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快遞

2016海廢數據:寶特瓶離島榜首 島內回收系統建立有效

2016-12-21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自2008年起帶領志工於全台淨灘,同時進行海洋廢棄物的檢測分析。2016年統計全台數據,已獲得240筆淨灘數據,另材質上寶特瓶一舉躍上海廢top10榜首(37,657個,附件一),其中近1/3在澎湖縣內拾獲。若分析長達12年的監測數據,許多長年上榜的廢棄物均不是環保署管制的回收項目,顯示回收效益不高的商品,廢棄後有更高的機率汙染環境(附件二)。21日荒野將與臺北醫學大學教授助理教授華博諾(Bruno Walther)、台大地質系博士後研究員孔燕翔(Alexander Kunz)共同簽署海洋廢棄物學術合作計畫,將分析歷年淨灘數據投稿國際期刊。 屏東縣滿州沙灘的微小塑膠碎片 靠近河川出海口的海灘充滿民生飲食廢棄物 荒野保護協會自2015年製作「愛海小旅行」海洋廢棄物資訊平台,推廣社會大眾於淨灘同時監測海洋廢棄物的種類與數量,2016年新增手機上傳功能,獲得全台17個濱海縣市民眾熱烈響應,今年截至12/8已獲得240筆淨灘數據(相較去年成長3倍)、清理廢棄物總重39,809公斤、清理海岸線總長130,605公尺、參與志工總人數19,091人。統計分析2016年各地民眾上傳之海洋廢棄物數據後,可發現材質上依然以塑膠為主(佔整體90.3%),用途上仍是以飲食包裝(78.2%)與漁業行為(11.1%)為主。今年較特殊的是,寶特瓶一舉躍上海廢top10榜首(37,657個),其中近1/3在澎湖縣內拾獲。主因是位於澎湖的海洋公民基金會首次響應監測活動,於縣內各海灘紀錄到大量的東南亞與中國大陸洋流海漂之廢棄寶特瓶,佔整體數量之46.4%,相較之下遠高於台灣本島海岸寶特瓶之比例(12.1%,附件三)。由於台灣寶特瓶回收產業鏈相對完整,經過回收、清洗、破碎後能抽絲再製成聚脂纖維布料與衣物,高回收率同時也減少廢棄空瓶於環境流竄的比例。若分析長達12年的監測數據(附件四),許多長年上榜的廢棄物均不是環保署回收基管會的公告應回收項目(例如:塑膠袋、吸管、打火機等),或是相關中央主管機關尚未公告回收管理辦法的事業廢棄物(如:漁網、浮球等),顯示尚未建立回收管理機制的廢棄物,有更高的機率汙染環境與海洋生態。同時凸顯此類不具回收價值的產品,相關製造商、零售商與使用者均需承擔更多責任,唯有各方利益關係人認同與支持前端更有效的管理措施,才能減低廢棄後進入環境造成無法復原的汙染。而近日環保署預告將於2018年進一步管制近7萬店家不得再免費提供的「塑膠購物袋」,更是歷年海廢統計黑名單榜首(共拾獲139,508個塑膠袋),當破碎的塑膠袋不斷在海龜與鯨豚等瀕危生物胃中被發現,顯示消費者、產業與政策管理者應供同承擔守護海洋的環境責任。 過去國際期刊僅有三篇關於臺灣海灘上的人造廢棄物汙染報告,且僅為北海岸、高雄、台南區域性的數據統計,少有跨縣市、長時間的累積數據。此次,荒野將結合臺北醫學大學教授助理教授華博諾(Bruno Walther)、台大地質系博士後研究員孔燕翔(Alexander Kunz)的專長,將2004年至2016年眾多單位的淨灘數據,近600筆分析成論文,投稿國際期刊。期盼以嚴謹地學術分析後的成果,提昇臺灣在累積海洋廢棄物數據多年後的國際議題能見度,也呼應日前國際研究團隊針對全球20個貢獻最多塑膠進入海洋的國家,多為亞洲沿海國家的報告。本論文預計將於2017年年底發表,屆時歡迎各位媒體朋友,進一步的關注與報導!   【媒體聯絡人】 胡介申/荒野保護協會 棲地守護部 073227526 施耘心/荒野保護協會 企劃推廣部 0223071568分機23 【媒體報導】 臺灣醒報〉異國海廢流澎湖 北醫大將投稿國際 臺灣醒報〉我國回收系統佳 環團籲加強交流 三立新聞〉聽,海哭的聲音!2016海洋廢物榜首:寶特瓶 青年日報〉海洋廢棄物 環團:今年寶特瓶最多 自由時報〉寶特瓶海廢排第一 環團籲設回收機制 聯合新聞〉你愛海嗎?寶特瓶、瓶蓋、吸管 海邊廢棄物難收拾 中國時報〉今年淨灘清出4萬公斤垃圾 9成是塑膠 中國時報〉台灣海洋垃圾調查 寶特瓶躍居榜首 中國時報〉台海漂垃圾大軍 寶特瓶登榜首 公視晚間新聞〉海洋廢棄物 環團:今年以寶特瓶最多 宏觀英語新聞〉寶特瓶為海洋廢棄物第一名 Society of Wilderness, scholar draw attention to issue of marine debris 【附件一】2016臺灣ICC淨灘行動:海洋廢棄物TOP10 【附件二】2016臺灣ICC淨灘行動:海洋廢棄物組成分析圖 【附件三】2016臺灣ICC淨灘行動:澎湖與臺灣本島比較表 【附件四】臺灣ICC淨灘行動:2004~2016海洋廢棄物排名表

「綠電感恩賞」表揚大會 荒野保護協會獲頒「推廣貢獻獎」

2016-12-14

新聞全文:經濟部能源局 經濟部12月13日於台北華山1914文創園區,舉辦「綠電感恩賞」表揚活動,感謝各界對於綠電計畫的支持。經濟部李世光部長表示,「經濟部自願性綠色電價制度試辦計畫」推行至105年邁入第三年,國人對於再生能源的購買意願及使用程度大幅提升,民間自主響應綠能,經濟部要更積極推動能源轉型。 經濟部能源局指出,「自願性綠色電價制度試辦計畫」雖然只是一個試辦性質計畫,但三年來已獲得越來越多人的認同。三年來,認購量與戶數從103年下半年僅有434.5萬度的認購量、531戶的認購戶數,到今年12月8日,認購量已達到2億7千餘萬度、7,091戶的認購戶數;綠電認購度數成長達61倍,認購戶數增加12倍。 能源局表示,今年的感恩賞除了延續去年表揚綠電認購量達25萬度的企業法人用戶外,也有許多跟一般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咖啡店業者、宗教團體、環保團體等新朋友付諸行動,讓更多人可以體驗喝綠咖啡、點綠光明燈的綠能生活。 荒野保護協會獲頒「推廣貢獻獎」,由理事長劉月梅老師領獎。(照片來源) 頒獎典禮現場一隅。(照片來源)

