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部落格:訊息公告

訊息公告

從「發現問題」開始,啟動「帶得走」的學習

2017-08-11

文/劉月梅〈荒野保護協會第八屆理事長〉          「發現問題」是啟動學習的一扇窗。        「以行動來解決問題」,從認識開始,接著行動,這就是建立情感的開始。求學階段,學習著書本上的知識,在考卷上選填或書寫著書本上的知識,看起來學識淵博,但卻有點不確實際。        大學畢業後,進入教職,突然「發現」沒有當教師的經驗。我該當怎樣的老師呢?這個問題困擾著我,我也思索著。當個「導引學生學習的老師」「與學生做朋友的老師」「學生當媽後,會帶小孩走入大自然的老師」「學生到老後,還會懷念我的老師」。面對這些期望,我開始以實際行動來進行我的教學計畫及修正。        我跟學生定期在野外進行戶外活動,認識新竹鄉土,也一起在大自然中學習及討論。我以週記、實驗紀錄本、小卡片及課後小散步,與學生聊著心事,分享我的經驗。因為我的實際行動,因為努力,我學到更多經驗值,這些經驗值累積在我身上,無人可偷走。所以我是因為當老師,而真正學會當個好老師的。因為生了小孩,而真正學會當母親;因為當上分會長,而真正學習如何當個分會長;因為當上理事長,而認真努力學習當個理事長。         今年7月15日荒野行動論壇在雲林科技大學展開,荒野夥伴(包含奔鹿、翔鷹及成人組)分享著自己的「發現問題」及「以行動來解決問題」,竹三團奔鹿想使廚餘減量,闡述著他的結論「吃多少、買多少、煮多少」,也設計廚餘與栽種同處的盆子。也有將自身每天的垃圾進行分析,進而要求自己將垃圾減量的生活。中一團奔鹿更是規畫每年走讀臺灣海岸,走海岸的同時,也讀海岸的地質、文化及關心垃圾等問題,更期待能透過走讀建立海岸汙染指數資料。中三團因為愛而產生守護鯉魚社區、竹一團因為垃圾袋問題而與漁船合作的處理近海垃圾減量、因為街道垃圾問題而探討公園及步道垃圾類別的議題。        這些都是啟動解決問題的行動方案,他們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學習到「經驗」「看事情的角度」「處理事情的態度」,所有都因為投入愈多,學到更多,獲得經驗值愈多。這次論壇中,第3-4屆理事長偉文也受邀來擔任評審及演講,演講過程中有許多值得探索的議題,其中談到臺灣島上的子民是如何看待自己,「向內看,臺灣是個小島,面對島內有限資源,容易造成短視、競爭、互鬥的個性;向外看,臺灣是個海島,面對寬闊海洋,會形成熱情、合作、互助的個性。」        看事情的角度及高度,決定了做事情的方向及態度。看事情的角度及高度,需要在一次一次的實際行動中持續提昇、持續進步。

「我看」、「我看見」、「我想讓你看」、「我想讓你看見」

2017-07-20

文/劉月梅〈荒野保護協會 理事長〉     「看」,是五感其中之一,用眼睛將外界影像印入眼簾。「我看」,我用眼睛看到周圍影像,影像是否進入大腦呢?有些人眼睛打開,但未必有看。有些人眼睛有看,但未必有看見。        常會問問學生或社區居民,是否有看到校門口的黑板樹開花呢?是否有看到社區有燕子育雛呢?        總會有許多人的回應是「有嗎?」「我沒注意到!」「真的嗎?我下回注意看。」        神經系統有點小小愛作怪,總是要我們能打開眼看,專心幾秒鐘看,才能真正看見,而當真正看見,也表示影像已進入大腦,也已經與舊經驗連結,並產生分辨、思考及記憶等能力,「看」與「看見」的真正差異就在那專注的幾秒。        不妨您也可以試試,只要有專注及專心的那幾秒鐘,就會讓「看」變成「看見」。       「看見」就是啟動大腦思維的開端,因為看見大樹開花,就會啟動心靈舒暢及季節聯想,也能感受去年季節的差異。因為看見地板太髒,而會拿起掃把清除垃圾。因為看見自己的偷懶而改變生活習慣,變得積極主動。因為「看見」而產生讓自己行動及改變的力量。        分享是一件美德,分享自己「看」的景象,這個就是「我想讓您也看」,例如帶著朋友去看看美麗的花開、看看澎湃的流水、看看特殊的植物。這就是分享著「我想讓您也看」,這樣的分享少了「看見」,或許可能造成一傳十、十傳百而有一窩蜂的群眾來「看」,不知不覺就造成對環境的傷害。        分享也是一種美德,若能夠分享「看見」的感動及看見的大腦思維,就能將一個人的感動感染許多人,也能讓一個人的行動能夠帶動更多人一起行動。守護台灣自然環境,需要「我看見」「我想讓您也看見」;守護台灣自然環境,荒野保護協會希望跟大家一起「看見」。         以此文抒發對齊柏林先生的感謝,謝謝齊柏林先生讓我們看見臺灣。

