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當志工

我們正在做的事: 

圖、文/陳瑞禮〈台北分會棲地守護志工,自然名:雲豹〉

 

❝ 走入荒野,宛如走進花花世界看見形形色色生態奇觀 ❞

〈興趣〉

  從報紙看見一棵巨木報導的開始,走出戶外尋找巨木接近了山林。於是我開始探訪北大武山、赫威、司馬庫斯、觀霧、拉拉山等巨木。在探訪巨木之間認識山友,從小山登起、中級山、高山也親近了台灣的其中百岳。當然百岳就從家鄉的屏東北大武山登起,其實那次是要去探訪北大武山步道中巨木,碰到登北大武山一千次的楊老師,告知訊息後順利登上台灣第一座百岳北大武山。探訪巨木、登山已融入我的生活,空暇之餘總是到戶外走走,而在登山過程中又有幸認識了荒野保護協會解說夥伴,從走到荒郊野外再走進荒野保護協會。


赫威山巨木

〈學習〉

  感謝荒野解說員朋友帶我進入五股濕地,荒野保護協會裡面有許許多多活動,多到我也常搞不清楚。就拿五股濕地來說,有解說組活動、有外來種移除活動、有植物調查活動、有鳥類調查活動、有四斑細蟌調查、濕地巡守等多種活動。可依您的時間、興趣去選擇參加,在參加活動中訓練實習,能夠很親近接觸大自然生態中的動植物,從親近過程中得到常識與知識。

  當時手作步道開始興起,由溪山組推行了荒野保護協會第一期手作步道,也報名參加訓練,成為荒野保護協會第一期手作步道志工。

  在2011年時,五股濕地打破紀錄,定點棲地志工定點自己招募,舉辦棲地志工訓練課程,我受邀為隊輔,以輔代訓。結訓後夥伴們參加巡守、解說、棲地、調查工作。

  賞鳥也是在五股濕地養成興趣後,進而學習拍鳥,在石門水庫建立了賞鳥路線。參加BBS訓練(台灣繁殖鳥類大調查)後,石門水庫賞鳥路線成為BBS調查樣線,從賞鳥拍鳥變成科學公民。也參加桃園鳥會二期藍鵲解說員課程,陸續參與東方環頸鴴的調查、鴛鴦調查、小燕鷗調查,進而守護棲地及埤塘。當時也積極的參與各項活動與訓練課程,不停的賞鳥、拍鳥、調查、登山、走步道,在有形無形之中得到很多學習的機會。


荒野保護協會 第一期手作步道 (金山)


五股濕地自辦棲地志工訓練

 

〈成長〉

  剛來到五股濕地,第一個接觸的是四斑細蟌,參加成蟲調查訓練、跟隨著前輩夥伴們一路從普查、到調查,由紀錄表的展開,五股濕地第一份2006~2012年四斑細蟌調查分析出爐。在當時最熱門的數據是1229。夥伴們不管是解說、講座、文章推廣都提到,因為1229隻是四斑細蟌2012年全年各樣線數量總和。其實當年的調查有六條樣線,主棲地(202)、南蘆葦叢(68)、大蘆葦叢(144)、出口堰新棲地(14)、103草地(767)、出口堰百姓公(34)等樣線,樣線長度不一、調查的方法也有不同,調查方法有穿越線調查及全面性調查,有些也來不及跟夥伴們說明清楚。總之,1229是五股濕地四斑細蟌歷史最高峰數字。在2016年,四斑細蟌在磺港溪進行台灣地區第一次的標放。次年也進行四斑細蟌稚蟲調查,也進行標放。2017年以磺港溪口四斑細蟌族群動態探討,參加動物行為暨生態研討會,2018年則用四斑細蟌在磺港溪口之生活史語族群變動,再次參加動物行為暨生態研討會。又於2018年初,在社子島發現水蠆窩!進行三四個月長期蹲點,收集了小潮、中潮、大潮與棲地四斑細蟌的關係,蹲點調查完資料收集後報告後,被推上2018年國際濕地大會「濕地方舟護里山 」論文及口頭報告。


四斑細蟌(五股濕地-雄)


