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快遞

【新聞稿】記錄台灣生物多樣性 生態柯南就是你

2021-04-23

記錄台灣生物多樣性 生態柯南就是你         「城市自然大挑戰」源起2016年,由美國洛杉磯自然歷史博物館和加州科學院發起,藉由便利好操作的APP邀請全球公民科學家、對自然和科學有興趣的民眾一起參與生態調查。今年是推廣「城市自然大挑戰」的第六年,調查範圍擴大至全球六大洲、400多個城市參與。全球當地時間4月30日(五)凌晨12:01開始至5月3日(一)晚間11:59止,參與者只要下載免費應用軟體iNaturalist,即可上傳紀錄並有線上專家協助物種辨識。         自然生態不只存在於荒山野嶺,它同時也存在我們的城市、社區甚至家中。隨著全球人口越來越往都市集中,通過公民科學家的調查、記錄都市裡的生物也比以往更重要。根據這些統計紀錄得以有機會保育這些動植物,同時也是幫助研究生物多樣性的最好方法之一。透過iNaturalist上傳資料所建立的大量數據可幫助政府單位做出正確的保護決策,使人類與自然間得以平衡共存。         去年由於疫情造成各國間往來限制,科學家們比以往更依賴公民調查的觀察紀錄來獲得重要發現。2020年的城市自然大挑戰,在邁阿密發現了幾乎在美國滅絕的蝴蝶(Amethyst hairstreak);巴拿馬則紀錄到充滿活力且極度瀕危的青蛙(Harlequin Frog);華盛頓特區則觀察到40多年來首見的蠑螈(White-spotted Slimy Salamander )。光是去年就記錄到1,300多種瀕危、特殊或原來調查數據不足的物種。這些資料將成為科學家、教育工作者、城市規劃人員和政府單位更了解世界各地的生物多樣性的重要證據。         去年(2020)「城市自然大挑戰」,台灣有6個區域13縣巿參加城巿自然大挑戰活動,總共上傳了39,584筆觀察、記錄到4,077個物種,共有1,107人參與,不管是區域或個人都有不錯的成績。今年台灣由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生物多樣性中心與荒野保護協會合辦的「城市自然大挑戰」擴大到8個區域16個縣巿參與,邀請大家一起走出戶外記錄台灣的生物多樣性。4/30-5/3上傳5筆以上調查資料至iNaturalist還可參加臉書抽獎活動https://pse.is/3fd559。(詳情請見荒野保護協會粉絲專頁 )         不論你是初次接觸的新手或是資深公民科學家,趕快來參加「城市自然大挑戰」: 1、只要在住家附近、後院或其他地方尋找野生動植物。(不論是野生動植物、菌類或任何生命跡象,像是糞便、毛皮、足跡、貝殼或屍體) 2、拍下觀察到的生物並上傳至iNaturalist。 3、確認物種或等待辨識協助。 更多訊息和懶人包 https://citynaturechallenge.org https://www.sow.org.tw/CNC2021 iNaturalist應用軟體 搜尋inaturalist.org或從Apple App Store或Google Play商店免費下載iNaturalist APP 社群媒體 #CityNatureChallenge Twitter:@citnatchallenge

【新聞稿】記錄台灣生物多樣性 生態柯南就是你

2021-04-23

記錄台灣生物多樣性 生態柯南就是你         「城市自然大挑戰」源起2016年,由美國洛杉磯自然歷史博物館和加州科學院發起,藉由便利好操作的APP邀請全球公民科學家、對自然和科學有興趣的民眾一起參與生態調查。今年是推廣「城市自然大挑戰」的第六年,調查範圍擴大至全球六大洲、400多個城市參與。全球當地時間4月30日(五)凌晨12:01開始至5月3日(一)晚間11:59止,參與者只要下載免費應用軟體iNaturalist,即可上傳紀錄並有線上專家協助物種辨識。         自然生態不只存在於荒山野嶺,它同時也存在我們的城市、社區甚至家中。隨著全球人口越來越往都市集中,通過公民科學家的調查、記錄都市裡的生物也比以往更重要。根據這些統計紀錄得以有機會保育這些動植物,同時也是幫助研究生物多樣性的最好方法之一。透過iNaturalist上傳資料所建立的大量數據可幫助政府單位做出正確的保護決策,使人類與自然間得以平衡共存。         去年由於疫情造成各國間往來限制,科學家們比以往更依賴公民調查的觀察紀錄來獲得重要發現。2020年的城市自然大挑戰,在邁阿密發現了幾乎在美國滅絕的蝴蝶(Amethyst hairstreak);巴拿馬則紀錄到充滿活力且極度瀕危的青蛙(Harlequin Frog);華盛頓特區則觀察到40多年來首見的蠑螈(White-spotted Slimy Salamander )。光是去年就記錄到1,300多種瀕危、特殊或原來調查數據不足的物種。這些資料將成為科學家、教育工作者、城市規劃人員和政府單位更了解世界各地的生物多樣性的重要證據。         去年(2020)「城市自然大挑戰」,台灣有6個區域13縣巿參加城巿自然大挑戰活動,總共上傳了39,584筆觀察、記錄到4,077個物種,共有1,107人參與,不管是區域或個人都有不錯的成績。今年台灣由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生物多樣性中心與荒野保護協會合辦的「城市自然大挑戰」擴大到8個區域16個縣巿參與,邀請大家一起走出戶外記錄台灣的生物多樣性。4/30-5/3上傳5筆以上調查資料至iNaturalist還可參加臉書抽獎活動https://pse.is/3fd559。(詳情請見荒野保護協會粉絲專頁 )         不論你是初次接觸的新手或是資深公民科學家,趕快來參加「城市自然大挑戰」: 1、只要在住家附近、後院或其他地方尋找野生動植物。(不論是野生動植物、菌類或任何生命跡象,像是糞便、毛皮、足跡、貝殼或屍體) 2、拍下觀察到的生物並上傳至iNaturalist。 3、確認物種或等待辨識協助。 更多訊息和懶人包 網頁:https://citynaturechallenge.org 網頁:https://www.sow.org.tw/CNC2021 iNaturalist應用軟體 搜尋inaturalist.org或從Apple App Store或Google Play商店免費下載iNaturalist APP 社群媒體 #CityNatureChallenge Twitter:@citnatchallenge

