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肚山棲地守護工作假期

我們正在做的事: 

文/陳嘉瑞  <臺中分會解說組副組長,自然名:蟲顏蟲語>
圖/黃聖揚  臺中分會解說員,自然名:菠蘿黃

  不同年齡層的12位青少年,在秋季的帶領,來到瑞井社區瑞安宮參加荒野台中分會解說組舉辦的「棲地守護」工作假期。一開始,掛在這群青少年臉上的是一副「我們不熟,我們很不熟!」的撲克臉;秋季不愧解說組長,一個簡單的破冰遊戲,推倒大家心中的高牆,讓接下來的活動能輕鬆愉快的進行。

  這是一場外接的推廣活動,由台中市青少年福利服務中心接洽,12位青少年中,最年輕的只有11歲,年紀最大的是大學一年級的學生,此次活動年齡層的分佈很廣。參加工作假期的動機也很多元,有為了志工服務時數;暑假在家無聊;或是想體驗先民的生活情境。這對活動設計是一大挑戰。解說員身經百戰,熟稔荒野推廣的精義,不論內容為何,讓參與者經由體驗感受大自然的真、善、美,來連結人與自然的情感才是關鍵!我們以定觀點特色設計了一個內容單純且符合活動主題,引領這群青少年走入自然的懷抱。

  從瑞安宮到瑞井福德祠約350公尺,這一段不起眼的社區小徑隱含豐富的人文與自然故事,從土埆厝、芒草屋頂、復育原生蜜源植物及貓仔尾種植。在龍貓雲淡風輕的說明中,重現先民胼手胝足開墾大肚山的情境,也帶出因人類活動導致中台灣重要的石虎及環頸雉棲地破壞後,所造成的生態影響。

  荒野台中分會從2015年11月起固定在台中市瑞井社區進行定點觀察,並開始關注瑞井社區的自然環境,連續數年在暑假舉辦「守護夏日紫斑蝶活動」,引起廣泛迴響。大肚山是紫斑蝶遷徙的重要路徑,由於諸多公共建設破壞了原生環境,讓紫斑蝶在遷徙的途中少了休息及補充體力的地點,而大肚組並與社區居民建立共識復育原生種蜜源及食草。在紫斑蝶公園由溼地說明復育的過程與目標,巧遇親子團的伙伴正在標放紫斑蝶,溼地藉由這個機會和學員們分享標放的緣由。一個不經意的巧遇,在這群學員的心中種下一顆保護環境的種子。

  外來種絕大部分是因為人類的活動而引進,在國際貿易及旅遊活動如此頻繁的現今社會,入侵的外來種似乎是無可避免。台灣是一個海島,擁有獨特的島嶼生態系,對於外來種生物的侵入更是敏感與脆弱。不但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更威脅台灣的生態環境,如掠食、競爭、排擠、疾病、寄生蟲的傳染、雜交及生態系統的改

變等。在太陽逐漸接近正午的時候,斗笠使出渾身解數召喚學員心中的正義精靈,因此特別買來滿天星讓學員辨認和銀膠菊的不同。高唱搖嬰仔歌,來說明小花蔓澤蘭成長快速。參與學員們各個像被激勵的沙場戰將,帶著鐮刀慷慨激昂的動手移除銀膠菊與小花蔓澤蘭。

  午餐選在林間空地,伴著徐徐微風、蟲鳴鳥叫及漫天飛舞的彩蝶,學員們放鬆身心化身為大自然的一部分,悠閒的享用自備午餐。休息過後,學員們矇上眼睛,在解說員們引導及保護中與自然來趟心靈的對話。矇眼走在林間草叢步道,失去了視覺的感官,雖然少了安全感,卻與自然更為貼近。結束後的分享,大部分的學員覺得無法像平常走的自在,但對矇眼的印象極為深刻,感覺與自然更為貼近。

  名為「瑞井」,社區與古井

有深厚的連結,書蟲細說三口井早期與社區居民生活的關聯,學員也親身體驗先民取水挑水的情境。解說員設計了一個小比賽,激起這一群看似文弱的學員,拼了命的取水、挑水、倒水,除了比賽的刺激,更多是玩水的歡樂。

  活動結束後,回到瑞安宮分享今天的感受。學員們感受到的各自不同,有人對移除外來種印象深刻;有人對矇眼難以忘懷;也有人對先民取水的辛勞感到佩服。而大家共同的感受則是沒有後悔參加今天的推廣活動!活動在謝過山神後劃下圓滿句點。送走這群青少年好朋友後,解說員留下討論今天的活動收穫與待改進的地方。

  這次的活動是由荒野台中解說組跨定點組成,活動可以順利進行,主要是大肚山組長期努力經營的結果。定點解說員對環境的了解,提供了豐富的資訊,讓活動可以因地制宜的規劃。加上活潑有趣的帶領,沒有過多的知識,體驗與感受是貫穿整個活動的主軸。活動最大的挑戰則是一群多到能把人扛走的蚊子,而解說員臨場反應與適宜的處置,把這個問題降到最低,在最後分享時竟然沒有人提到。

  許多推廣活動,會設計主題,然而在主題之下如何打開學員的感官,以五感去接受自然,因有感受而喜愛自然,更因為認識,而願意保護環境。在學員的心中撒下荒野保護協會的種子,讓學員認識我們,希望未來能和我們一起在荒野同行,這是台中荒野解說組規劃推廣活動不變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