2017環境行動論壇手冊下載及論壇直播連結

2017-07-13

*提醒完成報名的行動者與聽眾,記得到學生活動中心報到,並領取您的個人名牌。        感謝每位熱情報名參與2017環境行動論壇的夥伴,因報名熱烈,本活動使用之各項會場空間與住宿空間均達到飽和,為顧及與會者之權益與論壇品質,所有類別名額已如公告時間停止報名,且無法理任何理由之追加、替補或補繳費, 7/15與16兩日亦不開放現場報名,沒有報上名的夥伴,記得不要白跑一趟喔!        謝謝每一位關注環境行動的夥伴和我們一起維持論壇品質,您的尊重將陪伴參與論壇的孩子們成長與學習,為減少無法到場聆聽行動者分享的遺憾,我們在論壇進行同時將架設直播, 連結網址如下:https://goo.gl/M6aGUe  或搜尋「2017環境行動論壇」 Facebook 粉絲專頁 歡迎無法到場的您透過直播給行動者按讚!        特別感謝荒野台中分會親子三團翔鷹團協助籌辦2017環境行動論壇,因為您們的付出,讓行動論壇更臻完善,並影響更多人一起以行動守護環境。

柯文哲:兩年內將規劃十座以上的自然生態公園,讓台北成為國際級生態城!

