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快遞

搶救城市森林,推動自然生態公園

2014-11-12

臺北市公園上百處,大小不一,卻用同一套標準,加上權責管理多頭馬車,造成潛在危機四伏,尤其生態性多樣公園,面臨法令不完備、資源匱乏與人為破壞重大危機。 臺北市公園現況面臨五大缺失,分別為:一、公園綠地硬鋪面過多、切割破壞棲地。二、入侵生物氾濫排擠原生物種。三、過度管理,造成生態系統失衡。四、公園管理從業人員缺乏生態素養。五、缺乏跨局處資訊整合與溝通。 以臺北市富陽公園,在公民團體請命下,成為唯一一處生態公園,還是面臨很多高挑戰問題,其他相類似公園,在沒有分級保護下,浩劫日益嚴重。 荒野保護協會日前呼籲臺北市長候選人正視此一問題,柯文哲得知後,表達關心之意,特別前往富陽公園了解臺北當前公園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案。 搶救城市森林七大訴求 一、水泥零成長,綠地零損失 公園裡有過多水泥花崗岩的硬鋪面步道,每一條步道的開發無疑都是一場生態浩劫,有許多步道乏人使用,卻讓動植物飽受摧殘、光禿的地表不但造成土壤流失,更喪失了涵養水源的作用,許多設計不當的人為設施及鋪面,不但造成綠地損失,亦破壞了公園裡生物棲息的多孔隙環境。森林覆蓋率較高的公園除了代表立面空間綠化程度較高,能減少城市的二氧化碳,紓緩熱島效應,亦能扮演生態跳島的角色,創造較高的生態多樣性。 二、創造多樣性的生物棲地 地景的多樣性不但為公園帶來不同層次的美感,也創造不同種類的生物的棲息空間,多樣性的棲地常是在不受人為干擾的自然生態演替下所發生的狀況,例如自然化的公園水岸,能創造多孔隙之生物棲息空間,維持或營造多樣化水體,配合水生動植物之生活史及棲息條件,使水體保有多樣之水域環境。 三、生態公園分區管理與利用 我們主張將有生態潛力的公園,優先打造為以生態保育為主的自然生態公園,並進行分區管理與利用,其中設立生態保育區作為生物主要生存、棲息、繁衍及物種最集中之區域,並劃設界線,為維護生物多樣性與棲地完整性,保留生態敏感區,區內僅供科學研究、生態復育及監測活動。 四、移除入侵種,維護生物多樣性 公園內動植物之優勢種常經過人為無心或刻意的選擇與淘汰,非自然現象,這些外來入侵種,經野生馴化且生長旺盛,會對在地原生物種產生威脅性,降低生物多樣性,並入侵到其生態空間,嚴重影響到當地生態平衡。  五、建立公民參與機制 自然生態公園可接受民間團體認養,使公園的管理得以因為在地力量的注入而永續,提昇其認同感,利用方便學習、操作的公園棲地管理系統來推廣、培訓各公園的在地志工,公園的經營管理亦應結合公民參與機制,進行定期環境監測,確保園區不致受到不當干擾及破壞,並積極復育遭受破壞之棲地環境。 六、公園串連組成完整生態廊道 每一座獨立的生態化公園就是一座小型的生物島,可以作為都市化與工業化後被迫遷走的野生物僅存的棲地;而在台北地區,土地開發利用所造成的棲地碎裂效應,更有賴這樣的自然生態公園串連破碎的自然棲地,供為野生動物移動的廊道。 七、訂立自然生態公園管理專章 公園管理的過程中,有一個得有效溝通的模式才能得以避免浪費公帑、意見衝突的管理模式,並且得以尊重彼此,唯有透過催生自然生態公園管理自治條例,才能使政府部門有法源依據與社區居民溝通,並輔以環境教育,建立公、民、專業團體都能有效溝通的平台,落實「生態之都」的發展口號。 為落實「生態之都」發展口號,訂定適切之管理辦法具有急迫性,應於期限內迅行制定。 公園現況幾大缺失 公園綠地硬鋪面過多、切割破壞棲地。 入侵生物氾濫排擠原生物種 過度管理,造成生態系統失衡。 公園管理從業人員缺乏生態素養 缺乏跨局處資訊整合與溝通 五大潛力生態公園 富陽自然生態公園-生態公園範例 木柵公園 中強公園 榮星公園 南港公園 大湖公園

