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棲地夢

我們正在做的事: 

正在學習觀察生物或關懷自然的人,如果心中有「棲地」,他也會跟我一樣有夢——期待棲地物種能更豐富,也期許自己對自然環境的觀察與了解會更細膩。

圖、文/蕭千金〈臺北分會 棲地組、親子團第五團志工,自然名:番茉莉〉

       「I have a dream」,是60年代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恩的著名演說,他的演講強力的描述他對於黑人與白人有一天能和平且平等共存的遠景。而我也有一個棲地夢,夢中的場景總是推移變化,有時眼裡看到的是蘆葦叢中的泥地;有時碰觸的盡是河川裡的淡水魚種;更有時我揮汗如雨的沿著亞熱帶出海口細數著蔚然的紅樹林。何時,這些棲地不再只是人類眼中有用或無用的地?何時,棲地不用再接受工業及家庭廢水呢?何時,棲地上的生物能與人類和平且平等共存呢?

       棲地是眾多物種生活和生長的自然環境,於是山在,樹在,生物在而人也在。正在學習觀察生物或關懷自然的人,如果心中有「棲地」,他也會跟我一樣有夢——期待棲地物種能更豐富,也期許自己對自然環境的觀察與了解會更細膩。人應該「到廣闊的天地中去,聆聽大自然的教誨」,也許是鳥聲啾啾,也許是草色青青,更或者是落葉片片,這些都是大自然帶給我們的禮物,它傳達的不只是教誨而是美好的訊息。

       我曾害怕我的棲地夢會破碎,因為人為的開發常讓棲地變得破碎甚至消失,於是我不再旁觀,而是捲起袖子一起與荒野的夥伴參與棲地守護和復育的工作,我以這小小的力量來維護我心中這有意義的棲地夢,這場夢之中有我去年最珍惜的一個下午:「今天下午一點半趕往富陽公園參與荒野保護協會棲地志工培訓第五期的實作課程。天公落下大雨,夾雜閃電,雷聲轟轟也伴隨而來,而棲地志工們仍下去水生池跟長太多的外來種植物搏鬥,拿著鐵鍬浚深水生池,讓水生植物能長得更好。在浚深過程中挖出鋼筋、挖出塑膠布和水泥塊,反正能多做就多做,能清除多少就多少,無暇顧及滂沱大雨,因為棲地志工總是默默的熱愛棲地。    到了最後,我們得把水生池中和周邊的土踏一踏,讓土穩固,當時約三點多,雨勢稍小,大家就邊踏邊玩起成語接龍,頗能怡然自樂!今天真是充實的荒野日!」

       去年的這段棲地日記,寫出當時做棲地工的快樂,也讓人感覺情景仍歷歷如繪,因此我們想邀請你,跟我一樣擁有棲地夢,想在蜿蜒的溪流邊聽見鼓鼓蛙鳴,看見點點螢光,歡迎加入臺北分會第六期棲地守護員的培訓,相信你也會從棲地中汲取更多力量與擁有更多的夢。

臺北分會第六期棲地守護員培訓課程簡章

 

附加檔案大小
310_print_18.pdf1006.75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