「節能古城鹿耳門 綠點校園在土城」節能運動會、成果展、社區參訪玩不停

2016-11-23

「節能古城鹿耳門 綠點校園在土城」 節能運動會、成果展、社區參訪玩不停   荒野保護協會長期關注氣候變遷議題,推動能源教育,在11月26日與能源局、工研院及台南市安南區土城國小合作,於台南市土城國小舉辦「節能古城鹿耳門 綠點校園在土城」節能綠活圖成果展。同時,現場將由土城國小的同學們以節能為主題進行變裝,化身為小小節能運動員並進行各項節能趣味競賽,更以有趣的節能行動劇為成果展活動增添熱鬧氣氛。   本次活動展區精選超過二百幅全國各地民眾繪製的「節能綠活圖」作品進行展示,並設有節能教具體驗區及節能手法闖關活動,同時廣邀南部地區的學校師生共同參觀,今年還特別展現臺南市安南區土城國小的小小節能志工分享節能手法及推廣心得,希望民眾藉由輕鬆有趣的表演、活潑的體驗活動,充分學習瞭解各項節能觀念及手法,進而落實於日常生活中。   2016年荒野保護協會將社區、學校的在地力量結合做為節能教育推廣的核心重點。六月份於台南市土城國小進行「節能綠活圖工作坊」後,主動發想在獲得節能知識、體驗與探查活動,養成生活節能概念之後,如何擴大影響力?因此,同學們利用暑假期間在講師帶領下,透過實地踏查、溝通、訪談,一步步將節能觀念推廣延伸到家庭、社區、夜市及鄰近之鹿耳門聖母廟,讓學校、家庭、社區的正面推動效應,成為學校與家庭、社區緊密結合的節能推廣模範光點。   今年成果展除了土城國小參與其中之外,更在11/24~11/25邀請台南市各級學校師生前來做校際參觀,擴大節能推廣效益。11/26在年度一次的校際運動會中,更獲得校方的支持,結合節能成果,創造一史無前例的「節能運動會」,將運動會以節能為主題,現場由同學們以節能為主題進行變裝,化身為小小節能運動員並設計各式不同的節能趣味競賽項目及節能行動劇。同時更因為學校校慶對於安南區社區民眾而言,是一件大事,透過讓家長及社區民眾參與運動會中各項活動,及成果展區的節能闖關競賽、節能手法體驗,可更凝聚在地節能榮譽的共識。   為因應未來政府在能源轉型過程中,可能吃緊電力需求,節約能源為最具體有效的能源措施。荒野保護協會近幾年持續深入全國各地社區、學校、機關團體進行節能宣導,展現由下至上凝聚的在地共識與能量。今年度已執行1,281場節能推廣活動或講座,104-105年來,節能推廣足跡更已踏過國內218個行政區。未來仍將持續投入能源教育推廣,期待所有國人都成為節電行動家。 【活動詳情】https://www.sow.org.tw/info/news/20161110/5066 【新聞聯絡人】荒野保護協會 柯馨怡 0983-681429

「節能古城鹿耳門、綠點校園在土城」2016節能綠活圖成果體驗暨節能運動會

2016-11-10

指導單位:經濟部能源局 主辦單位:工業技術研究院、荒野保護協會 合辦單位:台南市安南區土城國民小學暨家長會 活動地點:台南市安南區土城國民小學(台南市安南區城北路195號)   節能古城鹿耳門、綠點校園在土城 2016節能綠活圖成果體驗暨節能運動會 每一顆節能種子都蘊含著改變環境的超能力! 在家中,家長跟小朋友一起學習看電費單、關電源;在學校,老師跟學生共同找出可改善的電器及用電習慣;在社區,里長跟大小朋友互相討論公共空間如何節電。 從學校、家庭到社區,節能種子在全台各地開枝散葉,落實節電新生活,改變自己、影響他人。 邀請您,11/26來台南土城國小作客,感受土城小小種子們的節能威力,還有節能綠活圖團隊在全國各地的溫柔行動成果! A.推廣成果暨校際觀摩: 日期:2016年11月23日(三)~11月25日(五) 09:00-15:30 B.土城國小節能運動會: 日期:2016年11月26日(六) 09:00~15:30 內容: 09:00-12:00 節能運動會開幕 節能運動員進場 節能小尖兵節能短劇 貴賓致詞 表揚與感謝 節能趣味競賽 10:00-11:00 節電社區參訪 綠點校園-土城國小 節能家庭-節能志工節電宅 環保聖威-正統土城鹿耳門聖母廟 10:00-15:30 靜態展及體驗區活動 氣候變遷大解密 綠色行動368 Y1、Y2 社區推廣成果及節能綠活圖作品展。 十大節能手法宣導及互動區。 節能體驗闖關活動。 靜態展及體驗區參觀介紹: 啥!氣候變遷? 氣候變遷造成全球一百年之間溫度上升了0.74℃,而臺灣一百年來溫度增加了1.4℃,是全球平均值的2倍。面對氣候變遷我們該如何調適與因應呢? 電費單會說話 電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我們好像不能沒有它…. 要怎麼知道到底用了多少電呢?原來電費單裡有好多學問,一起來看看電費單吧! 十大節能手法 電器怎麼使用才會比較省電呢?只要我們花一點點心思、學習一些簡單的生活節能手法,就可以「節能減碳顧環保、聰明節電省荷包」。 認識節能綠活圖 什麼!畫圖也能節能?透過畫圖讓家裡的用電、用水使用狀況,呈現在圖面上,這樣一來就可以從圖面上了解有沒有在浪費能源了。 綠色行動368 能推廣計畫是從「點」(行政區)、「線」(縣市)到「面」(全國),以扎實的推廣網絡,建構全國368個行政區的節能綠活圖,讓節能不只是口號而是一個具體的行動方案。 節能教具體驗 現場設有節能教具,透過實際體驗感受能源得來不易,並了解節能的重要性。 社區推廣成果及正統鹿耳門聖母廟、夜市節能推廣影片 阿光節能行動列車開到台南安南區土城國小,在二天節能綠活圖親子工作坊後,激發了學生和家長們的節能決心,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土城國小結合家庭、學校、社區的節能推廣行動~  