11月8日起跟著節能熊阿光 到科教館節能趣

2014-11-08

11月8日起跟著節能熊阿光 到科教館節能趣 2014年11月8日至13日,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經濟部能源局、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將於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舉辦免費「節能綠活圖成果展暨節能手法分享會」。11月8日下午13:30至15:30將舉辦展覽開幕會,透過節能闖關遊戲、節能體驗、節能手法推廣、社區素人節能劇團表演及「節能綠活圖」作品等多元活動,讓民眾認識來自全台的「節能綠活圖」實際行動,節能講師亦將在現場帶領民眾用認識節能手法,歡迎家長與教師陪同孩子一起參與這場趣味十足的節能展覽,一起透過簡單務實的方式來守護家園。荒野保護協會自2012年起與經濟部能源局、工業技術研究院合作,進行社區節能推廣計劃,至今已邁入第三年。荒野保護協會節能講師走訪全台22個縣市、鄉鎮社區、學校、機關團體,除講座推廣外,更帶領民眾動手實際操作,將生活節能手法繪製成「節能綠活圖」,另於暑期籌辦「節能阿光魔法小學堂」親子夏令營,讓節能觀念具體落實至每一個家庭。更多活動資訊歡迎請上活動網站。 荒野保護協會自2005年起推動夏至關燈,2010年開始改與國際一同響應「Earth Hour地球一小時」,每年透過倡議行動來推動節能減碳與氣候變遷調適觀念。2012年起與工業技術研究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合作,共同推動民生用電的六大節能手法。2013年更進步將六大能源手法結合「綠色生活地圖」,發展出「節能綠活圖工作坊」,讓參與學員在接受節能手法後,學習檢視生活中各項用水、用電、能源消耗情形,繪製「節能綠活圖」來檢核與提醒。 三年來在經濟部能源局指導下荒野保護協會與工研院合作共培訓851位節能志工參與推廣、節能綠活圖工作坊共舉辦337場、推廣講座共1,560場,總計參與人次為151,560人,以一個家庭4人來計算,透過參與學員共計影響全台60萬人。 在全台巡迴推廣將近兩年中,節能綠活圖工作坊與學員共創許多動人故事,如台南關廟區天后育幼院,參與學員除國小至高中院生外,甚至有外國服務志工加入,對於工作坊推廣教材讚不絕口;位於教學資源相較缺乏的偏遠地區——南投信義鄉望鄉長老教會、雲林橋頭國小許厝分校,當節能講師到校教學時,當地學生直接與熱情的參與及回饋讓講師感動不已;此外,來自由一群婆婆媽媽組成的台南市土城子鄉音劇團,更在參與節能檢核踏察後,凝聚社區情感,創作以地球暖化為主題的行動劇,以表演方式來表達對氣候變遷的關心,11月8日活動開幕當天,台南土城子鄉音劇團亦將北上演出,以行動共襄盛舉。 2014年「節能綠活圖成果展暨節能手法分享會」將在11月8日起至11月13日於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展出,活動為免費入場,現場亦有節能講師帶領民眾在深入了解節能手法。展覽內容除提供氣候變遷資訊,更以節能手法設計成遊戲關卡活動,讓大小朋友透過趣味方式認識節能的重要。 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賴榮孝表示:「今天的分享會現場展示三年來各個參與單位的推廣成果,更期待透過免費分享會影響全民,在不影響生活品質的情況下,用簡單的節能手法聰明節電、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及能源浪費。歡迎對地球、環境關心的朋友走訪現場,跟著節能代言熊~阿光一起節能趣!」   【展覽時間】2014年11月8日—11月13日       週一至週五09:00—17:00,假日延至18:00(逢週一休館) 【展覽地點】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一樓大廳(台北市士林區士商路189號) 【活動網站】https://www.sow.org.tw/info/news/20141024/3171 【新聞聯絡人】 何芝迎/荒野保護協會媒體宣傳部專員 0912-057-563 劉峻儒/荒野保護協會社區節能推廣計畫主持人 0988-970-015

水里大彎開發案 影響飲用水安全

2014-11-05

環團:水里大彎開發案 影響飲用水安全 環保署日進行「水里大彎服務區開發計畫」第二階段環境影響評估範疇界定會議,環團上午表示,該案是全國最鄰近自來水廠之水源區開發案,也是「統一夢世界」後的另一個水源區大型遊憩開發案,由於太靠近自來水廠,且位於一公里範圍內,極可能位於「飲用水取水口一定距離內」,可能危及飲用水安全。 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粘麗玉主任表示,南投縣環保局提出開發基地非位於「飲用水取水口一定距離內」,但根據環保署網站資料表示,開發基地位於「水里飲用水取水口一定距離內」,懷疑南投縣環保局有偽造嫌疑、護航開發。 台南市水資源保育聯盟理事邱春華表示,「飲用水取水口一定距離內」屬第1類環境敏感區,限制開發,且該案屬河川填築新生地,基地內發現重金屬成分高,台電也沒交代填築物料來源,又未進行沉降穩定測試分析等,因此要求環保署先釐清涉違法爭議。 荒野保護協會台南分會環境培力組張讚合教授表示,該案可能與日月潭向山案結合,興建纜車,而目前又不提出,有切割環評嫌疑,建議環保署先釐清環境區位是否適合開發,要求退件。 報導媒體:聯合晚報   全國最鄰近「自來水廠」之水源區開發案 要求釐清南投縣環保局、環保署是否不當護航開發「水里大彎」開發影響飲用水安全 環保署今日進行「水里大彎服務區開發計畫」第二階段環境影響評估範疇界定會議 ,這是全國最鄰近自來水廠之水源區開發案,本案是「統一夢世界」(位於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後的另一個水源區大型遊憩開發案。環團指出,本案由於太靠近自來水廠,且位於1公里範圍內,又極可能位於「飲用水取水口一定距離內」但是南投縣環保局卻指出本開發基地非位於「飲用水取水口一定距離內」,有護航嫌疑? 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粘麗玉主任表示,本會結合其他環保團體近三年來從「清境農場開發案」到「統一夢世界」案,到今天的「水里大彎服務區開發計畫案」,無不是為保護水源區反對不當開發,今天要求環保署先釐清開發基地是否位於「飲用水取水口一定距離內」,由於南投縣環保局99.10.19投環局水字第0990018405號函提出開發基地非位於「飲用水取水口一定距離內」,但根據環保署網站資料,有八七投府環二字第一四四0五六號函,表示開發基地位於「水里飲用水取水口一定距離內」,顯然南投縣環保局公然有偽造嫌疑,顯然為護航開發,不過環保署網站卻無法下載公告公文,是否環保署也在護航? 要健康婆婆媽媽團執行長顏淑女表示,基地內的「飲用水取水口一定距離內」竟然劃為遊樂休憩區,真是不可思議,如果開發案過關,以後所有水源區都遭殃了。 台南市水資源保育聯盟理事邱春華表示,「飲用水取水口一定距離內」屬第1類環境敏感區,限制開發,為何南投縣環保局公然偽造,今天會議前一定要先釐清。本案屬河川填築新生地,而基地內發現重金屬成分高(只分析2點),台電也沒交代填築物料來源,又未進行沉降穩定測試分析等,環團認為疑點重重,要求環保署先釐清涉違法爭議, 荒野保護協會台南分會環境培力組張讚合教授表示,本案基地太近自來水廠,一旦開發,每日大量遊客勢必造成自來水重大汙染,加上後續可能與日月潭向山案結合,興建纜車,而目前又不提出,有切割環評嫌疑,建議本案先釐清環境區位是否適合開發,要求退件。 報導媒體:苦勞網

