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塑海洋
無塑海洋。

臺灣四面環海,沿海居民也以擁有獨特的自然資源及便利的生活圈為傲。但近海漁業面臨枯竭、海漂垃圾汙染海域、海岸周邊生態系也遭到巨大變動,經數年淨灘資料統計,海洋廢棄物中,80%左右為生物無法分解的「一次性塑膠產品」,廢棄物中有漁業及水產養殖用具如保麗龍浮具、漁網、釣魚線、浮標、水產養殖的用具…,還有民生方面的塑膠袋、塑膠吸管、塑膠瓶罐、塑膠蓋,也有醫療廢棄物如塑膠針筒、軟管等。細細觀察海灘細沙,更可發現塑膠廢棄物經過日照與海水沖刷後,已裂解為難以分離及撿起的塑膠微粒。

根據各國專家學者研究,塑膠廢棄物及塑膠微粒可能已成為海洋生物覓食或誤食的對象,因此也成為海洋生物致死原因之一,要維持藍海清潔及海洋生物棲地健康,減少或全無塑膠垃圾進入海洋,是唯一而且必要的環境守護手段。推動減塑或無塑的生活、推動減塑或無塑的環保政策、推動減塑或無塑的包裝、推動塑膠製品的重複利用及循環再生等,為達到清淨藍海、無塑海洋的重要面向。或許每個人可以從減少生活中的塑膠製品做起、也可以在購買或利用時以可分解材質取代塑膠製品,更可以將塑膠製品好好的回收及再利用,以教育的面相推動從自身減塑做起,以政策面推動從減塑要求來推動,以行動方案推動淨灘及淨溪方式,讓海洋沒有新增的塑膠廢棄物,也將舊有堆積的塑膠廢棄物清除,期望終有一天能達到清淨藍海的樣貌。

無塑海洋

相關資訊
2020 / 01 / 10
圖/文 徐筱珺 <棲地守護部 海洋專員> 在淚水與汗水交織中懺悔,減塑落實很重要 當1000人在前端丟棄一次性垃圾時,後端有100人參與淨灘...
2020 / 01 / 09
圖、文/張源錄<台北分會編採志工,自然名:麋鹿> 談到台灣各地特產,每個人想必都不陌生,但你知道台灣的海岸有什麼共同的「特產」嗎?它們在生活中隨處可見,由於...
2019 / 11 / 11
圖、文 /龍薇 <台北分會國際淨灘日參與民眾> 曾幾何時,走進大自然懷抱的同時,人為產生的物質也好、垃圾也罷,充斥於每個視線範圍。 第一次參加淨灘,...
2019 / 08 / 30
海岸廢棄物快篩調查指引下載連結 https://pse.is/LJY4Q 文/荒野保護協會研究員胡介申、綠色和平海洋專案主任顏寧 如何量化海洋塑膠汙染...
2019 / 07 / 15
  2019 不只「撿」、更要「減」 海洋倡議行動         根據環保署提供2017年4月22日至...
2019 / 05 / 14
台灣四面環海、全民投入淨灘多年,但是隨著海廢議題全球升溫,我們對於自己海岸的汙染程度掌握多少?到底全部有多少垃圾?又堆積在哪些區域?如何才能有效率的引導社會資源...
2019 / 01 / 16
「荒野扶輪社與荒野保護協會皆以”荒野”為名,大家對於地球守護有著一樣的目標,在不同領域中、做著相同的事。要讓地球更好,就需要更多人一起給...
2018 / 12 / 19
萬支海廢吸管 環團打造無塑聖誕節 塑膠袋限用 大海真的變乾淨? 2018荒野保護協會淨灘數據發表記者會     海洋廢棄物近年來成為全球...
2018 / 11 / 14
許多人第一次參與淨灘的民眾,都認為只是撿拾海灘上的垃圾而已。其實淨灘參與成員除了清理水域及岸上的廢棄物外,還必須使用全球通用的海廢監測表(ICC表),此表詳細記...
2018 / 11 / 14
淨灘後的我們,可以推己及人,去向周遭朋友推廣環保理念,可以走出同溫層,積沙成塔,可以告訴我們的孩子海洋怎麼了,假如你覺得這是一件有意義和值得堅持去做的事,那就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