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快遞

2015年底前 全面禁用保麗龍杯

2015-01-06

報導媒體:中時電子報 年底前 擬全面禁用保麗龍杯 國內手搖杯市場龐大,每年約用掉2億個保麗龍杯,不僅嚴重汙染環境與海洋,燃燒遇熱產生毒化物也會危害人體。環保署擬全面禁用保麗龍杯,目前已著手訂定相關草案,預計最快年底前公告實施。 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教授吳家誠表示,保麗龍就是聚苯乙烯發泡製成,遇熱容易釋出苯乙烯單體、多苯環等有毒物質,動物實驗證實會致癌,長期累積恐對人體產生致癌風險。有些保麗龍有顏色,甚至添加塑化劑或色素,保麗龍餐具最好少用,尤其是用來裝盛溫度較高的食物,更是不妥,跟食品容器相關的保麗龍,都應該全面禁止。 歐美幾乎全面禁保麗龍容器,歐洲環保意識早,最早禁用保麗龍餐具;美國截至目前為止,舊金山、西雅圖、聖荷西和波特蘭,都全面限制使用保麗龍容器,紐約市也即將加入行列。 汙染環境危害人體 中國大陸曾在2002年頒布禁令,但受業界龐大壓力,2013年又解除,目前亞洲僅馬來西亞檳城市全面禁止使用保麗龍餐具。 台灣「限塑政策」上路12年來,雖環署明訂「有店面」的餐飲業、百貨業、便利商店及速食店,不得提供塑膠類餐具,包括發泡塑膠類的保麗龍餐具;但全台8600多家外帶飲料店卻未納管,環署初估業者每年約使用15億個外帶杯,其中約2億個是保麗龍杯,回收率卻不到2成。 初估影響2000店家 環保署禁用保麗龍杯的政策,多年來「只聞樓梯響」,南市、中市於2013年都率先訂出《低碳城市發展自治條例》,禁用食品級保麗龍杯具。 環保署目前擬定《發泡塑膠類飲料杯管制措施》草案,擬禁止飲料店使用保麗龍杯,違者可罰1200至6000元,初估影響至少2000家,包括連鎖飲料店及保麗龍杯製造商,預計年底前實施。 環保團體認為,塑膠袋、保麗龍破壞環境最嚴重,不只保麗龍杯,保麗龍餐具也應該禁止,避免垃圾汙染海洋後,被魚蝦吃了,再透過食物鏈危害人體。 環團:餐具也該禁 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賴榮孝說,環署常喊全面禁用後就不了了之,不如確實考慮民眾生活便利性,年底宣布禁用保麗龍杯、2016年全面禁用保麗龍餐具,有時間緩衝、強化回收再利用等措施。   報導媒體:NOWnews今日新聞 擬全面禁用保麗龍杯 預計2015年底前實施 台灣每走幾步就可以看到一間手搖飲料店,其手搖杯市場龐大,根據環保署估計,飲料店一年用掉超過2億個保麗龍杯,但回收率卻不到2成,而保麗龍杯除嚴重汙染環境與海洋外,燃燒遇熱時會產生毒化物,會危害到人體。對此,環保署擬全面禁用保麗龍碗、杯,目前已擬定《發泡塑膠類飲料杯管制措施》草案,但目前還在草案階段,將繼續聽取各方意見,預計最快年底前公告實施。 現在全球暖化,使得夏天越來越熱,一到夏天大街小巷中都可看到人手一杯冰涼飲料,導致飲料店越開越多,因為保麗龍杯因為保溫、保冰的效果好,受到顧客及業者喜愛,但許多人一喝完就丟掉,因保麗龍不易被環境分解,不僅破壞景觀,更造成污染。荒野保護協會去(2014)年的淨灘活動,在全台海邊撿到的保麗龍碎片有22122個,是海邊撿垃圾排行榜的第2名,對生態保育造成影響。 環保署指出,台灣一年使用超過2億個保麗龍杯,但全年回收率卻僅有2成,保麗龍材質輕又易碎,而且不易被環境分解,進而破壞景觀、污染環境,若海中的魚蝦不慎吃了保麗龍碎片,也可能透過食物鏈再次危害人體健康。 有鑑於此,環保署擬定《發泡塑膠類飲料杯管制措施》草案,要禁止飲料店使用保麗龍杯,違者將進行開罰,可罰1200到6000元,初估影響至少2000家連鎖飲料店和保麗龍杯製造商。 對於這項法令,毒物科醫師表示贊成,因為保麗龍杯的材質是6號塑膠,成分是聚苯乙烯,耐熱溫度約70度,其中「苯」的毒性高,被世界衛生組織歸類為第一類致癌物,長期累積恐對人體產生致癌風險,有可能會罹患血癌、淋巴癌等。 不過,此項措施恐將影響至少2000家業者,環保署表示,會規劃一段緩衝期,並要求業者限期改善,但情結重大者可勒令停業。

