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四奔鹿成團足跡

我們正在做的事: 

文/吳懷平(北四奔鹿團導引員/前任台北分會親子團北區總團長,自然名:蝦米)、圖/台北分會北四奔鹿團

鹿蹄踩花徑飄香,凡走過必留下痕跡,謹以此文獻給所有和我同行或給予協助的小鹿和大鹿,或許詞不達意,但字字真心,希望抓住孩子成長的足跡。

醜媳婦早晚要見公婆,我們終於要成團了
一直感覺還少了什麼?孩子的出席狀況也不能理想化,於是就這麼擔擱下來,直到七月新小鹿的加入,加上北二鹿成團的激勵,好像這麼拖下去也不是辦法,總感覺對不起那群死忠參與的孩子和松鼠、牛蛙和海龜,個人榮辱不算什麼,懷著忐忑的心情和親子團總團長藍鵲談談,想不到他這回竟然點頭了,是老天可憐移山的愚公?還是被孩子的純真所感動?

騎虎難下,既然起了頭,就只有一直走下去,已經沒有回頭路。隨著日子一天天的過去,怎麼感覺好多事都沒有做,但又不知道要從那裡開始,只是心中有個想法,一切盡可能讓孩子自己動手參與,一來這是她們難得的學習機會,二來也驗收檢視我們引導陪伴的成效如何,三者可以展示我們的誠意。

就是這股的念頭,當孩子遲遲不能達成共識,松鼠就籌辦北投會館的會外會,希望一股作氣,完成各項前置作業的準備。

首先是邀請卡的設計,但一出師就不利,孩子們沒人準備紙筆,只好想利用室外的自然物來創作。可是走出室外一看卻傻眼,清潔人員維護整理的太有效率,只好窮則變,變則通,改用人體積木來創作,拍成圖檔後由小鷹老虎幫忙排列組合,一份別有創意的邀請卡終於誕生了。

有了邀請卡,終於可以昭告天下,邀請友團夥伴前來分享我們的喜悅。但我們總不能失禮,送給來賓的紀念品自然由牛蛙負責,精挑的布扣書籤雖難不倒她,只是要準備的數量有點多,於是一群手巧的麻麻就自動靠過來了。

大人在忙,小鹿也沒閒著,先由石頭和鴨嘴獸撰稿編排『三藏真經』舞台劇,孩子們自編、自導、自演,連道具也自己動手,後來為了達到最佳的演出效果,豆豆半途接下改編,於是四天的中秋假期就只好與電腦相瞪眼,劇本一改再改,終於趕在928出爐彩排啦。

一切就好像亂中有序,漸上軌道,任務與工作也都發包出去,孩子的團服尺寸也都統計完成,儀典流程也大略敲定,好像也這樣差不多嘞,但時間也到了9月底了。

成團和團長證書也都申請拿到手了,但好像大家都有志一同挑選同一天的良辰吉時,協會剛好12~13在熊月山莊辦幹部營,理監事和分會長都要參加,好在藍鵲答應來看大家,不然就沒人可以頒授證書了。

倒是最沒問題的團服反出現狀況,先是最小的尺寸14號台北沒貨,突然因為左前胸繡有協會字樣而影響縫製圓章位置,協會經過討論決定改用另款作為奔鹿的團服,但台北卻缺M號而又調不到,最後還回到原點,改用前胸字樣款式,並從台南調來2件14號的,終於解決燃眉之急。

孩子動手設計、繪製的小隊旗、團旗也都好了,加冕的紙折鹿兒帽也有了著落,山羌捐助的鹿角也準備好了,還有什麼沒做的呢?

對了,為展示我們迎賓的誠意,動員孩子一起來做餅乾,光是製作場地的尋覓就整倒了夥伴,最後還是風藤出借舊家,在成團前夕眾志成城,有空的小鹿和大鹿相招來玩麵粉,感謝水瓶草、海狸等的前置準備材料,大家一舉搞定好吃的餅乾,口味還分抹茶、巧克力和原味,山羌也自製『北4』印章可以蓋模,夥伴的心思超乎我的期待。這件事的起點在觀摩友團都會購買壽桃分享成團的喜悅,但我希望藉由這件事讓更多夥伴參與和親自動手,這不是錢的問題,而是希望拿到餅乾的夥伴都可以感受到我們的溫度。

接續早上未完的功課,下午繼續寫這次成團、升團和入團的考量,寄給夥伴參考,希望明天大家也都能適時的補位。

安排好夥伴去蘆洲接台東遠來的水牛,他是我在七進結緣的夥伴,又在高鹿二基相逢,算是二等親,現在是炫蜂導引員,明年想跳奔鹿,打算後年接掌鹿團,真是一位有心人,而這次遠道送暖,真令人感動。

