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是門好生意?2016 潔淨海洋產業博覽會
文、圖/荒野保護協會
綠色已經是門好生意
當氣候變遷從趨勢圖跳躍到牆上的溫度計,環境衝擊從教科書沖擊到家戶門前,民眾因眼前體表的真實感知,焦急在傳統的消費模式下尋找環境永續的新選項,促使「綠色產業」的蓬勃發展。從餐飲食品、民生用品、消費性電子、交通工具到網路與金融服務,綠的包裝、綠的文案、綠的廣告成為基本行銷公式,少數有遠見的企業更通過碳足跡、水足跡、搖籃到搖籃、永續林業、無毒生產、潔淨能源等各種標章認證,帶著員工一起踏上通往企業永續與環境永續的新里程。總統當選人蔡英文在2016年2月參訪以節能聞名的知名企業時說道:「綠色真的是一門好生意。」
被垃圾與海洋推升的藍色新商機
荒野保護協會自2008年起帶領志工於全臺淨灘,同時進行海洋廢棄物的監測分析。歷年數據顯示塑膠製品佔淨灘垃圾的90%,且以飲食相關包裝材料佔大宗,顯示民生消費是恢復潔淨海洋的關鍵。因此荒野保護協會於2014年開始倡議消費者生活減塑加綠註1,2015年呼籲零售業從盤點、減量、進而回收的三步驟中,重新思考產業鏈的塑膠使用註2。
2016年荒野保護協會將與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財團法人台灣好文化基金會共同舉辦首屆「2016潔淨海洋產業博覽會」註3與頒發「潔淨海洋博覽會參展標章」,推廣友善海洋、減少海洋廢棄物的商品,促成企業與消費者的對話,從源頭找出潔淨海洋的產業對策與生活態度。藉此拋磚引玉,點出一個全新的藍色消費思維,牽動各類產品在設計、生產與銷售時不僅追求常見的「綠色光環」,能再增添一對稀有的「藍色翅膀」。
建立生產者與消費者的藍色共識
2015年巴黎氣候峰會(COP21)上歐盟公布了最新的廢棄物政策與回收率目標註4,同年七大工業國組織(G7)宣示共同打擊海洋廢棄物註5,世界經濟論壇(WEF)也為失控的塑膠產業指引永續循環的新方向註6,但這些新聞對廣大民生用品的消費者而言,都不如嘉義擱淺抹香鯨註7與東北角海龜註8胃中陸續發現塑膠垃圾來的怵目驚心。當淨灘在臺灣成為熱門的志願服務,我們應思考如何將海岸揮汗的動能重新引流到問題的源頭,畢竟每一件海洋裡的垃圾,都留有製造者、消費者與廢棄管理者的三種指紋,期許「2016潔淨海洋產業博覽會」能為製造者與消費者創造互相認識與理解的溝通平台,攜手為人類萬物留住潔白的沙灘與清淨的藍海。
- 時間:2016/6/8 13:00-17:00;6/9-6/12 10:00-17:00
- 門票:免費參觀
- 地點:空總TAF創新基地展演廳1(台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一段177號)
- 主辦單位:荒野保護協會、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台灣好基金會
- 贊助單位:阿拉善SEE公益機構
- 活動目標:推廣友善海洋、減少海洋廢棄物的商品,促成企業與消費者的對話,從源頭找出潔淨海洋的產業對策與生活態度。
- 導覽志工招募
- 淨海專家講座與工作坊
- 聯絡信箱:oceanday@wilderness.tw
- 聯絡電話:(02)2307-1568 / (07)311-8996
- 網站:http://oceanevent.sow.org.tw/
- 註1 2014 荒野保護協會〈生活減塑加綠,拒絕塑膠時代〉
- 註2 2015 荒野保護協會〈淨化塑化沙灘,盤點塑膠足跡〉
- 註3 2015 荒野保護協會〈2016 潔淨海洋產業博覽會 募集友善海洋商品〉
- 註4 環境資訊中心報導〈歐盟籲強化垃圾回收 排入氣候大會議程〉
- 註5 2015 G7 會議領導人宣言
- 註6 環境資訊中心報導〈失控的塑膠產業 世界經濟論壇揭五大真相〉
- 註7 公共電視〈我們的島-大寶RIP〉
- 註8 2015 中央社〈綠蠵龜又葬身東北角 多是海洋垃圾惹禍〉
附加檔案 | 大小 |
---|---|
荒野快報287期第6~7頁 | 2.02 M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