外來種植物互花米草 危害金門海岸

2014-11-04

護海岸生態 金門移除入侵植物 金門縣政府今天說,為維護地區海岸生態,持續辦理中蘭海濱外來入侵植物互花米草移除作業,請採蚵或捕漁的民眾注意安全。 互花米草名列世界百大入侵生物,它的根系由對岸中國大陸隨潮汐飄流入侵金門縣;縣府在民國96年2月於浯江溪發現後,委託農委會和荒野保護協會進行移除試驗與監控,自97年到102年移除共33公頃的互花米草。 建設處農林科說,怪手的移除方式雖然對潮間帶造成一定衝擊,但約一年的時間就可恢復原來的生物相。 縣府進一步表示,依據金門國家公園長期監測報告得知,互花米草移除作業有利營造稚鱟生存環境,也能回復原來的生態系統,未來縣府將持續辦理清除外來種互花米草,關注金門的環境生態。 縣府指出,經測量,中蘭海濱互花米草的入侵面積約30公頃,因這個區域地勢較平坦面積較集中,預估年底前可移除8到10公頃;洋山、呂厝海部分復萌區域也將一併移除。中蘭海邊已從今天起施作,請民眾注意安全。 報導媒體:中央社   入侵植物互花米草 危害金門海岸 為維護金門海岸生態,金門縣政府持續清除外來入侵植物互花米草,這種耐鹽耐淹,又抗風浪的植物,除了繁殖能力驚人,還會破壞近海生物棲地、堵塞航道,已名列世界百大入侵生物,縣府強調,未來縣府將一舉清除外來種互花米草,持續關注金門的環境生態。 互花米草為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命力頑強,種子可隨風浪傳播,單株一年內可繁殖幾十甚至上百株,原產地美國東南部海岸,當初是從大陸隨著潮汐飄流入侵金門。 縣府在民國96年2月於浯江溪發現後,委託農委會和荒野保護協會進行移除試驗與監控,自97年到102年移除共33公頃的互花米草。 建設處農林科說,怪手的移除方式雖然對潮間帶造成一定衝擊,但約一年的時間就可恢復原來的生物相。互花米草也入侵台灣高美溼地、大成濕地及淡水河口等處,金門縣的移除成效成為各縣市參考經驗,未來將持續爭取中央預算,進行外來種移除作業。 報導媒體:聯合報   互花米草入侵 金門大掃除 耐鹽又耐淹,單株1年內可以繁殖100株的互花米草,也「小三通」從對岸入侵金門,縣府6年前開始移除這種破壞海岸生態系統,堵塞航道的強勢植物,至今面積廣達33公頃,目前仍持續進行中。 「互花米草」原產地在美國東南部海岸,中國大陸於1979年引入上海崇明島,隨後因為物種自然拓殖,已成為強勢入侵種,帶來破壞近海生物棲息環境、堵塞航道和影響海水交換能力,導致水質下降,不利灘塗養殖的環境威脅,並會誘發赤潮,致使大片紅樹林消失,已名列世界100大入侵生物。 縣府在96年2月5日於浯江溪口,發現互花米草隨著潮汐入侵後,委託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黃朝慶博士及荒野保護協會進行移除試驗與監控,其中以機械掩埋方式成效最高。 近年來已陸續完成浯江溪口、官澳內堤與外堤、洋山、呂厝鶯山廟、西園、金沙溪等區域的移除作業,總面積約33公頃。 縣府指出,採用怪手移除的方式,雖會對潮間帶造成一定衝擊,但約1年的時間,即可恢復原來的生物相。另依據金門國家公園環境長期監測報告,移除互花米草也有利於回復「活化石」鱟的生態系統。 縣府今天起在中蘭海濱進行移除作業,面積估約30公頃,因該區域地勢較平坦,且分布面積集中,預估年底前可移除8至10公頃,另洋山、呂厝海部份復萌區域也將一併移除。 縣府表示,互花米草也入侵台灣高美溼地、大成濕地及淡水河口等處,金門縣的移除成效成為各縣市參考經驗,未來將持續爭取中央預算,進行外來種移除作業。 報導媒體:中時電子報

