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展委員會 拓展荒野新風貌

我們正在做的事: 

文/陳介緯(荒野保護協會常務理事)
圖/陳介緯、余雅倩(臺北分會編採志工,自然名:青苔)

研究發展委員會,聽起來是個比較偏學術導向的研究部門,說來確實如此。最近正在研擬的荒野志工基本法,就是由研究發展委員會來主導,也因此,本委員會是少數沒有經營志工的委員會。不過,這個狀態大約從2013 年起開始有了改變。研究發展委員會,開始從單純的「研究」,也跨足到「發展」,發展對協會未來有助益的新形態志工——「編採志工」及「育輔志工」。簡單說明如下:

(一)編採志工

荒野志工相當特別,總是認為認真做事比較重要,相較之下,個人的榮譽一點都不重要,這對個人來說是美德,若以組織的立場,對荒野而言卻是無形的損失,損失了宣傳荒野的機會,也損失了吸引新會員加入與募集捐款的機會。

因此,歷年來的相關會議,總是建議協會要多多加強宣傳工作,然而,要志工改變性格開始大肆宣傳實在太困難,要秘書處增加宣傳人力,協會也無法負擔。可以想像的是,若沒有做出改變,這樣的問題會永遠存在。

在某一次會議,時任媒體宣傳部主任的夥伴鄔嘉綾與筆者談到這些問題時,決定開始做些事來改變現況。我們找了一些相熟的志工,一起辦理編採志工的培訓,決定讓這批志工來幫協會做紀錄,讓協會所做的事、令人感動的人,可以被記錄下來,讓認識或不認識荒野的夥伴,透過這些故事瞭解守護行動,進而招募更多會員,推動募款。

截自2015年11月為止,編採志工在臺北分會已辦理了三期培訓。年中,在新竹分會的協助下,辦理了一期全國訓,讓臺灣各地夥伴都有機會參與採訪工作。編採夥伴至今已經產出了58篇報導,收錄在「悅讀荒野」的部落格,成為荒野永遠的無形資產,感動了無數的人。

還記得荒野廣為流傳的七顆包子的故事嗎?有個人吃了第一家店的一顆包子,不覺得飽,繼續吃第二家的包子,直到吃到第七家終於覺得飽了,便認為第七家店的包子比較容易飽。我們當然知道並不是第七顆包子讓他吃飽,若沒有前六顆包子,第七顆是一點用都沒有。荒野也是如此,所有志工用各種方法宣揚荒野的理念,一場解說、一場推廣演講,都是一顆包子,雖然不知道被我們服務的民眾何時會吃飽,但是總不放棄餵民眾吃包子的機會。

現在, 荒野的網路包子店成立了。為了讓這些文章的影響力更大,編採志工成了一個Facebook 粉絲專頁「悅讀荒野」,固定於每週一及四,各刊登一篇報導,讓編採志工的紀錄可以擴散出去。編採志工拼命做包子,當然也希望更多人收到包子,每一個粉絲,都會被餵養一輩子的包子,他也會因為吃到這些包子,想親自到包子店來看看。在此也邀請荒野的朋友們,一起到閱讀荒野粉絲團來按讚,更要邀請您的朋友們一起來按讚,只要一個動作,您的朋友就會有吃不完的包子。

(二)育輔志工

荒野多元的志工群組培訓各具特色,也深受各界肯定,但有時較缺乏跨群組共同需要的培訓課程及串連,以幹部所需要的課程為例,可能就需要領導、溝通、召開會議等課程,這些課程卻不是各志工群組所能提供。育輔志工的成軍,就是期待能夠補足這些缺口,用辦理相關課程,來協助志工成長進修、幫助協會組織發展完善。

育輔志工培訓的目標有兩大重點,第一、是強化志工的企劃能力,讓志工有能力籌辦符合協會需要的課程。第二、是養成志工擁有擔任輔導員的能力,讓志工有足夠的敏感度與輔導能力,貼近受訓學員的需要,協助受訓學員達到培訓的目標。

可惜的是,研究發展委員會的人力不多,資源多挹注在編採志工的經營,使得育輔志工的貢獻度相當有限。自成軍以來,僅辦理過一些軟性的短天期課程,如「志工的人際溝通」、「自我探索與志工生涯」等課程,我們期待未來有更多能量著力於此。

無論是研擬「志工基本法」,或者編採志工及育輔志工的經營,研究發展委員會都是希望幫助荒野更有能量往前走。「志工基本法」的訂定,可以讓荒野志工的經營管理制度化,讓組織的發展更加順暢。「育輔志工」提供荒野更多所需要的培訓、輔助人才的養成。「編採志工」協助荒野留下更多紀錄,並讓荒野及志工的奉獻被更多人知道,增強荒野的社會影響力。

或許我們很貪心,一下子想做太多事,但是我們認為這些事都值得早點做,如果你也認同,請支持我們。你可以來擔任志工,也可以報名育輔志工辦理的課程,可以邀請朋友到「悅讀荒野」按讚,也可以常常從「悅讀荒野」分享編採志工辛苦採訪的文章。一點小小的幫助,即可讓我們有機會走得更快、更遠。

 

附加檔案大小
荒野快報282期第16~17頁1.38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