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地球一小時臺北場 青年公園導覽解說紀實

我們正在做的事: 

棲地乃所居住的地方,這座公園居住著許許多多烏龜、水鴨等水棲動物。有別於水泥化的棲地,人工浮島的優點多不勝數:浮島上植物的根可深入水中,有助於淨化水質。

文、攝影/王國倫〈臺北分會編輯採訪小組志工,自然名:芒果〉、攝影/林國樑〈臺北分會解說志工,自然名:高蹺鴴〉、圖/荒野保護協會

        2019年3月30日適逢一年一度「地球一小時Earth Hour」活動,臺北的主場選擇距離荒野保護協會臺北分會不遠處的青年公園舉行。位在都會區的青年公園,是2017年由臺北市市政府選出的「公園生態化」十二座公園之一,成為最親近萬華區、中正區的生態環境。然而,居住在附近的居民有多少人了解青年公園的歷史、自然生態與生活的關聯呢?因此,藉由這次地球一小時的活動,荒野保護協會動員眾多專業解說員,精心設計關卡活動,讓參與的大小朋友們,親身聆聽、體驗青年公園的生態導覽。

        解說員們在偌大的青年公園中,分成四個小組,分散不同處駐點等候民眾前往拜訪。解說的主題包含:青年公園的歷史發展、青年公園可見的外來種生物介紹、餵食野生動物的相關的新聞與討論、荒野保護協會的目標和計劃、動物棲息地的概念與人工浮島的意義等…。當日參與民眾為數眾多,志工領隊們分組後帶往每個駔點。我隨即加入其中一隻隊伍,展開青年公園導覽徒步之旅,一邊悠哉的散步,一邊觀望這座公園的面貌,空氣中的芬多精使人心平氣和,怡然自得。領隊不時停下腳步,指引民眾觀察那些平時被我們忽略的飛禽、池魚、大樹、小草和鮮花,萬物都是故事的主角,充滿悸動與生命力。

        解說的第一個駐站由自然名為海洋、銀杏的兩位解說員為我們導覽,說起了青年公園的前世今生:青年公園在日據時代曾經為機場,後來轉變為跑馬場和高爾夫球場,最終成為現在的生態公園。解說員請大家思考:這公園為什麼被稱為青年公園?什麼樣的公園可以吸引青年?為何吸引青年?對於走入公園的民眾而言,答案可能顯而易見。公園是許多孩子嬉戲玩耍和老人放鬆身心的好去處,確鮮少看見年輕人的身影,為了讓青年暫離都市氛圍和壓力、接觸自然生態,於是在青年公園打造出多個不同類型的運動設施,比如籃球場、羽球場、溜冰場、泳池等等,讓有不同興趣的青年聚集,透過運動玩樂投身大自然懷抱。

        對於青年公園的背景有了簡單的認識後,解說員進一步帶領大家了解現場的生態樣貌,以及外來入侵物種的解說,藉由桌上展示的植物標本和動物照片向民眾說明、問答互動。外來入侵物種是公園在生態規劃時被發現,往往它們有著比原生種更強的適應力、生命力、繁衍力,讓這些生物在公園裡數量劇增,脅迫原生物種的生存,因此對於外來種除了移除之外而必須有妥善處置,才能有效維護原生種的生存空間。例如:巴西龜對臺灣斑龜的影響、種福壽螺對臺灣農業經濟的影響、泰國鱧對原生水生動物(如澤蛙)的影響、象耳澤瀉及銅錢草對原生植物的影響等等。

        這座公園的許多角落裡,上演著很多人不理解而忽略的現象,令我感慨,民眾或許不了解,但絕對不會是局外人。解說員進一步解釋說,許多的外來種在臺灣出現並大量繁殖,乃因人類的私慾及不負責任行為釀成。比方說,巴西龜很可能是引進後被飼主棄養或錯誤放生;繁殖美國螯蝦只為滿足食客口腹之欲卻危害本土原生蝦類等事蹟。解說員也強調說,並非所有外來種都會影響原生種,無需極端處理;若有危害之實,則為外來入侵種,必須積極移除。民眾能夠做到並且最重要的,是絕對不要放生飼養的動植物,培養正確的觀念認知。

