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部落格:無塑海洋

無塑海洋

無塑海洋

臺灣四面環海,沿海居民也以擁有獨特的自然資源及便利的生活圈為傲。但近海漁業面臨枯竭、海漂垃圾汙染海域、海岸周邊生態系也遭到巨大變動,經數年淨灘資料統計,海洋廢棄物中,80%左右為生物無法分解的「一次性塑膠產品」,廢棄物中有漁業及水產養殖用具如保麗龍浮具、漁網、釣魚線、浮標、水產養殖的用具…,還有民生方面的塑膠袋、塑膠吸管、塑膠瓶罐、塑膠蓋,也有醫療廢棄物如塑膠針筒、軟管等。細細觀察海灘細沙,更可發現塑膠廢棄物經過日照與海水沖刷後,已裂解為難以分離及撿起的塑膠微粒。 根據各國專家學者研究,塑膠廢棄物及塑膠微粒已成為海洋生物誤食的對象,也是海洋生物致死原因之一。因此,維持藍海清潔及海洋生物棲地健康,並阻止塑膠垃圾進入海洋,是必要的環境守護手段。 綜觀海洋廢棄物的問題,除了塑膠材質本身難以分解之外,廢棄物數量過大也是造成物質流入海洋的主要原因。因此除了推動源頭減塑,也應透過釜底抽薪的方式是推動零廢棄的生活:推動資源循環的環保政策、推動自備容器購物、推動生活用品的重複利用及循環經濟等,以達成無塑海洋的重要面向,期望終有一天能重回清淨藍海的樣貌。

2014海洋減塑青年行動 第二波熱烈報名中!

2014-04-24

    2014海洋減塑青年行動 Clean Ocean Youth Movement   第二波熱烈報名中,延長至6月25日   2014年荒野海洋倡議行動-愛海無ㄐㄩˋ,舉辦全台首次以青年學子為主的「海洋減塑青年行動」論壇,邀請海洋兩岸三地青年發起塑膠減量行動,運用創意與實際行動將「減塑方案」落實在校園與生活中。論壇將在2014年8月23日至25日,於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舉辦,更邀請國外海洋塑膠污染議題相關的研究員、非營利組織人員、以及創意行銷的經驗人士等共同參與,藉由經驗分享激發出大家的熱情與創意。青年學子藉由會議過程培養出實際參與環境議題的能力,進一步為我們所居住的環境、養育我們的大海帶來更多改善!   荒野自2008年世界地球日開始清淨海灘、2010年起響應全球國際淨灘日,每年九月到十月之間都有近百個學校、企業與團體參與荒野發起的全台淨灘活動。眾人力量累積的海洋廢棄物統計資料顯示:光是塑膠垃圾的數量就超過總量的80%!我們從多年的淨灘活動持續累積大量的資料,進而發現問題的起源;淨灘不是解決問題的終點,只有從「源頭減量」才是最根本的解決之道。      【主辦單位】荒野保護協會 【合辦單位】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贊助單位】阿拉善SEE基金會 【會議地點】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報名資格】 台灣、香港、澳門、中國等地16歲至25歲對環境議題有興趣的青年學子。以「隊」為單位報名,每三至四人可組一隊,其中一人為領隊負責聯絡事宜(領隊需為成年人,且不受上述年齡限制)。歡迎高中、各大專院校(含)學生、環保社團、非營利組織與社會青年組隊報名。   【報名方式】 以隊為單位於2014年6月25日前填寫線上報名表格 以隊為單位共同擬定「減塑方案」,並以PDF檔案格式在6月25日前寄至荒野保護協會電子信箱oceanday@wilderness.tw,信件標題為「繳交海洋減塑青年行動報名計劃書」。 主辦單位依計劃書內容評選,於6月30日以電子郵件通知及網站公布結果(20隊入選與5隊備選),並請入選隊伍登錄詳細資料與繳費。 通知入選後至7月10日00:00時前為繳費期限,逾時不另行通知並取消資格,並由備選隊伍依照順序替補。 【評分標準】 指標 說明 比重 創意性 原創獨特性 掌握主題 20% 執行力 時程安排 投入人力 經費預算 30% 功能性 明確訴求 目標族群 效益評估 30% 發展性 持續執行性 延伸性 20%   【講師陣容】 Beth Terry 減塑生活今天開始(美國) 「我的無塑生活」發起者,120天僅製造200克塑膠垃圾   自從了解到塑膠污染對環境與人類健康的危害後,Beth Terry開始一系列的實驗:測試自己是否能在不買任何塑膠製品下生活。她將個人的塑膠廢棄物減量到平均值的百分之二以下,這個實驗最後發表在熱門的部落格「我的無塑生活」(MyPlasticFreeLife.com)和新書「無塑:去除塑膠壞習慣,你也可以!」(Plastic Free:How I Kicked the Plastic Habit and How You Can Too)。   藤枝繁教授 洋流與廢棄物漂移(日本) 鹿兒島大學海洋物理教授,恆跨東亞6國上萬公里,追蹤洋流與漂浮打火機。   自1997年參與日本海納霍德卡石油洩漏事件的志工行動後,藤枝繁開始研究海洋廢棄物。1999年發起鹿兒島國際淨灘行動,並成立鹿兒島清淨事務局。研究海洋廢棄物對環境污染的實際情況,並定期監測鹿兒島沿岸的海洋廢棄物。特別的是,他發現中途島沙灘上的打火機14%來自臺灣。   Tracey Read 無塑海洋行動(香港) 2012年6大貨櫃滿載塑膠原料於香港翻覆,Tracey Read率先發現並號召十萬港人淨灘。   Tracey Read在2012年參與Algalita與5 Gyres Institute的研究環太平洋垃圾帶的海洋污染。香港膠災後,Tracey在香港創立非營利組織PlasticFreeSeas(無塑海洋),旨在提昇公共意識與組織行動將香港與全球塑膠污染議題結合。   延申閱讀:香港膠災     Martin Thiel 海洋汙染與海洋生物(智利) 智利北方天主教大學海洋生物教授,於全世界最狹長國家家-智利的海岸線淨灘,帶領全國學生調查海洋汙染。   Martin Thiel主要研究海洋無脊椎生物的行為生態學,2007年發起智利「廢棄物科學」計畫,結合學校教育與科學方法來調查沿岸地區的垃圾問題。   延申閱讀:「廢棄物科學」   N. Sivasothi 淨灘資料匯整與圖像(新加坡) 新加坡大學生物多樣性講師,國際淨灘召集人,發表淨灘數據,教育大眾。   Sivasothi研究紅樹林與投入保育工作超過20年,因江獺棲息於當地紅樹林,Sivasothi也因此獲得「水獺人」(Otterman)之稱。新加坡自1992年開始加入國際淨灘,每年超過1500位志工清理60000個垃圾,此活動成為新加坡最大的環境保護計畫。   延申閱讀:「新加坡國際淨灘」   La Benida Hui R.A.R.E. 環境藝術工作室(加拿大) 荒野保護協會海洋系列藝術展策人   La Benida是來自紐約的華裔藝術家,對環境教育的熱誠促使她成立R.A.R.E環境藝術工作室(Rare Animals Really Endangered),自2012開始與荒野保護協會合作策展「愛上大海我的家」、「北海岸海洋過客」、「親清海洋我的母親」海洋系列藝術展。今年六月參加5 Gyres  Institute的研究航行,預計從百慕達三角洲航行至冰島,監測海洋的塑膠微粒污染。   Liina Klauss 環境裝置藝術家(香港) 「渦流計畫」(Project Vortex)藝術家之一,將海洋廢棄物以創新方式呈現在環境教育中。   Liina是香港的德裔藝術家,原為日本、德國時裝設計師,在2007年到香港後開啟其自由藝術創作生涯,結合藝術與淨灘行動提昇公眾意識,透過把廢棄物轉化為藝術品來引發觀眾思考環境污染的問題。2014年四月其創作「垃圾排擋lost'n'found」展現Liina驚人的顏色敏銳度,將淨灘撿到的垃圾依照顏色排列出美麗的圖像。       【活動簡章】  請按此下載    