2014 國際淨灘行動成果講座

2014-10-24

  人人都知道,海洋是人類珍貴的食糧寶庫,而荒野保護協會在八年緊鑼密鼓的淨灘行動中發現,近年來海洋成為人類的「二手許願池」,在沙灘上及海洋中,我們很容易撿拾到生活用品、兒童玩具、家庭廢棄物等。在台灣,最常見的垃圾居民有:免洗餐盒、塑膠袋、塑膠湯匙、吸管、保特瓶、橡皮筋、瓶蓋、玻璃瓶等。原該是貝殼與沙粒的海灘,竟然在短短數十年間成為「垃圾停泊站」,各式各樣五彩繽紛的垃圾就這樣躺在艷陽高照的沙灘及海洋上。這些塑膠垃圾經過陽光照射,緩慢地剝離成小碎片,最後形成奈米尺寸的微塑膠,儘管越變越小,但它們不會從地球上消失,最終成為地球永久居民。   看到滿布垃圾的海洋,你也許會納悶:「塑膠變小了會造成什麼危害呢?」「海上的塑膠垃圾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它們會對環境造成什麼威脅?」「我和這些垃圾有什麼關係?它們會影響到我嗎?」是的!這些垃圾和人類的生活習慣有直接關係,並且它會間接影響每個人的健康。今年6月23日首屆聯合國環境大會宣布:海洋中大量的塑膠垃圾,不僅嚴重威脅海洋生物,同時影響人類的旅遊業、漁業及商業,每年對海洋生態系統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130億美元。一場談論「海洋×塑膠×人類」的講座,你不能錯過!   講座日期:2014/11/20(四) 講座時間:10:30至12:00 活動地點:台北NGO會館(台北市中正區青島東路8號/捷運善導寺站2號出口) ※現場設有海洋廢棄物展示區,歡迎提前報到參觀!   聯絡人: 02-23071568 分機22 何小姐  講座報名由此去

節能綠活圖成果展暨節能手法分享會

2014-10-24

來科教館跟著阿光節能趣~2014節能綠活圖成果展暨節能手法分享會     北極熊阿光說:天氣怎麼越來愈熱,雪地融化得好快,我住的地方越來越小了… 食物越來越少,害我常常餓肚子,我圓滾滾的肚子也越來越小了…   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節能、減碳、珍惜地球資源、一起守護可愛的北極熊呢? 我們邀請大朋友、小朋友一起來闖關,體驗學習節能綠生活, 並感受來自全國「節能綠活圖」的溫柔行動,一起用美麗的步伐守護我們的家園。   活動日期:2014/11/8(六)-11/13(四) 活動地點: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一樓大廳 免費參觀(交通指南) 指導單位:經濟部能源局 主辦單位:荒野保護協會、工業技術研究院 協辦單位: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展覽開幕式 2014/11/8 (六) 13:30-15:30 烏克麗麗表演-台北青年社區 節能廣播劇 貴賓致詞 節能行動劇-台南土城子鄉音劇團 表揚與感謝 節能成果分享 節能誓師 節能綠活圖成果展暨節能手法分享會 2014/11/8-13 (六)13:30-18:00 (日、二~四)10:00-17:00 氣候變遷大解密-CO2大量排放,造成氣候改變,對我們造成什麼影響? 我們能做什麼-面對後變遷,善用節能手法與行動做出改變! 節能手法-一個小小動作,改變生活習慣,就能節能減碳省荷包。 計畫說明&節能綠活圖-深入社區及校園,讓節能觀念從生活扎根,全民行動。創新節能ICON,融入重視環保、自然、人文的生活地圖。 成果數據&作品影像區-歷年社區節能推廣及大小朋友的活動實況。「節能綠活圖」作品呈現。