        在一棵樹下,解說員紅檜、扁柏向眾人丟出值得思辨的議題:「該不該餵食野生動物呢?」碰巧有一隻松鼠在樹上竄跑,一隻野鳥在草叢蹦跳,看得民眾陷入一陣沉思,解說員攤開教案,試圖用遊戲的方式讓民眾了解,每個是否餵食野生動物的選擇,都影響著會有怎樣的進展與最終可能的下場。選擇不餵食,即不干預野生動物的飲食生活,對它們而言,只有自然抉擇的命運。然而,無論出於什麼因素,一旦選擇餵食野生動物,野生動物就可能因此過度依賴、營養不均或過剩、肝腎病變、互相搶食攻擊,嚴重者甚至往生。如此一來,因為人類一時同情的行為,導致了牠們的枉死;餵食還可能衍生出更多衝擊社會經濟面的疑難雜症,像是農業損傷(野生動物到聚落找食)、影響交通情況以及擴散蔓延人畜共通疾病。一般狀況下唯有經過專家嚴謹調查評估,瀕臨絕種動物的棲息地與飲食型態,才可能提供餵食。與野生動物保持美的距離,是在保護動物,也保護自己。

        至此,導覽之旅收穫滿滿,但只是半途,我們再次被帶往下一站,遇見兩位可愛的解說員小葉桑與臺北樹蛙,哼唱歡迎的歌曲,讓大家感受到荒野人的親切。兩位解說員主要負責講解荒野保護協會積極執行的計劃,譬如:友善動植物、綠地零損失、不餵養動物、活化水池、公園生態化、栽植本土化、移除外來種等等事務。在青年公園,荒野保護協會目前致力於將蓮花池上游規劃成生態流域,著重自然屬性和生態規律的模式去建構公園環境,仿效野外真實的棲息地,有自然遮蔽物、高低適中的靠岸。因為,以人類觀點和安全考量所完成的工程,往往導致野生動物及其卵或幼兒墜落、圍牆太高以至於無法逃脫困境,更甚者活活餓死。

        最後,解說員拿出一張不大不小的藍色墊子,要所有人站在上面。空間有限但大夥兒屏住呼吸,勉強容納了全員。當解說員要求把墊子對折,有一半的人失去立足空間而遭淘汰,尤其體型較高大的成人;再對折一次,幾乎所有大人都被摒除在外。這寓意著,人類為了各種目的,不斷開發動物棲息地,導致動物的生存空間萎縮,逐漸地動物也會銷聲匿跡。正當大家低著頭若有所思,解說員拿出一張報紙,鋪在草地上,要某個民眾站上去。這報紙寓意深遠,表示及早停止剝奪棲息地,並幫助土地生態化,從前的動物們,有可能會再次回到這片土地上。這就是荒野保護協會積極從事的目標,不時也在青年公園舉辦工作假期,有興趣的民眾可參與其中,移除外來種等等多項體驗。

        導覽之旅最後一個環節,解說員勾陳一與蒲公英在蓮花池等候著我們。延伸前一站的主題,解說員帶我們了解這水池上,動物棲地的奧妙之處的人工浮島。棲地乃所居住的地方,這座公園居住著許許多多烏龜、水鴨等水棲動物。有別於水泥化的棲地,人工浮島的優點多不勝數:浮島上植物的根可深入水中,有助於淨化水質;浮島上居住著兩棲類、鴨與水鳥等,水下提供魚和蝦類良好的遮蔽場所;由於人工浮島是由竹子構成,即便暴雨過後池水位上升,竹子的天然特性使它們隨水高低起伏,兩棲動物和鴨子仍能順利上岸,彌補垂直式的水泥化棲地的缺陷。於是,在這池子上,便可看到中央有一個公園初期工程施展的水泥化棲地,而圍籬周邊則是荒野保護協會辛苦製作的5座浮島。辛勤的結果,換來雙贏的局面,動物獲得量身打造的棲地,人們得以在公園欣賞野生動物,這是荒野人和熱愛大自然的人們最樂見的風景。

        這次的青年公園導覽,滿載而歸。作為荒野志工,多一份認知,意味著多一份推廣環境教育與保護生態的責任。憶起那一天仍是滿懷大大小小的感動。無論你是否去過青年公園,讀過這篇文章後,下次若有機會到青年公園,不妨花些時間駐足,循跡探索、觀察導覽之旅提及的生態故事,見證荒野人堅持的努力與用心。

附加檔案大小
322_dan_ye_p6-9.pdf3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