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地工作
棲地工作。

「荒野守護」的理念,便是藉由棲地保育與環境議題的參與,讓自然的生態環境得以被妥善保存,成為留給後代最珍貴的資產。現今保育意識雖較以往普遍,但多數人卻仍自覺渺小、無法撼動生態環境被破壞的現實,因此,如何讓每個人將自然美好的感動轉化為環境守護的行動,是我們目前最重要的使命。

棲地工作

相關資訊
2016 / 07 / 07
文/胡介申(荒野保護協會棲地守護部海洋專員,自然名:螃蟹) 荒野保護協會十年來的淨灘經驗,不僅清除了沙灘上的成堆廢棄物,更累積了許多海廢監測數據;不只為美麗的...
2016 / 07 / 07
文/荒野保護協會企劃推廣部、圖/荒野保護協會 淨海專家講座 這次結合產、官、學界觀點所邀請的三場專家講座,在現場爆滿的報名人數中,於大雨磅礡的6 月5 日週六...
2016 / 07 / 07
文/何芝迎(荒野保護協會志工) 在兩億多年前的恐龍時代,地球就居住著一群迷人的生物,至今牠們仍優雅漫步在土地及海洋間,繼續上演這則與自然共存的古老故事。自19...
2016 / 07 / 07
文/王俊明、圖/荒野保護協會 宜蘭為沖積扇平原水多易氾濫成災,冬山河遇雨氾濫即是顯例,宜蘭因此湖、河、埤、塘、溪、圳、溝渠遍地都是,養成了溼地最佳環境,也沉澱...
2016 / 07 / 07
文、圖/唐炘炘(荒野保護協會臺北分會淡水河棲地志工,自然名:天狼星) 「你家附近有河流經過嗎?」「ㄟ,好像有……」在一次淡水河的活...
2016 / 07 / 07
文/王俊智(鄉土關懷委員會新任召集人,自然名:白海豚)、圖/王俊智、荒野保護協會 事情總是在我們還沒準備好的情況下就發生了。 回想加入荒野這個大家庭居然已經是五...
2016 / 07 / 07
文/徐順利(前荒野保護協會企劃部副主任、現為海巡署臺北機動查緝隊查緝員,自然名:海歸) 肯恩威爾伯在「萬法簡史」中提到,進化是包含過往,超越以往的狀態,新的真相...
2016 / 07 / 06
【2016年愛海無距】海洋職人帶你打開五感,今年夏天愛海零距離 不論我們身在臺灣本島任何角落,與海的距離都不會超過100公里,認識海洋,是展開守護的第一步。今...
2016 / 06 / 08
文/賴榮孝(諸羅樹蛙棲地保育計畫執行志工,自然名:菩提樹)、圖/諸羅紀農場 因為您的支持,我們守護了這個諸羅樹蛙棲地 諸羅樹蛙為1995 年由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呂...
2016 / 06 / 08
文/胡介申(荒野保護協會棲地守護部海洋守護專員,自然名:螃蟹) 2009 年信天翁雛鳥與塑膠垃圾的照片在網路流傳,「兩個德州大的太平洋垃圾帶」開始在人們腦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