2014/12/27(六)無補上班公告

2014-12-26

各位夥伴大家好: 2014年12月27日星期六,荒野總會與全台各地分會皆不補上班,會所不開放服務,還請不要白跑一趟,若有連絡事項,敬請來信(分會聯絡信箱),或待下週工作日時來電洽詢,謝謝大家對荒野的支持,若造成不便,懇請見諒,謝謝!  

記憶雙連埤 徵求老照片

2014-12-19

您,曾在雙連埤有什麼樣的故事呢? 雙連埤位於宜蘭山區,曾擁有兩個湖泊,故稱雙連埤,這裡孕育出豐富物種,擁有近全台灣三分之一的水生植物並擁有全台唯一的浮島,古早時期為原住民之獵場,日據時期日本人請客家人來開墾,故形成一個客家村落。 雖然曾經繁榮,卻因年輕人口外流而逐漸沒落,但卻也保存了當地獨特的自然與純樸,10多年前因外來地主的開發,使得雙連埤地區許多原生物種消失、自然景觀被破壞,為了讓更多人欣賞以前雙連埤美麗的樣貌、與舊有人文風情,雙連埤生態教室在此徵求雙連埤地區民國89年以前的照片,不論是風景、人物、建築,您的照片不僅能夠讓更多人一窺台灣溼地生態之美,亦能協助在地保存舊有珍貴的人文歷史畫面。 有意無償提供照片給荒野保護協會雙連埤生態教室使用者,煩請您註明您的大名、連絡電話、地址以及照片年份,亦可簡短說明相片中的小故事。本教室在展示時將標示提供者的大名,並回贈感謝函予您,感謝各位的付出與協助。 主辦單位:荒野保護協會 雙連埤生態教室 連絡窗口:許元俊 專員 連絡電話:03-922-8980 電子信箱:eggjim@wilderness.tw