【聲明】荒野保護協會能源立場聲明

2021-04-13

荒野保護協會能源立場聲明                                                    2018/03/31公告 2021/04/12修訂 非核、節能、減碳、增綠         荒野保護協會自成立以來即以「環境教育、棲地守護」為宗旨,由來自不同背景,愛好自然、關心環境的社會大眾共同組成。        守護環境和人們的生活模式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在這個科技時代,能源不僅是牽動國家經濟發展、便利科技生活的重要資源,更是攸關全球氣候變遷、自然棲地永續生存的重要關鍵、與所有民眾生活息息相關。        荒野人理解,只要使用能源,就必定伴隨著相對應的污染與環境衝擊,沒有絕對潔淨無害的選項:燃煤發電可以提供穩定發電、便宜的電價,卻會造成空氣污染及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天然氣發電可即時因應用電需求,提供快速電力調度、相對於燃煤發電又可大幅減少二氧化碳及空污排放,但仍屬化石燃料。此外天然氣儲存、接收站選址及安全存量的限制,可能對自然棲地及供電安全造成影響;太陽能發電可以分散發電來源、補足尖峰用電之需求,但若廠址設置不當,將對環境及生態造成傷害;離岸風力是台灣深具優勢的自然資源,更可在每年秋冬空污季時,以風力發電來讓燃煤發電降載減污,但其對海洋生物的棲地或候鳥遷徙可能造成影響;核能發電看似穩定乾淨無碳排,但自福島核災發生後,世界各國對核安的要求提高,導致其建置成本、除役成本、維運及核廢料處理費用高昂,再加上國內高階放射性核廢料無最終安全存放地點可尋,核能及其發電後之產物,已成為昂貴又難以處理的發電選項。更何況在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的台灣,地狹人稠,地震颱風等天然災害頻繁,若再加上任何無法預期的人為疏失,即便只有萬分之一發生核災機率,其不可預期的風險,都會對國家永續發展、人民生命安全及生態環境造成不可逆的巨大衝擊。         除此之外,在能源轉型過程中,除了選擇低碳排、低污染的能源之外,人們必須理解,任何一種能源取得及使用,皆須付出相對的環境成本,在要求用電不餘匱乏、滿足各部門用電需求的同時,更該積極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透過智慧能源基礎設施建置,以即時的用電資訊進行有效的能源管理,推動電價合理化、珍惜用電資源、落實節電行動以減少電力浪費,而非無限擴張的提高用電需求。         基於上述原因,荒野保護協會的能源立場如下: 1. 非核:既有核能一、二、三廠,屆期除役,核四封存不啟用。 2. 節能:提高能源效率、落實節能行動,推動電價合理化,避免用電浪費。 3. 減碳:逐步減少對化石能源的依賴,降低溫室氣體排放。 4. 增綠:在守護自然棲地、慎選設置場域的前提下,積極發展多元的再生能源,提高能源自給率。         2025年國家即將邁入非核家園,能源轉型之腳步已啟動,在考量國家安全及環境永續的原則上,對於發展再生能源可能產生對環境的各項衝擊,政府應做完整盤點及政策規劃,審慎選址、充分資訊揭露,建立溝通模式,透過全民參與、共同監督方式,在發展再生能源同時減少爭議,將對環境的影響及衝擊降至最低。         在追求科技進步、享受能源帶來的便利與舒適同時,人們都該思考,能源使用的背後伴隨著莫大的環境成本。1722年北美印地安部落發表「七世代」的聯合宣言:「我們做每一件事時,都必須考慮到它對我們之後七個世代的子孫,及其居住的環境所可能造成的影響」。如今,以「七世代」的精神,我們必須更負責任的確保我們此刻所選擇、使用的能源,以及對能源的使用態度,在七個世代之後,不會對我們的子孫及其居住環境造成負面影響。         綜上為荒野保護協會對能源立場的正式聲明。我們尊重個別荒野志工的自主性,以及個別志工發表與上述能源立場聲明不同的言論,惟其言論均不能代表荒野保護協會立場。(2021/04/13)

