圖/溫郁琳(荒野保護協會企劃推廣部專員,自然名:溫帶雨林) 給 親愛的寶可夢訓練師: 抓寶的同時,自己垃圾不落地,也順手帶走海岸上的垃圾…...
2016 / 10 / 07
文/郭秋幸(自然名:小白鷺) 圖/陳嘉瑞(自然名:蟲言蟲語)、蔡佳真(自然名:赤皮)   大肚山定觀點介紹 荒野臺中大肚山組從2015年11...
2016 / 10 / 07
文/陸淑琴(荒野保護協會棲地守護部專員,自然名:黑眶蟾蜍)、圖/荒野保護協會 自從318 學運以來,公部門比以往更積極地邀請公民參與政策制定與公共建設規畫的前期...
2016 / 10 / 07
文/荒野保護協會 茄萣溼地位於二仁溪南邊,屬於高雄市西北端的茄萣區,前身為「竹滬鹽田溼地」。1991年因興建興達遠洋漁港所以鹽田停曬,所挖取港區的沙土堆填在此...
2016 / 10 / 07
文/林意彬(荒野臺北分會氣候變遷能源倡議小組,自然名:陽光子) 時序入秋,氣候變遷的效應依然持續,能源小組的腳步也沒有停下來,而《天翻地覆》的研讀也邁入第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