2017-05-23

       荒野保護協會守護富陽生態公園15年,提出七大訴求倡議台北市從「公園生態化」開始實踐生態城目標!        【台北訊】昨日(5/21)台北市長柯文哲參訪富陽生態公園,陪同參訪的荒野保協會理事長劉月梅、荒野台北分會會長游晨薇、副分會長李騏廷,以及長期教護富陽公園的荒野保護協會志工群,向柯市長提出七大訴求,倡議台北市可從公園生態化開始,朝國際生態城的目標前進。荒野保護協會支持台北市市長柯文哲在2017年一月於文山區木柵公園記者會上提出規劃,公園處已選定十二個公園做為自然生態公園的示範點,讓台北市成為一個美麗的綠城市。        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劉月梅指出,檢視臺北盆地周遭的環狀淺山圈即是臺北市生態的源頭,因此荒野以「生態台北城」為願景,藉由推動「公園生態化」、「生態淡水河」、「節能綠生活」、「永續海洋」等策略進行相關的環教活動與倡議合作,希望讓臺北城生活品質逐漸優化,擠身國際舞台。她進一步說明,目前所推動的「公園生態化」就是從【點】開始示範,改善高度都會開發所造成的【熱島效應】,逐漸減緩暑熱現象也改善空氣與居住品質等,如於都會區中建立起生態跳島及連接郊山的生態廊道網絡,再搭配其他策略的推廣,公部門以提升市民生活品質為施政目標,帶動民間團體、學校、學界、社區一起參與,共同以點線面的串聯起臺北生態網絡綠帶系統及進行規畫調整(行道樹、社區老樹及人行空間的透水環境改善、增加都市公園綠地、綠步道、河濱濕地),則【生態城市】的願景指日可待。        荒野台北分會會長游晨薇也強調,都市公園本身為生態環境中的重要棲地,應具備有自然演替的環境,能提供部分物種棲息、覓食、繁衍之場域,因此肩負著擔任生態跳島、維護生物多樣性、提供自然環境教學之功能。        以荒野志工長期守護的富陽生態公園來看,公園裡多樣性的物種,是它最美最棒的地方,可說是台北市的【綠手指】及【物種庇護中心】,並成為動物廊道將生物引入都市。加上公園特性可以調節都市溫度、收納雨水涵養水源、增加地下水等,如果從富陽生公園往台北都會區延伸,將【綠手指】伸往市區,甚至延伸到大安森林公園、美術館,就可以構築出台北市第一條生態廊道。同樣的方法可以複製,台北盆地周邊所有公園都可以沿著稜線往市區延伸成第二條廊道、第三條、第四條生態廊道,讓大台北交錯成一個美麗的綠色生態城。        柯文哲回應表示,荒野保護協會這幾年守護棲地的努力與台北市政府的施政理念吻合,公園處已陸續規劃列出具潛力的公園,預計規劃為自然公園,台北已率先翻轉出新的公園管理概念,未來也將持續與荒野協會合作,以改善居住品質與生物棲地等原先「公園生態化」的訴求為基礎,持續推動「生態台北城」的計劃,將「富陽自然生態公園」作為推動的起點,讓台北都會區內更多的生態公園,都如綠寶石般的耀眼,讓台北市成為一個優質宜居城市,朝成為國際級【生態城市】的方向前進。        柯市長並讚許荒野保護協會長期投入「環境教育」和「棲地守護」的用心,自2004年正式認養富陽公園至今,近12年培訓出眾多的志工,共同完成富陽自然生態公園的推廣導覽、巡守紀錄、維護管理、調查監測等工作項目,並透過自然教育體驗活動,讓大台北地區民眾與師生更了解富陽及共同守護公園內豐富的自然資源,這是台北生態城計劃極佳的起步,也期許未來其他公園也能夠複製富陽生態公園的成功,成為台北市民親近大自然、融入大自然的生態園地。 公園生態化倡議,荒野台北分會倡議七大訴求: 一、水泥零成長,綠地零損失        公園裡有過多水泥花崗岩的硬鋪面步道,每一條步道的開發無疑都是一場生態浩劫,有許多步道乏人使用,卻讓動植物飽受摧殘、光禿的地表不但造成土壤流失,更喪失了涵養水源的作用,許多設計不當的人為設施及鋪面,不但造成綠地損失,亦破壞了公園裡生物棲息的多孔隙環境。森林覆蓋率較高的公園除了代表立面空間綠化程度較高,能減少城市的二氧化碳,紓緩熱島效應,亦能扮演生態跳島的角色,創造較高的生態多樣性。 二、創造多樣性的生物棲地        地景的多樣性不但為公園帶來不同層次的美感,也創造不同種類的生物的棲息空間,多樣性的棲地常是在不受人為干擾的自然生態演替下所發生的狀況,例如自然化的公園水岸,能創造多孔隙之生物棲息空間,維持或營造多樣化水體,配合水生動植物之生活史及棲息條件,使水體保有多樣之水域環境。 三、生態公園分區管理與利用        我們主張將有生態潛力的公園,優先打造為以生態保育為主的自然生態公園,並進行分區管理與利用,其中設立生態保育區作為生物主要生存、棲息、繁衍及物種最集中之區域,並劃設界線,為維護生物多樣性與棲地完整性,保留生態敏感區,區內僅供科學研究、生態復育及監測活動。 四、移除入侵種,維護生物多樣性        公園內動植物之優勢種常經過人為無心或刻意的選擇與淘汰,非自然現象,這些外來入侵種,經野生馴化且生長旺盛,會對在地原生物種產生威脅性,降低生物多樣性,並入侵到其生態空間,嚴重影響到當地生態平衡。 五、建立公民參與機制        自然生態公園可接受民間團體認養,使公園的管理得以因為在地力量的注入而永續,提昇其認同感,利用方便學習、操作的公園棲地管理系統來推廣、培訓各公園的在地志工,公園的經營管理亦應結合公民參與機制,進行定期環境監測,確保園區不致受到不當干擾及破壞,並積極復育遭受破壞之棲地環境。 六、公園串連組成完整生態廊道        每一座獨立的生態化公園就是一座小型的生物島,可以作為都市化與工業化後被迫遷走的野生物僅存的棲地;而在台北地區,土地開發利用所造成的棲地碎裂效應,更有賴這樣的自然生態公園串連破碎的自然棲地,供為野生動物移動的廊道。 七、訂立自然生態公園管理專章        公園管理的過程中,得有效溝通的模式才能得以避免浪費公帑、意見衝突的管理模式,並且得以尊重彼此,唯有透過催生自然生態公園管理自治條例,才能使政府部門有法源依據,進行跨局處的整合與分工,與社區居民溝通,並輔以環境教育,建立公、民、專業團體都能有效溝通的平台,並促進公民參與齊力落實「生態城市」的發展口號。

