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正在做的事
內容總覽
    2022 / 09 / 07
	文/黃嘉瑩 <棲地守護部議題專職,自然名:鳳蝶>
	圖/陳雍慧 <氣候變遷委員會議題組組長,自然名:海冰>
	2022-09-1...
      2022 / 09 / 07
	圖、文/黃正順 <台北分會生態心理志工>
	2022-09-10
	“A walk in nature, walks the s...
      2022 / 09 / 07
	►▪▫►▪▫►圖、文▪▫►▪▫►▪▫►
	陳綿綿 <桃園分會氣變志工,自然名:天堂鳥>
	
	這次課程以「節能」為主題,課程時間雖然很短,...
      2022 / 09 / 07
	文/郭益昌 <桃園分會親子一團志工,自然名:烏頭翁>
	圖/蘇立成 <桃園分會親子一團志工,自然名:海瓜子>
	2022-09-...
      2022 / 09 / 07
	文/林子涵 <桃園分會推師志工,自然名:夯地衣>
	圖/吳青發 <桃園分會推師志工,自然名:青蛙>
	2022-09-10...
      2022 / 08 / 30
	室內型漁電共生養殖場(下稱室內漁電),是現今行政院力推的重要能源轉型方向。室內漁電屬於屋頂型光電,光電板覆蓋率可達土地面積的80%,遠高於戶外漁電共生覆蓋率...
      2022 / 08 / 15
     據聯合國統計全世界有1/3的糧食製造出來卻未被食用,減少糧食浪費等於減少1/10的碳排。其中有的並不是「剩食」,而是還可...
      2022 / 08 / 10
	文/楊炯琳(台南分會解說志工,自然名:金龜樹)
	圖/台南分會解說志工 廖靜薇(自然名:木荷)、楊炯琳(自然名:金龜樹)、李雅惠(自然名:冇骨消)、親子團...
      2022 / 08 / 08
圖、文/蘇筱芸<台南分會親子一團,自然名:野百合>
2022-08-10
    這是我在荒野總團的影像培力活動中,剪輯影片「生...
      2022 / 08 / 08
圖、文/莊璦淳(台北分會生態心理志工,自然名:娑羅)
2022-08-10
  第十期生態心理志工訓練期初旅行走到了野外,這應該是第一次在野外如此濕寒交迫,但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