青少年缺乏接觸自然 最常見動物是流浪狗

2014-10-22

金車調查 青少年最常見的動物竟是流浪狗 金車教育基金會今午公布生態休閒問卷調查指出,青少年台灣生態學缺課,除家中寵物外,最常見的動物為流浪狗、麻雀及蝴蝶、蝸牛最多,五成青少年野外活動多為拍照、攝影或烤肉。 金車總幹事曾清芸表示,調查顯示現代青少年擁有豐富的科技生活,自然休閒生活卻相對缺乏,導致保育行動有限與對待環境的做法有錯,其實六成以上青少年參加自然野外活動時,覺得快樂自在且充實,顯示生態休閒給青少年的感覺是正向的。 金車調查結果指,環境教育法實施三年,但青少年接觸自然生態機會卻未增加,36.1%學生只在寒暑假才會參加與自然生態有關的野外活動,甚至12.3%青少年全年都沒有去,顯示自生態活動嚴重不足。 荒野保護協會兒童教育委員會總召集人童瑞華表示,台灣的生態如此豐富,問卷調查卻指青少年最熟悉的動物是流浪狗,看到調查結果也覺得很訝異,現在小孩上網或看電視都可以獨自完成,對別人、對自然等關懷就會比較少,這將是嚴重的問題。 報導媒體:自由時報   嚴重缺乏生態課程 74%青少年 最常見動物是流浪狗 金車教育基金會昨天公布「青少年生態休閒素養調查」,發現高達七成四以上的青少年,最常見到的動物是「流浪狗」,三成六中小學生說,只有寒暑假才會去野外參加自然生態活動;有一成二表示,一整年都沒有參加過。基金會總幹事曾清芸表示,顯示學生嚴重缺乏生態課程,環境教育意識有待加強。 為了解學生的生態素養,金車教育基金會針對一千八百多位中小學生調查,發現不少「宅男、宅女」。五成六青少年表示,假日家上網、打電動,選擇到戶外踏青的僅二成。 六成學生表示,參加生態活動都仰賴父母規畫;三成六學生指出,只能利用寒暑假出遊;一成四則表示,每三個月才有一次到野外的機會。 「很多學生出現『大自然缺乏症』,活動地點不是水泥教室,就是在城市住家。」曾清芸表示,最令人訝異的是,有超過七成四青少年表示,最常見到的動物是流浪狗,其次是麻雀、蝴蝶、蝸牛,讓人啼笑皆非。她擔憂,長此下去,孩子恐怕不認識台灣野生動物。 荒野保護協會兒童教育委員會召集人童瑞華也有同感,她指出,調查顯示,有六成青少年還是喜歡參加野外活動,但行動力不足。 童瑞華認為,父母有責任帶孩子走入大自然,感受生態,才能提高孩子對環境保育的思維與素養。 報導媒體:人間福報   青少年缺接觸自然 最常見動物是流浪狗 金車教育基金會今(21)日公布青少年生態休閒素養概況調查,結果顯示,除了家中寵物外,青少年前3名最常看見的動物分別是流浪狗、麻雀與蝴蝶,其中更有7成以上青少年選擇流浪狗為最常見的動物之一。荒野保護協會兒童教育委員會召集人童瑞華指出,現代孩子並非失去山林,而是從未走入過。 根據調查,青少年假日休閒以在家看電視、用電腦最多,比率超過55%,並有3成6學生只在寒暑假參加自然生態相關活動、1成2學生表示整年都沒有參加。影響參加活動的原因以「父母太忙」居首,占3成,但有高達6成青少年的自然野外活動是由父母所規劃;其中,拍照攝影以及烤肉,都有將近5成青少年複選為主要的野外活動。 對此,金車教育基金會總幹事曾清芸表示,青少年在野外的活動與家長的引導息息相關,但是台灣從事的野外活動仍多停留在消費自然的心態,有待改善。 童瑞華指出,調查數據顯示青少年還是想要到戶外探險。但是她認為,現今青少年生活型態其實「相當自我」,例如上網、看電視等活動,都是一個人可以完成的,缺乏對於自然或人文上的關懷,是蠻嚴重的現象。她感覺,接近大自然的孩子EQ比較好,比較不會對周遭無感。 對於現代人常擔心野外危險或者「怕曬」,童瑞華以「失去山林的孩子」一書呼籲,走入山林不是選擇要不要的事情,而是必須做的,因為人所有食、衣、住、行都是取自大自然。她說,從現代孩子的生活模式來看,他們並非失去山林,而是從未走入過。 該調查於2014年6月至7月進行,針對全國小學5年級至高中學生進行調查,考量城鄉差距,抽出2千學生作為樣本,有效問卷回收1804份,在信心水準97%下,誤差在正負2.6%。 報導媒體:新頭殼   青少年疏離大自然 家長有責 每天青少年最常見到的動物竟是流浪狗!金車教育基金會針對青少年生態休閒概況做調查,數據顯示,56.5%的青少年假日最常從事的休閒是在家上網、聊天、打電玩,顯示青少年與自然疏遠。建議家長應善用假日帶孩子接觸大自然,以培養對環境、人類的同理心。 金車教育基金會針對全國小學到高中調查,有56.5%的青少年假日最常在家上網聊天打電動,其次是看電視,以居家休閒最多,而有36.1%學生只在寒暑假會去參加與自然生態有關的野外活動,甚至12.3%的青少年全年都沒有去,顯示自然生態活動嚴重不足。 【家長下指導棋】  荒野保護協會兒童教育委員會總召董瑞華表示,孩童雖有機會透過家人的帶領接觸大自然,但許多自然場域都在遙遠的他鄉,只要回到都市後,多數的孩童仍會無法接觸自然,顯示主導他們進行生態休閒活動的因素仍是以長輩為主。 而除了家中寵物之外,青少年最常見的動物首位是流浪狗,占74.2%、其次則為麻雀63.1%和蝴蝶57.5%。青少年自然生態知識的途徑依序為網路62.4%、電視影片47.8%及書報雜誌40%。 【內心嚮往大自然】  有64.5%青少年在自然野外活動中覺得快樂,有63.5%感到自在、53.7%感到充實且有意義,顯示青少年參加生態休閒活動是正向的。但仍有34.3%怕蟲蛇叮咬及18.4%怕太陽曬,以女生居多,且年齡愈大愈怕曬。 金車教育基金會總幹事曾清芸說,台灣島嶼雖小,但擁有山林海洋且地理位置卓越,多樣化的棲地條件與豐富物種,失去探索這些美好的孩子很可惜。 報導媒體:台灣醒報   青少年最常看到的動物竟是流浪狗 金車教育基金會今公布青少年生態休閒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青少年的台灣生態學嚴重缺課,除家中寵物外,最常見的動物為流浪狗,比例高達7成,其次為麻雀及蝴蝶,且有5成青少年從事的野外活動多為拍照、烤肉或露營,顯示青少年雖有接觸野外,但對自然的認識相對缺乏。 金車教育基金會總幹事曾清芸指出,台灣環境教育法已實施3年,但青少年接觸自然生態的機會並無增加,有36%學生只有在寒暑假才會去參加與自然生態有關的野外活動,甚至有12%的青少年全年都沒有去,且主要靠父母規劃,因父母太忙而難以參加戶外活動的比例高。 曾清芸說,有6成以上青少年覺得參加自然野外活動覺得快樂、自在且充實,顯見青少年喜歡接觸大自然,但在野外最常做的事卻是烤肉、露營等可能傷害自然環境的行為,野外活動內容需有更多規劃。 荒野保護協會兒童教育委員會召集人童瑞華表示,台灣生態豐富,但孩子最熟悉的竟是流浪狗,令人感慨,荒野近年發現,孩子現在接觸大自然的方式,多半是由父母安排去遙遠地方參與夏令營,但回到都市後與自然連結無法延續,仍舊覺得環境與自己無關,建議可從校園、生活周遭生態環境觀察起。 曾清芸說,孩子看到其他生物,或多或少會有印象,但這次調查卻發現流浪狗是孩子最常見的動物,顯見孩子生活缺乏其餘生態刺激,對自然環境的疏離越來越明顯,戶外休閒常需父母的配合和帶領,建議家長盡量撥出時間陪孩子到戶外,「父母別太忙,孩子就不宅」 報導媒體:中時電子報   宅小孩 最常見動物竟是流浪狗 金車教育基金會今天公布青少年生態休閒調查結果,發現時下青少年的生態學「嚴重缺課」,假日幾乎「宅在家」;而且當問到青少年最常見到的動物,排名第一的竟然是流浪狗,第二、三名分別是麻雀和蝴蝶,顯示時下青少年缺乏自然休閒生活,且動物棄養嚴重。 金車基金會7月針對國小五年級至高中職學生,進行生態休閒概況調查,結果發現《環境教育法》已上路三年,但青少年接觸自然生態的機會卻沒有增加。三成六學生的只有寒暑假才會參加與自然生態有關的野外活動,甚至有12%的青少年全年都沒去過,每個月一次的也只有兩成。 根據調查,受訪青少年假日最常做的活動是上網(56%)、看電視(55%)、逛街(28%)和補習(24%),會走到戶外踏青的僅20%。青少年外出主要靠父母規畫,若父母太忙就無法參加戶外活動;青少年最常見的動物除了流浪狗、麻雀、蝴蝶,第四、第五名分別是蝸牛和蜻蜓。 金車教育基金會總幹事曾清芸說,青少年常見動物若變成流浪狗及麻雀,將是台灣生態及青少年生活的「浩劫」,父母應多引導孩子走入自然。 荒野保護協會兒童教育委員會總召童瑞華表示,都會區的孩童雖有機會透過學校或家人接觸大自然,但許多場域非常遙遠,回到都市後多數的孩童還是無法延續和自然連結,建議除了父母多陪伴,可以認養代替購買寵物。 報導媒體:聯合晚報

