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股濕地生態園區埃及聖䴉繁殖初探與後續發展
目前尚無科學上的數據可證明埃及聖䴉對臺灣生態的影響,但覓食與活動空間的競爭所衍生的取代和排擠現象已是事實,已有多筆記錄埃及聖䴉驅趕鷺鷥科成鳥和捕食幼鳥的資料。
【理事長的話-快報313期】發現問題 展現行動 累積經驗更愛地球
8/4-5在雲林科技大學舉辦荒野保護協會第四屆環境行動論壇。 環境行動是什麼? 環境行動就是當我們發現環境的問題,就可以發揮自己的能力及時間,以實際的行動來解決或減緩問題,這就是環境行動。 環境行動論壇是什麼? 環境行動論壇就是將自己實際的行動及其成果,有一個平台發表與大家分享,一則展現自己的成果,再則也可與他人分享,並與有意願或有興趣者一起討論。 今年的環境行動論壇,因參加隊伍眾多,所以採初選、複選後,再於雲林科技大學進行決選。 你可以想像嗎?一群翔鷹夥伴(國三-高二學生),因為吃pizza而發現其中的塑膠固定物,為了減少這個一次性及小塑膠用品,這群夥伴們與廠商談論及推動減少使用,廠商也因此而做了改變,小小一個動作,多元的解決方案,團體的合作,真正的行動,就讓這個一次性的塑膠減量。因為有行動而改變。 你可以想像嗎?因為想要推動及記錄友善耕作,幾位伙伴一起在2.5分的田地上種植玉米,整地、種植、栽種、採收及販售,雖然過程中,只賺了100元,但卻在這群小鷹身上累積經驗,也在土地上種植了善,問問這群耕作的小鷹是否因為太累而停止,他們的回答是:會,雖然累但很快樂,雖然很累但對土地很好,雖然很累但讓買的人都吃得很健康。愛土地的情,已深植在這群小鷹身上。 你可以想想看,如何守護及讓大家愛上老樹呢?或許會說,去查察資料看看囉,但有一群小朋友卻是去紀錄,並製作網頁介紹老樹位置及書寫老樹的文章,也採訪相關的人士,把樹與人的故事讓更多人知悉,也到各地區推廣,繪製美麗的圖示當作禮物,這是一群高中生進行的環境行動,一群人一起做,每個人展現自己的專長,讓生態、人文及故事整體連結,一個人難以完成,一群人做得多元又統整。 當大家都在瘋路跑時,若你看見舉辦路跑活動的單位有許多一次性的塑膠商品時,你會如何?荒野的小鷹,舉辦「無塑路跑」,從茶杯、茶水供應、禮物準備等,細膩規劃及執行,發現問題再持續改進,並與真正主辦單位討論及協商,是否有機會先減塑再慢慢能無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環境行動就是如此。 發現日常生活的環境中的問題,你會怎麼辦呢? 邀請大家從自身做起,展現出行動,只要有行動就是進步。有好的點子就可以與他人分享,讓更多人一起行動,則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了。以前人說「知識就是力量」。當許多知識已在網路上垂手可得,我要說「行動才是真正的落實」。 邀請大家一起發現環境問題後,展現你的行動愛地球吧。
還給孩子一片赤腳奔跑的海灘
本會自2004年開始投入台灣的淨灘活動開始,近年來的成效包括:用國際淨灘行動紀錄表(ICC)紀錄所清除的海廢種類、發起「愛海小旅行」的海廢監測平台,其中彙整各方ICC紀錄的資訊,發現每年臺灣的海廢前五名都圍繞在一次性的塑膠製品上。
荒野保護協會能源立場聲明
荒野保護協會能源立場聲明 2018/03/31公告 2021/04/12修訂 非核、節能、減碳、增綠 荒野保護協會自成立以來即以「環境教育、棲地守護」為宗旨,由來自不同背景,愛好自然、關心環境的社會大眾共同組成。 守護環境和人們的生活模式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在這個科技時代,能源不僅是牽動國家經濟發展、便利科技生活的重要資源,更是攸關全球氣候變遷、自然棲地永續生存的重要關鍵、與所有民眾生活息息相關。 荒野人理解,只要使用能源,就必定伴隨著相對應的污染與環境衝擊,沒有絕對潔淨無害的選項:燃煤發電可以提供穩定發電、便宜的電價,卻會造成空氣污染及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天然氣發電可即時因應用電需求,提供快速電力調度、相對於燃煤發電又可大幅減少二氧化碳及空污排放,但仍屬化石燃料。此外天然氣儲存、接收站選址及安全存量的限制,可能對自然棲地及供電安全造成影響;太陽能發電可以分散發電來源、補足尖峰用電之需求,但若廠址設置不當,將對環境及生態造成傷害;離岸風力是台灣深具優勢的自然資源,更可在每年秋冬空污季時,以風力發電來讓燃煤發電降載減污,但其對海洋生物的棲地或候鳥遷徙可能造成影響;核能發電看似穩定乾淨無碳排,但自福島核災發生後,世界各國對核安的要求提高,導致其建置成本、除役成本、維運及核廢料處理費用高昂,再加上國內高階放射性核廢料無最終安全存放地點可尋,核能及其發電後之產物,已成為昂貴又難以處理的發電選項。更何況在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的台灣,地狹人稠,地震颱風等天然災害頻繁,若再加上任何無法預期的人為疏失,即便只有萬分之一發生核災機率,其不可預期的風險,都會對國家永續發展、人民生命安全及生態環境造成不可逆的巨大衝擊。 