(已額滿)『這夏好好玩 § 綠活節能等你玩』暑期親子夏令營

2017-04-27

天氣熱呼呼、這夏怎麼辦? 快來、快來參加北極熊阿光~好玩、有趣的夏令營 在遊戲中分享節能小技巧,體驗自然樂趣 一起環保、節能、愛地球!   『這夏好好玩 § 綠活節能等你玩』暑期親子夏令營,邀請大朋友、小朋友在不影響生活品質的前提下,體驗小小的行為改變就可以輕鬆節能省荷包,讓節能減碳開始行動!   【指導單位】經濟部能源局。 【主辦單位】荒野保護協會、工業技術研究院。 【活動時間】配合申請單位規劃,以 6 小時為原則,並參酌上課講師時間訂定。 【申請日期】自 106.05.01(一)09:00 起開始受理線上報名,詳洽申請說明。 【申請對象】全國各縣市對節能減碳有興趣的社區、學校、社團及非營利單位。 【活動費用】免費。(由主辦單位提供講師及活動所需教材、教具) 【活動內容】      1.地球暖烘烘、氣候怎麼了?!     2.綠色生活尋寶趣。     3.小小動作、大大感受~生活節能好簡單。     4.自己的電自己省、自己的電自己發~再生能源發電體驗DIY。     5.創作你我專屬的「節能綠活圖」。 【線上報名】https://goo.gl/9MIApy 【申請說明】     1.為了讓節能推廣遍及各地,故將依申請單位申請之先後順序,以不同行政區(鄉、鎭、市、區)及首次申請之單位為優先。若同一個行政區有二個以上的單位同時申請,則由主辦單位依申請緣由及未來行動計畫為遴選依據。     2.一個單位僅可申請一場夏令營。     3.每場參加人數至少 20 人,最多不超過 50 人。     4.2017夏令營限額 50 場次,依報名優先順序並以未申請過之單位為優先,額滿為止。     5.有意申請的單位,請完成線上申請程序後,待承辦人員確認申請單位資格並進行活動講師及日期安排,再回覆申請結果,經確認申請成功者,才算取得開辦資格。     6.洽詢方式:柯小姐  電話:0983-681429 ; Email:karen@wilderness.tw。  