台南土城子鄉音劇團 用「行動劇」教你生活節能

2014-10-21

台南土城子鄉音劇團 用「行動劇」教你生活節能 邀請厝邊一同來看戲   由荒野保護協會承辦,經濟部能源局、工研院主辦的「2014節能綠活圖 社區校園工作坊」至今年已邁入第三年,全國各地節能講師深入社區與學校,帶領民眾避免用電浪費、達成有效節電,並繪製「節能綠活圖」註1來檢視成效。其中台南市安南區(古台江)「土城子鄉音劇團」成員於今年度培訓課程結束後,有感環境議題已影響切身甚鉅,將在2014年10月22日晚間7時30分於台南安慶里活動中心,以「行動劇」表演方式呈現「燒風」(台語:熱風)所發生的變化,帶領民眾了解地球暖化下的環境是如何改變個人日常生活。   參與節能綠活圖工作坊的台南市安南區(古台江)「土城子鄉音劇團」,成員由社區婆婆媽媽組成,平時以關懷社區文化生活為議題來創作劇目,在今年度工作坊結束後,了解環境議題與個人習習相關,主動開始蒐集鄰里間的生活經驗,持續和荒野保護協會節能講師討論,構思劇本並定期排演,將以「燒風」發生的緣由,透過演出真實呈現人民靠天吃飯的擔憂和無助,期盼讓非都會區裡的鄉村居民能對地球暖化有所理解,開始對生活節能付出行動。2014年10月22日的首演將作為三年節能推廣成果的序曲,歡迎關心生活環境,重視氣候變遷,愛護土地家園的人,一同前來支持鼓勵在地居民的行動劇。   荒野保護協會自2012年開始與工研院及經濟部能源局合作,共同推動民生用電的生活節能手法,運用綠色生活地圖的節能icon深入全台20個縣市裡的社區、社團與學校,經由全國各地節能講師帶領下,讓一般民眾熟悉周遭用電狀況後,再運用工研院「生活節能手法」構思節省不必要用電方法、達成有效節電,並繪製節能綠活圖來檢視成效,讓節能減碳不只是口號,而是貼近民眾的生活實際運用。   【聯絡人】劉峻儒/荒野保護協會社區節能推廣計畫主持人0988-970-015   10月22日(星期三) 表演資訊 演出地點:台南安慶里活動中心(台南市安南區長溪路一段168巷133號) 演出時間:2014年10月22日(三)晚間19:30-21:00 主辦單位:經濟部能源局、工業技術研究院 承辦單位:荒野保護協會   一群人到底在拉扯些什麼呢10/22晚上答案就揭曉了   即將收成的虱目魚因溫差太大全部「翻肚」