台灣,如何成為了一座綠色之島

2014-12-17

報導媒體:紐約時報國際生活 去年春天的一個涼夜,在台北市寧夏路夜市,一個網名Peray的當地美食博主向我展示他最喜歡的攤鋪,這裡的小販售賣各種食物,比如遮目魚、碳燒墨魚和海螺。和亞洲的很多市場一樣,寧夏路像個霓虹閃爍的陳列室,充滿從附近海域運來的各種不可思議的海鮮。「魚翅湯在哪裡?」我問道。我以為這裡沒有任何限制。「這裡禁止銷售魚翅,」Peray自豪地笑道,「我們喜歡台北的海鮮,但是在島上你很快就能理解海洋的限制。」 亞洲的環保行動經常被描述為「時斷時續」,但是2012年,台灣在亞洲率先禁止銷售魚翅湯,它是中國大陸人特別喜歡的一種食物。這項禁令意在遏制過度捕撈,台灣後來又禁止捕撈海洋哺乳動物(海豹、鯨魚和海豚),這標誌着驕傲的綠色時代的到來,給整個島嶼帶來深刻變化。近些年,台灣採取更嚴格的動物保護措施,新建生態公園,更重視本土文化,並興建了一條高速鐵路,據估計,從2007年這條高鐵線路開通起,汽車尾氣排放有了大量減少,遊客可以乘坐它到達台灣的雨林、碧綠山溪和溫泉。這些改變使遊客人數迅速上漲——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稱,2014年上半年,台灣的國際遊客人次增長了26.7%,成為2014年遊客人數增長最多的地區。 鐵路擴建更好地展示了台灣的生物多樣性,或許也帶來了更嚴格的動物保護政策。與桃園機場銜接的捷運線路將於2015年開通,之後會開通與苗栗縣、彰化縣和雲林縣相連的新高鐵。苗栗縣離雪霸國家公園不遠,雲林縣是探索台灣荒野的出發點。這片荒野里有世界上最密集的一些蝴蝶和鳥類聚居地。這裡的紫斑蝶是台灣島的400種蝴蝶之一,因其收藏價值曾被賣往黑市。高速公路曾切斷它們古老的遷徙路線,高速路改道後,這種蝴蝶的數量開始回升。台灣黑熊經常被中國的大熊貓蓋過風頭。今年1月,台灣黑熊保護協會主辦了一個關於瀕危台灣黑熊的展覽。今年5月,台灣林業局為嚴重瀕危的白海豚設立了300平方英里的海岸線保護區。它是台灣的第一個海洋棲息保護地,據說是世界上第一個白海豚保護區。 中國不承認台灣的主權,製造了兩國之間的緊張局勢。中國的污染問題頻頻成為頭條,台灣卻開始了負責任的環保行動。中國在使少數民族邊緣化,而台灣把本土台灣話重新引入學校。今年4月,台灣的原子能反對者阻止了一個核電站的開發,敦促總統對能源問題進行全民公決,而中國正在建設28個核反應堆。北京的霧霾水平已達危險級別,而台灣公布了一個生態旅遊路線網,裡面散布着綠色建築,比如使用太陽能的北投圖書館,帶有下沉花園的大安森林公園地鐵站,以及一些新的生態公園,比如今年8月開放的九九峰生態藝術園區。 不久之前,台灣的蔥翠群山也籠罩在煙霧之下。「1991年,我每年只能看到一兩次台灣的內陸山脈,」史蒂文·克魯克(Steven Crook)說。他是長期定居台灣的一位英國僑民,是《布拉特台灣旅遊指南》(Taiwan Bradt Travel Guide)的作者。「現在,我每年能看到幾十次。空氣質量的改善得益於荒野保護協會和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等非政府組織,它們教育民眾,保護棲息地,不斷努力確保政府和公司的胡作非為受到處罰。」 台灣的環保運動起源於本土文化。離台北25分鐘車程的烏來鄉是個水資源保護區,以山間溫泉和沿河遠足聞名,既可遠足、攀登,也可沿碧綠的南勢溪游泳。這裡的土著泰雅族有8000年歷史,他們的生活方式被奉為更加低碳的模式。烏來鄉主道上的泰雅婆婆美食店供應泰雅傳統美食,大多是蔬菜,比如南瓜餃子、竹筒飯和炒蕨菜。為了迎合不斷增長的生態旅遊市場,馥蘭朵度假酒店最近推出土著表演節目,比如火光閃動的音樂劇《米靈岸》,裡面有精心編排的擊鼓儀式,傳達出土著保護的信息。 「最大的變化是台灣人的態度,」克魯克說,「鄉村不再被認為是落後、無趣的,而被視為可以放鬆、鍛煉、了解生態、更好地理解台灣特色的地方。」