【新聞稿】在對的時間點,立即終止知本光電

2021-04-01

  今天(1日)卑南族卡大地布部落三大家族拉罕帶領族人,聯合荒野保護協會及台東縣民共約100多人,到台東縣政府前要求在對的時間點終止知本光電案與廠商的契約。 身為台東縣議員同樣也是羅法尼耀家族代理拉罕陳政宗表示知本光電案為我國第一件因諮商同意產生重大爭議的司法案件。依照原住民族基本法的規定,諮商同意本應為保障原住民族土地及自然資源等權利的重要程序,然而現行諮商辦法等相關諮商同意程序漏洞百出,導致本案問題叢生侵害部落權益。卡大地布部落當了白老鼠,卡大地布部落現在持續戰鬥中,希望大家一起聲援卡大地布,以後不要再有卡大地布知本光電案的情形發生,原住民族不該流失傳統領域的主權。 瑪法琉家族林文祥拉罕表示,民國107年1月5日台東縣政府跑來部落辦說明會要在傳統領域蓋光電,1月10日馬上就公布知本光電的招標,完全不尊重部落。部落早就在當時2月13日已開記者會表達部落的訴求,這是部落的傳統領域,希望縣政府能夠尊重部落主權,撤案重新跟部落諮商,落實諮商同意辦法的精神。如果台東縣政府107年能夠認真尊重部落的訴求,先撤回案件,重新與部落諮商,到現在110年已經三年了,也許此時已有新的解法與轉機,而不是落入現在的僵局,且還侵害原住民族文化讓部落陷在分裂爭執中。台東縣政府應該快終止本案。 擔任部落主席之巴卡魯固家族林茂盛拉罕進一步指出,按照台東縣政府與廠商簽約的採購契約內容,廠商應該要在簽約後兩年內取得用地變更,這是他的義務,但是現在已經快三年了,就合約內容一年前縣府就該跟廠商終止契約但縣府並未這麼做,反而將合約期間延長到今年4月23日到期,難道還要展延第二次,饒慶鈴縣長曾於109年5月27日,親自到部落並對部落承諾會尊重部落的決定,希望縣長展現智慧當機立斷,快斬亂麻,履行在部落的承諾,終止這個侵害部落主權的開發案。 荒野保護協會台東分會環境議題組長蘇雅婷表示,從生態與地景的觀點,知本光電案必須終止,理由有三:
 一、地景稀有性:知本溪北岸河口沖積扇,是台灣難得一見水陸鑲嵌的野地地景,沒口溪濕地不僅極具東部特色,融合周邊都蘭山等大山大海地景,絕對是台灣僅見。以大型光電板破壞地景,就像「捨璞玉換銅鐵」,殊為不智!
 二、生態位置不可取代:歷來調查到220餘種鳥類,42種保育類,是國際鳥盟認定重要野鳥棲地,是東台灣候鳥必經廊道,也是台東平原唯一完整生態棲地。牠們有的在此孕育下一代,是我們台東的家人,如果佈滿光電板,無異讓想回家的候鳥,如黃鸝、草鴞、短耳鴞或保育類留鳥死路一條,並非光電縮小幾公頃就能避免傷害。 
三、人文生態價值遠勝光電廠:卡大地布部落祖先從十七世紀開始就在此快樂生活,是里山里海豐饒生活的見證。饒慶鈴縣長倡導「台東不只是台東」的「慢活」精神,不正是要發揚台東獨有的人文生態價值嗎?南島文化、生態與野性正是台東足以懷抱國際的軟實力,若能結合部落、民間團體和產官學界,適性復育與規劃設計,知本濕地將會是閃耀的東方明珠。這都不是將空間壟斷獨佔的光電廠所能取代的。
我們深深期許饒慶鈴縣長發揮女人的母性與韌力,何忍在數以萬計的珍稀物種家園開腸破肚!您既然支持珍愛桃園藻礁,更期許您有勇氣看見台東,合約書內容已賦予台東縣政府尚方寶劍,請立即終止不當光電。 法律扶助基金會原住民族服務中心主任林秉嶔說明,本案臺東縣政府與盛力公司的租賃契約是在民國107年4月23日簽訂,原本到去年(109年)4月22日就已經超過2年,臺東縣政府當時在不顧部落與環保團體強烈反對聲浪下,同意將契約展延1年。然而,這個1年的期限到今年4月22日即將屆滿,盛力公司仍然沒有完成用地變更,很明顯的,盛力公司無法依約契約約定在期限內完成用地變更,依照契約的規定,臺東縣政府有權力終止契約,並且不會有任何賠償的問題,可見臺東縣政府以解除契約可能須賠償盛力公司等理由拒絕解約,顯然是推託且不負責任的說詞。 法扶原民中心林育萱專職律師進一步回應,有關契約的部分,臺東縣政府曾回應表示其不得片面終止或解除契約,否則恐有違約或賠償等問題,但實際上並非如此。依照臺東縣政府與盛力公司所簽訂的「臺東縣臺東市知本建康段設置太陽能發電設備及教育示範專區」租賃契約,其中第4條第5款規定,如果乙方盛力公司於雙方簽約後二年內未能辦理完用地變更事宜,因不可歸責乙方盛力公司的事由,甲方臺東縣政府或乙方盛力公司,可以書面通知對方終止本租賃契約。臺東縣政府只須無息退還盛力公司已繳納的履約保證金,盛力公司不得異議,也不得以任何理由向臺東縣政府請求任何賠償或支付任何費用。 本案從一開始招標、決標到簽約,均未讓部落知情,也未與部落諮商,整個諮商同意程序存在諸多瑕疵,也未徵詢利害關係人生態團體等意見納入規劃,導致爭議不斷。如今,經族人及相關團體多方奔走下,主管機關經濟部能源局亦已於110年3月間表示,本案判決結果尚未出爐前,將不會進行本案施工許可審查。然而,解鈴還須繫鈴人,當初「臺東縣臺東市知本建康段設置太陽能發電設備及教育示範專區標租計畫」是由台東縣政府公開招標,也是由台東縣政府和盛力公司簽約,因此本案最關鍵的角色其實是臺東縣政府,應該負起最終的責任,傾聽部落的聲音,讓這個爭議告一段落。 中央社|部落要求終止知本光電契約 東縣府:會適當處理 客家新聞|知本光電開發案4/23到期 部落抗議籲勿再展延 聯合|台東知本光電案 部落拉布條陳情要求縣府24日終止契約   中時|台東知本光電案 部落陳情要求縣府終止契約  