忙到十點才去拿回團服,一一折好裝袋,也放進我的祝福,這是明天下午升入團才會用到的,但衷心期盼孩子穿上時,也能擁有和我一樣的感覺,自信又驕傲。

成團前的慌亂
拉拉扯扯談這些零零碎碎的瑣事,只是也讓走過必留下痕跡,但也見證成團的煩瑣與慌亂,幸好大小夥伴的彼此扶持,終能化險無事,終於要成團了。

今早把東西整理好,再去挖小琴海豹起床,她昨晚也陪我忙到好早才去睡覺,雖然不捨,但也只能和她一起搬東西出門了。

或許老天爺真的心疼不忍讓我們這群孩子失望,天氣出奇的好,應該用不到雨天備案了,感謝天,感謝地。

殺到竹圍,和水瓶草四人會合,車子衝到賢孝,校園內卻已充滿早起的夥伴,趕緊找地方停車吧。

人來了,就開始張羅把東西就定位,貼心的育成會夥伴早已擺好二張長條桌樹蔭下,作為我們的接待桌,嗯,鋪上仙人掌精心繪製的簽名巾,獅子王帶著一群孩子去張掛小隊旗和四大規律,千年木則幫升旗官示範如何升旗,海狸和萍蓬草、海龜、紅豬等又忙著弄音響,黑金剛沒有蓄電能力,光如何拉電源就考驗這一群夥伴的智慧,連開車發電的點子都跑出來了。

松鼠也在樹下張貼團集會的分享成果,展示孩子的成長歷程。

仙人掌早已找小鹿撿好樹枝,和阿勃勒的拔拔和另一位夥伴排起字來(原諒我早已脫節,很多新夥伴都不認得,但他們無怨無悔的自動幫忙,感恩!)

人家排好了,我再說明來賓的路徑,害得一切重來,Sorry,做事沒有整體的規畫。不過夥伴的創意真強,自動加上樹枝指標,有如畫龍點睛。

連藍鵲看了都還可以衍生出一段很棒的詮釋:『一開始的雜亂無章,遇到困難和危險,只有前進前進再前進,終能迎來成團甜美的果實。』OH,My God!您們太神奇了。 

有大拼圖,也少不了小拼圖,知了在接待桌上用布扣書籤排出北四鹿的字樣。總之,這是一個全員動起來的時刻,自己找事做,處處都可看見夥伴的用心和巧思。

孩子也沒閒著,松鼠帶著孩子在舞台上再三排練演出的節目,天王星也幫魟魚和龍蝦順流程,獅子王帶著團旗護旗官進場練習,看起來他們比孩子還緊張,我看松鼠應改名為八爪章魚,才能符合她此時的心境。

攝影夥伴更是最忙的一群,隨時要抓住動人的一幕,將回憶留住。

時間就在這一團慌亂中消逝,耳邊傳來『路要自己走』的樂聲,一切好似已在亂中步上軌道。蜂蟻陸續就座,友團夥伴也大多抵達,藍鵲終於飛抵樹枝,我們終於要開始『奔鹿成團』了。

五味雜陳的成團時刻
養兵千日,就為了這一刻。魟魚和龍蝦的台風很穩,正式掀開成團的儀典。首先由孩子演出『三藏真經』的舞台劇歡營蒞臨的來賓,這個劇本是由石頭和鴨嘴獸開頭編撰,最後由豆豆接力完成,演員更是小鹿自行認領擔綱,道具也是由孩子自己製作準備。
 

這一齣戲也可以說是孩子的成團考驗,對孩子學習成果的總驗收。不過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短短五分鐘的演出也花了孩子不少的時間去準備,不過相信也給了她們最深刻的回憶。

場子熱了,隆重的儀典就開始了,擔任我們籌備輔導員的藍鵲總團長首先致詞,雖然話語很輕鬆,但我相信他是感觸良多的,畢竟他最清楚我們是如何走過來的,最後他也期許能隨著小鹿成長的足跡,終有孵化鷹揚北海的一天。

接下來就是他頒授松鼠成團和團長證書,這薄薄的二張紙,背後有多少的辛酸,松鼠,您終於做到了,一切都值得的。

照原先的規畫,在藍鵲頒授荒野旗給松鼠後,鴨嘴獸再從松鼠手上接過,帶到升旗台並且升旗。但沒想到松鼠接過荒野旗之後,居然脫稿演出,直接把旗子穿在身上。急得鴨嘴獸跑來跑去,一直跟千年木魯。也虧千年木能淡定地說:「旗子在松鼠身上,是要升什麼?」。

孩子真的很單純善良,雖然有時候看起來吊兒郎當,漫不經心,但一旦交付任務,就變的既認真又負責,緊迫不放鬆,最後只見鴨嘴獸拿著旗子飛奔到升旗台,也不知道他是如何從松鼠身上拿到旗子的!