綠色消費 看不見的價值

2014-01-28

文/楊正字(荒野保護協會管理部專員,自然名:漂流木)圖/荒野保護協會 不知道您有沒有思考過,一個小小的硬幣就在我們消費過後,它會以什麼樣驚人的冒險旅程,來決定小硬幣這一生所擁有的生命意義呢!某一天我滿心歡喜地買了一個名牌包,那是我辛苦工作用來犒賞自己的禮物,噹一聲硬幣進到店家的收銀機,轉啊轉進了通路商口袋又流到了產品公司的戶頭裡,唰一下到了製造商那裏又往原物料商那兒滾動,然後它在一個開著巨大怪獸的人的口袋裡,剷平了森林、汙染了河川,只為了換取更大的商業利益。然後從我口袋出去的那小小的硬幣,居然被視為破壞環境的兇手之一。哎呀!這應該不是我的本意吧!這枚小硬幣是不是可以有個不一樣的選擇呢? 非營利組織跟營利組織的消費行為從表面上看起來似乎一樣,但我們更在乎的不是成交後的金錢交換,而是我們所倡議的精神能否落實到義賣品身上,消費者如果能因每一筆成交完成更具內涵的行動,那這筆交易的意義價值上就有了不一樣的轉換!荒野保護協會透過義賣品來募集環境教育和棲地守護的基金,再透過購買、長期租借、接受委託或捐贈,取得荒地的監護與管理權,將之圈護,盡可能讓大自然經營自己,恢復生機。這是荒野成立以來一直堅守的宗旨,也是我們義賣品推出最想換得的目標。 所以在義賣品身上我們也注入了很大的心血,盡可能落實搖籃到搖籃的生產策略,確保產品在生產過程不會給環境帶來負擔。跟商業考量不同的地方乃在於我們不會為了壓低成本運用價格戰來打擊市場,而是期望認同荒野理念的朋友,在眾多商品的選擇下會願意從我們的市集尋找合適的產品來使用,這等於是給了我們實質的回饋,讓我們更有能力去影響更多製造商加入改善製程友善環境的目標,也達成了我們環境教育的目的! 如果某天我們拿的袋子都是透過寶特瓶回收再製造的產品,如果某天我們穿的衣服都是重視生態效益的廠商所生產,如果某天手上拿的手機不再是高污染的製程,惱人的工廠汙染事件不再發生,那我們現在所推動的商品,您所認同的理念,是不是就更有意義了呢! 當您決定投下這枚硬幣從荒野換取一個義賣品時,那這枚硬幣將踏上一段美好的旅程,噹一聲進到荒野,滑過志工和專職們溫暖的手心,鼓勵了優良廠商繼續從事綠色生產;引領著大夥往自然邁進,最後化成一平方英吋的小土地,它會是大葉楠成長的溫床、是梭德氏赤蛙歇腳的中繼站、是四斑細蟌飛翔的基地。