除此之外,在能源轉型過程中,除了選擇低碳排、低污染的能源之外,人們必須理解,任何一種能源取得及使用,皆須付出相對的環境成本,在要求用電不餘匱乏、滿足各部門用電需求的同時,更該積極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透過智慧能源基礎設施建置,以即時的用電資訊進行有效的能源管理,推動電價合理化、珍惜用電資源、落實節電行動以減少電力浪費,而非無限擴張的提高用電需求。 基於上述原因,荒野保護協會的能源立場如下: 1. 非核:既有核能一、二、三廠,屆期除役,核四封存不啟用。 2. 節能:提高能源效率、落實節能行動,推動電價合理化,避免用電浪費。 3. 減碳:逐步減少對化石能源的依賴,降低溫室氣體排放。 4. 增綠:在守護自然棲地、慎選設置場域的前提下,積極發展多元的再生能源,提高能源自給率。 2025年國家即將邁入非核家園,能源轉型之腳步已啟動,在考量國家安全及環境永續的原則上,對於發展再生能源可能產生對環境的各項衝擊,政府應做完整盤點及政策規劃,審慎選址、充分資訊揭露,建立溝通模式,透過全民參與、共同監督方式,在發展再生能源同時減少爭議,將對環境的影響及衝擊降至最低。 在追求科技進步、享受能源帶來的便利與舒適同時,人們都該思考,能源使用的背後伴隨著莫大的環境成本。1722年北美印地安部落發表「七世代」的聯合宣言:「我們做每一件事時,都必須考慮到它對我們之後七個世代的子孫,及其居住的環境所可能造成的影響」。如今,以「七世代」的精神,我們必須更負責任的確保我們此刻所選擇、使用的能源,以及對能源的使用態度,在七個世代之後,不會對我們的子孫及其居住環境造成負面影響。 綜上為荒野保護協會對能源立場的正式聲明。我們尊重個別荒野志工的自主性,以及個別志工發表與上述能源立場聲明不同的言論,惟其言論均不能代表荒野保護協會立場。(2021/04/13)
【人物專訪】最初,一切都是為了孩子
做這些事情我很快樂,因為那是我自己做的決定,重要的是孩子會看到媽媽的努力,希望他們未來能成為自己人生的主宰,努力但快樂地做著自己認為重要的事。
初夏與iNaturalist相遇 -人人都可以是公民科學家-
生物名稱一直都是做為溝通分享的最直接途徑及重要媒介,該怎麼降低這種「不知道」的冏境,讓我們都可以自力救濟地累積野外觀察的經驗或成就感呢?
【理事長的話-快報312期】「面對」,是解決困難的不二法門
經驗分享 其一: 國中時,有一段數學課程是因式分解,課程進行時,我似懂非懂地看著老師熟練的解題,面對考題時,我卻完全不知該如何開始,成績單然也不好看,「面對」這個問題,我選擇跟媽媽說並請給我買參考書的錢,媽媽全力支持及我多多練習及熟背公式,我度過了這個困境,期末考以幾乎滿分分數過關(98分,因為考卷寫得凌亂,被扣除2分)。 其二: 高中一年級,進入新竹女中,音樂的聽音是必考項目之一,老師彈出10個音,學生必須在五線譜上標出音階的位置,住在鄉下的我,音樂可來自大自然、電視的歌唱節目、電視劇主題曲、布袋戲的主角出場歌曲及學校音樂課。聽音且標示出在五線譜位置,對我真的有困難,所以上學期我不小心填對3個,「面對」這個困難,我想應該有方法可以解決,所以我去練了半年的鋼琴,讓自己的手在琴鍵上跳動的時候,也順便聽聽音的高低,非常順利的在拜爾的調教下,下學期的聽音順利過關。 其三: 高中二年級,數學的向量及二元二次方程式又是我的另一個困境,暑假的課程結束後,進行的暑輔考試,拿到數學考卷後,我從第一題開始,看不懂也不會做,我改從最後一題開始,也是一樣,腦中喚起從中間吧,仍然不會,背脊轉涼,心兒焦慮,此時的我,知道我的數學似乎遇到困境,考卷發下,我得了28分。「面對」這個困境,我參考了國中的經驗,也去買了參考書,但這次有點不同,我速乎連參考書也看不懂,立定自己心中的定見,我拿出課本、參考書,先看課本,再練習參考書的題目,如此一直重複,第二天再跟同學討論,我突破了,雖然我進步緩慢,也漸入佳境,預估自己期末考只要有70分學期成績就可順利及格,期末考當天,我計算自己已達79分就提早交卷,在操場享受冬日溫暖驕陽,最後學期成績63分,班上只有13人及格(共有48人,35人需要補考),此經驗告訴我,雖然原先成績不如人(暑輔的28分該是全班最後了吧,期末竟然有許多原先的高分者也須補考),只要努力也能慢慢進步。 面對環境問題 環境,是由生物與非生物共同組成的。 臺灣的環境問題,有垃圾問題;有空汙問題;有水汙染問題;有土壤污染及破壞問題;有野生生物生存問題;有人類生活空間問題,問題多面向也很難解決。 再困難的問題,只要我們願意「面對」,並著手從自己可以的地方開始,相信一定會有解。「面對」海洋的海廢,淨灘及減塑是解決的方法之二;「面對」能源及空汙,節能是解決方法之一;「面對」物種保育,棲地營造及棲地守護是解決方法之二;「面對」破壞,那就從關心這片土地開始,並愛上台灣這片土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