由珊瑚、貓頭鷹、未來和小琴海豹代表四個小隊護送北四奔鹿團旗進場,交給松鼠團長,象徵今後將由松鼠團長帶領北四奔鹿往前奔馳。

我們四團的大家長複式團長(註)啄木鳥也致詞歡迎新成員的加入,並頒贈象徵團長的鹿角信物,將小鹿托付給松鼠團長。

珊瑚代表小鹿幫松鼠戴上鹿兒帽,這點子是來自藍鵲的三珠無患鍊也由小蜂親手戴上,同樣意味著孩子的信任與依賴,可以說任重道遠,尤其孩子還將帽子戴反,不讓您有靠山可依,或許這是老天的安排。

松鼠團長,您辛苦了。不過您放心,我們挺您。

嚴肅的一場戲終於演完,由育成會的祝福開始,小蜂的合唱主場,最後由小蟻壓軸,先演戲再合唱『路要自己走』,小蟻您們好厲害呦。感謝四團家人的祝福。

當然客隨主便,北二、北三、北五、北一、東一夥伴的蒞臨祝福,是我們孩子最大的幸福。我們也收到桃一、竹一、南一、南二的問候,這些友團的溫馨早已讓人心窩暖呼呼的,讓我們有勇氣與信心走下去、走更遠。

成團儀典就在夥伴的祝福中畫下句點,邀請夥伴和我們一起分享餅乾和粗茶淡飯,聊表我們的喜悅和心意。

哇,我們成團了。感謝所有的生命貴人。

入團與升團:好難的課題
完成了上午的成團,下午的重點放在升團和入團。如果成團較偏向大人的世界,孩子只是配角;那升團和入團就是把舞台還給小鹿們,她們才是最佳的男女主角。

但除了字面上的不同,升團和入團的差異有有多大呢?當然從北四蜂出身的小鹿才可升團,不然就只能入團,這原則很簡單明瞭,但儀典的設計又要怎麼區分呢?以前又沒有參加過友團的升團和入團儀典,如今也無從參考。即使問來聽到的,或是看到的,我們又能掌握儀典背後多少的精神呢?

看樣子我們只能邊做邊學,先回歸源頭,細讀藍鵲給我的幾篇文稿,揣摩藍鵲當初的用意,再回到儀典對象的孩子身上,除了前面的出身不同外,孩子都是同樣加入這個團體而變成小鹿,我們不是期待孩子成為獨立自主、團結合作、樂觀自信、身體力行的新小鹿,為日後的翔鷹做好準備嗎?

不管思考的方向是否正確,總之,這次的升團和入團儀典就先用這樣的方式進行看看,再從中希取經驗,提供下回調整的依據。

趁著午餐準備的空檔,拉著藍鵲到海賓走走,順便報告下午進行的方式,聽聽老大的建議,只是頂著陽光,對藍鵲有點過意不去,但為了孩子好,就當幫藍鵲增加維生素D的合成吧!Sorry!

還好有來這一趟,才發現原本想就地取材的竹子不見了。感謝藍鵲及時的建議,將『風』的元素取代『木』,並賦予新的意涵。

雖然我已來過這裡多次,而藍鵲卻是首次,但他卻分析告訴我這些岩石是火成岩,這些珊瑚礁就是澎湖咕咾石牆的原料。真是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感謝老天藉由孩子的手和藍鵲的口,又交導我一些事情。

再回到賢孝,剛好飯菜也來了,雖然只是素食,但熱騰騰的,有如我們的心,希望夥伴也能感受到。在涼亭內陪藍鵲用餐邊聊,應該是一位小蟻,可惜我沒記住他的名字,跑來請藍鵲吃柚子,我也沾光分得一瓣吃,柚子好甜,那份心意更甜。

時間也差不多了,被工作團隊抓回討論,只好丟下藍鵲不管,這是我首次辦活動時對藍鵲沒有迎頭送尾,這個習慣是我打從內心對他的尊重。Sorry!老大!

工作分配時,天王星端了一碗綠豆湯請我吃,雖然中午沒吃,這碗湯並不會因饑腸轆轆而變得特別好吃,但夥伴總會想到您的那股感情格外溫馨。

感謝松雀鷹的及時出現補位,請他半小時後帶領孩子出發,我們先去佈置場地。

上工囉,夥伴們!