邁向非核亞太-第十一屆亞太非政府組織環境會議記行

2014-01-28

文、圖/趙家緯(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常務理事) 由日本環境委員會發起,兩年一度亞太地區環境公民團體的盛會—亞太非政府組織環境會議(Asia-Pacific NGOs' Environmental Conference, APNEC),本次於2013年的11月1日至4日在韓國全州市舉行。此次會議乃為第十一屆大會,亦為福島事件後的第二次會議,因此大會以「非核亞太」為主題,邀請日本、韓國以及台灣等地的核能與能源政策監督團體,分別就核能安全、核廢料處理、福島事件現況進行分享。以期能立基於各國經驗,建立邁向非核亞洲的路徑圖。除了核能議題外,亦規劃美軍基地汙染問題、水壩興建對河川的破壞、免於石綿危害的亞洲、環境運動與地方綠色政治等議題。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本次受主辦單位邀請,由筆者代表於會中就核廢料的危害進行分析。因此本文將簡述此次大會中核能議題的討論重點,以及簡要彙整本次大會宣言,掌握當前亞太地區各國關注的環境議題。   福島核災與能源轉型 雖距離311東北大震已兩年多,但福島核災的影響仍持續擴大。如此次會議,邀請福島當地的「福島保護孩童免於輻射威脅行動網絡」(Fukushima Network to protect children from  radioactivity)的代表,說明日本官方在福島當地輻射劑量的監測方法,以及後續應變策略上的疏失,如其指出官方的監測儀器放置在鉛管之中,因此低估了輻射劑量。該組織以自己的儀器進行輻射量測,繪製福島市輻射熱點地圖。並發現學童於核災後,因缺乏運動導致肥胖比例增加,就依據其量測結果找出安全區域,並將鑑別結果提供給學校老師,使其可帶當地學童在安全區域內活動。而原子力情報室的代表,彙整國際相關調查結果,說明福島核災的跨境傳輸影響,更強調因福島核災有80%的輻射外洩至海洋,因此對海洋生態的影響應持續關注。自福島核災後,各國的公民積極推動反核運動,發現即使是仍持續發展核電的國家,亦有許多大規模的反核行動,推動該國的能源轉型。日本方面,新成立的原子力市民委員會,在本次會議上說明「非核政策大綱」(脱原子力政策大綱)及其推動方式。其提出的政策大綱包括對福島核災的整治與賠償建議、日本核廢處理政策、邁向非核過程中原安管制制度以及電力市場應進行的調整等,舉辦一系列的市民論壇,徵集各方對此大綱的意見,並將每年公布評估報告,檢驗日本在各項政策上的執行進度。   南韓能源政策剖析      台灣近期在討論核電議題時,官方常以南韓仍大力發展核電作為案例,試圖灌輸民眾若台灣放棄核電,產業競爭力將大幅度落後南韓的迷思。但於本次會議上,從南韓各公民團體的報告中,可見到兩國間在能源政策上的共同盲點。本次韓國非核社會行動聯盟的代表,在分析該國的能源政策時,指出該國有高估未來能源需求與工業電價過低等問題。而官方雖於最新的能源基本計畫研擬中,宣示未來要降低核電佔比,但依據南韓團體分析,在未抑制能源需求成長幅度下,調降後的核電佔比只意味著,目前規劃中的六座核電廠全數都將興建,並未有具體的進步性。除了核電以外,近期南韓於另一重要的抗爭行動,為密陽市輸電塔抗爭計畫,當地居民甚至以自焚表示反對。而南韓能源正義行動網的代表於大會上,與各會團體說明當前的抗爭情形,南韓綠色和平組織的代表更指出,此事件讓政府與社會理解到,大型集中式電網將會引發的社會衝擊。因此在該國的能源基本計畫中,首見將發展分散式電網,列入未來的能源政策發展方向。   台灣反核經驗的分享 在筆者的報告中,台灣用過核燃料棒池儲放密度過高、乾式儲存場設置爭議、低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場選址過程等案例,說明核廢料所衍生的財政負擔、環境與安全風險以及社會不正義等三重損失。另於報告中強調,台灣官方與台電於低放選址的文宣中,常以日本與南韓的例子,說明大眾無須憂慮核廢處理過程中的各種問題。而是需面對此類偏頗性的資訊,筆者於報告中建議亞太各國的環保團體應強化資訊的交流,方能夠有效因應官方此類作為,方能建構一非核的亞太地區。   永續亞太的展望 基於與會各國所提出的觀察與分析,本次大會最終提出:非核亞洲、保護生態系以及生態多樣性、免於石綿危害的亞洲、美國軍事基地污染情形的揭露,將有害物質對健康的影響最小化及文化遺產的保護等內容的全州宣言。此宣言可作為理解亞太地區各國環境問題的切入點,更是各國團體共同為永續亞太奮鬥的起點。    

