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參與和四斑細蟌的保育
有時候心中有個想法,就鼓勵自己朝著這個善的念頭前進,或許因為你的行動,而為城市的生態保育及自己親近大自然打開一扇光亮之窗。
文、圖/黃俊選(臺北分會秘書、自然名:蜻蛉)

       以下的對話或許也恰是你心中長久的想法。
	甲:「每天起床後,就忙著趕車上班,真想假日到近郊去走走,欣賞大自然!」
	乙:「每天上學、補習、考試、讀書,我也真想去大自然散散步,認識一下自己生活的這個城市。」
	丙:「每天在臺北這個大都會區生活,淡水河的樣貌是怎樣呢?又孕育那些生物呢?」
	丁:「真想認識這個城市的生態,也希望能為這個城市的生態保育盡一點心力。」
有時候心中有個想法,就鼓勵自己朝著這個善的念頭前進,或許因為你的行動,而為城市的生態保育及自己親近大自然打開一扇光亮之窗。就讓我來分享荒野保護協會的淡水河搶救四斑細蟌大作戰行動及成果。看看一群志工從認識四斑細蟌開始,漸漸地熟悉淡水河流域周邊生態及參與調查紀錄,從參與而轉變為公民科學家的相關故事。
認識淡水河流域及現今環境
淡水河匯聚了新店溪與大漢溪及基隆河而成,匯入北臺灣海域,為北臺灣最重要之河川,其流域為重要的溼地,但因周邊都會區居住超過臺灣1/4的人口,河川中得接納都會區的生活廢水,流域周圍也承受被開發為休閒遊憩區域或人為景觀區等壓力。河川流域之溼地範圍為洪泛區,但此處也同時受到漲退潮影響,颱風季節可能會有大範圍都被水淹沒,但平日則為無水的河灘地。淡水河周邊之河灘地可分為尋常洪水不易淹之高灘地(除非大潮,以及連日降雨才有可能淹水)、以及受潮汐溢淹之低灘地。而高灘地目前已大部分被開發為腳踏車道、球場、運動場、公園、植栽綠地、堤外便道及景觀設施等,因此處仍保有較多的自然環境,生態資源也比都會區公園豐富,目前有些部分為自然保留區或保護區外,其餘區域仍受民眾及民意壓力,常依循現行傳統高灘地管理模式,定期進行除草或工程施作,因對此地之生態調查資料尚未齊全,極易對稀有或重要物種(例如四斑細蟌 Mortonagrion hirosei (Asahina,1972))之棲息環境造成威脅,或許需要更多的相關科學調查數據,使棲地的經營管理更有明智及永續的經營。
人人皆可投注關心
       
忙碌的生活,常會造成對周邊環境敏感度下降,當然就更難關心環境問題了,想要對所居住的環境有較深層的認識,或許可以先從關注環境的團體、學術單位或政府相關活動開始著手,而荒野保護協會就是您可以先認識的環境保護團體。荒野保護協會在淡水河的五股溼地就有一群志工積極投入環境教育及棲地守護的工作,搶救四斑細蟌大作戰就是這次分享的主題。搶救四斑細蟌其實是一個艱難的挑戰,或許很多人會問:為什麼要這樣做?為何要搶救?如何搶救?如何以科學方式來調查或紀錄來呈現搶救成果呢?或是如何讓這些素人的調查資料變成更有科學的價值,用於未來經營管理的基本資料呢?
於是由荒野保護協會發起,邀請學者給予相關的科學調查方法及數據分析之指導,培訓有意願關注此議題之志工,讓學術之調查方法與志工的熱情互相結合,對棲地的基本數據進行蒐集,搶救四斑細蟌大作戰之計畫於是成形,自2016年開始,2017已邁入第二年,雖然相關之調查及數據均尚未足以說明四斑細蟌之生活史及棲地特性,但相信持之以恆,必能使此珍貴物種之生態相關資料能夠一一解析,未來對淡水河流域之溼地經營管理能提供更完整資料。參與搶救四斑細蟌大作戰的夥伴在過程中也習得科學調查的方法及原則,已成為一位公民科學家,認識著及關心著四斑細蟌,這也足以證明,只要透過訓練,雖然原先可能對生態或物種不熟悉的夥伴,也能對物種產生感情進而愛上這片土地,並學得科學調查方式成為一位十足的公民科學家。在搶救四斑細蟌大作戰的計畫中,有兩個幕後的助力,一為推廣教育,另一個為研究調查。
在推廣教育方面,有經驗的推廣講師以淺顯易懂之方式,讓參與者可以順利認識四斑細蟌及學習調查的操作;在研究調查方面,則需要事先請教學者相關之科學調查方式,讓回收的數據和操作上,比較符合科學性,搶救四斑細蟌之計畫則是委請行政院農委會特有生物保育中心(以下簡稱:特生中心)的林斯正研究員(臺灣蜻蛉目專家)協助。有此兩面向之共同協力,調查之數據及環境狀況,就可以對四斑細蟌有更深入的認識了。而且在這2年中,志工在在五股溼地及磺港溪都進行四斑細蟌的調查,有此兩處的資料,日後必能累積四斑細蟌的基本分布及季節性資料。
2017年的成果分享
       2017年初,有40位夥伴加入搶救四斑細蟌大作戰培訓,其中包含18位新血。培訓結束,各學員參加至少兩次調查工作,建立對四斑細蟌及其他蜻蜓、豆娘類在五股溼地之基礎認知(物種辨識、生活習性,以及不同蜻蜓、豆娘偏好環境等)。在一整年的努力之下,四斑細蟌的調查在五股溼地共有174人次參加,發現141隻次的四斑細蟌;磺港溪口共有45人次,發現143隻次四斑細蟌。這樣的成果不管是參與的人力或是發現四斑細蟌的總數量,都較往年提升。對五股溼地蜻蛉目物種名錄,也進行同步紀錄,其相關資料如表1。因可五股溼地原屬於半潮水(brackish water)環境,每年會有不同的變動,累積更多年的數據就可對溼地蜻蛉目在溼地變動有更深入認識了。參與者可以藉由直接到淡水河棲地內,進一步觀察這生態環境所面臨的問題有什麼?雖然頂著颳風下雨、豔陽天都需要出動,但有這群熱心志工的參與才能收集資料,未來成為評估溼地「生態健全性」及「承受洪災」的依據。
五股溼地蜻蛉目物種名錄
| 
 次序  | 
 科別  | 
 學名  | 
 中文名  | 
 2016  | 
 2017  | 
| 
 1  | 
 Platycnemididae  | 
 Copera marginipes (Rambur, 1842)  | 
 脛蹼琵蟌  | 
 v  | 
 v  | 
| 
 2  | 
 Coenagrionidae  | 
 Agriocnemis pygmaea (Rambur, 1842)  | 
 橙尾細蟌  | 
 v  | 
 v  | 
| 
 3  | 
 Coenagrionidae  | 
 Ischnura asiatica (Rambur, 1865)  | 
 亞東細蟌  | 
 
