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種辨識技巧(鳥類篇)
我們正在做的事:
教育推廣
對辨識鳥類極有幫助的方法是適時的將觀察的結果加以歸納整理。當認識一些鳥之後,你會發現有些鳥擁有 相似的特徵,而鳥類也就被你分為幾群,牠們可能被鳥類學家分在同一 科,有些則不。這樣的工夫讓你對鳥類的分類有更深的了解,當在野外 看到一隻鳥時,你也許不知道鳥的名字,不過你可以猜出牠是哪一科或 哪一類。此外你也可以將鳥類依特徵分類,建立自己的檢索表,當在野 外辨識時便可以快速的在腦中查閱檢索表來分辨牠屬於哪一科哪一種。
圖書圖鑑資料:在鳥類影像檢索上,普羅大眾多半利用圖鑑等科普書籍,藉比對書籍上之圖片以及觀察到之鳥類進行比對及辨別,但此辨識動作需要一定的經驗與知識基礎,剛入門的新手只要勤加觀察、時常翻閱比對圖鑑、多請教資深鳥友,通常也可以在短時間內認得多數普遍的留鳥。圖鑑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必須設計得容易使用,讓讀者查找迅速。使用快速檢索表,讓你可以依據在野外觀察到的鳥類棲地、外形等特徵來比對,一步步縮小範圍,很快在書中搜尋到你要找的目標。手繪圖鑑的優點在於通常會用箭頭或其他符號標示鳥類的辨識特徵,照片式圖鑑的好處則在於影像色彩逼真、生動,較符合視覺上的需求。
檢索表:野外辨識鳥種的幾個大原則如下:體型大小、身體型態、嘴形、翼形、尾形、羽色、斑紋、行為、飛行方式、鳴聲等等。很多時候只參閱野外圖鑑,還是分不出到底是哪一種,這時必須查詢檢索表、檢視翼式及尾羽等特徵來確認。
科主要特徵:熟悉每科鳥類的整體特徵, 再瞭解每一種鳥的各別特徵: 例如鵯科鳥類在台灣共有五種, 牠們的整體特徵是: 中型鳥類, 嘴峰彎曲、 有力, 翼呈圓形, 性喧鬧好動, 常成群聚集, 主要以粟類為食, 較喜歡空曠地區。 而棕耳鵯、 紅嘴黑鵯、 白頭翁、 烏頭翁、 白環鸚嘴鵯則各自有其不同的體色及鳴叫等特徵。
聲音辨識:聲音是鑑定種最有用的指標, 有些鳥長像相似, 但聲音完全不同 (如鶯亞科), 有些鳥不輕易現身, 但聲音嘹亮 (如小翼鶇)。 同時, 聲音較不受地形天候影響, 對一位有經驗的賞鳥人而言, 用耳朵比用眼睛可察覺更多的鳥。 通常聲音很難用文字描述, 要記下來並不容易, 故可自已創造音相近似的文字以助記憶, 如 "是誰打破氣球" 代表頭烏線的鳴聲, 不僅易記, 而且浮現了頭烏線可愛的模樣。
節錄自鳥類的基本辨識方法、 鳥類辨識小技巧
【相關網站】
台灣鳥類誌 臺灣大學動物博物館 鳥音補習班(臺灣繁殖鳥類大調查) 台灣鄉土鳥類(終身學習網路教材) 典藏台灣-生物 來聽動物鳴唱-陸域鳥類- 台灣野生動物之聲資訊網 台灣生物多樣性網絡(Taiwan Biodiversity Network, TBN) 台灣鳥類資料庫 (中華民國野鳥學會、宜蘭縣野鳥學會) 台灣生物多樣性資訊入口網 e-bird
【其他辨識技巧】
植物篇
植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