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能不愛五股濕地之夜觀大聯盟

我們正在做的事: 

文/羅經國〈台北分會解說組志工,自然名:野鹿〉
圖/台北分會專職、棲地組、解說組志工群

2025.09.10

  久違的五股濕地夜觀,記得上次是2023的夏夜,針對四斑夜棲的觀察完全沒讓人失望的大爆發,記錄到了四斑集體夜棲的現象,幸運的夥伴因為疫情帶著口罩進入樣區,那一抹蘋果綠還因此印上了她粉紅色的口罩。但不得不說,這次的夜觀活動,完全是一場大自然送的驚喜大禮包!雖然正展開的傳統大戲——五股賞燕季,因家燕的數量減少,讓我們有點小失落,也不禁擔憂:「牠們去哪了?」

  但是,怎能不愛五股濕地呢?夜晚的濕地可不會讓我們空手、敗興而歸,只要你願意放下身段親近它、聽它,就會「哇!哇!哇!」的驚訝連發。

  潮水阻斷我們尋訪夜間的綠螢光小精靈後,我們繞了繞教學平台,聽到了許多蛙鳴,我們一邊辨識:「嗯…這是貢德、嘿…這叫聲是小雨蛙喔,還有槍聲似的斑腿啊!」。於是,找著找著,我們也隨手移除了幾隻斑腿樹蛙!


▲志工移除的斑腿樹蛙

  接下來回程走在圳邊公園,原想悠閒地走走看看南北池水的倒影,療癒一下燕子與蘋果綠的螢光細蟌不讓見的憂心,沒想到正在介紹這裡是我們賞紅葉、也是五股濕地最幽靜的步道時。說時遲那時快,一點閃光劃過眼前。咦!那個是螢火蟲嗎?不會吧!都八月了還有螢火蟲嗎?是欸!那裡也有一隻、那邊也有耶!沒錯,光恆亮無閃爍的應該是窗螢(台灣窗螢)。太棒了吧!在鹹水遍佈的五股濕地竟然有這麼可觀的螢火蟲,就這樣我們騎著單車,在這短短約一公里的步道發現了地面上無數的幼蟲,於是我們就嘰嘰喳喳說著:「這裡真的是窗螢幼蟲的天堂,螺類這麼多,食物完全不匱乏,而成蟲雖然不是群飛,但絕不是偶發的少數個體。」


▲正在進食的窗螢幼蟲

  此時的我們已忍不住心裡的悸動,心想這光景實在太讓人欣慰,得感謝這麼多年來所有在這片濕地上努力過的夥伴。雖然未來努力的目標還很多,但這時的我們絕對可以驕傲地大聲說:「夥伴們!我們做到了!」


▲正好停在荒野帽上面,好像在炫耀他的spotlight一樣!

  一路激情的我們甚至忘了夜近深,說著:「我們一定要來個大合照,留下這一刻!」於是我們想找往後的第一根路燈拍照吧!但為什麼一隻路燈需要找很久?這就要感謝之前的先進夥伴,大家積極建議主管單位減低這區的光害,盡可能勿設置路燈,否則這水岸第一排的大廈林立,夜間燈光又通亮。叫這些小生物怎麼過日子呢?說歸說,我們還是先把現在的時間記錄下來,還有,這條紅葉大道在其他季節,我們就叫它「螢光大道」吧!


▲水岸邊林麗的燈光大厦

  於是在今天,2025年8月3日20:50時,我們就在自然喜樂充滿的狀態下,拍完大合照,戀戀地結束這次的夜觀。今晚收工,但五股濕地的故事還沒說完,下次再來,繼續寫下一頁的夜觀傳奇!

   有些光不靠城市的燈,卻能點亮整個心房。這晚我們在五股濕地,看見了生命的美好與頑強,也將自己與自然的串起來連結。 而這些感動,我們願意一直守護、繼續分享。

 

附加檔案大小
怎能不愛五股濕地之夜觀大聯盟2.5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