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長的話-快報385期】

魔球

2025.04.10

  最近重新看了一遍由布萊特.彼特(Brad Pitt)主演的電影《魔球 Money Ball》。劇情描述2002年美國職棒大聯盟的奧克蘭運動家隊在總經理Billy Beane的帶領下,從號稱最窮隊伍的不利條件下,在一個賽季中連勝20場,躍居全聯盟季賽戰績第二的真實故事。

  在電影中,Billy Beane放棄傳統球探的選秀方式,而以科學化的數據統計取代之。他不再迷信明星球員的全壘打或盜壘能力,而是採用每一位球員的上壘率做為參考,讓穩定而持續的上壘能力,成為贏球的關鍵。Billy Beane依靠有別於傳統的管理方式,不僅幫運動家隊締造奇蹟,也徹底改變大聯盟球隊的經營模式。漂亮的成績證明Billy Beane革命性的管理模式正確且成功。然而,改變的過程並不順遂。電影演到新制度實施的初期,他與球探、總教練的衝突不斷。多數人不看好新模式,有人冷嘲熱諷、消極抵抗。總教練則完全不按照數據分析的結論安排球員陣容,以至於敗仗連連。直到電影後半段才看到球隊的成績好轉。

  整個故事很勵志,結局相對美好。Billy Beane的管理哲學確實有一套,以下就分享我個人認為值得做為協會參考的幾點心得。

  1. 勇於改變,不墨守成規。組織的傳承必須與時俱進,適時的做出調整以符合現況需求。過往的大聯盟靠球探物色球員,依賴的是球探的經驗與眼光,其實有很大部分仰賴運氣。因此,改用數據分析反而能更準確的找到合適的球員。
     
  2. 重視團隊而非明星。有效的團隊不崇尚個人英雄主義,而是必須所有人時刻相互支持。就像運動家隊沒有大牌明星加持,而是讓每個人發揮所長,平均的交出成績,最終贏得比賽。
     
  3. 目標明確且據此調整規則。球隊的階段目標是贏球,終極目標是要有盈餘來維持運作。起初球隊很拮据,因此,除了打造能贏球的團隊之外,為了減少開支,也打破慣例,取消休息室的免費汽水。其實福利隨時能給,前提是球隊要支付得起,即便是行之有年也要隨時做出改變。
     
  4. 感性與理性並重且處事明快。一個球隊除了球員,還有許多人共同組成。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一位管理者勢必面對因為人而產生的種種問題。但是,球隊的首要目標是維持營運,再來才是贏球。當遇到影響整體的人或事時,必須明快決斷。該提拔則提拔;該交易出去就交易出去。才不至於拖跨所有人的努力。

  協會現在也正處於導入新系統及調整規則的階段,過程中難免需要讓同仁與夥伴們短暫的脫離原來的舒適圈。但是,我們的改變將會讓協會的運作更加順暢有效率。現在,這一場球賽,我們大約已經打到六局上半,接下來我們想要順利地贏下球賽,還得請大家一起堅持下去。

 

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