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洋野草特展報導(一):追本「塑」源,一探台灣海岸的共同「特產」

我們正在做的事: 

圖、文/張源錄<台北分會編採志工,自然名:麋鹿>

談到台灣各地特產,每個人想必都不陌生,但你知道台灣的海岸有什麼共同的「特產」嗎?它們在生活中隨處可見,由於便利且廉價,導致過度濫用。人們忽略了處理它們的成本與難度,讓它們以驚人的速度往海洋散佈。

2019年11月,荒野保護協會於松山文創園區展出「荒洋野草」行動特展,展覽內容包含三大主題「淨灘成果大揭密」、「那年我們走過的海岸線」及「食蟲植物與他們的小祕密」。現場透過實物、數據與互動內容,呈現出協會這幾年來的紀錄成果。

海廢三巨頭,你很依賴它們嗎?

根據2019年ICC淨灘活動的統計數據顯示,海岸邊的廢棄物最多的前三名分別是「塑膠瓶蓋、寶特瓶、煙蒂」。由廢棄物的組成材質來看,一次性塑膠仍是佔最大比例。現場更展示出利用淨灘撿拾到的一次性飲料杯,組合成的「雪人杯杯」裝置藝術。

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劉月梅表示,近幾年的淨灘調查下來,可以看出台灣海岸每公里的垃圾數量有逐年下降,可見在環保意識的興起與全民的努力下,台灣的海岸環境有越來越好的趨勢。在2018年荒野與其他友團也展開海岸廢棄物快篩調查(簡稱海廢快篩),期望能在數據中分析出更多資訊。

川廢,另一個不可忽視的真相

理事長劉月梅也提到,如果希望海洋乾淨,則「河川」也必須要乾淨。除了淨灘活動,荒野在今年(2019)也開始推動「淨溪」活動。相對於海岸,河岸的環境通常較為泥濘或崎嶇,所以目前仍選擇以高灘地、河灘等安全平坦的地方開始著手。

去年(2019)荒野進行了14場淨河活動,主要地點包含台北、新北及台中。以台中筏子溪為例,因為上游有兩條河匯聚,大量垃圾順流而下,堆積在河岸邊,甚至不乏有輪胎等大型垃圾。台中分會的志工夥伴們固定每兩週投入人力清理,同時也向民眾宣導垃圾減量的觀念。

蔚藍海洋,需要所有人一同努力

環保署廢棄物管理處副處長劉瑞祥致詞時,也分享自己對於海岸環境的經驗與看法。劉副處長指出,要確保海岸環境的清潔,應由三個方向著手:第一是「定期性的清潔維護」,這有賴於當地主管機關與管理單位執行。第二是「大型/重型的清除」,也就是當颱風、暴雨等災害時,大量大型的廢棄物會被沖刷出來,這時候就需要透過大型機具進行清理。第三就是「民間團體的淨灘活動」,淨灘活動的定位在於提供環境教育以及身體力行。

 

雖然全民的環保意識逐漸提昇,但環境的變化仍不樂觀。劉副處長以「北太平洋垃圾帶」為例,民國104年時,北太平洋上的海洋垃圾帶的大小是20個台灣的面積,經過三年,海洋垃圾帶的大小面積就擴大到30多個台灣。在地球人口爆炸的今天,「從源頭減量」乃是解決垃圾污染時不可忽視的方針。只要每個人都能在日常生活中,減少不必要的一次性垃圾,就能改善流入海洋的垃圾污染問題。

附加檔案大小
328_dan_ye_-13-14.pdf4.04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