礦下有人!啟動礦業改革,政策環評不能少

2016-10-14

  今天(10/14)下午環保署第303次環評大會,將會審查亞泥西部復礦的羅慶仁與羅慶江案的專案小組兩案併審送二階的建議。然而,儘管環保署在新政府520就任後,李應元署長曾在第一次主持的環評大會後承諾,新政府已透過內閣跨部會協商,著手推動水泥採礦的政策環評,並將修訂《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未來要將所有礦業展延都將納入環評,地球公民基金會卻在日前收到了經濟部對於亞泥西部復礦案的函文,指出經濟部認為「尚無需就礦業開發進行政策環評」,簡單以一紙公文,不但打臉新政府,輕易推翻了環保署與林全內閣的政策方向,更澆熄了礦場周遭居民企盼數十年的礦業制度改革的一線曙光。   今天除了關西鎮金山里、玉山里的居民外,在礦場及水泥廠最密集的宜蘭員山、南澳、花蓮和平、富世、支亞干、清水、台東石雨傘、成功等地,都有族人或居民代表北上,要求行政院給出交代,呼籲政院承諾監督經濟部礦務局進行政策環評,並修訂土地開發與環評相關法規。這是台灣礦場受害社區與部落的首次串聯行動,只要礦業制度改革無法落實,這不會是最後一次! 礦業開發制度對民眾的迫害不分族群   立委高潞・以用・巴魕剌指出,不管是爆破、開挖導致的地表裸露、大量粉塵,對空氣、水質的影響,還有廢土堆置可能造成的滑動走山、土石流…等風險,對當地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極大的危害。特別是在氣候變遷的情況下,坡地災害影響的範圍日益擴大、像最近的風災和豪大雨,已為花東地區帶來非常嚴重的災害。而水泥業造成的空污、暖化與資源耗費,更會對國人健康與權益造成的損害。在這樣的情況下,經濟部礦務局竟如此罔顧事實,霸道地不顧環保署的專業意見,片面表示不做礦業政策環評了。礦業開發與水泥產業應該且必須做整體的環境成本與風險評估,並據以決定未來的國土政策。蔡英文總統在520就職演說強調要追求永續發展的新經濟模式,林全內閣不能放任經濟部礦務局持續暴走,繼續賤賣國土。   比對目前台灣礦場區位和原民會傳統領域調查結果,超過八成的現役礦場位於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卻從未踐行原基法21、22條原住民族知情同意權和自然資源管理權,完全漠視並剝奪原住民族的權利。因此,高潞委員認為,無論從環保或原住民族權益保障的角度來看,整體礦業法的改革勢在必行,礦業開發與展限的過程,必須嚴格把關,並尊重當地居民的意願。她強烈要求政府在完成礦業、水泥業政策環評、檢討礦業法和環評制度、落實部落知情同意權以前,都必須暫緩開發案的進行。     個案?通案?  居民血淚照妖鏡 制度作惡全現形   關西金山里居民羅政宏說,雖然身處在亞泥西部復礦的風尖浪頭上,卻是在一口氣拜訪了幾個宜花東礦場邊社區、部落的朋友們,他才深深體會到,金山里的遭遇不是個案,每個礦場旁聚落的命運都是那麼相似。礦業公司在居民完全不知情下拿到礦權、在礦業法的護航下搶走土地,讓居民與族人在自己的土地上流浪。亞泥1960年在關西開採後,直接間接至少逼走了金山里近30戶人家,在花蓮的富世村,則是直接趕走了50戶左右的人家。但都一樣,從來沒有哪個單位有通知過居民、遑論商量,居民卻得面對這突然從天上掉下來的礦場,搶地、爆破、水源破壞、污染。亞泥甚至在金山里堆出35公頃,高出原海拔250公尺以上的四份子捨石場。礦場不但讓其他產業都迅速地沒落,以前里上要是有人不順從配合,要被請去警備部「喝茶」、被打;現在居民要出來抗爭,則是受著地方勢力各種明著暗著的威脅恐嚇。2003年後因為水泥產業東移,至少亞泥不能再炸山。但誰知新竹縣的礦業保留區在亞泥、邱鏡淳縣長及礦務局神不知鬼不覺地解禁了。要不是因為礦權曾經中斷,亞泥復礦還需環評,否則按照現行礦業制度,金山里會跟宜蘭花蓮的許多部落一樣,等到重機械開上山了,才知道我們家後面300公尺處要挖礦了!水泥明明供給過剩,到底為什麼要再增加礦場?為什麼西部復礦不用政策環評?更何況,這礦場一開下去,緊接著的就是亞泥橫山廠重啟大量生產!   持續以「反亞泥,還我土地運動」對抗花蓮亞泥新城山礦場22年的田姐,田春綢女士,和同樣來自富世村的鄭文泉,以可樂與玻士岸部落的親身經歷,說明礦業開發制度的不合理。可樂與玻士岸部落的原保地,自1973年亞泥以詐騙與偽造而來的拋棄同意書,開闢新城山礦場以來,已被亞泥佔用了43年。當時,近50戶的族人從居住的地方(也就是現在的亞泥礦場)被趕了下來、沒有地方居住,門牌只能掛在樹幹上;到後來,田姊組織「反亞泥,還我土地運動」的22年,在博仲法律事務所、蠻野心足協會的協助下,投入法律訴訟的10多年來,太魯閣族人在跟亞泥對抗的路途上屢戰屢敗,屢敗但屢戰,直到去年包括鄭文泉的母親徐阿金在內的兩位第一代耕作權人,才終於取得了土地所有權狀。但是!!就算拿回土地所有權,亞泥仍在礦業法的霸權下,可以完全無需我們同意地繼續使用我們的土地。土地,是部落族人的、資源,是大家共有的,但亞泥竟可以在從未經過環評、沒有土地所有人同意下,離聚落不過500公尺處持續開採40多年,國家公園、各政府機關都拿他們沒辦法。直到今年,都還有碎石從礦場飛出,砸死族人所養的雞、威脅部落的安全!且按照現行制度,就算亞泥明年底礦權到期,它還是可以輕鬆地展限,不經環評繼續再占用土地20年!這樣的制度,合理嗎?不需檢討嗎?蔡總統代表國家跟原住民族道歉(當天田姊還有被邀請進到總統府見證這一切),都是假的嗎?!太魯閣族有一句話:「Dxgal o dara rudan , Dgiyaq o ririh mswayi」,漢語的意思是「土地是血,山林是家」。我們希望跟大家的努力下,促成礦業制度改革,讓族人重新掌握生命的根源,回到家的溫暖懷抱。   花蓮和中吾谷子部落社區發展協會的楊玉樓理事長則指出,吾谷子部落位在和平水泥專區,在歷經當年撕裂地方情感的徵收後,20多年來,和平一直是全台灣礦場跟水泥廠最密集的地方。部落中央的馬路充斥疾速奔馳的砂石車、我們的天空總是霧茫茫、家家戶戶長久靠買瓶裝水來煮食之外,我們部落的人到台泥的礦場工作,都是外包的臨時工,不只危險缺乏保障,日薪還只有700元。但傷害最重的,還是礦場持續的爆破對周遭山體的影響。   吾谷子部落就在台泥的礦場正下方,四年前年蘇拉颱風帶來的嚴重土石流,直接衝進和中與和仁部落,帶來嚴重的財產損失,在和仁更造成傷亡,是50年代以來唯一的一次。當時土石流衝進來時,族人根本無法從家門口逃生,只能想辦法上到二樓從窗口爬上屋頂,才保住了性命。