新物種的誔生-會繁殖的垃圾

2013-12-09

文、圖/侯昭宇(高雄分會小蟻團導引員,自然名:四眼天雞 ) 自928日國際淨灘日激情後的雙十節下午,我們重回中芸海灘,站在堤岸上一切似乎平靜無恙,只是當我們走入海灘上時,心情卻慢慢低落。928那天清出347㎏的各式垃圾原只是滄海一粟,感受不到當天努力過的痕跡。在漫步中,我發覺最多的垃圾是塑膠瓶蓋,而每個瓶蓋代表每個搭配的塑膠瓶身,各式瓶蓋又代表各類飲料及各式生產工廠,天啊!我忽然驚覺:「原來垃圾是有生命的!垃圾是會繁殖的!」 在環保議題方面,我們只是初入門,很多觀念都要不斷的做俢正,雖有網路、書報可供搜尋,有朋友可彼此交流,但在一知半解下,過多的資訊似乎不易一次消化,只有回歸到四方竹給建議:不急,慢慢來,一次做好一件事就好。那要從那一件事做起呢?我們坐在海灘的枯木上討論著: 垃圾如何繁殖的?答:人類「生」(製造)出來的。 垃圾怎會跑到沙灘來?答:人類丟的棄嬰。 垃圾造成什麼影響?答:害死其它生物,包括人類。這麼說,垃圾是所有生物有史以來最可怕的天敵囉! 該怎麼消滅垃圾這個呢?答:殺光人類,這太驚悚,討論後改成「避孕」(零垃圾)。   最後總檢討,努力回想928國際淨灘日當天,我們分別「生」出了多少垃圾? 早餐:麵包袋5個,奶茶紙杯、杯蓋、吸管各2個。 午餐:零。(自備餐具及選擇適合店家) 晚餐:零。(回家吃) 點心:餅乾、糖果包裝4個,蔥油餅紙袋4個,塑膠袋2個。   看來要做到百分之百「避孕」,似乎不可能。不過也不要急著太早下結論,總得做做實驗、統計數據什麼的才能讓人信服吧!於是,我們準備了幾個「保險套」(保溫瓶、不锈鋼盤),訂定三大速食龍頭,阿麥、老肯及小摩的攻略計劃。   就在中芸海灘勘查、檢討後,展開第一次實驗。帶著忐忑的心情及「保險套」步入阿麥放在櫃檯,點了四份餐點,意外的,櫃檯人員並不意外,反而是其它消費者一臉驚奇,似笑非笑地注目禮,我才又驚覺原來商家是有「節育」(環保)的觀念的,而一旁消費者的表情則透露著為何要「避孕」的想法,又或者他們跟本不懂得「避孕」,所以,他們才是該再教育、反省的一群?   在辛苦的「交配」(吃下肚)的同時,也得做出數據以符合實驗精神。 可減產的垃圾:紙盒4個,紙袋6個,紙杯、塑膠杯蓋、吸管各4個,餐巾紙4張。 無可避免的垃圾:沾醬包8個,生菜沙拉盒2個。 可避免卻失誤的垃圾:餐盤廣告紙2張,餐巾紙。 很殘酷的,因為沒有將訴求說明清楚,這是「成功的失敗」,實驗成功,「避孕」失敗。這次實驗說明了事前準備及預先告知的重要性,另外有些可以選擇不吃,有些可以選擇不使用,所以「避孕」是有可能達成的。經過思考、反省,第二次實驗,老肯於10/13的晚餐後展開,同樣的心情及裝備,只是這次是外帶回家,看結果是否會不同。   走入阿肯,一旁的消費者觀念同樣低落,但櫃檯人員比較親切,看到我們自備「保險套」,一直稱許我們「節育」的努力,共點了三份餐點,來看看結果吧! 可減產的垃圾:紙盒5個,紙袋2個,紙杯、塑膠杯蓋、吸管各3個,餐巾紙4張。 無可避免的垃圾:沾醬包2個。 可避免卻失誤的垃圾:鐵盤吸油紙1張,蛋塔紙盤1個。   疑?好像成果好像有好一點了,只要不拿糖醋醬,似乎只「生」出可回收的紙類垃圾唷!綜合兩個實驗,雖然不盡完美,卻能發覺「節育」的爭結點。若事前準備好,若預先告知,若選擇使用非一次性餐具的店家,就「沒有問題」。肚子餓了,沒有任何準備,無心告知店家自己訴求,也不做選擇,就走進去點了餐,結果是可以預知的,「沒有問題」難免成了疑問句?那麼你準備好了嗎?有預先告知了嗎?沒得選了嗎?很明顯這不是「能不能做」,而是「要不要做」的問題,要做嗎?大家要一起做嗎?到此,我們再把思緒帶回到淨灘那天,回想一下自己是懷著什麼樣的心情、想法來的?是一年一次嘉年華會似的恭逢其盛而已?還是勉力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養成環保的習慣?   我的三個孩子淨灘當天都有分享及下決定,但在經濟權、自主權還沒獨立之前,孩子們是跟著父母的腳步走的,這也意味著垃圾這個「棄嬰」會出生與否,與父母的態度是有絶對的關係,才是整個垃圾會否過度繁殖的關鍵。   有了這個認知,我們的生活似乎要革命了,確立了環保及零垃圾的目標後,生活環保之行動開始蘊釀、實行,努力在日常生活中不再製造出垃圾,努力讓這所有生物的「天敵」滅種。讓我們一起努力做到「不去沙灘也能淨灘,讓每一天都是淨灘日」吧!啥!小摩?第三次實驗?你準備好了嗎?好了就走吧!