種田不要種房子 搶救宜蘭農田 民團發起連署

2014-10-20

圖片來源:「守護宜蘭心價值」-搶救農田地景 種田不要種房子 民團發起連署 宜蘭近年來農舍驟增,10多個民間團體10月17日發起「搶救農田地景」行動,呼籲各界「種田不要種房子」。   雪山隧道通車後,宜蘭的農舍越來越多,問題也增加,引發民間團體憤怒。由守護宜蘭工作坊、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地球公民基金會、台灣千里步道協會、社團法人宜蘭縣公民監督聯盟、宜蘭社區大學、羅東社區大學等10多個民間團體,上午在員山鄉一處農田舉辦「搶救農田地景」行動,高喊「種田不要種房子」,作家小野也前往相挺。   在這場行動中,這些團體也在休耕的農田中,畫出「NO」及農舍的圖樣,表達訴求。   這些團體說,農舍問題起源於民國89年的「農發條例修正案」,因大幅放寬農地分割買賣的門檻,且對象不限農民,加上農地可以興建農舍、政府執法不力,從此農田消失破碎,農地炒作、社會資源使用不公、農業生產環境惡化、農村地景迅速劣變,耕者無其田的世代也再度來臨。   他們表示,全國的新建農舍有7成集中在宜蘭,雪隧開通後變本加厲。2010年以來,以平均每年700棟的速度增長,等於每天增加兩棟,這些豪華農舍多做為度假別墅,或變相經營民宿餐廳、家庭式工廠,散布的農舍不僅破壞完整的田園地貌,也讓農業生產環境埋下污染隱憂,增加公共設施成本;農地快速流失,難以因應迫切的糧食危機,凸顯「農發條例修正案」早已悖離立法意旨,亟需檢討修正。   這些團體要求,落實農地(舍)農用、縣政府要訂定地方自治條例,保護宜蘭地景與優良農田、要求中央政府修改相關法規,遏止農舍濫建。未來,他們也將舉辦連署活動,號召更多團體響應,並舉辦多場論壇,希望有關單位重視這個問題。   小野表示,政策的錯誤,破壞宜蘭過去的農田與地景景觀,這個問題與食安問題一樣。過去在維護宜蘭地景的人都是少數人在做,希望大家共同響應「搶救農田地景」行動的訴求。   報導媒體:中央社     NO農舍 搶救宜蘭農田 由守護宜蘭工作坊發起,荒野保護協會、地球公民基金會等多個團體聯名響應的「守護宜蘭心價值─搶救農田地景」活動,昨在員山鄉發表宣言,指良田蓋農舍讓土地破碎,座落在蘭陽平原的農舍已破萬棟。農地炒作造成高地價,劣變的農村地景讓「耕者無其田」的時代來臨。   宜蘭縣農田水利會統計,宜蘭縣有7萬9000餘名農民,來自外縣市的農民近3萬人,近十年來宜蘭縣增加約7000棟農舍,連同在十年前就存在的農舍,座落在蘭陽平原的農舍已破萬棟。   守護宜蘭工作坊指出,農舍問題起源於89年《農發條例修正案》,放寬農地分割買賣門檻,對象不限農民,全國新建農舍7成集中在宜蘭,99年起每年以700棟速度增長,「假農民」享受農民福利,真農民卻買不起農地。   農民代表黃國添說,雪隧通車後外縣市民眾大舉來宜蘭「種農舍」,食物已經短缺,農地卻愈來愈少,政府一定要修法。作家小野說,取得農地的都不是種田,都是蓋房子,如果連農田都保不住,豈不悲哀?   各團體在休耕的農地上踩踏出NO農舍的圖樣,並提出落實農地(舍)農用,要求縣政府訂定地方自治條例保護地景、農田,中央修改農發條例第18條等相關法規,遏止農舍濫建等三大訴求。   宜蘭縣副縣長吳澤成表示,落實農地(舍)農用與訂定地方自治條例,縣府已在研擬當中,宜縣府也會建議農委會,促使中央修改農發條例。   報導媒體:中時電子報     宜蘭種田不種房 民團阻農舍濫建 守護宜蘭工作坊昨舉行「守護宜蘭心價值,搶救農田地景」連署行動誓師大會,要求落實農地農用、縣府訂定自治條例護良田、中央修訂農發條例,遏止農舍濫建,吸引廿多個團體響應,作家小野也到場力挺。   NO農舍字樣 20餘團體誓師   國內近幾年新建農舍,有七成集中在蘭陽平原,宜蘭每年新增七百間,不但農田完整性遭破壞,也影響耕作;許多豪華農舍變成度假別墅,或變相經營餐廳、民宿,地價也隨之飆漲,真農民買不起農地,面臨耕者無其田困境。昨天這場誓師大會現場,主辦單位特地在農地上設計出大型「NO農舍」字樣,訴求「種田不要種房子」。   「捍衛好山好水好農田!」發起人李寶蓮說,農舍問題源自於十四年前的農發條例修正案,因大幅放寬農地買賣門檻,一發不可收拾,導致農村地景變調、農業生產環境惡化。她決定發起搶救行動,透過網路連署開「第一槍」,再辦論壇、街頭宣講,發展成公民運動找出路。   宜蘭農田水利會會長許南山說,最近抽檢宜蘭縣三百五十條農田排水溝,其中八十五條含微量重金屬,雖符合國家標準,但水質若持續惡化,未來恐影響糧食安全;水利會堅持農田灌溉溝禁止農舍搭排,為農業生產環境把關。小野則舉紀錄片《看見台灣》為例,片尾美好鏡頭便是宜蘭小農耕作畫面,希望宜蘭全力保護良田。   縣府稱建請中央修法   宜蘭地政處處長黃志良回應,已定期查緝縣內違法農舍,制定加強稽查行政法規因應,並建請中央修訂農發條例,重新規範農地買賣及農舍新建;另對農民資格設立認定標準,以利地方政府依循辦理。   報導媒體:自由時報電子報       環團發起守護宜蘭心價值─搶救農田地景行動 雪隧通車不到10年,宜蘭快速淪陷!守護宜蘭工作坊等20幾個團體發起「守護宜蘭心價值」─搶救農田地景行動,強調農舍議題的權益關係人,不僅是地主、建商和仲介,更是所有張口吃飯的台灣人,號召民眾一起呵護好山好水,督促政府落實「農地農用、農舍農用」,「種田不要種房子」。 全國的新建農舍有7成集中在宜蘭,雪隧開通後變本加利,2010年以來,以平均每年700棟的速度增長,等於每天增加2棟。「曾經任一角落都可遙望龜山島-宜蘭人的心靈故鄉,如今一幢幢的豪華農舍劃斷無垠天際線……」,   為搶救蘭陽,搶救台灣的文化價值,守護宜蘭工作坊、荒野保護協會、地球公民基金會、千里步道協會、社團法人宜蘭縣公民監督聯盟、宜蘭縣教師會等20多個團體今天在宜蘭縣員山鄉深溝村一處農田,舉行「守護宜蘭心價值」─搶救農田地景行動誓師大會,疾呼「種田不要種房子」,知名作家小野、宜蘭農田水利會會長許南山與代耕業者均到場聲援。   農地農用、農舍農用  修改農發條例遏止農舍濫建   「今日宜蘭,明日花東,後天全台」,主辦單位表示,農舍問題起源於2000年《農發條例修正案》,大幅放寬農地分割買賣的門檻,且對象不限農民,加上農地可以興建農舍、地方政府執法不力,從此農田消失破碎、農地炒作、社會資源使用不公、農業生產環境惡化、農村地景迅速劣變,耕者無其田的世代也再度來臨。   主辦單位指出,這些豪華農舍多做為渡假別墅,或變相經營民宿餐廳、家庭式工廠,散佈的農舍不僅破壞完整的田園地貌,也讓農業生產環境埋下污染隱憂,增加公共設施的成本。農地快速流失,讓地狹人稠的台灣,難以因應迫切的糧食危機。種種惡果,在在凸顯了《農發條例》早已悖離立法意旨,亟需檢討修正。   環團強調,農地承載著糧食生產、生活文化,水資源涵養,以及生物多樣等多重價值,是先民留下的珍貴遺產,是宜蘭人共同的驕傲,更是全台灣人所共享的文化景觀,號召民眾為守護家鄉田園挺身而起,一起督促政府¬落實「農地農用、農舍農用」,要求縣政府訂定地方自治條例,保護宜蘭地景與優良農田;中央政府修改農發條例第18條等相關法規,遏止農舍濫建。   報導媒體:民報