五股濕地2012年四斑細蟌調查各樣線全年總數分析表

  接觸東方環頸鴴的調查是調查鴛鴦及小燕鷗之後,東方環頸鴴同小燕鷗都是夏候鳥,因此想了解兩種鳥的差異性在哪裡。在2020年四月踏上台北港北堤東方環頸鴴繁殖棲地。剛開始看到有汽車、機車、人、狗等在棲地活動,心裡面真的非常難過!相較之下,桃園小燕鷗有圍籬、有志工排班巡守,小燕鷗是幸福多了!­隨後陸續把桃園小燕鷗的守護經驗方法帶過來,在2021年夥伴們努力下,東方環頸鴴棲終於建立第一條護生圍欄,讓東方環頸鴴有較好環境下繁殖。



2021年台北港北堤東方環頸鴴繁殖棲地,第一次建置護生圍欄(米倉國小)

  荒野保護協會在2010年手作步道成立後,認養大崙尾步道及福州山步道,斷斷續續都有在整修維護步道,在2017後才較多的時間投入。2021年年底荒野保護協會舉辦了手作步道第三期訓練課程,也擔當了課程隊輔,全程陪隊員完成課程訓練,後面也幫學員補了一堂手作步道的紀錄表課程。而現在的北步三手作步道夥伴們,各個在手作步道都可獨當一面,帶領群眾手作步道,也會開始製作網袋,檢討帶民眾手作步道介紹方式改善,看見了夥伴們在手作步道中持續成長。


2021年荒野保護協會手作步道第三期課程訓練 期中戶外實習(卯澳親水步道)

 

〈蛻變〉

   隨著時間累積資料,各項的資料也越堆越多,也著手進行文章的整理,由室外走到室內,除了用手拿鋤頭也敲起電腦鍵盤。第一次投稿還親自寫信給荒野快報編輯,這也是投稿荒野快報的開始。從四斑細蟌由濕地方舟護里山走向國際、四斑細蟌飛過棲地的歲月、小燕鷗的手護、四斑細蟌在五股、軒嵐諾給大崙尾手作步道上了一堂課、守護台北港北堤東方環頸鴴棲地等生態文章,都刊載在荒野快報,轉眼間成了荒野快報的常客,也達到以文字圖片作為推廣生態守護目的。

  2016年又有了新的改變,從荒郊野外的志工開始走上室內講台分享生態講座。從主題:小燕鷗守護(桃鳥會員)、五股濕地與四斑細蟌(荒野調查夥伴 特生中心)、2018年參加國際濕地大會 濕地方舟護里山論文報告,以基隆河社子島濕地四斑細蟌生態調查及志工調查基地建置(與會人員)、2019桃園鳥會頒發解說員解說證、桃園鳥會帶解說、2021年桃園市野鳥學會歷年守護鳥棲地(六期藍鵲解說員)、快樂志工守護生態棲地(開南大學學生)、2022年東方環頸鴴繁殖棲地護生圍欄總召(康橋中學)、台北港北堤東方環頸鴴繁殖守護(北七親子團)、夏日濱海候鳥饗宴小燕鷗與東方環頸鴴(開南大學學生)、手作步道講座(北一團育成會)、福州山步道手作步道走讀(北一團小蟻)。感謝夥伴們的推薦及好友的邀請,讓我有這麼多的機會站在講台上。


2016年分享:五股濕地與四斑細蟌(特生中心交流)


2022年東方環頸鴴護生圍欄解說(八里十三行文化園區)


2022年分享:台北港北堤東方環頸鴴繁殖守護(惇敘高中)


2023年步道走讀  北一小蟻團(富陽公園福州山步道)

〈回饋〉

  從興趣、學習、成長、蛻變的過程中,剛開始也沒設定要達到甚麼目標,而是盡情的享受各項的活動當快樂志工。進來荒野保護協會就像一張白紙,荒野保護協會提供給您大自然中任何的色彩,讓每位夥伴們心中填滿精彩繽紛的色彩,構成專屬個人,自然美麗的一幅畫,我想這是最好的回饋。

附加檔案大小
快樂當志工.pdf1.62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