邀請會員續繳年費 以行動支持荒野

2014-12-12

即日起歡迎續繳2015年會員年費,繳費方式如下: 親自至荒野總會或各地分會繳納 使用Web ATM繳費功能,或下載信用卡集郵局授權轉帳單 使用郵政劃撥,帳號:18724292,戶名: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 填寫荒野快報內之繳費申請單,填妥後郵寄或傳真至荒野總會 登入網站進行線上續繳會費 與荒野同行,並肩守護棲地 荒野十九年來以各種方式積極的守護環境、守護生態,讓人類及後代子孫能與資源生生不息的荒野一同存在於地球上。這些年我們努力的為各階層的民眾,設計及辦理易於感知的環境教育課程、各類創新的兒童環境教育、自然教育中心等,建立更多元的管道去認識自然,讓環境意識能無障礙的擴及每個公民族群。除此,也積極的規劃與企業、機構、在地團體的守護環境共同行動,讓忙於拓展事業版圖的單位,也有機會接軌且體認到環境的存在,進而與公民一同為環境責任盡力。 有了守護環境、棲地的心,也需要有直接的行動。荒野舉辦大型的地球及海洋倡議行動,鼓勵大眾由自己生活中開始守護環境,也運用參與夥伴們的調查紀錄,對政府的環境政策,提供建言與數據,以合作代替對抗的方式對環境議題發聲與行動,我們也整合社會各界資源對台灣僅存重要之溼地、林地、都市公園等自然棲息地及物種,進行圈護、信託與復育,為我們人類與其他生物共有的棲地做行動守護。 荒野邁入第二十年,未來的日子除了荒野已經進行的各項教育、倡議、關懷與行動外,我們還要讓更多的棲地受到守護,不論是租用、委託、信託或是購買,達到地區都有荒野守護的蹤跡;要推動建立更多的自然教育基地,不論是荒野自力經營或是與其他團體合作經營,讓民眾能就近輕易的與自然互動;為了讓荒野的能量擴展及延續,建立可供參考、操作的實用手冊,讓有心行動的夥伴能夠無後顧地直接採取行動;為建立更多元的自然棲地的守護方法,推動第一手環境及生物資料的蒐集,建立生物資源資料庫,讓夥伴走過的荒野,都能有基本的守護;與更多關心環境教育的的團體及夥伴,合作開創更多元、多樣的環教活動,擴大民眾參與,讓公民建立起與自然環境更緊密的守護行動。 荒野依舊以行動做為我們的重要策略,這些行動需要非常多的夥伴與我們並肩同行。不論您是以加入成為荒野會員為行動,或持續地繳交荒野年費的行動,或是隨時小額捐助行動,或是長期的定額捐助行動,或是捲起衣袖與荒野一起參與棲地守護行動,或是以環境守護的立場站在荒野身邊。邀請您能夠與荒野同行,並肩守護已經為數不多的自然及野地,您的這些行動將是荒野持續前進的重要養分,讓我們關心的荒野綻放美麗的花朵,並肩守護適合萬物生存的棲地。 延伸閱讀 2014地球倡議行動 部落格文章 活動網站(臉書專頁) 2014海洋倡議行動 部落格文章 活動網站(臉書專頁) 2014成果報告 線上閱讀 PDF下載

保護自然生態.驚豔臺灣之美

2014-12-12

報導媒體:星洲網 在台灣被譽為「荒野築夢的鬥士」的徐仁修是著名自然生態攝影家,曾經進入中美洲的尼加拉瓜蠻荒雨林、亞馬遜原始部落、婆羅洲雨林、菲律賓、西爪哇、泰國北部、竂國、緬甸、美國西南、非洲等地探險和攝影穿越原始叢林。 徐仁修在60年代台灣的大自然開始逐漸受到破壞時,率先發起保護台灣原始大自然生態,並開始寫文章、出書、演講、開展覽,甚至親自到荒野記錄和拍攝自然生物。為了聚集更多的力量來保護台灣的大自然,徐仁修在1995年成立了台灣荒野保護協會,籌款購買荒地保留自然生物和為兒童提供生態教育,讓他們了解生態的美麗和保護自然生態的重要性。 徐仁修堅信,教育是解決環境問題最好的方式,培養出深具環保概念的未來領導者。他本着「從華人社會出發的保育組織」為目標結合,海內外共同推動生態保育。徐仁修將在12月13日晚上7時30分,在八打靈再也星洲日報總社禮堂開講,主題為「驚艷台灣」。他將在講座中以圖片分享台灣近幾年在大自然保育的努力,讓台灣的大自然漸漸恢復,他將會分享台灣的環境保育,讓大馬的讀者更了解保護大自然的方式。 這項圖片分享會是由星洲日報、馬來西亞荒野保護學會聯辦。本期「圖說天下」的照片,皆是徐仁修在台灣拍攝的。 「驚艷台灣」講座會 日期:2014年12月13日(星期六) 時間:晚上7時30分 地點:八打靈再也星洲日報B2禮堂 聯辦:星洲日報及馬來西亞荒野保護學會(星洲日報.大都會) 圖說天下(圖:星洲日報) 南湖大山最有名的野花南湖柳葉菜。 南湖山椒魚只生活在南湖大山還拔3千400公尺左右。山椒魚是冰河孓遺動物。  剛被列為台灣特有種鳥類的酒紅朱雀,經常在營地附近活動。  阿里山龍膽像落入凡塵的星星。 紅小蝶蘭是台灣高山野生蘭的代表,也是台灣特有的品種。  雪山山脈上壯麗的大霸尖山與小霸尖山。 為了避開高山上的強風和得到更多的陽光,玉山圓柏的枝幹會旋轉扭曲。  南湖大山上著名的冰河遺跡——冰斗。 台灣玉山薄雪草是電影小白花的亞洲姊妹。 南湖唐松草花開得好像煙火一般燦爛。 玉山圓柏下的奇萊喜普鞋蘭。 樹林底下的水晶蘭是奇特的半寄生植物。 堇菜的花像蝴蝶飛翔。 高山森林裡的靈芝。