【新聞稿】疫情之下海岸垃圾不減反增 寶特瓶數量增加59%

2021-03-30

(摘要)     荒野保護協會公布2020年淨灘數據,發現廢棄物種類與2019年並無大差異僅排名略有調整,而意外的是,國內雖然因防疫使得各地無論參與的人數、場次與活動規模均減少很多,但廢棄物的總清理量並沒有減少,尤其於寶特瓶及瓶蓋兩項目比去年增加近一倍,也顯示政府「2020減塑政策」可能因外送平台興起及病毒的影響使得成效不如預期。 (主文) 2020年在防疫的規範下,全國各地大型淨灘的場次相較往年減少許多,但民眾關注海洋的心情並未因此退燒,小規模的淨灘活動仍讓「愛海小旅行」網站在去年度獲得共218筆的數據,統計超過1萬5千名的參與者在54公里長的海岸線上,清理出高達31噸重的廢棄物。 依廢棄物的種類從佔有率最高至最低的前十名為:寶特瓶(23%)、寶特瓶蓋(22.9%)、菸蒂(9.8%)、吸管(8.1%)、塑膠提袋(7.6%)、免洗餐具(6.6%)、漁業浮球與防碰墊(6.3%)、玻璃瓶(5.9%)、外帶飲料杯(5.6%)、漁網與繩子(4.3%),除了排名順序有些許差別外,前十名的種類與2019並無差異。而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因疫情導致淨灘場次與淨灘總長度相較於去年減少約17公里,但撿拾的廢棄物總量並沒有顯著減少,表示海邊垃圾的整體數量有增加。 將2019與2020年淨灘數據進行比較,以平均每公里撿拾到的數量來看,除了菸蒂數量有相對明顯的下降,從平均每公里467個減少至328個之外,其他前十名的海廢種類數量不是沒有太大差異,就是有明顯增加,尤其寶特瓶及瓶蓋兩種類的數量都增加了近三百個。光是看「寶特瓶」的總數量就比2019年的紀錄多了六千九百多個,顯示環保署公布的「2030限塑目標」中提及的免洗餐具、吸管、飲料杯等一次性塑膠用品的數量皆不減反增。   環保署於2018年針對一次性塑膠用品公布了三個階段的「限塑目標」,希望能逐步的透過限制提供和自備優惠讓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量減少,並在2030年達成全面禁用一次性塑膠的目標。然而第一階段(2020年)的限塑目標,如禁止提供內用免洗餐具及提供自備餐具優惠等規範,卻因為外送平台的興起及因應COVID-19的防疫,使得政策推動相當緩慢甚至完全停滯,成效不如期待。   荒野保護協會與其他友會將持續積極地與公部門進行溝通交流,商議「第二階段(2025年)全面限用及第三階段(2030年)全面禁用一次性塑膠製品」的政策,同時也希望相關單位能進一步輔導飯店業者、外送平台與夜市能減少一次性用品的消耗。     此外也持續呼籲民眾除了實際參與淨灘淨溪活動之外,也可由自身做起,養成使用自備餐具、購物袋的習慣,並重複利用手邊的塑膠袋或容器等用品,減少不必要的購買及浪費,從自身開始減少塑膠廢棄物的產生,一起減少廢棄物進入河川到海洋的機會。(20210330) 圖一、2019年與2020年平均長度內之海廢個數比較(以數量統計前10名為例) 01單場次的淨灘活動就撿拾到大量玻璃瓶 02參與者將撿拾到的海廢種類、數量填寫至ICC表格上 03漁網魚繩普遍因為被掩埋在沙灘中而難以清除 04漁業相關廢棄物仍是淨灘常見的海廢之一 05撿拾到的海廢有九成以上為塑膠材質 06寶特瓶與塑膠瓶蓋仍占據2020年海廢數量的前兩名 07消波塊空隙時常會堆積許多海廢