What a day!2013國際淨灘日

2013-12-09

  文/鄭漪芳(新竹分會第八期解說員,自然名:野火)、圖/荒野保護協會、鄭漪芳 每次淨灘結束的回家路上,我心裡想的都是:What a day! 為了一個ICC淨灘活動,其實早在半年前就開始鋪陳,地球日前後宣揚海洋對人類的重要性,海洋日前後的海洋影片導讀,宣示海洋所面對的問題嚴峻,亟需人類有所作為,然後是ICC淨灘課程,慢慢地由暖身到動起來。                               因此今年的國際淨灘日,大家都在思考:如何使參加淨灘的志工正視海洋所面對的問題呢?我們採沿路設攤的方式,在淨灘前先設站解說海洋的困境,分為二大主題為「永續海洋」和「無塑不在」並各設一站。 一、永續海洋:志工素櫻負責「永續海洋」站的統籌工作,參與解說的夥伴有玲玲、依辰、翊菱、淑琦、彩娥、白玲、老鷹,解說海洋面對三大問題: 1. 海洋汙染:海納百川、百川納入人類所有丟棄的垃圾,海消化不了,海洋就漂浮很多垃圾,尤其是塑膠垃圾,它們被海浪打碎卻不會消失,使很多海洋生物誤食而死亡,塑膠碎片慢慢分解,滲透出化學物質也汙染海洋。 【設站方式】進入海洋垃圾解說站先有2.67分鐘長的信天翁影片為引言,接著是洋流與海洋垃圾,解說垃圾跟著洋流的無盡旅程,最後到垃圾湯旋轉,如果要使海洋垃圾湯消失最好的辦法是從源頭控制,讓垃圾一定要入回收場或焚化爐,做終極處理。 2. 海洋酸化:二氧化碳,不止讓大氣溫度升高造成極端氣候,其中四分之一的二氧化碳還會被海洋吸收,使海洋酸化,造成浮游生物的小翅膀溶解,甲殼貝類和珊瑚鈣化不易,海洋的生態將由底部開始崩解,這是海裡沒有魚的原因之一。 【設站方式】海洋酸化,我們用實驗的方法呈現:9月9日我們先買一條赤鰭魚,將鱗片分別泡入碳酸飲料和淡水中,9月16及23號分別再泡一瓶鱗片到碳酸飲料,很清楚可以觀察出鱗片在碳酸飲料中溶解了,泡越久溶解越嚴重,而泡在淡水中的鱗片都沒有變化,印證蝦貝類及浮游生物在酸化海水中的生存越來越不容易。 3. 過度捕撈:市場魚攤上的魚,種類越來越少,越來越小隻,越來越貴,因為,很多魚都被撈起來冰了,冰起來的魚不會生小魚,所以過度捕撈和海洋酸化,專家估計可能到2048年海裡就沒有魚了。 【設站方式】過度捕撈,我們著重在如何正確的吃魚,所以用一張海報涵蓋。正確的吃魚,使海洋可以永續生存。   二、無塑不在:塑膠是不可或缺的民生和工業物資,使用後的不當處理方式使得陸地和海洋都充斥塑膠垃圾,志工麗芬負責「無塑不在」站的籌畫和準備工作,組員有巧旻,倩云,錦榕、清釗,芳禎,君曼,志哲等夥伴,這一站也分三個主題:1.認識塑膠製品:甚麼是PET、PP…?可用在甚麼地方?我們用對了嗎?2.如何正確處理塑膠垃圾?3.認識塑膠九宮格 麗芬從九月開始每周一開會,彙集資料、討論分工和討論進度,製作小獎品,還特別商請「把鼓掌的手用來做環保」的慈濟師姐們在來分會解說塑膠的使用和塑膠垃圾的處理,大家聽得手和腳都會動呢!解說站分為二大部份:1.認識塑膠:拿出手來唸使用分類口訣「一二不重複、三不微波、四低耐熱、五使用較安全、六遠離熱酸鹼、七類多應慎選」。2.正確使用:「愛地球三部曲」海報和瓶瓶罐罐幫助大家了解塑膠品在我們的生活中無所不在,更需要「垃圾隨手分」。 這次淨灘,共有500名志工參加,分會動用了100名的領隊和解說員,共清理了557.2公斤的海洋垃圾;負責報到的阿布拉,經驗豐富,事前的準備很「頂真」,分會秘書各式器材預備得很周全,當天還是新竹炫蜂團有史以來第一次三團聯合團集會,天公作美,淨灘當天,天氣晴朗,新竹風沒有出現,順利完成淨灘任務,大家在享用志工登凱幫大家準備的豐盛午餐時,一致認為「淨灘活動成功!」分會慶時應該把「永續海洋站」和「無塑不在站」再拿出來擺攤,希望大家珍惜海洋,海洋永遠清澈美麗。 對於成果發表,個人有些小小建議,建議總會與各分會在與環保署或各地環保局聯絡的時候能夠建議: 1. 垃圾桶應該附加熄菸裝置,大部分癮君子在抽完菸的時候都會把菸蒂放腳下踩熄,但是不會再撿起來丟到垃圾桶,垃圾桶上沒有可以摁熄菸蒂的位置,所以垃圾桶設計應該有菸蒂熄滅的地方讓菸蒂可以不再到處飛。 2. 環保局應該廣為宣導並落實廚餘分類,台灣的廚餘含大量水分,直接丟入焚化爐會降低既有燃燒溫度,增加焚化成本、產生戴奧辛,有些環保局的隨車人員便宜行事,民眾看了覺得:「環保局的人都不分類,我們認真分類又有何用?」這個「破窗效應」使民眾的垃圾分類越來越不嚴謹。政府應鼓勵把廚餘變綠肥的產業,讓廚餘有正向出口。 3. 建議各縣市政府拆除海堤、不再往海邊丟消波塊,根據天下雜誌102.4出刊的495期,台灣被掏空的海灘八成在西岸,尤其是有消波塊和海堤興建的地方,以新竹為例,因為新竹漁港的長長海堤圍阻,十七公里海岸線尾端的南港賞鳥區海灘正快速消失中,早幾年做的風力發電塔已經變成矗立在海岸邊,需要用水泥鞏固了,漲潮時海水沖刷、退潮時捲走砂石,消波塊其實並不能阻擋沙灘的消失,只是加速沙灘因為沒有自然流動的沙補充而快速消退。   愛海行動由認識海開始,參加海洋電影導讀,在紀錄片中看看大海所面對的困境,關心我們的海岸和海洋,讓我們的眼光放遠、視界放大,擁抱大海,願陸與海面對藍天永遠美麗。

北海岸海洋過客,一起跟著洋流去旅行!

2013-12-09

文/王彥龍(荒野保護協會台北分會專員,自然名:龍貓)、圖/荒野保護協會 平靜海面上…無數旅人要去哪裡?海洋過客駐足沙灘…留下什麼線索? 四面環海的臺灣由於受到洋流的作用,浪潮常常會帶來許多的垃圾堆積在海灘上,尤其是颱風過後整條海岸線上更是滿目瘡痍。其實海洋中的垃圾有高達80%的比例都是來自於陸地上的廢棄物,其中又以塑膠類的廢棄物最多,它們四處流浪旅行已久,可說是功力高深的海洋背包客。 自2009年起,每年入秋後的淨灘活動,成了荒野人齊眾一心共同參與的大型盛事,除了在沙灘上撿拾清運這些垃圾之外,還進行了海洋廢棄物監測計劃。經過幾年的資料累積,也漸漸發展出相關的教案,以傳達守護海洋棲地的理念。 然而我們希望,除了參與淨灘活動之外,還可以有更多的管道與機會,讓民眾也瞭解到海洋廢棄物問題,甚至是更進一步開始關心在地海岸在地守護。因此,透過與北觀處(北海岸與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的配合合作,協會策辦了一個「北海岸海洋過客特展」,利用數年來在北海岸所累積的淨灘資料,敘述在地的海岸故事,而這也是協會持續推廣進行海洋廢棄物監測計劃的效益之一。 海洋過客種族繁多,海廢塑膠垃圾破壞生態威脅生命 在世界各國都是地球村的今日,海洋塑化污染已是共通性的環境問題,而台灣亦不能免責其中。相信荒野人都聽說過關於中途島信天翁的故事:夏威夷群島中的一個無人小島─中途島,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信天翁雛鳥死於誤食海洋垃圾,巨量的垃圾都是漂洋過海數千公里才到達這個島嶼,並嚴重地威脅到棲息在島上信天翁的生命。在展場中特別實體展示了從中途島蒐集而來令海鳥誤食致死的打火機,細看打火機的外觀,原來它旅途的起點就是北海岸,順著洋流旅行遠達中途島後又被帶回來,讓許多觀展民眾驚呼連連。 由於東北季風的吹襲,季節性漂流來台聚集於北海岸的大量海藻,曾引起不少附近民眾的恐慌。管理單位與清潔隊辛苦進行淨灘,竟然就清理了數十噸海藻。經過專家判斷,發現它們都是生長於華北、日本的銅藻,這些從北方遠道而來的嬌客,其實善加利用,不僅可以做成抗癌提高免疫力的保健食品,還具有可發展成生質能源的驚人潛力,可見得這些海洋過客也有可能變成明日之星。 當海洋過客遇上藝術,海漂物重生創作「循迴地球」 海洋廢棄物除了破壞生態讓人欲除之而後快以外,又還可以有什麼樣的角度來面對它們呢?一尾尾開口大笑的大嘴魚、怡然海中的熱帶魚,造型爭豔悠游展場,原來是北海岸在地藝術家以北海岸海邊撿拾到的各種海洋廢棄物,經過巧思巧手之後,轉化成各式各樣富有獨特神韻的魚類雕塑品。 此外,還有一位參展的海洋守護藝術家─何俊賢老師,本身也是荒野會員,長期在北海岸地區推廣淨灘。起初他僅是單純起念,以一己之力親自動手清淨海灘還給大海美麗原貌,而後何老師更展現他藝術家充沛的創造力,開始帶領學生進行淨灘活動,指導學生將淨灘撿到的浮球、漂流木等常見海洋廢棄物轉變成一件又一件令人驚豔的時尚藝術傢俱。原本代表壽命已終結的海洋廢棄物,以「循迴地球」的理念進行淨灘回收,再經過創作而重生,也讓大家「尋回美麗的地球」。何老師更希望,他的創作理念可以推廣帶動,讓回收海洋廢棄物成為一股新興產業風潮,人人皆樂於動手守護海洋。 淨灘減塑,愛護海洋 「北海岸海洋過客特展」介紹海洋漂流物對自然環境與人類、動物的種種影響,而如何能讓這些海洋過客不再流浪呢?淨灘可說是目前世界上最熱門最流行的海洋守護行動之一,不論是協會或是共同參展守護海洋的藝術家,都希望傳遞一種觀念:任何人只要願意,都可以隨時付諸行動。而且準備出發去淨灘一點也不麻煩,負責管理北海岸的北觀處推出了非常方便《我愛淨灘》的網站,提供了工具器材讓大家登記後便可領取,如此即可輕鬆到海邊自行淨灘,這個措施推出至今才一年多就已有六千多人利用了。當然,協會呼籲大家除了參與響應淨灘之外,注意許多生活上的小習慣,讓垃圾減量降低環境的負擔,更是支持愛護海洋最好的行動之一。   註1:「北海岸海洋過客特展」展覽地點於白沙灣遊客中心大廳(新北市石門區德茂里下員坑33-6號),展期至2014年1月31日止 註2:北觀處《我愛淨灘》線上申請http://theme.northguan-nsa.gov.tw/cleanup/Form1.aspx

