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環境,從1開始

我們正在做的事: 

文/陸淑琴(荒野保護協會棲地守護部專員,自然名:黑眶蟾蜍)、圖/荒野保護協會

自從318 學運以來,公部門比以往更積極地邀請公民參與政策制定與公共建設規畫的前期討論,如營建署針對國土計畫的公聽會、水利署針對南部水資源管理的工作坊等。雖然公告訊息的方式還稱不上友善便民,但獲得資訊的時間已提早了幾天;超過會議時間才收到公文,或是動工了才知道有工程施作的情形也少了一些。

推動公民參與,中央部會比地方政府還要開放許多,如環保署的環評會幾年前在環保運動前輩的努力下,除會議資料在會前於網路平台開放下載,記者也可進入會議中進行影音記錄、轉播,結論表決時記者仍可留在場內;民眾也只需現場換證即可進入會場旁聽及登記發言,如旁聽人數超過會場容量,便另闢空間提供會議現場影音轉播供旁聽。反觀高雄市政府在8 月31 日召開的環評大會,卻走了回頭路:除嚴格限制與會民眾人數外,會場中禁止錄音、錄影、拍照、轉播;當天開放民眾發言提問的人次共12 位,每位3 分鐘;發言加旁聽及記者(亦不得攝、錄)共20 位,其他有意旁聽的民眾僅能在場外守候。除此之外,會議中要求發言皆未獲得主席同意,若要取得旁聽或發言權,僅能於會前規定時間內下載報名表單填寫個人資料及發言內容並限傳真回覆,且由府方人員電話通知才算報名成功;會議前依報名清單換證,於入口處確認佩戴發言證或旁聽證者才得以入場,如此嚴格把關,頗有演唱會憑票入場意味(或憑良民證入場),不得讓人更好奇限制如此嚴格的背後原因。

在自然資源有限的臺灣,公共建設規畫及政策制定,皆與每個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民息息相關,如何達到平衡需要透過討論取得共識。公民參與讓決策者能獲取更多面向的資訊,避免依據片面資訊進行決策,讓環境永續經營,而非僅落實部份人的正義。

公聽會、審查會、說明會皆在平常週一至週五上班日進行,若要每場參與實在不容易,且讓人擔心,若不是自己的專業,該如何回應?換個角度想,為自己請一天假,把時間用在公民參與,不為任何團體,就為多瞭解自己生活的環境會遭遇什麼樣的未來;也許不是自己熟悉的領域,無法提供專業建議,但比起僅短期停留協助規畫的顧問公司,在地長期居住、生活的您,一定更瞭解實際狀況,甚至於未被專業人士察覺的問題;更可以透過會議裡,民意代表(議員、鄉長、立委)、審查委員的發言、專家學者的觀點或是在地居民的訴求,或從其他人提出來的問題了解彼此關注的焦點有何不同。除此之外,每個人都可成為資訊透明的推手,把您獲得的會議訊息傳遞出去,或在手機結合社群網站即可網路直播的現在,讓無法親自與會的人也可以透過轉播掌握會議即時動態。

 

「從1開始,守護環境」。

推薦給關心生活環境的您:
  • 1年請假1天參與1場公聽會、環評會、說明會
  • 1季踏查1次荒野分會守護的棲地
  • 1個月參加1場環境講座
  • 1週觀看1 集公視「我們的島」節目
  • 1天關注1 則環境議題新聞
  • 1餐包含1項友善環境的食物
  • 1年捐出1%所得給環境守護團體

附加檔案大小
荒野快報292期第10~11頁2.23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