【新聞稿】古蹟關燈為哪樁?為地球留下那一點綠

2021-03-27

古蹟關燈為哪樁?為地球留下那一點綠 地球一小時 關燈點亮萬物生態         全球環保盛事「地球一小時(Earth Hour)」今年(2021)將在3月27日舉行,荒野保護協會邀請大家從關上不必要的燈做起,這個關燈的小動作若能擴及到全臺灣、全世界的每個人身上,便能創造岀極大的節能效益,進而邀請大家一起思考,在關燈之外還為地球做些什麼? 臺灣今年地球一小時活動以臺北北門(承恩門)周邊古蹟為主,包括臺北記憶倉庫、臺博館鐵道部園區、臺北郵局及撫臺街洋樓等周邊著名古蹟也都在晚間八點半至九點半關上周邊投射燈共同響應盛事。         為鼓勵民眾關上燈走出戶外,荒野保護協會於臺北記憶倉庫戶外廣場辦理「為地球留下那一點綠」系列活動,現場估計參與人數達800人次。晚間八點半至九點半的關燈重頭戲,新竹、嘉義、高雄、花蓮各有街區響應「關燈一條街」,加上於線上承諾關燈的響應單位,全臺約有1300個單位於今晚關燈。其中不乏大型連鎖企業,顯示全民對環境議題的重視及用心。根據臺電提供數據顯示,在關燈的一小時中,全臺用電減少約12.5萬度,相當每人11年的使用量。(資料來源:經濟部能源局,108年平均每人用電量為11,255.5度,平均日用電31度)         今日「為地球留下那一點綠」活動中的「裸裸x野市集」以友善環境、在地飲食、天然清潔、不廢創生為主,並結合環境教育的推廣及體驗活動,分享對環境永續的理念;「為自然發聲」音樂分享會,邀請金曲歌手舒米恩及新世代網紅SALU成員林子竣,透過影像及歌曲傳達對於自然的關心。舒米恩說:「 尊重生態與保護環境,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氣候變遷所造成的傷害,是不可逆的,希望大家節能從小事情開始做起,所有人集結起來就會是大事情。」         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劉月梅表示「電能帶來生活上的便利性,但若是在電力使用上沒有節制,因而增加產電的需求,過程對環境將產生如空汙、噪音、霾害、酸雨、生物棲地受到干擾等問題。我們應該朝著生態永續目標努力,日常節能是一種經濟、環保又友善環境的方案,隨手關掉不必要的燈與電源,減少生活中不經意的浪費。」         荒野保護協會除了鼓勵民眾在3月27日地球一小時關燈外,在今年上半年度規劃一系列環境守護活動,包含36場的「打開你的夜視鏡」夜間觀察活動、11場認識氣候變遷系列講座及「土地上的微革命」線上影展,估計參與民眾可達上千人次。荒野保護協會長年致力於環境保護,期望藉由活動推廣將節約能源、減緩氣候暖化的實際做法帶入生活中,因此連續11年辦理台灣地區「地球一小時」活動,邀請民眾在生活上只要透過自身行為的小改變,就能與地球產生更深刻的連結,也邀請大家持續來做一件對地球有益的事。   臺北北門(承恩門)今年響應地球一小時,關上周邊的探照燈及館內燈光。 「濕地,我的家論壇」與現場民眾分享關於濕地生態多面向知識。 地球一小時,不插電的打擊樂團,為現場增添熱鬧氣息。 歌手舒米恩獻唱,與民眾分享對土地的感受,用歌聲溫暖現場。 許多民眾在關燈的期間走出戶外,參與為地球留下那一點綠活動。