統一夢世界開發爭議 環團向國有財產局陳情

2014-10-07

環保團體今日(10/7)拜會國有財產局台南辦事處,陳情指出統一夢世界開發占用土地20多公頃被判決確定,未來不能租售國有地給統樂公司開發,台南辦事處說明,該土地係配合工商綜合區及國有非公用地提供開發相關法令要點,提供「同意申請開發」,不是「同意開發」,契約期限至105年底,屆期申請單位若提出展延,再依法受理審查,且超過500坪國有地不能出售。 包括南市水資源保育聯盟、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南市環境保護聯盟、荒野保護協會台南分會等團體代表到場陳情,他們強調不是來「踢館」,而是建請嚴格把關,不能讓國有地淪為財團土地,破壞水土保持與水源保護。 他們指出,97年11月台南地方法院宣判統樂公司陳姓及顏姓二人「連續意圖為自己及他人不法之利益,竊佔他人不動產」有罪,而竊占部分包括國有地約20公頃多,國有財產局不能租售國有地給統樂公司。 他們表示,統樂公司不但未恢復原狀,竟於98年又送「統一夢世界」開發案至環保署環評,預定開發1800間旅館、土地超過150公頃,目前環保署正進行二階環評範疇界定會議,如果可以違法占用在先再來興建核准,豈不鼓勵民眾如法炮製,未來水土保持的國有地將陸續淪陷。 報導媒體: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