淨灘、近山 基隆「徒步環島練習中」

2014-12-09

報導媒體:聯合報 荒野保護協會親子北五團明年暑假預計辦理52天的徒步環島活動,很多家庭為了讓小朋友因應這項挑戰,近期展開密集的短途徒步練習,除培養耐力外,沿途家長也利用機會灌輸小朋友生態觀念,學習環保、生態保育的重要。 廖依芳等3個家庭10多人日前從基隆火車站出發,一路往萬里方向走,一直走到淡水,他們拉著「徒步環島練習中」的行李箱,沿途引起民眾好奇,他們都很親切地與民眾打招呼。 擔任醫護工作的廖依芳說,明年7月協會要辦大型的親子徒步環島,期間長達52天,沒有訓練恐怕無法完成。為了讓小朋友適應及訓練耐力、體力,近日各成員每周都密集的練習,希望明年可以挑戰徒步全台。 廖依芳說,荒野保護協會就是要培養學生成為「小小自然觀察家」,學會生態、環保的觀念需要長期累積經驗,環島接觸大自然豐富多樣的面貌,是一次非常難得的機會,大家都非常期待。 她表示,北五團透過團隊活動與家長的陪伴,讓小朋友在學習中成長,每次經過沙灘時都會停留,讓小朋友撿拾垃圾學會保護環境,也教他們看看海邊的生態、林木的生長情況。 小朋友在團中的名字都結合大自然,有的叫鴿子、檜木、黑豬,還有人叫小甜瓜,「我們不會累,看到沙灘很漂亮,但塑膠袋及飲料罐多了一點,不過,我們都撿乾淨了才繼續上路」。

全國區域計劃公聽會 陳菊、林佳龍都來了?

2014-12-05

各縣市新任首長聚集在營建署,到底發生什麼大事? 今上午營建署舉行全國區域計劃修正案首場公聽會,環團擔憂不當的全國區域計劃將導致中南部汙染性產業擴張、優良農地消失且使非法工廠合法化,因此化身為新上任的首長,宣稱辛苦多時才爭取到選票,會保護選民居住的環境,藉此提醒新科首長「好好做」。 內政部去年10月17日公告實施《全國區域計劃》,計劃定位為《國土計劃法》立法通過前的最上位法定空間計劃,不過因各界意見不同,環團也多次抗議,內政部營建署今日召開第1場全國區域計劃修正案(草案)分區公聽會。 今早9點半,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便與10多個環保團體在營建署前舉牌抗爭,並上演行動劇。 環保團體戴起新任市長陳菊、林佳龍、潘孟安、李進勇的面具,表示會好好照顧市民居住環境,並監督行政院、農委會等,希望新任市長能負起責任,不要辜負人民的選票。 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粘麗玉也表示,希望刪除區域性產業發展計劃,因經濟部規劃中南部繼續發展燃煤、煉油和石化等產業,但中南部汙染嚴重,已無環境涵容能力,希望退回重訂產業升級的產業計劃,且反對農委會以活化農地發展其他產業,因為這等同消滅農地。 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也集結其他環保團體,列出反對非法工廠劃定特地區並合法化、反對農委會將農地改為農底資源、要求農地資源分類分級劃設應先法制化等主張。 上午10點,營建署舉辦首場公聽會,參與情況熱烈,現場參與人數近百人。不過現場人士顯然對公聽會時間僅2.5小時不滿意,認為意見表達不完,甚至有民眾直接嗆聲:「這麼大的事情,為什麼不辦聽證會?」 首位發言人荒野保護協會志工則呼籲,政府應以環境永續開發為考量,而不是注重經濟發展、財團利益。護樹團體發言怒轟政府:「到底是保護台灣,還是賣掉台灣?」 報導媒體:蘋果日報