【聲明】荒野保護協會為雙連埤生態教室的使命與傳承而爭

2021-03-22

荒野保護協會為雙連埤生態教室的使命與傳承而爭 雙連埤生態教室前身為大湖國小雙連埤分校。80年代,宜蘭縣政府為了推動環境教育,將雙連埤分校規畫為「林間學校」,期望讓宜蘭縣師生能安排每年有一個星期能進入大自然,以自然體驗代替書本學習,認識家鄉好山好水的可貴,進而培養愛鄉愛土的情懷、健全的人格與合群的性格。因此精神,而誕生今天的雙連埤生態教室,是台灣首創推動環境教育的公部門-宜蘭縣政府,心心念念皆是為子孫的百年遠見擘畫、宜蘭價值的紀念學校。 荒野保護協會早年透過公開招標程序有緣進駐生態教室。在編撰鄉土教材收集資料時,發現了生態教室實是宜蘭前人為後代子孫細細規畫的一所林間學校。而親身參與其中,更能深刻感受到過去縣府為子孫規劃生態教室的遠見是何等珍貴!感念於此,協會傳承著前人的教育夢想,努力帶領宜蘭子弟認識家鄉的好山好水,體會鄉土的美好與可貴,將這份使命傳承、延續下去。 協會除進行各項環境守護工作之外,也規劃多元環教課程,積極取得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每年邀請數百位宜蘭學生前來校外教學,體會家鄉鄉土與在地文化;在不造成環境負擔的總量管制前提下,透過環境教育讓數千位一般民眾及遊客了解雙連埤的生態人文,推廣環境意識與縣府帶領宜蘭人愛鄉愛土的努力與驕傲。與家扶中心、幸夫愛兒園、宜蘭自閉症兒童協會、慈懷園、得安家庭關懷協會等社福單位合作,讓更多父母無暇帶出遠門的孩子們,透過公益兒童營、採菜體驗、生態課程等,上來到雙連埤體驗自然之美與社會關懷的溫暖。 另外,進駐生態教室之初,即開始和在地長輩合作,改種不用除草劑、農藥的地瓜,由協會協助行銷推廣。合作成果良好後,於103年開始更進一步推動社群支持友善契作,與在地長輩、返鄉青農合作,透過協會社群夥伴的支持,長期陪伴農友轉型友善耕作,讓農友有更健康的工作方式,也讓環境更健康。 這些工作,都為延續前人的夢想而耕耘,也從參與者得到美好的回饋與認同。這美妙的工作體驗讓我們衷心感激生態教室賦予的使命。 對於生態教室的經營及管理權責上,歷年來荒野保護協會都是以公開方式向縣政府投標並合理取得經營權,在地居民事先借用開會也一直順暢無礙。經營多年確實對生態教室有極深的感情,生態教室更是宜蘭縣有價值的紀念建築,也期望在生態教育與保育的使命繼續維持,不管現在及未來都是宜蘭子弟驕傲的一所林間學校,更是最受歡迎的環境教育場域。 先前縣府連繫本會並提出建議方案,以供後續協調會議的討論方向。本會依據縣府的初步建議進行內部討論與擬定訴求,預定於3月底的協調會議時提出。但因各方誤解生態教室未來定位已確立,因此對於雙連埤生態教室的用途,協會也公開表示如下聲明: 雙連埤生態教室應該是雙連埤生態教室!不因人而異,始終一脈相承環境教育及生態保育的使命與定位,持續培養愛鄉愛土的宜蘭子弟、守護雙連埤好山好水的生態環境,傳承宜蘭前人心心念念為子孫的精神。 雙連埤生態教室空間狹小,並不適合不同單位、不同目的之同時使用。如切割成更小更複雜之空間,不論是誰進駐,可以預見持續不斷的紛爭將紛至沓來,教室空間功能將嚴重無法發揮,辜負了前人用心。期望生態教室空間維持單一功能之完整性,專心傳承生態教室之使命。(20210322) 校外教學:棲地工作假期,一起來為家鄉重要濕地復育出一份力。 校外教學:濕地生態藏寶圖課程  幫在地農友羅阿公、衛大哥推廣友善地瓜 宜蘭縣政府推動環境教育的初衷 (資料來源:陳定南教育基金會官網)