超越你丟我撿 淨灘行動的公民教育

2013-12-09

文、圖/胡介申(荒野保護協會公民教育部專員,自然名:螃蟹) 荒野從2008年地球日開始清淨海岸,2010年起與全球百餘國、千萬人,響應每年九到十月的國際淨灘行動。六年多來,每年都有近百個學校、企業與團體,五千到八千位大小朋友攜手報名全台荒野分會舉辦的20-30場淨灘活動。 許多學校師生受到「環境教育法」的驅動,企業夥伴則是日漸重視「企業社會責任」,淨灘忽然熱門起來。不管動機為何,對協會來說都是非常難得之機會,因為地球需要的不只是一雙雙撿起垃圾的手,而是一個個願意友善環境的心。我們針對不同年齡層與族群,規劃了多套關於海洋廢棄物教案,讓每位民眾在彎腰淨灘前,都能吸收不同程度的環境教育。企業員工可選擇 2小時的「海洋塑化記」紀錄片導讀欣賞,或是1.5小時的「塑誰殺了信天翁」課程;50分鐘的「塑膠寄居蟹」與DIY活動則是為國小學童設計;而海邊現場的破冰小遊戲,除了慣用多年的恐怖海鳥胃,今年也開發出全新的教案「塑要等多久?」,只要10分鐘,志工們就能讓民眾對海洋危機有感,並化感動為行動。 台灣的海岸不會因為每年數千人的淨灘而乾淨,我們今年只清理了23公里長的海岸線,但眾人累計的海洋廢棄物統計資料,卻可以提升群眾意識,從政策面改善台灣的廢棄物處理流程。荒野、紐約策展人La Benida Hui和二十多位海洋學者、藝術家攜手,將這些生硬數據與淨灘所撿的六千多個打火機布置成20公尺長的彩虹,在國立科學教育館與北海岸白沙灣遊客中心舉辦了「愛上大海我的家」(註1)與「北海岸海洋過客」兩個成功的教育特展,吸引超過兩萬人次看展。也與動畫工作室甲蟲創意聯手,把淨灘成果用動畫活潑呈現,並在台北捷運五百多個月台電視同步播出(註2)。 今年的淨灘日記者會向全民公布最新發現:免洗餐具已超越塑膠袋,成為十大海廢之首,顯示我們方便的外帶飲食習慣,也讓海洋生物被迫吞下垃圾食物,而塑膠廢棄物依然超過整體數量的八成。淨灘是發現問題的起點與累積資料的途徑,而源頭減量才是解決之道。多年經驗告訴我們:只有低廉又不能回收的物品才會進入大海,未來我們將擴大倡議與宣導的層面,持續運用公民的力量影響廢棄物處理政策,減少垃圾流浪到大海。 2013全台各場淨灘活動成果 合作夥伴與響應單位 IBM台灣國際商業機器(股)公司、YAHOO!奇摩、大甲向日葵農場、中華國際聯合法律事務所、中國科技大學(原本山社、陽光花花社、網球社、舞蹈社、獵鴞羅浮群)、元培科技大學(生態社)、日盛證券、台中市大墩國中、台中市沙鹿國中、台中市東山高中國中部、台中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台中市神岡國中、台北市新世代扶輪社、台北保安扶輪社、台南市大同國小、台南市文元國小、台南市億載國小漁光分校、台灣百靈佳殷格翰股份有限公司、台灣佳能資訊股份有限公司、台灣泰科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四股社區發產協會、禾伸堂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交通大學電機系、光田綜合醫院沙鹿總院、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岸巡防總局中部地區巡防局第三、第四海岸巡防總隊、東部地區巡防局)、住商不動產-七期園道店、宏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宏遠興業股份有限公司、花蓮縣新城鄉公所清潔隊、協合國際法律事務所、宜蘭縣壯圍鄉公所清潔隊、明基友達股份有限公司、明基友達基金會、欣銓科技、長庚學校財團法人長庚科技大學、南開科技大學、孩子的書屋、香港商輝達香港控股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桃園縣永豐國中、財團法人技嘉教育基金會、財團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通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雄市政府海洋局、國立中壢高商、淡江大學學務處 、逸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渣打銀行、新北市立江翠國民中學七年級數理資優班、新竹仁光幼兒園、新竹市三民國中、新竹市光武國中、新竹市矽谷國小、新竹市矽谷國中、新竹市矽谷雙語中小學、新竹市育腎國中、新竹市培英國中、新竹市陽光國小、新竹市富禮國中、新竹市新科國中、新竹市磐石中學、新竹第三用合作社、滙豐(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嘉義市文雅國小、嘉義國中、嘉義縣環保局、歐萊德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聯邦快遞世界航空貨運代理有限公司、聯華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聯博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寶成國際集團、鰲鼓溼地生態保護協會     註1:http://wod2013.sow.org.tw/show2013/index.html 註2:http://www.youtube.com/watch?v=I1_zqTWWRVQ&feature=youtu.be

