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文章

相關資訊
2016 / 12 / 10
文、圖/黃俊選(荒野保護協會臺北分會生態淡水河棲地專職) 在廣大的地球上,多數生物如細沙般,跟我們一起生活著。但有些生物又比我們小,甚至不易察覺。如果牠們的棲...
2016 / 12 / 10
文、圖/陳格宗(荒野保護協會臺南分會分會長,自然名:野馬) 沙崙農場位在臺南高鐵站後方約近千公頃的台糖農耕地與造林地,農耕地有部分出租給農民種植鳳梨與瓜類農作...
2016 / 11 / 28
「跳脫傳統知識背誦,要讓環境教育走入群眾,更要使環保成為生活日常」。承襲著這樣的理念推展環境教育,臺北市環保局在11月25日特頒獎表揚第五屆臺北市環境教育獎得...
2016 / 11 / 08
文/謝祥彥(荒野保護協會棲地守護部主任,自然名:雁子) 圖/謝祥彥、黃振福(荒野保護協會雙連埤環教基地主任)、莊育偉(荒野保護協會棲地守護部專員) 2016...
2016 / 11 / 08
文、圖/蔡佩君(荒野保護協會嘉義分會執行秘書) 沙氏變色蜥,來自古巴和巴哈馬群島的中小型變色蜥蜴,於2000年首先在嘉義三界埔被發現。擴散能力極強,與原生物種...
2016 / 11 / 08
文/黃鈺婷(荒野保護協會志工,自然名:小鴨) 「今天早上起床有打噴嚏、流鼻水、咳嗽或眼睛癢等過敏情況的請舉手!」我在空汙講座開場時詢問這個問題,台下將近二分之...
2016 / 11 / 08
文、圖/莊育偉(荒野保護協會棲地守護部專員) 網路爬文時偶然地瀏覽到親子教育前輩林耀國的文章,文中提及「荒野親子團的活動主要是邀請父母陪同孩子在各種環境中自主...
2016 / 11 / 08
文/楊逸婷(荒野臺北分會氣候變遷能源倡議小組) 這次的讀書會,先暫停了《天翻地覆》的討論進度,另外選擇介紹了這本非常輕鬆,充滿幽默的《環保一年不會死!不用衛生...
2016 / 11 / 08
荒野有情,愛在流動 文/曾月美(荒野保護協會管理部專員) 圖/劉建隆(荒野保護協會秘書長,自然名:松雀鷹) 一顆心和一條無形的線,出現一個人、二個人、最...
2016 / 11 / 08
文、圖/許浩哲(荒野保護協會志工) 第一銀行松江分行本次參與荒野所舉辦的「守護榮星花園溼地活動」,於天氣晴朗的七月週六午後展開,每個人均帶著愉快愜意的心情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