【新聞稿】你腳底下的海岸安全嗎?荒野保護協會揭露台灣安全海岸排名

2021-03-22

你腳底下的海岸安全嗎?荒野保護協會揭露台灣安全海岸排名         炎炎夏日到海邊戲水正是國人首選的消暑行程,2020年因COVID-19影響致使全台多處濱海遊憩區遊客激增,根據交通部觀光局的統計,夏季高峰期(6-10月)至少湧入四百萬人次造訪(圖一),在逐漸興盛的國內旅遊下,隨人潮而來的還有大量食品包裝、鐵鋁罐、玻璃瓶等等被遺留在海邊,除了造成環境髒亂及生態危害外,尖銳鏽蝕的海洋廢棄物更會成為海岸上的隱蔽陷阱。         荒野保護協會將記錄海洋廢棄物數量與種類的「臺灣國際淨灘行動記錄表」增加危險海廢(針筒、魚鉤、碎玻璃、鏽蝕金屬罐)項目,計算平均每10公尺中危險海廢數量並將之分級。從幾乎沒有危險海廢的等級A,到21個以上危險海廢的等級E(圖二),做出全台海岸安全性的檢驗與排名。         2020年共245場淨灘資料,蒐集全台76個海岸數據,其中僅有3個地點得到了等級A的評比,分別是苗栗西湖濕地、花蓮太平洋公園及雲林三條崙海水浴場,民眾到這些海灘戲水消暑,甚至可以光腳在海邊奔跑。76個海岸中一半以上屬於等級B,這些沙灘多半是觀光客眾多的海水浴場或濱海公園,有賴於在地管理單位的日常維護,讓危險海廢的數量僅有1~5個,造訪時仍建議要穿上鞋子或沙灘鞋。評比等級D的海岸,如天空之鏡台東加路蘭、宜蘭烏石港、新北潮境公園、新北竹圍漁港等等熱門景點,海岸安全程度相當於成年人每走一步就會踩到一個危險物品。         本次統計危險海廢等級E的海岸高達6處,包含高雄林園中門、台中高美濕地、新北六塊厝、台南大員港、澎湖漁翁島遊客中心以及新北龍門,這幾處玻璃瓶、漁網、鐵鋁罐等廢棄物數量,平均每10公尺的距離就有26-45個以上的危險物品,更有單次活動就撿到近20個針頭、針筒的紀錄 (台灣北中南東各區海岸安全級比例圖、圖三)。近年來,海岸生態及廢棄物問題逐漸被大眾所關注,荒野保護協會首次以海廢危險性為主軸進行統計,希望藉次提醒民眾在親近海岸時也顧及自身安全,並呼籲公部門在推廣向海致敬的同時,能提供更多安全無虞的海岸供民眾做岸邊遊憩。(20210319) 圖一、2020年海岸觀光遊憩據點遊客人次統計(資料來源:交通部觀光局觀光統計資料庫) 圖二、安全海岸分級表(避免分級與計算過程不便,計算後結果小數點四捨五入) 圖三、台灣北中南東海岸分級比例圖 01海邊碎玻璃的來源,通常是民眾任意拋棄酒瓶而來,破裂後成為海邊隱藏的危害因子。 02玻璃瓶與遭棄置的釣魚用具經常出現在海邊。 03釣客任意拋棄在海邊的釣鉤及釣線,除了對生物之外也為親子活動帶來威脅。 04在海邊遊玩,只要多加注意不難發現任意棄置的釣鉤與釣線。 05部分沙灘也容易撿拾到醫療用或養殖業使用的針頭,在海岸行走時宜多加注意。 06漁船任意拋棄的釣鉤與釣線。 07淨灘時也容易在海岸邊發現醫療用的針筒,但針頭已不知下落。 08養殖業常用的針筒經常出現在海岸邊,也成為危安的因子之一。 09部分海岸也發現遭棄置的高壓桶,如瓦斯桶、氧氣瓶、殺蟲劑,如銹蝕恐有洩漏或爆炸的疑慮。 10因役情導致國人大量使用口罩,也導致淨灘活動期間撿拾到大量棄置的醫療級口罩。 11因各地潮流的不同導致很多海漂垃圾集中於某些海域,行走其間宜多加注意安全。 12潮水所帶來的漂流物容易堆積在高潮線上形成一道阻隔,也阻隔了人與海洋的距離。 13海邊除了天然的廢棄物之外,最大宗的就屬漁業廢棄物及一般民生垃圾,交織成我們的海岸環境。 14許多於海邊靜謐的小路容易成為亂棄垃圾的熱點,當颱風大雨過後就進入海洋成為海漂垃圾。  

【聲明】有關荒野保護協會承租宜蘭「雙連埤生態教室」相關事宜說明

2021-03-10

       近日宜蘭雙連埤生態教室因其所在土地及地上建築物(即教室)各為員山鄉公所及宜蘭縣政府所有,而有土地及建物「管用合一」的可行性討論目前仍在進行,宜蘭縣政府教育處也積極協助對話,期許未來生態教室可以在生態保育教育功能及地方使用需求之間取得平衡。        荒野保護協會為由具守護環境熱忱的志工組成,成員來自不同生活背景的各界人士。雙連埤具有臺灣珍貴的自然景觀及生物多樣性,因此本會投入守護行動,2010年進駐雙連埤生態教室後,傳承宜蘭縣政府規劃「林間學校」的教育夢想,積極推廣宜蘭鄉土教育與環境教育。        承租雙連埤生態教室期間,除推動環境教育,也透過帶領民眾認識雙連埤濕地人文生態、深度戶外體驗、清除外來種、弱勢兒童營、與在地農友友善環境契作等方式,落實棲地守護及復育。在宜蘭縣政府教育處長期的支持下,棲地復育累積了大量成果,為縣府復育雙連埤自然生態的願景建立基礎。2019年更在全台眾多環境教育認證場域中獲選為績優單位。        在執行環境教育的工作中,生態教室發揮環境、鄉土、戶外體驗等多面向的功能,一切的努力,都是希望為宜蘭囝仔留下好山好水好教育。一路走來,經常有不同身分、不同背景、不同黨派的貴人給予各種協助與支持,可見關懷環境是我們共同認同的價值。        荒野保護協會會持續站在守護的第一線,協會感謝及尊重近期各界關心雙連埤的發言,生態教室未來的功能定位仍在討論中,還請每位關心雙連埤生態及生態教室使用的夥伴,持續關心宜蘭的鄉土,守護宜蘭價值,及一脈相承的好山好水。2021/03/10