全球動員,保衛海洋

2013-11-19

文、圖/Tracey Read女士(香港非營利慈善組織,Plastic Free Seas無塑海洋)   Plastic Free Seas is a Hong Kong based charitable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The focus is on real solutions to reduce our local plastic trash problems with programs designed for education, research & action. Plastic Free Seas無塑海洋為香港的非營利慈善組織,主要以教育、研究、行動為方案,實際解決香港本地塑膠垃圾問題。   Plastic Free Seas gives talks on local and global  issues , has worked with schools to integrate plastic pollution education within the science & art curriculum , advises on plastic pollution student projects and uses art to raise awareness throughout the community.  A Corporate Beach Cleanup Program engages companies in cleanup activities as well as assessing office environments for waste reduction strategies for both personal & corporate benefits. 無塑海洋提供香港本地和國際性談話,也曾和學校合作,在科學和美術中融入塑膠污染的課程,擔任塑膠污染青年計畫的顧問,以及使用美學活動來提昇社區認知。同時,透過企業淨灘參與計畫,促成公司內部減廢政策,讓個人和企業雙邊受益。   In 2012 Plastic Free Seas lead the Hong Kong wide cleanup of plastic resin pellets where 150 tonnes of tiny plastic beads were lost at sea during Typhoon Vicente.  Approximately 8000 volunteers, many NGOs, several key corporations including SINOPEC (the pellet producer) and government were mobilized in a successful 4 month long effort.  As a result of this cleanup effort the Government was incentivised by public support to introduce The Clean Shorelines Campaign in an effort to identify source points of all the trash on the beaches and implement measures to reduce this. 2012年韋森特颱風在香港海灘遺留至少150公噸塑膠微粒,無塑海洋帶領無數志工大規模清除這些汙染物,約8000位志工、非營利組織、知名企業(包含塑膠微粒製造商SINOPEC)以及政府都全力動員。歷時四個月的努力過程,促使政府支持The Clean Shorelines Campaign(清淨海岸行動),追溯海灘上垃圾的來源,找出源頭減量的方法。   One of the goals of Plastic Free Seas is to learn and share information with other NGOs focussed on this area as we are all working locally on a global issue.  For this reason we were keen to come to Taipei.  Hong Kong Government is modelling its new waste reduction methods on Taiwan's infrastructure so it was a good opportunity for us to come and see what works elsewhere and how we can learn about our neighbour's practices.   無塑海洋相當重視與其他組織分享資訊與學習,共同以國際視野與在地行動面對海洋廢棄物議題,我們非常期待這次台北訪問行程。香港政府也正在效法台灣經驗,嘗試新的垃圾減量措施,對我們而言,來台灣可以見識這套有成效的系統,向鄰近國家學習。   We were also very excited to have supported the World Oceans Day - Love Your Ocean Home exhibition and we were happy to be able to visit.  There was an incredible amount of attention to detail and care which resulted in an inspiring and educational display.  The creative use of beach waste & single use items set amongst natural backdrops highlighted the issues that are of real significance to us, our environment & all other creatures . 我們非常高興能協助荒野保護協會所舉辦的世界海洋日-愛上大海我的家-海洋特展,並親自來台灣看展參觀,裡頭有許多引人入勝的細節,富有啟發性與教育性。透過巧思布置的海洋廢棄物在自然的背景中被突顯,傳達這個海洋議題對我們、我們的環境以及其他生物是多麼的重要。   One of the highlights of the visit was meeting The SOW team.  An evening presentation and discussion was a great way to share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and action programs.  Followed up the next day with a trip out to the North Coast & Guanyinshan National Scenic Area Administration to see the fantastic Ocean Passenger exhibition & Baisha Bay. Having the opportunity to meet the SOW people making a real impact in Taiwan with their education, awareness and cleanup programs was very positive, certainly the start of a good relationship and hopefully the first of many visits. 這次參訪的一個重點就是會見荒野保護協會的夥伴們,眾人相互分享有效的溝通策略與行動計劃;第二天,則是到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參觀很棒的北海岸海洋過客特展。非常榮幸能與這群荒夥保護協會的夥伴們見面,他們使用的教育與行動計畫確實影響著台灣的人與環境,這次是一個美好的開始,以及希望未來更進一步的拜訪。  

