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長的話-快報335期】

紀錄科學營 

感謝協助伙伴  感謝參與小鹿

今年暑假有一點點忙碌,

忙碌著處理河川廢棄物問題,忙碌著山林垃圾問題,也忙碌著科學營活動。

科學營?是什麼呢?有什麼特色呢?

藉由我的紀錄跟您分享吧。

自7-8月共辦理8場次科學營,3場次為新竹縣的偏鄉國中生,每場次3天,1場次荒野保護協會的志工,一期2天,4場次為親子團的小鹿,每場次2天。

天數不同,但主架構相同,僅偏鄉國中多了清大及新竹女中的科學活動。

整個科學營的活動規劃如下:

「觀察」→「提問」→「實驗」→「結論」

乍看之下,就是一個科學的基本流程呀,有什麼值得分享的呢?

那就一一拆解課程來分享吧。

「觀察」

雖然五感皆為觀察之本,本次科學營以「看」為設計主軸,我把書寫如右,先初略看,再用放大鏡認真看,經過思考提問後再用顯微鏡看,「看」雖是簡單動作,大家都會看,但在這個科學營中,準備兩種相近但不相同的植物,並請參與學員看出其同異處並整理出差異表,再與其他各組伙伴發表並分享。

「提問」

經過觀察後之差異表,由同組學員一起討論出最有興趣之特徵,並用心思考(我稱思為用心耕自己的智慧田,經常用心則智慧田會種植飽滿)提出一個問題,但問題須以是不是來連接,簡述如下:

就是自己看到的差異現象是不是和你想到的某些特性有關,這個部分考驗著餐與者是否願意動腦?也關係著當沒有答案的限制下,是否能敞開思緒做合理推論?

「實驗」

因為有了提問,也因為用是不是的角度來提問,解決問題的方式也變得易思考了,只要操作後證明所觀察的結果為是還是否罷了。

「結論」

進行了觀察、提問及實驗後,最後就是將自己的所有收穫及心得以創意、仿生、圖形、文字等多元方式來呈現,學員的展現讓人驚艷。

從自然觀察為開端的科學營,從比較差易的科學思維,以多元面向的展現成果方式,看似科學營,事實以連結了藝術、文學展現及欣賞等內容,我樂在其中。我相信參與人也是,而這所有的一切要順利進行,要感謝一群願意付出的翔鷹團伙伴,也要感謝召集人自然風及來協助的儲備協助人員。因為有你們一切才如此順利,因為有你們,我們創了一個活的課程。

 

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