荒野__我的家

2017-04-18

圖/文 劉建隆(荒野保護協會秘書長、自然名:松雀鷹)        隨著季節的轉換,時序已至初春。荒野志工的蓬勃朝氣和熱情,早已在台灣這片土地上滋養萌芽,而荒野大家庭的好氛圍與守護環境的決心,也正肩負著島上無數人民的期待與展望。        記得多年前,著名歌曲高山青的填詞者鄧禹平先生有一本經典著作「我存在,因為歌、因為愛」,從書名我們不難看出存在於他心裡的摯愛與熱忱,而你我身為荒野人,彼此心裡存在的感覺又是如何?        家,是一份寄託、也是避風港。總會與各地分會如同你我的家,繫著彼此情感與使命,營造和諧、溫馨、潔淨、舒適且多元豐富的空間感,也正向地發展出無可取代的組織文化。我們期待有更多的會員志工願意樂意地與專職們站在一起,共同攜手開創守護環境的新契機,也預約彼此下一站的幸福。        十多年前總會搬到詔安街地下室之初,各項整備支出花費龐大,感謝當時提供二手物資與設備的夥伴們一起努力與用心,才得以大幅降低開銷支出。好長一段時間過去了,回顧當初為求節約而因陋就簡的陳設,已漸斑駁不堪;再加上協會組織能量擴大、專職及行政工作需求增加、物品裝備逐漸增多,整體環境也就顯得雜亂。所以,開始思考如何在不動用到原本協會預算的前提下,尋求其他可能的款源來支持修繕汰舊。        經熱心志工們多方建議,去年底即著手規劃協會的內部整理。在北區親子團主動提出捐款的支持下,我們已將總會地下一樓的辦公空間、教室場地及庶務設施(備)做了些許的調整與更新。許多往來的志工們也給予正向的肯定與回饋,紛紛稱許協會的空間變得明亮乾淨、也溫馨熱絡。十分感謝北區親子團前總團長黃永輝(黃皮)的睿智,萬分感恩全體荒野伙伴的共同支持,或許二十萬元不是一個非常大的數字,但卻也展現志工強大的能量、也溫暖你我的心。        一個人可以走得遠,但一群人才會走得精彩、走得久。歡迎伙伴們多來協會走走,享用荒野遊俠回家的感覺。