新店溪溶氧量逐年降 污染值堪慮

2014-12-05

新店溪流域近年頻傳大量魚群暴斃事件,根據環保署全國環境水質監測資訊網數據,新店溪秀朗橋、中正橋段的河川溶氧量,從二○一一年迄今逐年下降,更一度觸及中度污染水質標準;水利局副局長宋德仁表示,枯水期時無法維持水域,就容易致溶氧量下降,但新店溪水質絕對沒有問題,未來也會持續改善河川生態與溶氧問題。 今年九月近萬條烏仔魚暴斃 今年九月中旬,新店溪爆發近萬條豆仔魚、烏仔魚集體暴斃,陳屍溪面,成為繼二○○六年廿萬條魚集體曝屍淡水河後,該流域最嚴重魚群暴斃事件。 根據環保署公布水質標準,溶氧量(DO)介於六.五至四.六之間,即代表水質「輕度污染」;四.五至二.○間則為「中度污染」。檢視新店溪秀朗橋段與中正橋段於每年九月、十月的溶氧量,均呈現逐年下降趨勢,秀朗橋段從二○一一年的八.五與九.三,遞減至今年同期六.三與六.七;中正橋段也從二○一一年七.五與八.六,下降至今年同期為四.九與三.一。中正橋段十一月監測河川污染指數更飆升至四.五,達「中度污染」標準。 荒野保護協會︰河川有機底泥未除 荒野保護協會棲地工作委員會召集人陳江河表示,河川有機底泥未除,微生物作用下大量耗氧造成河川溶氧量不足;上游攔截大量民生用水量,讓中下游感潮河段基流量不足,都是影響溶氧量,造成魚群集體暴斃主因。 臺灣自然科技學會理事長張聖賢則指出,新店溪每年都會有二、三次大量魚群暴斃,政府砸大錢在沿岸做觀光工程,卻對缺氧死亡的魚群毫無辦法。張聖賢建議,可透過整治浚深、調整礫石、定期清除河川有機底泥,讓上游水庫配合「生態基流量」標準放水,進而改善水質問題。 水利局︰簡易魚道明年完工 「新北市很重視水域生態。」宋德仁表示,新店溪近年問題大多是流域缺水、溶氧量不足所致,目前已沿新店溪段坡度打造簡易魚道,並在溪床下設置箱型石籠,增加河川流動,改善基流量不足,預計明年二月中完工,可大為改善水域環境。 報導媒體:自由時報

