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愛海無ㄐㄩˋ 還有我鳥你
台灣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有營養豐富的黑潮流經,
加上多變的地形和溫暖的氣候,讓我們在面積不大的島嶼坐擁豐富的海岸生態。
然而民眾對於濱海以及海洋生態的理解甚少,
但經濟、休閒和生活所產生的污染卻往往是由這些離我們不遠的海洋生態系來承受。
根據2020年的ICC(國際淨灘行動)統計數據顯示,即便淨灘場次相較往年減少,
但撿拾到的海廢數量卻超過了2019年的紀錄,其中不乏「減塑政策」所提及理當應減少的一次性塑膠製品,
反應了民眾生活習慣與政策執行的效果不彰,考慮到海廢污染對環境生態的衝擊愈發嚴重,
源頭減廢已是刻不容緩需要被重視的議題了。
荒野於2005年舉辦了第一場淨灘,為守護海岸環境的行動揭開序幕,
多年來除了淨灘之外也辦理生態豐富的濕地定期觀察導覽、利用快篩的技術統計全台灣的海岸廢棄物熱點並逐步向上溯源至河川,
並在2020年開始了安全沙灘評比,希望能夠喚起民眾對沙灘安全性以及海廢污染的重視。
除了關心台灣海岸環境之外也同時關心海岸生物,依據調查資料我們發現,
每年北部4至6月、南部3至5月是多種水鳥在沙灘育雛的高峰期。
今(2021)年初,在內政部營建署的同意及軍方的配合下,
與新北市八里區米倉國小師生在沙灘上豎立一道護生圍籬,
藉此提高水鳥的孵化率,並透過設置圍籬與告示的設置提醒民眾盡可能減少對海岸的干擾,
提供水鳥們一個安心育雛的驛站,同時再次呼籲國人於辦理淨灘活動時應避開水鳥繁殖季。
2021年海洋倡議以荒野關注多年的水鳥們作為代表,以「海有我鳥你」為主題,
在撿拾海洋廢棄物、宣導源頭減廢、登記ICC表格之餘,也將視線轉向海岸本身,
理解到這些豐富多樣的海岸生態並不只是國人戲水玩樂的場域,
更是多種隨風而來的水鳥及海岸生物們生存繁衍的重要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