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長的話-快報380期】
正念
2024.10.10
對夥伴演講時,我很常分享一些覺得不錯的文句,其來源通常不會是從書中抄錄出來,而更常是來自影視劇、漫畫或是電玩遊戲中所看到的台詞。例如:「偉大之人,從不自行尋求上位,而是接受眾人的託付,並且挺身而出」,這段台詞來自電影沙丘的第一部,主要是想鼓勵夥伴勇敢承擔協會的任務或是當幹部。「夢想不會逃離,離開的總是我們自己」,這句是取自漫畫蠟筆小新裡,小新爸爸講的話。目的是希望夥伴們在感覺挫折、無力的時候,要回想初衷,來重新找到動力。而最近引用的則是電影「旺卡」裡的一段文字,想表達的是我們在推廣活動中,應該用何種態度來面對民眾?這種另類的引經據典模式,對於閱讀緩慢又不愛讀書的我來說,倒也不失為一種趣味。
大約一年以前,我在分享的簡報中加入以下這段文字:「不辨是非的善意,往往成為惡的幫兇」。我覺得此概念很重要,所以分享。不過,有趣的是我一直想不起來在何時何處被觸發此一概念?這個謎題直到最近電腦遊戲「黑神話 悟空」成為熱門話題時,我才赫然想起,是兩年前看過該遊戲預告片裡的一段台詞,也算是解開困惑一年多的謎團。在分享時,我通常以放生為例來跟大家討論此概念。我們都知道放生行為對於環境、原生物種,甚至對被放的生物,往往很不友善,可是參與放生的人卻100%認為自己是在行善事。其主觀的出發點是善意,卻沒有辨明客觀的現實,最後導致惡劣的後果。
參與環境運動也有20年了,上面這段話也讓我想起許多過去的人事物,以及幾位漸行漸遠的朋友。有時候我們因為過於堅持自己的信念而不自覺地將自己放在道德的制高點,以至於眼中容不下任何一絲異端,為批評而批評。有時候我們覺得自己想做的都是好事,說做就做,也不管客觀條件能不能支持?最後變成大家一起來善後。許多事情做之前先把自我往後擺放,就不會造成不必要的困擾。待人接物應當避免「存好心,做壞事」,關心環境議題也是如此。我的母親曾教訓我們:「行善前要先心存正念」,大概也是這個道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