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教育
相關資訊
2016 / 03 / 03
「為〝愛〞節能,為愛創造綠色的幸福未來!」為了家人,我們努力賺錢,希望給他們更好的未來,但你知道嗎?在能源即將枯竭的今日,在人為活動造成排碳量遽增、引發劇烈氣候...
2016 / 01 / 18
「環境教育」是荒野推廣棲地守護最重要的手法和管道之一。除了持續培訓推廣講師,同時辦理各界演講申請,各地分會也運用在在地資源與能量,發展出不同合作形式及環境教材。...
2016 / 01 / 18
聽過蟲鳴鳥叫、聞過花香的童年
多元而豐富的兒童環境教育,讓孩子透過體驗及感受,與大自然產生連結,建立與土地的情感及守護觀念。今年荒野舉辦的兒童環境教育場次及參與...
2016 / 01 / 11
文、圖/黃佳慧(荒野臺北分會編採志工)
在一般企業的觀點中,社群行銷的最終目的無非是要販賣產品、獲取公司最大利潤。但在如荒野的非營利組織裡,營利目的稱做募款,...
2016 / 01 / 11
文、圖/(劉亞汶,烏來飛鼠團團長,自然名:山胡椒)
從生態心理志工到長期陪伴
曾在《失去山林的孩子》一書中讀到溫德爾.貝瑞的一段話:「當我們的孩子不再試著...
2015 / 12 / 11
文、圖/丁肇彤(荒野臺北分會編採志工,自然名:馬醉木)
冬天的腳步漸近,冷氣團南下不僅為臺北帶來些許涼意,也將空氣污染一併帶了進來。
寒風吹拂與髒空氣促使民眾戴...
2015 / 12 / 11
文/陳介緯(荒野保護協會常務理事)
圖/陳介緯、余雅倩(臺北分會編採志工,自然名:青苔)
研究發展委員會,聽起來是個比較偏學術導向的研究部門,說來確實如此。...
2015 / 12 / 11
文、圖/游鎮陽(荒野新竹分會實習生,自然名:赤尾)
荒野,是個令人嚮往及興奮的領域,這裡有美麗、壯闊、迷人,也有現實、殘酷和血腥。身為一個會呼吸、會進食的人,這...
2015 / 11 / 09
文、圖/劉可觀(荒野臺中親子團三團炫蜂團,自然名:吉娃娃)
今年7月11 日星期六,炫蜂團團長陳蕙雅(自然名:米格魯)為了讓我們這些即將升上奔鹿團的小蜂,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