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跳吧!小雨蛙》繪本作家黃玉玲
我們正在做的事:
永續山林 2025.10.09
黃玉玲老師是來自關渡自然公園的一位志工,她還有另外三個身分:國小教師、三個孩子的母親、其中一個是台灣本土生態的繪本作家!
今天她到早安荒野節目現場受訪,分享這本蛙類繪本創作背後的秘辛!
Q1. 為什麼這本新書《跳吧!小雨蛙》會選擇「青蛙」作為繪本題材?
玉玲老師:
我們在住家附近、甚至河濱公園的草叢裡,常常都能聽到青蛙的叫聲,但大部分人對牠們的認識不多。很多人不知道台灣有哪些種類的青蛙、習性是什麼,牠們又喜歡什麼環境。
長期在野外調查,深深感受到人類開發對青蛙的影響:比如說,一片充滿雜草的空地可能住著很多青蛙,但如果被開發成停車場,牠們的棲地就消失了;又或者青蛙在繁殖季要回到水邊產卵,途中卻可能被車輛輾斃,這就是「路殺」。
所以我希望藉由繪本,讓更多人了解青蛙,也多一分對環境開發的思考。青蛙更是水質的指標,若住家附近青蛙多,代表環境健康,對人類也健康。
Q2. 為什麼會選擇生態當作創作題材,是因為本身的志工身分嗎?而在志工與生活上的四重身分,如何影響您的創作? 國小老師是甚麼契機,讓您過渡到現在的繪本創作者身分?
玉玲老師:
我的角色很多:志工、國小老師、三個孩子的媽媽,以及現在的繪本創作者。
在志工活動上,除了物種的調查外,也在關渡自然公園從事生態解說的部分,也會在不同場域講故事,其實只要有其他的單位或學校要約我去做生態方面的分享,我也都會去。
而我原本就對繪本有很大的喜愛,從小喜歡講故事給小孩聽。自從後來成為生態志工,發現台灣有許多有趣的生態故事,但坊間、市面上找不到足夠「在地」的繪本,或者是說我覺得它不夠深入,不夠在地。於是決定自己創作。而參加比賽後意外得獎,就這樣一路畫下去。
的確是因為喜歡自然,才開始重拾畫筆,逐漸找到自己的風格。在畫很多本後,就慢慢的越畫越隨心所欲一點了。

Q3. 為什麼在《跳吧!小雨蛙》裡,選「小雨蛙」當主角?
玉玲老師:
一開始的確一直在斟酌要用哪種青蛙,但最後選了小雨蛙。因為牠在台灣的青蛙當中,體型非常小,但叫聲卻非常大,鳴囊和身體一樣大,非常有特色。
我希望透過牠來鼓勵所有閱讀的小朋友:即使個子小,也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亮點與力量,然後呢,如果你繼續向前努力,你也可以變成很棒的自己,就像小雨蛙發出響亮的鳴叫聲一樣。
Q4. 書中描繪的青蛙習性,是否都是來自您當志工時的觀察?
玉玲老師:
沒錯,這些都是長期夜間野外觀察得來的。例如:艾氏樹蛙會把卵產在斷掉的竹筒裡,看起來像一顆顆小水珠。然後每種蛙產卵的方式其實都不太一樣,像是盤古、黑框蟾蜍,可能就會在水田中產下長長的卵袋;樹蛙則會產生像泡沫的卵泡,所以其實每種青蛙的習性、喜歡的環境都不太一樣,有些比較屬於溪流型,像斯文豪氏赤蛙;有些偏好草叢,像小雨蛙只要在草叢就能找到,住家附近或公園裡常常都聽得到牠的聲音。所以藉由繪本,其實也可以讓大家更認識你周遭的青蛙有哪些。

Q5. 除了出版繪本,現在目前有哪些正在進行的保育青蛙行動,或是民眾也可以參加的?
玉玲老師:
在苗栗,每年十月、十一月是斯文豪氏赤蛙的繁殖季,牠們要回溪流產卵,卻必須穿越馬路,常常因此被路殺。志工會舉辦「護蛙過馬路」活動,幫助牠們安全抵達溪流,也提醒用路人放慢車速。除了當地民眾總會一起參加活動外,我們日常的行為也能保護青蛙:到溪邊或池塘別亂丟垃圾,保持水域乾淨、
上山開車放慢速度,讓青蛙有機會避開車輛,避免路殺、如果你是農夫就更棒了,少用農藥,這些行為其實都可以維護生態。這些小動作不只幫助青蛙,也保護其他野生動植物與整體環境。
Q6. 有看到老師以往的作品,也都是跟生態相關的題材,為什麼會用繪本這種表現形式來推廣自然生態給兒童環境教育?有沒有讀者給過你印象比較深刻的回饋?
玉玲老師:
長期在外面觀察,這些很有趣的小故事是很適合來介紹給學生。如果從小我們就讓他知道,原來生物有這麼多可愛的地方,我覺得他長大就會愛護生態,喜歡環境。那我的讀者很多都是我的學生,給我的回饋真的就滿多的。譬如說,有一個老師分 享給我,他的學生看完《燕子回家》之後,他就在日記上面寫下來說:「哇,原來燕子飛回去南方要經歷那麼多的挫折,那以後我遇到困難,我也要努力的克服。」他的老師給我看到的那⼀天,我心裡是非常的,應該怎麼說,非常的驚訝跟欣喜。我覺得畫繪本最終的目的就是這樣,希望透過這些小小的影響,然後在孩子的心裡有一個小小的萌芽,可是我相信他會一直帶著這樣子的生態觀念,影響他一輩子。這個就是我畫繪本最主要的用意,所以主持人有提到,為什麼要兼具這麼多身分,這樣不會很忙嗎?其實我覺得想做的事情,有時候會太多,但是我們只要好好的安排、把時間規劃好然後善用,你就會覺得,其實是可以做得到的,生活其實會多采多姿、非常有趣,而且很有內容,所以我覺得,我還是會繼續堅持再繼續畫下去!
因篇幅關係,老師介紹的繪本彩蛋Q&A沒有放出,書中提供真實圖片與遊戲互動,讓孩子了解真實的青蛙生態、比較環境差異,除此之外還有好多原生、外來種嬌客!完整採訪請聽早安荒野Podcast

附加檔案 | 大小 |
---|---|
391_dan_ye_-12-13.pdf | 1.2 M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