現在每遇到颱風和豪雨,吾谷子部落就得撤離,蘇花改的路線也因此做了變更。這兩年再加上蘇花改的工程,族人常常半夜都會聽到大石頭從山上滾落的聲音。在這樣的情況下,台泥金昌居然還要再擴大礦場,從150公頃變成250公頃!這礦場就在部落的頭頂上,距離才1公里,但部落完全不知道,連之前的開工說明會,他們都只到相對安全和平部落去說明,完全沒有通知吾谷子跟和仁,我們要求台泥要來跟我們直接面對面說明,保證部落的安全,但至今都沒有得到回應。吾谷子的環境已不如從前,一年一年都不一樣,已是高風險不安全的地方,在這樣的地區為什麼還是能以一個九年前的環評來擴大開採,這樣的制度實在讓人無法理解! 實質爭議無法釐清,經濟部實同為虎作倀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員郭淑玲表示,經濟部說,因為現在水泥生產以內需為主,外銷為輔,產能不得擴張,且大理石礦石採取總量管制,所以不需要就礦業開發進行政策環評。但經濟部所謂的「大理石礦石開採總量管制」措施,是在每年的10-11月會商有關機關,依據國內建設需求訂定水泥生產量上限,換算成大理石礦開採總量上限後,再分配各礦場,並逐年調降水泥外銷比率,預計在民國114年降至20%。換句話說,這種所謂的總量管制,不等同於每年開採量的下降,還是要看國內需求,如果需求高,仍然會加高生產量,就會有更多山林水土遭殃,除此之外縱使經濟部達成20%的外銷率,代表仍有20%是挖台灣的山蓋外國的樓,經濟部用這種似是而非的說法拒絕做礦業政策環評,實不可取!   依據政府政策環境影響評估作業辦法第2條規定,礦業開發政策有影響環境之虞,就該進行政策環評。礦產開發屬於消耗性經濟,危及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萬達鑛業開發範圍內有文資法指定為自然紀念物的台灣水青岡、潤泰水泥在水源涵養保安林、亞泥在太魯閣國家公園特別景觀區採礦、關西亞泥距離聚落不到300公尺,開採導致居民房屋龜裂、早期爆破飛石更曾砸死居民。凡此種種,再再顯示我國因為欠缺上位的礦業開發政策環評,才會導致不合理、不適宜甚至不合法的礦場開發案一再發生,因此,依據政府政策環境影響評估作業辦法相關規定,經濟部責無旁貸,必須立即進行礦業開發政策環評。 礦業開發制度,非改不可   地球公民基金會專員吳其融指出,礦務局主導的台灣礦業開發,根本還停留在18世紀的殖民思維,完全忽視人民活在土地上的事實,不但開發前未主動事先通知居民,相關資訊的公開更是付之闕如,至今礦業用地、新舊個案資料以及開挖進度,都只能藏在礦務局自己的大黑櫃子裡,除了目前那不到15%曾經過環評或區委會審查的現役礦場,沒有任何NGO或居民看得到。   這其中凸顯的問題,除了礦業資訊公開的需求,其實是礦業的蠻橫獨大。本來現行制度下,在台灣一定類型規模和區位的開發案,就必須進行環評與土地開發許可的審查。經濟部主導的礦業法和各法規的後門條款卻架空了這些制度,使礦場展限無須環評、森林採礦無須經區委會審查。經濟部總是想讓各個礦場躲過環評,但我們經濟的發展,不該建築在對少數人的迫害之上,更不該建築在對所有人的傷害之上。   也因為如此,日後進行的礦業環評,一定得把相關的產業鏈納入。譬如石礦業與水泥業的緊密關聯,政策環評就絕對需要把石礦業及下游的水泥業,所產生的人民居住威脅、環境代價以及耗水、耗電程度一併釐清。台灣每生產一噸水泥需要耗電22.8~147.9度電,差距能高到將近七倍之多,主因就是我們到現在都沒有在計算評估這些成本與風險,並據之擬定上位政策,促使水泥產業設法提昇、更新製程。政策環評更得盤點公佈至今礦業到底使用了哪些土地,其中又有多少土地環境不宜繼續開採,需要積極投入復育的。 我們的共同訴求   綜合以上的說明,台灣礦業開發制度的問題癥結所在:實質面上,礦業、水泥業環境成本與風險缺乏評估,導致指導發展上位政策的空缺。程序面上,其他機關的權責與功能被架空,缺乏足以制衡礦業暴走獨大的機制。此外,漠視原住民族在其傳統領域的自然資源權力與所有周遭居民都該擁有的知情參與權、土地所有人的知情同意權。長期不被監督下,基礎資訊匱乏,專業能力不足。   針對這些狀況,盼今日行政院能針對我們提出的訴求做出具體回應,我們共同訴求如下: 立即啟動礦業、水泥業政策環評 落實與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查及礦權展限的個案環評 踐行原基法保障之原住民族土地自然資源權與知情同意權 全面檢討修正礦業法,清點刪除各目的事業法的採礦後門條款 新舊礦區、礦業用地資料與個案進度全面上網公開   居民與團體發言後,行政院本派出交通資源環境資源處副處長吳振昌、礦務局副局長周國棟、與環保署的代表出面,礦務局與行政院的代表卻只表示一切還需要再研議,引起團體與居民的激憤與撻伐,指出礦務局說謊、而經濟部與行政院無能、缺乏基本判斷能力。最後,行政院交通資源環境處處長陳盈蓉出面承諾,行政院將即刻介入環保署與經濟部的協商會議,並於年底前回覆是否啟動礦業政策環評。   發起團體:關西鎮金山里、反亞泥還我土地自救會、支亞干部落、吾谷子社區發展協會、惜根台灣協會、荒野保護協會、林淑芬立委國會辦公室、高潞・以用・巴魕剌立委國會辦公室、南澳青年聯盟、台灣原住民太魯閣族學生青年會、台灣原住民族政策協會、台灣人權促進會、台灣勞工陣線、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基地營自然探索團隊、原住民族青年陣線、台南市社區大學研究發展學會協會、大比大家庭關懷協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高雄市教師會、高雄市教師職業工會、高雄市柴山會、台灣生態學會、台灣護樹協會、台灣護樹團體聯盟、台灣永續聯盟、高雄市大崗山人文協會、桃園在地聯盟參加聯署、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人民民主陣線士林工作站、捍衛苗栗青年聯盟、反南鐵東移全線自救聯合會、草山生態文史聯盟、淨竹文教基金會、桃園在地聯盟參加聯署、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台灣西海岸保育聯盟、彰化醫界聯盟、社團法人高雄市彩色頁女性願景協會、永社、台灣生態登山學校、冒險精靈、登山補給站…(陸續增加中)   新聞連絡人: 地球公民基金會山林組專員   潘正正 0932-209226 地球公民基金會山林組專員   吳其融 0909-179416  