只能神遊的儀典
穿越田埂後,我將讓小鹿們在這塊荒地上進行儀典前的心靈沉澱,首先大家圍成一個圈,請小鹿們閉上眼睛,在心中跟著我默唸,感謝協助我們的天地萬物,以一顆感恩的心,然後依照草原、森林、高地、湖泊順序,循環依序進行小鹿的各別儀典。

請小鹿們圍圈坐下,先由蜻蜓協助幫升團小鹿戴上蜜蜂翅牓和觸鬚,抱著蜜蜂寶寶,在蜻蜓陪伴下低頭穿越防風林,這樣的設計,目地在讓孩子回到小蜂階段,低頭彎腰要孩子學習謙卑。穿過防風林形成的缺口,好像蜜蜂化蛹破繭而出,羽化成為小鹿,脫下蜜蜂翅牓、觸鬚、蜜蜂寶寶交還蜻蜓帶回,從此路要自己走。

來到了溪水邊,請看看水是從那個方向流過來的?流到那裡去?聽聽它想要跟您說什麼?想想我要如何安然無恙過河去?再彎下腰來,用手去感受水的清涼,用心去體會水的柔軟,但也請觀察滴水穿石的堅軔。

水有三態,冰只能挶限在一角,水雖能四處流動,但仍無法脫離地面,蒸氣才能像雲一樣,到處漫遊。心的溫度才能決定您的高度,冷冰冰的拒人於千里之外,還是點水之交,或是熱情似火的溫馨,水教導您什麼呢?

默默無語,被您踩在腳下的土,看似骯髒、不起眼的土,您又從中學習到什麼呢?沒有土,我們無法挺立在地表,大地蘊藏無限的生機。我們必須學習土的包容,原諒無知庸俗的忽視,充實自我,成為大寶庫。

閉上眼睛,感受風的吹拂,聽聽它帶來的訊息。把過去不愉快的、煩惱的、難過的、悲傷的、…,這一切都交給風帶走,張開胸懷,迎接春風帶來的喜悅。

爬上岩石,一步一腳印,面向大海,仰望藍天,除了感受腳踏石地的安心外,覆誦四大規律,邀天地一同見證我的承諾。也希望培育孩子擁有開闊的胸襟,一望無際的視野,做個頂天立地的大地兒女。

在團旗的引導下走進鹿兒門,這是自我的抉擇,將手中的溪水倒入盆中,從此個人融入團隊,不分你我,榮辱與共,為北四奔鹿攜手同心。

手握鹿角,與團長連為一體,鄭重許下我的承諾。松鼠也以真心溫暖的擁抱,迎接新小鹿的誕生。

四個自然元素,四面小隊旗幟,四大生活規律,團長幫您穿上奔鹿團服,載上鹿兒帽,恭喜您,已經加入北四奔鹿嘞。

退回後面,耐心等待,這也是生命的課題之一。等新小鹿的加入,一個溫暖的擁抱,一個會心的眼神,無聲的欣賞與稱讚,用您獨特的方式,給新夥伴支持的力量。

恭喜珊瑚、赤腹松鼠、魟魚、小琴海豹、鳳蝶、貓頭鷹、未來、海豚、石頭、千里馬、龍蝦、鴨嘴獸、獨角仙、布丁狗完成升團和螃蟹、麻雀、豆豆的入團。其中入團比照升團,只是小鹿不載蜜蜂翅膀和觸鬚而已。

閉會式:終於可以鬆了一口氣
完成升團和入團的儀典,大夥照相留下美好的回憶,直到獅子王來提醒,大夥才依依不捨回到賢孝,蜂蟻早已結束閉會式多時。
 
大夥連忙到二樓察看11月團集會行動回饋打算幫忙油漆的走道範圍,並由鴨嘴獸自動承擔月召一職,果真英雄出少年。
 
最後松鼠帶領大家圍圈閉目進行感恩儀典,為今日團集會畫下句點。
 
下課鐘響,我們的下一步是什麼?
我們真正成團了,孩子也真正升團或入團了,但這才是責任的開始,希望大家不辱身上的這一席奔鹿團服,讓它見證愛的驕傲。

除了例行的團集會模式外,我們還能有什麼創意呢?或是我們可以為這塊土地做些什麼?孩子又可以如何展現出成長的足跡呢?

下個月打算繼續回到賢孝,讓我們動手粉刷二樓的走道水泥牆,算是回饋學校提供場地支持我們活動的善意,吃果子拜樹頭,感恩惜福不是光掛在嘴邊的,能採取行動回報給需要的人,這才是幸福。

不論是升團或入團,放入四個元素,小鹿們,您們從自然老師中學到什麼呢?我們的儀典不再拿香跟拜,自有蘊藏的用意,用心去體會吧,才不枉費是脫胎換骨的小鹿囉。

 

註:依照親子團的組織架構,凡是一個團裡面成立二個分團(例如小蟻團、炫蜂團、奔鹿團、翔鷹團)或以上時,就稱為複式團,增設複式團長一人,協助各分團間的協調整合。

 

附加檔案大小
20140102_261_p24_27.pdf1.05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