推動除草劑管理自治條例

2017-04-18

圖、文∕許天麟(新竹分會副分會長、自然名:海茄苳)         為防止除草劑不當使用,造成水資源污染及危害生態環境,也為了保謢城鄉非農業用土地的安全與健康,故推動實施除草劑管理自治條例,一同守護民眾健康,為居住環境及生態減毒。        2016年12月29日在立委陳曼麗的安排下與農委會對談,農委會雖保守,不願意由中央制定相關管制法規,但對於各縣市除草劑使用管理自治條例的推動,則樂觀其成。台灣目前已有兩縣市(宜蘭縣、台北市)施行「除草劑管理自治條例」,逐步落實除草劑的「源頭管制」,並遵循「農藥農用」精神及強化「末端管控」,即: (1)   除草劑之販售對象,以具備農民資格者為限。 (2)   農業生產用地以外的土地禁止使用除草劑。 (3)   主管機關定期稽查非農用土地之土壤、水樣及動植物等檢體,確認是否違規使用除草劑,如有違規情形則加以處罰。        民國八十年出版的「台灣野鳥圖鑑」中,對黑冠麻鷺(圖1)的歸類是稀有留鳥;時至二十六年後的今天,黑冠麻鷺在都會區校園、公園隨處可見,幾乎可與城市三俠並列。早期公園、校園為了草皮管理經常使用除草劑,現今因為健康及景觀美感的考量,都會中的公園及校園中已大幅減少除草劑使用,因而土壤生態恢復,生長於泥土中的蚯蚓量增多,主食為蚯蚓的黑冠麻鷺也因此逐漸增加。        但是生態豐富的鄉間及附近的淺山地帶(圖2),就沒有像都會區公園或校園一樣幸運。2014年7月發現大山背護蛙區(新竹縣橫山鄉竹35鄉道)被噴灑除草劑,此外貫穿大山背的山區道路約21公里,道路兩旁幾乎無一倖免,於是兩旁如茵的綠草,在除草劑的噴灑後只剩乾枯的黃色;蝴蝶、蜜蜂也不見蹤影。雖然經過反應後,鄉公所答應「護蛙區」這700公尺長的路段,改成以割草的方式管理,但護蛙區以外的其他20公里山路,則礙於人力不足,仍然繼續使用除草劑。        除草劑不只除草,也傷害了居住在土壤裡的很多生物;如前文提到的蚯蚓,哺乳類動物(圖3台灣鼴鼠)也住在健康的土壤裡;還有將土壤裡的動植物碎片分解變成有機質,提供植物成長養分的大量微生物。當土壤每隔三、四個月被噴灑一次除草劑時,土壤裡的蚯蚓、微生物也都被嚴重干擾,土壤變硬,變得貧瘠不健康。        道路二側駁坎上方垂直土坡的草,原可防止土坡被雨水沖刷,噴灑除草劑後該區域的泥土因植物死亡而裸露,一遇到山區午後暴雨就直接被沖蝕流失(圖4)。除草劑的不當使用也造成水源汙染,山區鄉道常沿著溪流闢建,夏天的午後陣雨,將除草劑沖進溪中,不僅殺死溪裡的魚蝦也直接污染我們的水源。一般來說,山區道路的生態應比都會道路豐富,可常見各種蝴蝶、蜜蜂等昆蟲來採集花粉、花蜜。不過一旦這些鄉間道路被噴灑除草劑後的三個月內,這個區域將變成一片死寂;蜜蜂也因為採集到噴過除草劑的花粉,造成大量死亡。不當使用除草劑,危害了生態,也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        近年來,因為政府大力推廣戶外運動,到山區運動的人增加了,不論是走路、慢跑或騎自行車,原本冀望到山區呼吸新鮮的芬多精,殊不知吸到的卻是噴了除草劑的加味芬多精。早年山區的居民懂得採集野菜、草藥食用,也常見有人將採集到的魚腥草(圖5)、車前草、大花咸豐草等,曬乾賣給中草藥店,倘若採集或食用到的是有除草劑殘留的草藥,嚴重將可能造成生命的威脅。後來,當我們在油羅田進行友善農耕後,就常有附近居民定期來田裡採大花咸豐草給雞吃,因為除草劑的關係,沒有人敢亂採路邊的草來食用。        根據2017年新竹縣市除草劑使用現況調查,都會區政府單位已經不再使用除草劑,公園道路等都由養護人員定期維護割草,但部分未維護的區域或私有空地,附近區民或里長社區協會志工維護時,有時會基於方便使用除草劑;鐵路局也是使用除草劑抑制鐵道附近雜草。新竹縣府每年撥提每公里一萬元委託鄉鎮公所,管理鄉道兩旁野草,部分鄉鎮(如北埔鄉、寶山鄉、關西鎮)以這筆經費聘僱多元就業民眾割草,部分鄉鎮(橫山鄉芎林鄉)在人口聚集的聚落「割草」,人口稀疏的山區仍以噴灑除草劑為管理方式。我們在2016年6月發現橫山大山背山區道路被大範圍噴藥後(約11公里),曾召開記者會請政府協調調整,但當年底(12月),橫山鄉公所仍繼續於大山背山區大範圍噴藥(圖6)。        邀請您參與連署,推動各縣市除草劑管理自治條例,守護健康也為環境及生態減毒。紙本連署詳見本月快報封底,完成填寫後,請繳回就近的荒野分會,或寄至荒野新竹分會。

2017環境行動論壇-報名延長至4/7(五)17:00,敬請把握時間!