聯合聲明:「強烈譴責!高雄市政府強行通過茄萣1-4道路」

2016-09-01

聯合聲明:「強烈譴責!高雄市政府強行通過茄萣1-4道路」 戴著黑面琵鷺帽,為無法說話的濕地和生物發聲(攝影:李慧宜)     很遺憾今天高雄市政府強行主導了環評大會,以10比5的票數通過「茄萣區1-4號道路開闢工程」。一個國際級的黑面琵鷺溼地,竟然輸給一條沒有必要開發的道路,茄萣青年與民間團體譴責:高雄市政府已經重創台灣--高雄的保育形象,對於瀕危的黑面琵鷺、濕地、生態系統與地方經濟造成嚴重的衝擊。   就生態、社會及經濟層面來看,本開發案沒有必要性和正當性。當年「茄萣1-1道路開發案」也提出相同的地方發展願景及需求,如今路開了,車流卻沒預期的多、人口持續外流、經濟也不見好轉,可見區域的發展並非由一條道路所左右。茄萣1-4道路則是為了縮短90秒的路程,在國際濕地上蓋一條1億元的道路,摧毀國際瀕危物種黑面琵鷺的度冬棲地,是對國際宜居城市的強烈反諷!   高雄市政府身兼開發單位與環評審查單位,依《環評法施行細則》相關市府委員應以利益迴避原則迴避審查,但會議仍由副市長擔任主席,甚至有6位市府機關委員參與投票,最終以10比5通過本案開發。我們認為這是球員兼裁判的行為,高雄市政府堅持開發的立場強渡關山,嚴重影響到審查及投票,其會議結論有失公允。   茄萣濕地依《濕地保育法》應可認定為國際級濕地,在內政部公告濕地再評定結果前,開發單位也無法提出相應的環境影響評估和濕地保育利用計畫,因此,高市環評委員無法具備充足的判斷資訊,做出有瑕疵的環評結論,等於用地方環評來審查國際級濕地。此外,本案癥結在於開路切割濕地,是否造成黑面琵鷺的棲地破壞,然而,15位審查委員僅有1位生物專家,用投票方式強行通過,這樣的結論會有專業性嗎?   替代方案四與主方案加權分數僅差0.02分(附件),然而,開發單位簡報並未針對替代方案詳細說明,使得環評委員無法對替代方案進行實質審查,便以主方案進入投票表決,粗糙地做出決議。   針對今天有瑕疵的環評結論,民間團體將提出行政救濟,並呼籲新政府正視地方環評的粗糙決議過程,盡快修法打破黑箱,莫讓地方環評成為環境的劊子手! 聲明團體:地球公民基金會、高雄市野鳥學會、荒野保護協會高雄分會、守護茄萣濕地青年聯盟、茄萣生態文化協會、台灣濕地保護聯盟、美濃愛鄉協進會、國際黑面琵鷺後援聯盟(SAVE International)、中華民國野鳥學會 延伸閱讀:守護黑面琵鷺棲地,法院撤銷茄萣1-4道路環評案    