  | 
 v  | 
| 
 4  | 
 Coenagrionidae  | 
 Ischnura senegalensis (Rambur, 1842)  | 
 青紋細蟌  | 
 v  | 
 v  | 
| 
 5  | 
 Coenagrionidae  | 
 Ceriagrion auranticum ryukyuanum Asahina, 1967  | 
 紅腹細蟌  | 
 v  | 
 v  | 
| 
 6  | 
 Coenagrionidae  | 
 Mortonagrion hirosei Asahina, 1972  | 
 四斑細蟌*  | 
 v  | 
 v  | 
| 
 7  | 
 Libellulidae  | 
 Acisoma panorpoides panorpoides Rambur,1842  | 
 粗腰蜻蜓  | 
 v  | 
 
  | 
| 
 8  | 
 Libellulidae  | 
 Diplacodes trivialis (Rambur, 1842)  | 
 侏儒蜻蜓  | 
 v  | 
 v  | 
| 
 9  | 
 Libellulidae  | 
 Brachythemis contaminata (Fabricius, 1793)  | 
 褐斑蜻蜓  | 
 v  | 
 v  | 
| 
 10  | 
 Libellulidae  | 
 Brachydiplax chalybea flavovittata Ris, 1911  | 
 橙斑蜻蜓  | 
 v  | 
 v  | 
| 
 11  | 
 Libellulidae  | 
 Crocothemis servilia servilia (Drury, 1770)  | 
 猩紅蜻蜓  | 
 v  | 
 v  | 
| 
 12  | 
 Libellulidae  | 
 Orthetrum sabina sabina (Drury, 1770)  | 
 杜松蜻蜓  | 
 v  | 
 v  | 
| 
 13  | 
 Libellulidae  | 
 Orthetrum triangulare (Selys, 1878)  | 
 鼎脈蜻蜓  | 
 v  | 
 
  | 
| 
 14  | 
 Libellulidae  | 
 Orthetrum pruinosum neglectum (Rambur, 1842)  | 
 霜白蜻蜓  | 
 v  | 
 v  | 
| 
 15  | 
 Libellulidae  | 
 Pseudothemis zonata (Burmeister, 1839)  | 
 黃紉蜻蜓  | 
 v  | 
 
  | 
| 
 16  | 
 Libellulidae  | 
 Hydrobasileus croceus (Brauer, 1867)  | 
 硃紅蜻蜓  | 
 v  | 
 
  | 
| 
 17  | 
 Libellulidae  | 
 Pantala flavescens (Fabricius, 1798)  | 
 薄翅蜻蜓  | 
 v  | 
 v  | 
| 
 18  | 
 Libellulidae  | 
 Rhyothemis variegata arria (Drury, 1773)  | 
 彩裳蜻蜓  | 
 v  | 
 v  | 
| 
 19  | 
 Libellulidae  | 
 Rhyothemis severini Ris, 1913  | 
 賽琳蜻蜓  | 
 v  | 
 
  | 
| 
 20  | 
 Libellulidae  | 
 Rhyothemis triangularis Kirby, 1889  | 
 三角蜻蜓  | 
 v  | 
 
  | 
| 
 21  | 
 Libellulidae  | 
 Tholymis tillarga (Fabricius, 1798)  | 
 夜遊蜻蜓  | 
 v  | 
 v  | 
| 
 22  | 
 Libellulidae  | 
 Zyxomma petiolatum Rambur, 1842  | 
 纖腰蜻蜓  | 
 v  | 
 v  | 
| 
 23  | 
 Gomphidae  | 
 Sinictinogomphus clavatus (Fabricius, 1775)  | 
 細鈎春蜓  | 
 v  | 
 
  | 
| 
 24  | 
 Gomphidae  | 
 Ictinogomphus rapax (Rambur, 1842)  | 
 粗鈎春蜓  | 
 v  | 
 v  | 
| 
 25  | 
 Aeshinidae  | 
 Anaciaeschna jaspidae (Burmeister, 1839)  | 
 碧翠晏蜓  | 
 v  | 
 v  | 
| 
 26  | 
 Aeshinidae  | 
 Gynacantha hyalina Selys, 1882  | 
 長鋏晏蜓  | 
 
  | 
 v  | 
| 
 總計種數  | 
 24  | 
 19  | 
|||
*近危物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