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與雨的童年--特工服務心得

我們正在做的事: 

文/蔡敏玲 〈台北分會 特殊自然體驗導引員,自然名:木棉〉
圖/宋慧芹、江怡萱〈台北分會 特導員,自然名:舞菇、黑眉錦蛇〉

2025.10.09
  今年有下不完午後雷陣雨。九月初庭芳啟智教養院這場自然體驗活動人數龐大,連同工作人員共80多人。服務對象是重度或極重度智能障礙,幾乎都無口語能力,甚至無法聽從指令。一旦活動時發生雷雨,這些大孩子淋成落湯雞場面必將失控。
 
  我提議活動設計著重運用童玩,場地更換為南港公園。因為那裏有超大遮陽棚,足以容納百人避雨和午休用餐。棚外綠地宜動宜靜很好運用。

▲敲拓出心中喜歡的樣子
 
  夥伴們善用了這個場地,五感體驗十分精采。需要的資源只要開口就有人能生出來,學員從怯生生到樂在其中。「風火輪」「大泡泡」連聽不懂指令的學員也躍躍欲試玩到笑開了嘴。而大棚子,如預期發揮功效,庇護烈日下80幾人的午休用餐、品茶和搥染進行。
 

▲ 動手做出超級大泡泡體驗
 
 
  活動結束,下了一陣雨,棚下80幾人候車悠然不受影響,遊覧車約好3點抵達,竟然3點準時雨就停了,直到夥伴收拾撤退。而我,獨留棚下回憶特工無數次經歷應雨而未雨的眷顧,黃昏時刻迎接再也憋不住的傾盆大雨走到捷運站,全身濕了個透。
 
  年紀漸長總是設法避雨,今日返老還童迎上前去;暴雨中回味腳下啪泚啪泚童年。
 
 
附加檔案大小
晴與雨的童年--特工服務心得1.89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