聯合新聞稿:『亞泥爆破台三線,新竹關西將淪陷』 檢討西部復礦政策,修訂威權礦業法

2016-08-26

『亞泥爆破台三線,新竹關西將淪陷』 檢討西部復礦政策,修訂威權礦業法   環保署8月26日下午02:30將要進行「羅慶仁(代表人)等所領臺濟採字第5645號礦業權及羅慶江所領臺濟採字第5647號礦業權申請核定礦業用地環境影響說明書」專案小組初審會議,此兩案與「亞洲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所領臺濟採字第5640號」的一階初審小組已一致認定此三案應合併評估,且做出對環境有重大影響之虞,應進行二階環評的建議。然而今年2月24日第294次環評大會召開前夕,亞泥技術性撤案退出環評,羅慶仁(27.9712公頃)、羅慶江(18.9377公頃)刻意減縮開發面積為46.9089公頃,規避50公頃需進二階的規定;加上時任環保署長魏國彥強力遊說環委應將本案退回專案小組重新審議,最後以罕見的不記名投票,做出讓亞泥正中下懷的決議:將羅慶仁、羅慶江兩案合併,退回小組重作書件,待小組重新對開發計畫做出決議後再重送大會。 浪漫台3線成爆破台山陷  新政府須速啟礦業政策環評   地球公民基金會研究員潘正正表示,台灣水泥生產過剩,長期維持二至三成外銷,2009年還超過五成,根本不該闢新礦場,更別說在聚落不到300公尺處採礦。亞泥兩度透過縣長邱鏡淳促成西部石灰石礦業保留區解禁,並以前述種種手法規避環評,蔡總統選前可能對亞泥要在新竹關西復礦炸山、橫山水泥廠要增量生產有所不知,否則怎會提出「浪漫台三線」的政見?如今新政府必須對自己的政治承諾負責,面對私人企業知法玩法,造成水泥業增產的西部復礦之錯誤政策表態。尤其2 月亞泥企圖以撤案切割及縮減面積,換得免進二階而退回小組所援引的前例「榮豐礦業」,已在6月第298次環評大會中被認定不應開發。當時甫上任的環保署長李應元承諾會規畫進行礦業政策環評,全面檢討我國上位水泥及礦業政策。我們肯定政府的積極作為,但上位政策調整在即,卻放任爭議案件闖關,勢必會造成個案放水的質疑。呼籲新政府必須兌現承諾,今年底前啟動礦業政策環評,並在完成前暫緩礦場個案審查。 亞泥開採黑歷史  居民:舊問題未解,憑什麼跟地方保證未來   亞泥過去在金錦一帶的開採,劣跡斑斑,金山里居民羅政宏說,除了大家可能都曾聽說過的,四年前亞泥的四份子捨石場毀人一年收成,卻只賠給戴阿宏老先生300包水泥,轉賣不到3萬元;早期礦安意外死傷慘重,樹橋窩曾因亞泥,一天就沒了五個人,但亞泥對喪家頂多賠償五萬元。在金山里與玉山里間以採礦廢土堆出總面積35公頃、與原海拔落差近280公尺的四份子捨石場,影響地下水位與水質,捨石場山腳下取得的水樣,導電度超過3000,土壤酸鹼值只有ph3.5,除了每年都在滑動,更坐實了當年亞泥在此堆置其橫山廠事業廢棄物的傳聞。亞泥藉地方勢力取得的鎮公所租約,別說未要求亞泥負起清理責任,在礦權到期後也解除了租約,連管理責任都全免。   納莉風災,樹橋窩溪爆發土石流,至今仍是土石流潛勢溪流,亞泥又負起了什麼責任?停採至今礦場仍舊光禿,整個礦場的地表逕流水,依然是往樹橋窩溪排放!以前製造的問題都無法負責解決,現在如何讓人相信? 礦場復採,扼殺地方農村與生態觀光   玉山里居民曾前朗指出,好不容易13年前亞泥礦權到期,雖然礦權到期前超量炸的礦,使透過輸送纜線的供料多持續了8年,但居民總算從每日早晚炸山兩次、山林煙塵滿布,放眼所及一切白茫茫的環境中解放。這十多年來羅馬公路沿線的社區已經發展出具規模的社區導覽、生態小旅行、紅茶產業等,譬如玉山里爭取到農村再生計畫的經費,推廣紅茶、建立農產推廣中心,並經營緬懷老礦場的步道旅行;金山里和荒野保護協會合作,重新帶人探訪樹橋窩曾盛極一時,卻因採礦而沒落的蝙蝠洞與碧藍瀑布。這些都是地方發展、兼顧生活與環境永續的機會,亞泥一旦復採,這些努力一切歸零。農業、自然生態與觀光資源流失,產業環境將完全被礦場破壞綁架而導致嚴重單一化,就算短期能提供十來個就業機會,年輕人的選擇被剝奪後將帶來更大規模的人口外移,嚴重威脅社區未來的發展。過去亞泥礦場範圍及樹橋窩16 ~ 19鄰是個熱鬧的小聚落,但礦場開採後,至少有20多戶,捨石場周邊至少也有7戶人家被迫陸續遷出,亞泥除了少數以賤價收買,大多未對居民進行任何補償,讓這些鄉親流離失所;政府放任亞泥扼殺地方居民生存的歷史不能重演。 別炸新竹的山,去蓋別國的樓   綠黨新竹縣議員周江杰指出,亞泥復礦產生的問題絕不只影響礦場周邊居民,亞泥橫山製造廠過去長期低度生產的情況勢必改變,將對橫山、竹東的環境健康與社會經濟造成巨大衝擊。水泥製程中旋窯須以1,400℃以上高溫燒結,產生大量臭氧、酸雨及懸浮微粒PM2.5的前趨物和溫室效應氣體,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更會扼殺周遭其他產業發展的機會。去年COP21會議期間「德國看守協會」公布全球氣候變遷績效指標排名,台灣已被列為「非常糟糕(very poor)」國家之列。在近年不斷刪減下,台灣水泥業生產仍舊過剩,直至2014年外銷量仍高達326萬公噸,占總銷售量的25%。我們是否還應該以全民的健康與全人類成為氣候難民的風險,去餵養水泥業剝削山林水土而來的暴利?是否還要炸新竹的山,去建香港和東南亞的樓? 傳統領域森林變礦場,谷地變帶毒廢土山   馬武督社戈尤浪部落族人彭文彬(哈勇•武奈)指出,帽盒山包括舊礦場及周邊一帶原本都是馬武督舊社的傳統領域,曾是繁茂的森林、部落的獵場,長了非常多的樟樹。族人在過去總將樟樹當作寶物,因為每到結籽的季節,動物就會聚集。但自從1887年清廷以軍力護衛囤墾戶以降,可以製腦的樟樹開始被伐採,1897年起,馬武督與其他部落族人在新竹一帶的山林裡,展開了台灣第一場原住民抗日戰爭,直到1911年馬武督社與日本人達成協議,日本政府承諾不再伐木,但太平洋戰爭戰況逐漸吃緊時,卻不遵協議把數千公頃土地轉賣給台灣農林公司,開啟帽盒山一帶石灰石礦開採的歷史。離礦場最近的戈尤浪部落,因礦場的開採,長期以來造成部落周邊土地滑動崩塌與水質污染,威脅族人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也造成生態環境的改變,動物的遷移。礦場停採後,好不容易生活比較安心了,動物也回來了,為了替後代子孫留下淨土,哈勇和他的族人堅決反對礦場開採! 礦業開發制度不分族群壓迫各地民眾 開發地點近馬武督部落 應尊重其意願   立委高潞・以用・巴魕剌表示,礦業開發對環境的影響是不分族群的,不管是爆破造成的飛石危險、開挖導致大量粉塵的空氣污染,或是在集水區範圍內有影響水質之虞,甚或是土方堆置可能造成的滑動走山問題,以及在土石流潛勢溪流的風險等,都會對當地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極大的危害,無論如何都應該嚴格把關,並尊重當地居民的意願,但是目前的環評制度和礦業法相關規定都無法提供足夠的保障,需要重新檢討翻修。更何況關西當地是過去泰雅族人的傳統獵場,雖然因為漢人、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的侵奪而大幅萎縮,但目前也還是馬武督部落周邊的土地,這樣大規模的開發有經過原住民族的諮商和同意嗎?她強烈要求政府在完成政策環評、檢討礦業法和環評制度、落實部落知情同意權以前,都應該暫緩開發案的進行。 關西礦場照妖鏡 制度漏洞全現形   亞泥、羅慶仁與羅慶江案是西部從93年劃設礦業保留區禁止採礦以來,第一個解禁並且復礦的案件,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秘書長謝孟羽律師表示,礦業法第29條與施行細則第3條僅規定主管機關認為有必要的時候可以指定礦種與區域來劃設或解除保留區,但礦業保留區如何劃設與解除?標準與程序在哪?難道就是因為新竹縣政府要求解禁所以就要解禁?當地居民卻從頭到尾完全不知情,連表達意見的機會都沒有,一直到召開一階環評說明會才知道原來自己的家鄉又要採礦,完全忽視了當地居民程序參與權利。   羅慶仁與羅慶江在離聚落直線距離不及300公尺處復礦,離最近現供人使用之建物就又更近,謝孟羽律師指出,現行礦業法第27條第2款規定距離「商埠巿場地界一公里以內」,必須經該管機關同意,才可以採礦,同條第4款則規定「距公有建築物、國葬地、鐵路、國道、省道、重要廠址及不能移動之著名古蹟等地界一百五十公尺以內」,未經該管機關或土地所有人及土地占有人同意,不得採礦。上開有距離限制的地點或場所,其共同的標準就是「現有人使用」,但同樣是有人使用之建物,甚至是多數人居住的聚落,卻完全不用經過土地及建物的所有人與使用權人以及當地居民的同意,就可以進行探、採礦,顯然就不把居民的生命與財產當一回事!   礦業法如此諸多不合理或不合時宜的規定在所多有,光是本案就可以點出如此離譜的漏洞,顯見礦業法修法實刻不容緩。除此之外,環評法制上容許開發單位隨時撤案,造成本案亞泥可以刻意技術性撤案,讓羅慶仁、羅慶江先行闖關,使得環評法第15條要求同一開發場所,有二個開發行為得合併進行環評的立法目的無從實踐,環保署亦應檢討並填補此一漏洞。   關西鎮金山里、玉山里、錦山里居民、時代力量立委高潞・以用・巴魕剌、新竹縣議員周江杰、地球公民基金會、蠻野心足生態協會、荒野保護協會共同呼籲新政府,檢討西部復礦政策,暫緩個案審查,共同促成礦業法修法!   新聞連絡人: 地球公民基金會山林組專員   潘正正 0926-204-988 地球公民基金會公關活動組組長 陳雅晶 0955-679-070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秘書長謝孟羽律師表示礦業法規定主管機關認為有必要的時候可以指定礦種與區域來劃設或解除保留區,但礦業保留區如何劃設與解除?標準與程序在哪?難道就是因為新竹縣政府要求解禁所以就要解禁?當地居民卻從頭到尾完全不知情。 立委高潞・以用・巴魕剌 強烈要求政府在完成政策環評、檢討礦業法和環評制度、落實部落知情同意權以前,都應該暫緩開發案的進行。 居民曾前朗指出金山里和荒野保護協會合作,重新帶人探訪樹橋窩曾盛極一時,卻因採礦而沒落的蝙蝠洞與碧藍瀑布。 金山里居民羅政宏說 亞泥過去在金錦一帶的開採,劣跡斑斑,樹橋窩曾因亞泥,一天就沒了五個人,但亞泥對喪家頂多賠償五萬元。 阿婆拿著世代不正義牌子。 馬武督社戈尤浪部落族人彭文彬(哈勇•武奈)指出帽盒山一帶都是馬武督舊社的傳統領域,曾是繁茂的森林、部落的獵場,長了非常多的樟樹。因礦場的開採,長期以來造成部落周邊土地滑動崩塌與水質污染,威脅族人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 當地聚落居民代表羅政宏向行政院交通環境資源處長陳盈蓉遞陳情書 綠黨新竹縣議員周江杰指出 亞泥復礦 水泥製程將產生大量臭氧、酸雨及懸浮微粒PM2.5的前趨物,對橫山、竹東的環境健康與社會經濟造成巨大衝擊。   附件、【參考法條】 礦業法第29條:「主管機關認為有必要時,得指定礦種及區域作為礦業保留區,禁止人民探採。」 礦業法施行細則第3條:「(第1項)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九條規定劃定礦業保留區時,應指明礦種及區域公告之。(第2項)前項區域內,未經指明之礦種,如申請探採,應查明其對前項指明之礦種並無妨害時,始得核准。(第3項)第一項劃定之礦業保留區,主管機關認為已無保留之必要時,應公告解除保留。」 礦業法第27條:「於下列各地域申請設定礦業權者,不予核准: 一、要塞、堡壘、軍港、警衛地帶及與軍事設施場所有關曾經圈禁之地點以內,未經該管機關同意。 二、距商埠巿場地界一公里以內,未經該管機關同意。三、保安林地、水庫集水區、風景特定區及國家公園區內,未經該管機關同意。四、距公有建築物、國葬地、鐵路、國道、省道、重要廠址及不能移動之著名古蹟等地界一百五十公尺以內,未經該管機關或土地所有人及土地占有人同意。五、其他法律規定非經主管機關核准不得探、採礦之地域內,未經該管機關核准。六、其他法律禁止探、採礦之地域。」 環境影響評估法第15條:「同一場所,有二個以上之開發行為同時實施者,得合併進行評估。」 環境影響評估法施行細則第33條:「本法第十五條所稱同一場所,指一定區域內,各開發場所環境背景因子類似,且其環境影響可合併評估者。」 環境影響評估法施行細則第34條:「(第1項)二個以上開發行為合併進行評估者,關於評估之執行、審查程序之進行、環境影響說明書或評估書之作成及其他相關事項,各開發單位應共同負責。(第2項)前項情形,各開發單位應各派代表或共同推舉代表執行評估、參與審查程序及其他相關事項。」