用單車側寫荒野淨灘活動記

2013-11-14

文.圖/田江賢(台中分會第十四期解說員,自然名:空氣) 2013年928是一個值得標記的日子,因為這天是孔子2564歲生日,是教師節,更重要的是國際淨灘日,這一天荒野保護協會動員全台會員,沿著台灣海岸線有志一同,一起淨灘,要讓福爾摩沙的沙灘再度美麗。為了見證這偉大的壯舉,當天清晨5:41日出時刻,大學同學志彬載我來到北海岸富貴角,我要用單車這種最節能省碳的交通工具,開始由北到南的荒野淨灘觀察記錄。 台北分會同時在金山沙珠灣、石門麟山鼻、八里挖仔尾三個地方展開活動,我特別情商志彬同學於單車出發前夕,先載我到金山沙珠灣,5:58活動尚未開始,然而準備工作早已就緒,營帳業已搭妥,連沙灘都已清理乾淨,漂流木亦集中擺放,顯示台北分會平日即落實淨灘工作,今日淨灘活動不過是平日之成果展現。 之後的路程大致沿著最貼近海岸線西濱公路兼程南下,於10:11來到桃園分會的淨灘地點-永安漁港附近新屋溪口,我刻意騎入海岸防風林內,裡面是條海岸單車綠色隧道,少了烈日直射,多了些許綠蔭涼意,然而如織的遊客也帶來成堆的垃圾,桃園分會的夥伴們賣力撿拾,整理打包,發揮唐吉軻德認真對抗風車怪獸的精神,即使無力改變現狀,要為潔淨的海灘盡一份心力,僅以此文對桃園分會夥伴『知其不可而為之』的行動力,表示崇高的敬意。 離開桃園不久即進入新竹地界,隨著南寮漁港目標漸漸接近,單車轉入新竹17公里海岸線單車道,11:28來到醒目的海濱地標-垃圾焚化廠。旁邊就是新竹分會的淨灘點-看海公園,不愧是生於科技城,長於以科技方法思考,2012年新竹分會每人平均撿拾重量最多,創造最高的CP值。我抵達會場時,熱情的新竹分會夥伴邀我一起享用午餐,可惜我已享用行動乾糧,只有婉謝他們的好意。 環顧四週海灘,除了漂流木,一點垃圾都不剩,新竹單車族真幸福,能夠享用如此清淨的海岸線,這要歸功新竹荒野夥伴的辛勞。十七公里海岸單車道旁迎風搖曳,燦爛綻放的馬鞍藤,似乎也在訴說生於新竹風城之幸福驕傲。 於苑裡發生了後輪爆胎,更換內胎之意外插曲,故直到14:55才抵達本人隸屬的台中分會淨灘集合點-向日葵農場,實現與向日葵之約定。 台中分會的夥伴們並沒有因本人之遲到而怠惰,仍照原定計畫執行淨灘任務,為了今日的淨灘大家已經忙碌籌備一整個上午,當台北、桃園及新竹各分會因日正當中,不堪烈日灼身而將淨灘活動告一段落時,台中分會的夥伴們才開始努力淨灘,彷如向日葵般傲視陽光,在熾熱豔陽下留著汗水默默工作,直到夕陽西下…..一片原本雜亂無章的海灘,在眾人齊心努力整理之後,終於回復乾淨面貌,造福不遠處高美濕地過境的候鳥群,應該會減少許多誤食之不幸事件發生。 台中分會的夥伴們,感謝你們大家一整天的辛苦淨灘,我只能用一整天馬不停蹄地踩踏風火輪,來記念感受你們的付出貢獻。 過了彰化以後,天色逐漸昏暗,南部其他分會的淨灘活動,早已曲終人散,靠著武鵬班長發起團購的手電筒,為我在一片漆黑的魚塭中指引道路,10:31終於來到布袋港,也靠著好心商店老闆的耐心報路,我終於走出了迷宮般的鎮上小路,繼續往南奔馳。 夜已深,人也逐漸疲憊,緊握把手的手也漸漸不聽使喚,當注意力無法集中時,我選擇倒臥路旁小憩,然而總有成群飛蚊騷擾並催促我上路,如此走走停停,終於在6:11來到高雄光榮碼頭,與黃色小鴨留影,紀念這段殘念旅程,留給自己下次騎到鵝鑾鼻燈塔的進步空間。    

國際淨灘行動 宣傳動畫搶先看!

2013-09-27

國際淨灘行動「宣傳動畫」搶先看! 亦可點選連結 : YOUTUBE 、VIMEO       荒野保護協會 / 國際淨灘行動宣傳動畫 創意發想 : 蔡宜葳 / La Benida Hui 影片製作 : Bito 甲蟲創意 來吧來吧一起響應 : www.sow.org.tw   ==以下為Bito的創作理念== 荒野保護協會響應國際淨灘日邁入第六個年頭,期許能號召更多民眾,一起追尋永續發展的­海洋生態。環保議題與我們日常生活習習相關,要如何吸引原本漠不關心的民眾、讓大家捲­起袖子共同參與,是這次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課題。詳閱荒野保護協會提供的數據後,這些­如天文般的數字給了我們極大的震撼,最後決定以infographic的方式,讓數字­自己說話,不僅要有效地傳達淨灘活動的本質,同時必須強調拯救生態的急迫性。   在我們篩選出資訊後,簡化內容融入歌詞,搭配明快的節奏創作出一首朗朗上口的歌曲,聽­覺的輔佐之下,更能加深觀者對視覺的沖擊。以歌詞為腳本製作出motion graphics, 利用幾何圖形的變化、鮮明的色彩,勾勒出大海與城市之間的緊密關係,這次的設計著重於­角色動畫,輔佐我們擅長的轉場,在一隻隻活潑的海中生物引導之下呈現淨灘數據,以可愛­的形象引發觀者的共鳴,使嚴肅的報告轉化為一本趣味橫生的童書。     淨灘不只是一次性的活動,尤其是台灣身為海島國家,海洋更是攸關我們的生活,生態的保­育是永恆發展的第一步,多一雙手就多一份保護這世界的力量。           PRODUCTION COMPANY: Bito 甲蟲創意 DIRECTOR : 劉耕名 Keng-Ming Liu EXECUTIVE PRODUCER:La Benida Hui www.rareawareness.com PRODUCER: 林國隆 Oskar Lin SCRIPT:La Benida Hui DESIGN : 李竺潔 Mung Li ANIMATION :林思瀚 Aexers Lin/李竺潔 Mung Li/ 呂貽雯 Wendy Lu SONGWRITER:許瑋珊 Wei-San Hsu weisanhsu.com VOCALIST:林欣逸 Alicia Lin UKULELE: 許瑋珊 Wei-San Hsu / David Dunlap  RECORD:基械貓音樂有限公司 Robokatz SFX : 許瑋珊 Wei-San H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