友善農法結合傳統鴨母船 五十二甲溼地發展生態經濟

2014-11-26

報導媒體:上下游News&Market新聞市集 宜蘭利澤五十二甲溼地,今年被納入國家級溼地,但地主擔憂會影響農業生產,群起抗議,長期經營五十二甲溼地的荒野保護協會,為了兼顧生產與生態,首次承租三分地,以友善方式種植稻米、菱角,不但吸引珍貴的水雉下蛋,還恢復利澤「鴨母船」文化,發展另類觀光,邀請民眾吃米兼捐款,讓當地看到不一樣的經濟模式。 《溼地法》明年上路,生態和生產成兩難 宜蘭利澤農家流傳著這麼一句話:「可以沒有腳踏車,但不能沒有鴨母船」,利澤位在蘭陽溪南端,因地勢低窪,以前長期依賴小舟運輸,說是水鄉澤國也不為過,而鴨母船就是他們賴以為生的交通工具,「老人家說,以前買東西、去親戚家,甚至連娶新娘都要坐鴨母船呢!」 荒野保護協會宜蘭分會秘書說,鴨母船是當時最重要的運輸工具,每逢收割,農民會載著打穀機划向稻田,邊割邊打穀。 歷經數十年滄海桑田,水路變馬路,打穀機也被自動收割機取代,但利澤仍有少部分田區泡在水裡,成為高蹺鴴、小水鴨、黑面琵鷺的天堂,2007年,營建署將利澤五十二甲社區的濕地列為國家級溼地。 雖稱為「五十二甲溼地」,但溼地實際面積大約有290公頃,其中170甲被劃入國家級溼地,明年2月2日《溼地保育法》上路後,必須配合法規分區管制。然而,五十二甲溼地多半為私人土地,許多地主擔憂,未來興建農用設施會受限,這個月15日,300多人組成「地主權益促進會」,抗議內政部未與居民充分溝通,即把「良田劃溼地」。 友善農法,找出不一樣的經濟模式 但生態和生產真的無法兼顧嗎?一向以保護棲地為主的荒野,今年就嘗試了不同的路徑,向當地居民承租3分地,以不施農藥、化肥的方式種稻,首次收成400公斤,取名「五二呷米」,巧妙轉為「我愛吃米」的諧音,民眾捐款滿2千,就能獲贈2斤白米和紀念版竹飯勺,所得全作為棲地保育之用。 「這裡私有地多,我們應該以身作則,帶動地區看見不同的經濟效益。」不管是否被納入國家濕地,利澤仍以種稻為生,農民也知道噴藥對自己身體不好,只是受限產銷制度,一時半刻無法轉換,因此重要的是找出讓農民收益平衡的做法。明年荒野預計擴大到5公頃,直接邀請民眾認穀,未來也希望能申請營建署補助,輔導、培訓有心的農民自然農法。 不只種稻,荒野還清出一塊被布袋蓮包圍的水域,嘗試種無農藥化肥的菱角,營造水雉棲地,沒想到效果意外好,竟有三巢鳥窩、九顆蛋,明年打算擴種到2、3公頃,也進一步種水耕蔬菜、筊白筍等經濟作物,「劃為國家溼地當然會有點不方便,但可以轉個方向想,每個地區本就有自己的定位,這裡是涵養水源的地方,不適合蓋房子,如果能保留適當的農業生產,也是保留祖先傳承下來的土地風貌。」 發展鴨母船觀光,重溫祖先記憶 荒野很能理解地主的反彈,也認為,營建署可以適時啓動《溼地法》中的補償或奬勵機制,例如計算農作物被鳥啄食造成的災損,發給補償金,要求農民不要網鳥、毒鳥,農民有了一定的收益,敵意就不會這麼高,也能感受到不一樣的土地價值,農民不只種稻賣,還是土地的守護者。 今年4月時,荒野買進10艘鴨母船,培訓當地居民,組成15人划船班,發展溼地遊憩,由他們自己述說家鄉故事;7月稻子收成時,還特別安排鴨母船載著打穀機人工割稻,重溫祖先舊夢。 這些作為,除了期盼帶給居民不一樣的經濟想像,無疑希望喚醒當地的歷史記憶,已經有許多居民看到懷念的鴨母船,直嚷著也要自己做一艘。「下個月我們還想多邀一點年輕人參與培訓,一來是長輩要顧農作,二來是希望讓年輕人參與,或許哪天他們回家時,可以坐著鴨母船,感受一下阿公、父親的時光。」 秋冬賞鳥季即將拉開序幕,今年11月初,黑面琵鷺已經光臨五十二甲濕地,上百隻小水鴨、鷸鴴科鳥類也翩翩降臨,今年鳥況比去年更好,民眾可以揪20人以上團體預約,乘坐鴨母船來趟1小時的溼地之旅,聽一聽大自然和這塊土地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