【新聞稿】米倉國小與荒野保護協會攜手設置圍籬,讓水鳥媽媽安心育雛

2021-03-09

   新北市八里區米倉國小與荒野保護協會及國際水利環境學院(TIIWE)合作,在主管機關同意下於淡水河河口沙灘上試驗性的豎立起一道護生圍籬,盼藉由圍籬的設置與護生的宣導,呼籲國人在辦理淨灘活動時應避開水鳥繁殖季並宣導民眾不應於繁殖期間將四驅車駛入沙灘,以免不慎輾壓幼鳥或鳥蛋,期望大家一起讓水鳥媽媽育在雛期間能安心的照顧小寶寶。     根據調查每年3-7月常有東方環頸鴴、小環頸鴴、高翹鴴、小燕鷗(保育類)、燕鴴(保育類)等水鳥在海岸沙灘地形進行繁殖或過境停歇,以東方環頸鴴為例,由於沙灘提供了寛廣的視野避免遭受天敵輕易的捕食,因此配對後的親鳥通常直接在沙地上下蛋育雛,也因為沙灘上沒有遮避物,豔陽下為了確保鳥蛋能正常孵化,親鳥必須經常將羽毛沾水後幫鳥蛋降溫,而如有民眾或動物過於靠近時,親鳥為了保護鳥蛋或幼雛,常捨身以「擬傷行為」試圖引開入侵者,由此可知親鳥育雛的辛勞。     其實自2005年起,荒野與新北市政府已進行多年的淨灘宣導,期望民眾在愛海的同時也應考量生物的需求,於沙灘辦理「淨灘活動」時應避開水鳥的繁殖期間(北部4至6月、南部3至5月),期望藉由這樣的宣導與規範,讓民眾清楚愛護環境之餘也要體貼與關注其他生物的需求。而根據每年調查數據顯示目前調查區域東方環頸鴴的巢位穩定於250多巢以上,顯示常年的宣導有一定的成效。但宣導至今仍有許多民眾在不知情的狀況下干擾水鳥育雛,甚至將四輪傳動車馳騁於沙灘上,迫使親鳥必須經常離巢致使繁殖率下降,加上巢位隱密度高、鳥蛋及幼雛亦具有良好的保護色,因此極有可能於人們善意的淨灘活動或休閒活動之下,直接遭受到無意的傷害。     為此內政部營建署城鄉發展分署經多次評估與會勘後,同意荒野保護協會與國際水利環境學院(TIIWE)與在地團體攜手於國家級重要濕地範圍內辦理「試驗性的圈護作業」,盼藉由在地師生與志工的雙手守護在地的生態,如成效不錯將擴大辦理。     本次活動中小朋友在老師的帶領下,配戴好手套與工具、神采奕奕地領取木樁前往沙灘上,依荒野志工指定的位置將木樁固定於沙地上、再綁上棉繩形成圍籬,隨後學生們再將自行繪製的布條繫在圍籬上,提醒大家多多注意不要任意干擾。     事實上只要有適合水鳥繁殖的環境,即使是狹小的沙灘都可能使用,民眾於夏季親水活動如聽見水鳥警戒的叫聲時請留心腳步,更不要為了貪圖方便或刺激將四輪傳動車於沙灘上取樂,請留給這些水鳥們一個安心繁衍的空間與機會。如欲辦理淨灘活動,建議可將地點轉移至岩岸地區或調整為淨溪及淨山,藉以降低水鳥在繁殖期間的人為干擾。讓我們在付出行動保護環境的同時、也多留一點心思一起關懷沙灘上的其他生物。2021/03/09 米倉國小學生親筆寫下對大家的呼籲 簡易式圍籬提醒大家育雛期間,千萬不要將四驅車駛入沙灘地區 學生依現場需求與指示,每個人親手立起數根木樁,也宣示守護在地生態的心意 大家體驗第一次親手拿鎚子固定木樁的工作、也第一次為了生物的生存權力發聲 學生將木樁固定與繫上棉繩 完成立樁與圍繩的同學開始將勸說標語繫於簡易圍籬上 同學們親手製作完成的簡易圍籬 水鳥繁殖期間很容易受到干擾,如果水鳥們會說話,會許將如勸說標語那般大聲要求人們不要任意干擾 面對海邊的氣候,使用簡易圍籬較易維護,當繁殖季結束之後也較容易全數撤離 入口端設置告示牌,提醒大家於繁殖期間不要任意干擾水鳥育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