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長的話-快報391期】

化礙為愛——荒野特殊教育工作小組的故事

2025.10.09

  在荒野保護協會裡,有一群特別的夥伴。要形容對他們的敬佩之情,或許最貼切的方式,就是借用經典電影台詞:「小弟的景仰之情,有如滔滔江水,綿延不絕。」這群人,便是荒野特殊教育工作小組的夥伴(簡稱特工)。

  特工小組的發起人永興與富美都是老荒野人。還記得永興大哥受訪時曾經提過,當初解說夥伴有時會被民眾問道能否帶身心障礙的家人參加解說活動,因此發想創立特殊教育工作坊,反向思考如何突破自身的限制?如何設身處地為身心障礙朋友設計導覽活動?好讓他們能用更貼近的方式親近自然。這種突破障礙、轉換角度的勇氣,奠定了特工小組的基礎。而身為特教老師的富美,則以她的工作經驗、溫柔與細心,為小組的行動帶來更多的人情味。他們倆人合作無間,剛柔並濟,把「自然無礙」這件事,變得不再只是理念,而是真實可行的日常行動。

  有趣的是,這群志工在服務過程裡,常常自嘲「我們更像是來上課的」,因為要陪伴身心障礙朋友,除了必備的解說知識與技巧之外,還必須先了解不同障別的限制,必須先親身體驗他們的困難所在,從而發展出適合不同障礙的解說教案,過程中必須付出相當的心力與時間。然而,夥伴們樂此不疲,甚至認為每次活動後,他們自己收穫的,往往比付出的還要多。有人在活動後分享:「原來同樣一棵樹,對不同人來說,竟有這麼多種感受。」有人說:「帶著視障朋友摸樹皮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從來沒那麼仔細感受過粗糙與溫度。」。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心得,其實就是荒野特殊教育所導引出的最動人的目標,讓眾生彼此交換視角,換一種角度重新看世界。

  特殊教育小組成立至今,辦理過無數的導覽場次,獲得接受服務的朋友一致的感謝與掌聲。他們不追求光環與成就,卻以穩定與專注,實踐著「化礙為愛」的精神。對他們而言,自然不是遙不可及的祕境,而是每個人都能親近、感受的所在。障礙,從來不該是隔閡;反而是連結的契機。這就是特殊教育小組的獨特之處。在自然裡,夥伴們陪伴他人,也豐富了自己。

 

 

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