2017-02-14

報名延長至4/7(五)17:00,敬請把握時間! 2017環境行動論壇 報名簡章 分享行動改變 【請注意】一般聽眾於2017/4/3(一)開始報名 報名連結請按我 壹、主旨        為了鼓勵更多環境愛好者透過觀察紀錄、尋找方案、展現行動、解決問題,特辦理「環境行動論壇」,建構一個跨地域、跨組織、跨世代的環境守護經驗交流平台,分享不同的觀點、做法與成果,逐步與國內及國際相關團體互動,展現「全球觀點、在地行動」的視野與動能。 貳、辦理時間:2017 年 7 月 15、16 日 參、主辦單位: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 肆、協辦單位:雲林科技大學 設計學院 伍、活動地點:雲林縣斗六市大學路3段123號 陸、活動內容 1.專題演講:邀請國內專家分享行動經驗。 2.分享交流:參與隊伍透過展示海報或世界咖啡館分享交流及相關行動成果。 3.論壇發表:以隊伍為單位上台分享行動過程及成果,與現場聽眾交流互動。 柒、活動流程 *7/15(六)13:00開始報到,7/16(日)於16:30活動結束 捌、報名辦法 【報名資格】 以「隊」為單位報名,1人以上即可組隊。 【分組年齡】 1.少年組:12~15歲 2.青少年組:15~18歲 3.成年組:19歲以上 *少年組與青少年組之隊伍中,需至少一位成年人陪同 【報名方式】 1.登錄:以隊為單位在4月2日前,完成線上登錄(https://goo.gl/eNSvEu),登錄完成後於4月2日前填寫報名表(請在本網頁下方下載表格),並將報名表以PDF檔案格式寄至荒野保護協會電子信箱go@wilderness.tw,信件標題為「報名2017環境行動論壇」, 並註明參與組別(少年、青少年、成年組)。 2.初選: 初審結果:主辦單位依報名表內容評選,於 4月10日以電子郵件通知,並提供完整計畫表供撰寫。 3.完整計畫: 接獲初審結果通知後,於6月1日前寄完整計畫表至荒野保護協會電子信箱go@wilderness.tw。 4.決選: 決選結果:主辦單位依完整計畫內容評選,於6月15日以電子郵件通知。 5.繳費:請收到決選通知的隊伍於6月30日前完成繳費,並寄回簡報檔案至荒野保護協會電子信箱go@wilderness.tw;逾時視同棄權。 【報名費用】 ※不受理現場報名 玖.退費規則說明 1. 僅接受以轉帳方式退還費用,將退還之銀行代碼與帳號通知荒野保護協會電子信箱go@wilderness.tw,待確認後將依照信件寄送時間按退還報名費用比例(如下)以及扣除手續費後退還。 2. 退還報名費用比例: *另需扣除轉帳手續費新台幣15元 拾、其他說明 1.活動細項時程安排,會因最後報名組數增減而有所調整。 2.住宿房型,安排校方提供 4 或 6 人學生宿舍,住房由工作人員統一調配 3.完成繳費者,協會於2017/7/7寄發本活動「行前通知」至參加者的電子信箱。若活動前三天仍未接獲通知者,煩請主動與協會聯繫。                                         