民間護蛙護棲地~政府在噴除草劑

2016-07-14

2016年10月起,歐盟全面禁用禁用環境荷爾蒙除草劑中的殺草強(Amitrole)與異丙隆(Isoproturon),以減少甲狀腺癌、不孕症、生殖問題、胎兒畸形等問題發生。臺北市與宜蘭市亦有相關規定(請見附件宜蘭除草劑使用管理自治條例),荒野保護協會以守護新竹大山背的經驗提出三項訴求,懇請新竹縣政府跟上時代腳步,守護環境為市民健康把關。 荒野保護協會新竹分會自2009年起持續在大山背進行「幫青蛙過馬路」的護蛙行動,以守護當地生態環境,然而自105年6月,民眾努力以人力護蛙護棲地,政府卻噴除草劑將有毒化學物噴灑在植株身上、泥土上,進而由雨水沖刷流入河流。一個噴除草劑的作為,使得水源、空氣及土壤都受到汙染,也使得多年的保護棲地受到威脅。因此我們強烈地要求新竹縣政府三項承諾: (一)生態保護用地禁用除草劑,逐步於非農業用地禁用除草劑,以除草機除草。 (二)2年內訂定除草劑使用管理自治條例,邀集民間團體參與相關會議。 (三)追蹤除草劑流向及源頭管理並公開資訊。以恢復當地生物多樣性的穩定。 荒野保護協會持續召集志工協助水溝砌石及人工除草工作,讓大山背當地生物多樣性漸趨穩定,溪中水質清澈、魚蝦悠遊,夏日人們在此踏青旅遊,人與生物無憂生存其中。然105年6月起大山背卻瀰漫著除草劑的氣味,原本翠綠的植株變得枯黃,走過新竹縣鄉道(竹)35、(竹)34、(竹)35-1,(竹)35除草劑共噴了2.3公里,(竹)34的0-3公里全段噴除草劑,(竹)35-1則自1-7.5公里皆噴了除草劑,鄰近大山背護蛙區共噴了11.8公里。協會於104年發現問題後,特發文函請縣府轉知各鄉鎮公所改用割草機除草(104年5月14日府工養字第1040351144號),但今年調查結果此地區仍還是大範圍噴灑除草劑。大山背地區在多年來的守護下,現今生態豐富,路旁長滿魚腥草、水芹菜、昭和草、土人蔘等野菜(草藥),本會調查中常遇到民眾前來採集,今道路兩側噴上除草劑,若民眾誤採或誤食剛噴過藥的野菜,將造成民眾健康損傷甚至中毒。 相較於其他縣市,宜蘭縣政府於(2015年10月14日)去年起禁止農業以外用地使用除草劑,違者處新臺幣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行政機關或公法人違反者,加倍處罰。台北市政府亦於2016年6月1日三讀通過臺北市除草劑管理自治條例,要求非農用不得使用除草劑以守護環境生態及市民健康。 大山背是個生態豐富、環境清幽、水質清澈、水量豐沛、涼風吹拂的好地方,賞鳥、賞螢、賞蛙、賞蟲及輕旅行的好地方,民眾努力對棲地進行守護及保護,期盼新竹縣政府能與民眾一起朝著讓好山好水永續保存的目標。   【新聞聯絡人】 荒野保護協會新竹分會 許天麟 0930482829,tlhsu@mail2000.com.tw 新竹縣議員 周江杰辦公室 0958303368,ccchow2@gmail.com   【媒體報導】 護蛙地被噴除草劑 環團要求禁用(台灣動物新聞網) 荒野保護協會盼:停用除草劑(聯合影音) 護蛙護棲地 拒絕除草劑 竹縣議員要求擬定自治條例(自由時報) 護蛙區噴除草劑 環保人士抗議(中國時報)

保育團體反對開放貓頭鷹人工飼養、繁殖、營利使用聯合聲明

2016-07-06

全民守護貓頭鷹! 保育團體反對開放貓頭鷹人工飼養、繁殖、營利使用 聯合聲明 針對日前有業者要求開放數種鴞形目動物以供人工飼養、繁殖、營利使用,台灣猛禽研究會、中華民國野鳥學會、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荒野保護協會等保育團體,基於以下八點原因,呼籲政府謹慎以對,不得開放! 1. 危及野外族群 一旦開放貓頭鷹可以人工飼養、繁殖、營利使用,且若開放名錄中包含與台灣相同或相近的物種,非常可能造成台灣本土物種的盜獵壓力。 2. 具有入侵風險 被列為允許圈養繁殖的貓頭鷹種類多半繁殖能力較佳,逸出後更容易在野外建立族群,除了獵捕台灣原生物種,更有可能與原生種貓頭鷹競爭棲地。另一方面,人工圈養族群攜帶的病源與寄生蟲,亦可能對原生族群造成衝擊。近來引起台灣社會高度關注的外來種埃及聖環鹮移除問題即是一例,一旦動物意外逸出野外並建立繁衍族群,整體社會及生態環境將付出極大成本。 3. 政府缺乏管理辦法 截至目前為止,政府尚未針對猛禽在人工環境下飼養的場域要求進行規範,而相關的繁養殖產業亦無配套管理辦法,且鸚鵡和日猛禽等特殊寵物販售與棄養亦不見任何有效管理。 4. 政府缺乏所需人員與資源 目前動物保護執法人員與經費,早已不足以處理現今動物、寵物、外來種之問題,引進更多外來物種勢必造成問題惡化。 5. 欠缺經濟以及社會公平正義的評估 目前沒有任何評估提出引進貓頭鷹將會有多少經濟效應,而政府在落實相關規定的執行上,將會需要多少資源、經費、人力(請注意,政府現在已經欠缺資源執行現有工作了)。若政府執行時,所需經費大於或等於引進貓頭鷹之經濟效應,結果將是僅少數業者受益,其所衍生的一切處理經費將由全民買單。我們反對讓少數業者賺滿荷包,卻讓社會大眾負擔棄養、入侵外來種的風險與成本,因此反對再有新的類群進入寵物交易市場。 6. 引進外來種造成的問題與不具必要性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調查分析中發現,1600年來動物絕滅的原因有39%是由於物種的引進,36%由於生境的破壞,23%由於狩獵和有意捕殺(世界資源報告 1995)。世界資源研究所(WRI)在全球生物多樣性策略專欄中也強調,世界生物多樣性喪失的機制與外來種的引入有關(Reid et al., 1989)。」IUCN曾對移置物種在國內經營管理上提出建議:「應制定法令限制不必要的的引種與動物進口。」我們不應忽視造成動物滅絕的這39%和質疑引進貓頭鷹的必要性。 7. 違反動物福利 不管日夜猛禽,在飼養下均需高度的技巧,平衡的飲食,與充分的活動空間。目前在台灣,大部分的飼主均缺乏適合的場域和教育訓練。在人工環境下圈養這類高智能的生物,在動物福利上有很大的疑慮。 8. 有違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政府施政的方向,教育部在各級學校亦極力推廣。然而民眾往往因一時流行、媒體或寵物業者推波助瀾下,因著貓頭鷹可愛的外表而有飼養的慾望,卻不知貓頭鷹仍屬猛禽、具危險性,在對物種習性不了解的狀況下,極易造成傷害與形成棄養潮。國外近年開始出現以貓頭鷹為攬客招牌的咖啡店、餐廳,但是裡面飼養的貓頭鷹極可能鎮日皆處於高度的精神和生理緊迫。國內業者起而仿效之下,易淪為商業展售生命的錯誤教育。 基於上述理由,保育團體發表聯合聲明,反對貓頭鷹解禁成為可供人工飼養、繁殖、營利使用物種。

海洋職人帶你打開五感,今年夏天愛海零距離

2016-07-06

【2016年愛海無距】海洋職人帶你打開五感,今年夏天愛海零距離 不論我們身在臺灣本島任何角落,與海的距離都不會超過100公里,認識海洋,是展開守護的第一步。今年夏天,荒野保護協會在新竹安排四場精彩的海洋講座,透過生態職人之眼,帶領民眾打開五感感受海洋與陸地交織的生命交響曲,並邀請民眾於9月10日親身參與淨灘行動,為海洋母親盡一份守護心力。 【講堂地點】​新竹市文化局影像博物館(300新竹市東區中正路65號) 【講堂日期】08/19(五)、08/26(五)、09/02(五)、09/09(五)  【講堂時間】19:00-21:00(18:30開放入場)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 【合辦單位】科技部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新竹市政府文化局、新竹市影像博物館 【贊助單位】台灣應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台灣科學園區科學工業同業公會   公益免費講座,線上報名者將優先入場,若有陪同或攜伴、亦請事先完成線上報名,並請於18:50前報到,活動前一日會寄送通知信函,請於報到時出示入場。18:50將開放現場排隊民眾入場。講座現場發送限量集點卡,參與任兩場講座與淨灘行動者,將可於9/10淨灘結束後,獲得愛海小禮物。主辦單位保留此活動辦法之修改、變更之權利,各項變更公告於活動網站。   第一講:08/19(五) 臺灣潮間帶生態之美 主講/陳楊文(台灣海洋生態作家) 浮潛台灣婆娑之洋.美麗之島 潮間帶是潮汐的絕對高潮和絕對低潮間所露出的海岸,蘊藏著豐富的生態活動。生活在一座島上,我們忙著向內或向外張望,卻始終沒有低頭,發現最豐饒富沃的寶藏。陳楊文說:「……進入水中,是燦爛卻寧靜的世界,伴我度過青春歲月。只是接下來的歲月,公路巨龍帶來人潮與垃圾潮,慢慢掩沒這個私屬花園,只好不忍離去。二○○五年再訪,往日的七彩珊瑚礁被優養化海藻覆蓋,成為一片海中草原--這是我二十年後的環境見證,然而再二十年、再二十年後呢?」 海洋,並不是我們的水族缸,而是生命的起源,我們的母親。 ○報名網址│點我報名   第二講:08/26 (五) 永續海鮮-從餐桌拯救海洋 主講/邵廣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執行長) 別讓年年有「魚」變成一種奢求 科學家警告,2048年人類將面臨無魚可吃的窘境,我們正是能吃到野生海鮮的最後一個世代。製編「海鮮選購指南」的邵廣昭老師說,「飲食習慣是可以改變的。就像你為什麼不吃老虎、獅子、大象、犀牛?為什麼我們難以下嚥,是因為我們有保育觀念,知道這些動物不該吃。但海裡的老虎、獅子、大象、犀牛不就是鯊魚、鮪魚、旗魚嗎?為什麼我們吃它們的時候卻這麼津津有味,一點都不覺得罪惡呢?」許孩子一個永續的未來,不讓臺灣成為無魚之島。 ○報名網址│點我報名   第三講:09/02(五) 海洋廢棄物的前世今生 主講/陳人平(海湧工作室 創辦人) 帶著便當盒旅行的愛海行動家  我們都在便利生活的時代下出生,不過別忘了,塑膠這類的石化產業還不到一百年歷史而已!由於臺灣的多元飲食與外食文化,產生了相當大量的一次性廢棄物,根據 統計臺灣一年就用掉了 180 億個塑膠袋,幾乎是整個歐盟的四倍之多。透過海洋廢棄物的分享,讓聽眾知道過度依賴石化產品的習慣,將會帶來 什麼問題,並從中反思,我們該怎麼改變生活方式,來減少使用一次性的產 品,進而維護環境與自身健康。 ○報名網址│點我報名    第四講:09/09(五) 新竹溼地的美麗與哀愁 主講/張登凱(荒野保護協會 資深解說員) 古名竹塹的新竹,不僅是臺灣有名的風城,更有著大甲溪以北最大的潮間帶溼地—香山溼地。假日穿好長袖衣服,坐著慢慢觀賞螃蟹世界,無論是牠那身上外表艷麗的色彩,還是可愛滑稽的模樣,或是沙上跑、泥裏鑽的能耐都會讓您驚嘆這驚奇的生命世界。黃昏時坐在堤岸還可欣賞有名的香山夕照,海天一色金碧輝煌,紅冬冬的夕陽慢慢的墬入波心,偶有倦鳥飛過幾隻,此景畫面真叫人陶醉。如果說科學園區是新竹的東方之珠,那麼香山溼地就是新竹的西方之寶。透過荒野職人之眼,看見新竹溼地的豐富生命故事。 ○報名網址│點我報名   09/10(六) 國際淨灘行動 【淨灘地點】南寮舊港(貝殼公園) 【行動時間】2016年9月10日(六) 09:00~11:30 【參與辦法】 1. 活動訊息刊登於台灣科學園區同業公會網站http://www.asip.org.tw 「工安環保月」。 2. 本案聯絡人王梅霞,電話:(03)5775996#1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