「荒野之心」問卷調查結果彙整報告

2017-01-18

文/荒野保護協會企劃推廣部 荒野保護協會創會至今,已歷經21個寒暑,會員與志工人數與草創時期相比,已大不相同,志工夥伴的群組主題,亦多元蓬勃發展。過去或許只能透過聯誼性的活動與夥伴交流互動,但經過21年臺灣社會民風的改變、環境保護理念的開枝散葉、新興媒體的崛起與普及,荒野的夥伴們散布在各地、各行各業,因為自身的經驗與專業,對於荒野這個臺灣在地的資深環保組織,逐漸有了不同的想像。為此,荒野總會的企劃推廣部製作了一份問卷,希望透過可量化的問卷來瞭解各地夥伴們心中所認為的「荒野保護協會」模樣,並作為總會未來對內部夥伴與外部單位進行環境教育推廣、棲地守護推動的參考依據與方向調整。 此份「荒野之心」問卷的填寫時間為2016年10月4日至11月30日,透過會內的Email發送、荒野快報的封底廣告、荒野總會的社群平台Facebook等方式宣傳,歷時近兩個月共回收638份。因採取無紙化、線上填寫表單的方式,可讓全臺各地的夥伴同步填寫;且不論在電腦或智慧型手機上皆可以進行,降低回收門檻,提高填寫率。另外,因問卷採不記名方式,除了選擇題亦設計簡答題提供夥伴自由寫下留言,因此也獲得了多位夥伴溫馨的鼓勵與懇切的建言。在此感謝所有願意撥冗填寫問卷的夥伴,每一位夥伴的留言對協會來說都是自我反思與成長的機會。 從問卷填寫人年齡分佈可以看出目前協會中最活躍的夥伴約為36至55歲,約佔79%。填寫人年齡分佈,則以女性較多,佔65%。若把填寫人的年齡與性別綜合來看,則可以看出,隨者年齡增加,男性所佔的比重也逐漸增加。 而填寫問卷的夥伴,與荒野各自有什麼樣的淵源呢?因為考量夥伴的多元身份,接下來題目多設定為複選題。填寫人以荒野會員為主佔73% ,志工居次佔55%,也有許多夥伴是參加過荒野所舉辦的活動與講座。與荒野接處的契機,最大宗是「親友推薦」佔53%。由此可知,協會在以人為主體的社團定位上、夥伴們的情感連結上,有達到一定程度的效果。 關於大家對於荒野的最深印象,問卷中的題目設定為「荒野保護協會所做何事最感動你?」,並將荒野的主要任務列出,包含棲地圈護、環境教育、志工培訓等,填寫人可複選答案。從結果可以看出,在多項推廣項目中,大多的夥伴對於荒野所投入的兒童教育最為感動,佔67%。同時也針對這些項目請夥伴進行重要性排名,進而得知「環境教育」、「海洋保育」與「兒童教育」在超過7成5的填寫人心中,認為是「非常重要」的項目。相對於教育,棲地圈護的重要性稍微略低,緊隨在後的則有「生態復育」與「友善農耕」。 在瞭解了大家心目中的組織任務重要性排名之後,我們也想知道夥伴們願意如何支持荒野。大多的朋友願意分享荒野的資訊,佔82%;願意加入會員支持荒野的夥伴也超過7成;另外願意付出時間與心力的夥伴也不少,選擇「參與志工培訓、持續守護環境的行動」的填寫人佔了6成5。 要使組織不斷成長茁壯,必須持續有新能量注入,若將荒野一直以來所辦理的活動進行分類,詢問夥伴們對於各類型活動的想法,我們得知,佔了8成的填寫人都有興趣參與「自然導覽」活動;講座型活動(如例行辦理的「荒野週週見」)也受到7成4填寫人的青睞。緊追在後的是目前在臺灣日漸普遍,甚至蔚為風潮的淨灘活動,佔70%。相比之下,連署行動與大型活動,較不是目前夥伴關注的選擇。 這一次的問卷調查雖然稱不上是盡善盡美,有些夥伴可能不適應使用網路平台填寫問卷;有些夥伴無法從上述提及的宣傳方式獲得此次的問卷通知;回收的數量不足以代表全部會員與志工的看法。但有個開始總是好的,透過問卷我們可以了解彼此的盲點所在與美好想像,可以重新再次思考,組織的運作與行動方案能如何調整與進步。荒野之心的問卷蒐集了許多鼓舞人心的留言,以及資深夥伴的回饋,謝謝各位夥伴的支持。為了守護臺灣的自然環境,荒野會持續努力,凝聚更多美好的「荒野之心」。

荒野保護協會獲頒第五屆臺北市環境教育獎團體組特優獎

2016-11-28

「跳脫傳統知識背誦,要讓環境教育走入群眾,更要使環保成為生活日常」。承襲著這樣的理念推展環境教育,臺北市環保局在11月25日特頒獎表揚第五屆臺北市環境教育獎得主,包括「遠傳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富士全錄股份有限公司」、「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及「何承翰先生」5個得獎者。環保局表示,本屆得主,每一個團體背後都有一群默默傳遞環保理念、長年累月不斷累積行動,絕不平凡的環境教育人員,其用心耕耘的成果應該被社會看見。 環保局表示,獲得臺北市環境教育獎之單位及個人,努力在工作與生活中發展多元的環境教育,只為了帶給群眾感動跟認同,進而起而行在生活中落實環保。環保局說明,該局依據「國家環境教育獎獎勵辦法」及「臺北市環境教育獎獎勵辦法」,每年均會辦理臺北市環境教育獎的公開評選,獎勵組別包括團體、民營事業、學校、機關(構)、社區及個人等,參選者具有環境教育相關優良事蹟者,得就每年報名日之前二年期間推動成果報名角逐獎項。   臺北市環保局新聞稿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