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部落格:永續山林

永續山林

永續山林

臺灣雖然面積不大,但因層峰疊翠,高山不少,河流也常在高山起源,沿著山邊流動,將養分及調節因子隨著河流輸送入城市及海洋,山林裡,棲息著許多臺灣的珍奇寶貝,有各式動物、各式植物及其他小型的真菌及藻類等,每個生物都是這個島嶼的珍藏,也是世世代代臺灣人民的珍寶,守護島嶼上的每個珍寶,讓世世代代的臺灣人能與這些生物共享這片土地,「永續」是重要的目標。臺灣生態多樣性高,從高山、城市到海洋,每一種生態系統都具有它的獨特與重要性,也是各式各樣生物的棲息地,守護自然環境,除了守護生物棲息的家園外,也具有調節氣候、淨化空氣及水源、涵養水源及防洪保水等重要作用。因此守護臺灣的自然環境及居住其間的動植物就是荒野保護協會重要的任務之一。環境守護是一個長期的生活實踐過程,認識臺灣及守護臺灣的珍寶,讓居住在臺灣的每一個人、團體都可以是環境保護的參與者,成為一個長期關心及實際守護臺灣的行動者。

聆聽生態之聲,重現土地豐饒

2016-01-18

近年土地超限開發、農藥過度使用,不僅食安問題四起,更使淺山及農田生態面臨威脅。荒野的友善農耕行動,是以生態保育為目標,農耕則是達成目的之方式,不使用農藥的土地,栽種出讓人吃得健康的糧食,同時也是提供生物平安生存的棲息地。今年荒野在新竹油羅田、宜蘭五十二甲溼地、宜蘭雙連埤、嘉義諸羅紀農場都有豐碩成果。 宜蘭五十二甲溼地 五十二甲溼地廣大的水田,是宜蘭少數仍保有大片水田的地區。每年8 月至隔年2 月,農民注水休耕,成了冬候鳥過境渡冬最好的環境,據歷年調查有高達190 種以上的鳥類記錄。 近年來荒野推動在地的友善耕作,並營造適合水鳥棲息的環境。五十二甲溼地內近八成為私有土地,為了將農業生產與保育結合,發展「生態農業」與「生態旅遊」是最好的方式,除了可增加水田的經濟效益,也對改善環境生態有所幫助。2014 年推出「五二呷米」品牌,含諧音「我愛吃米」之意,鼓勵多吃米護農田。目前契作面積已有4.5 甲,並結合在地特色推動生態、人文旅遊,在消費的同時對環境保護盡一份力。 宜蘭雙連埤 雙連埤溼地擁全臺唯一的天然浮島景觀,能觀察到臺灣三分之二的蛙類、五分之二的蜻蜓,還有多種保育類生物如:翡翠樹蛙、黃嘴角鴞等,但湖區週遭的慣行農業活動對於雙連埤水域生態造成不良影響。 荒野鼓勵當地農民轉作友善農耕,不使用農藥、化肥、除草劑等。自去年起荒野北區親子團支持友善農耕推廣,今年共有265 個家庭參與契作,友善耕種面積擴大至1.2 甲,截至9 月底共計8 梯次、585人次參與活動。 未來期待提升友善小農的生產技術以及建立產銷平台,引進企業或社群團體的力量,支持雙連埤地區的友善農耕,讓雙連埤溼地朝有機生態村的方向發展。 新竹油羅田 2015年續租4分田耕作水稻,由古進欽夥伴負責管理,並撥一塊約0.6 分地實驗種植糯米。增昌宮前4 分旱田由彭貴樹及李彩娥指導夥伴種植玉米、芋頭、薑、花生、洛神等,並試種仙草及黃豆。 今年找到一間屋頂塌掉的磚房,與屋主洽談後,同意雙方共同負擔修繕費用後提供荒野使用,未來可讓到田裡工作的夥伴休息,並計畫利用老屋廚房發展料理研習及共食。 油羅田工作團隊今年亦規劃多場食農教育、焢窯、手工插秧及企業活動,新竹親子團也承租其中一塊田,在工作團隊的指導下,種植玉米及地瓜,每週輪流來照顧。未來將持續推動食農教育、淺山丘陵的棲地守護工作。 嘉義諸羅紀農場 諸羅紀農場及周邊地區今年記錄到蛙類7種、鳥類23科50種等物種,無論種類及數量皆呈現增加趨勢,顯示保育計畫已獲得初步成效。 2014年底為了讓棲息的諸羅樹蛙有緩衝的時間及空間,計畫將兩片筍園分兩年翻耕,並完全使用手作方式處理。今年農場生產無毒的新鮮竹筍大多回饋給捐款者,其數量估計超過6,000公斤,另外營養安全的芭樂則有將近2,000公斤。後續將檢討配送方式,以減輕運費負擔,並嘗試將農產品加工成為義賣品,或將部分農產品分享予當地弱勢團體。 荒野以友善農作守護農田棲地的行動將持續下去,期盼未來各地有更多的夥伴加入,依循當地特性找出最佳的經營方式,為臺灣的生物保留更多健康的土地,讓人與萬物和平自然共存。   想了解更多嗎?請見2015成果報告。

集合眾人力量,種下滿城遍綠

2016-01-18

自2014年起,荒野結合3月份的地球一小時(Earth Hour)與4月份的地球日(Earth Day),自2月起到5月籌辦「地球倡議」守護行動,2015年延續去年主軸,持續關注氣候變遷與棲地守護。 今年荒野第6年與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合作,擔任臺灣地球一小時的發起團體,透過大型活動號召全臺民眾共同關心地球環境。今年主題為「集眾力,來種綠」:集合眾人力量,種下滿城遍綠,生活節能減碳,關心氣候變遷,守護自然棲地。地球日響應行動更邁入了第15個年頭,今年持續進行「全臺同步自然觀察」,邀請全民與荒野一同關心自己的家園。   地球一小時:集眾力,來種綠Lights OFF!Green UP!嘉年華 荒野在臺北、高雄、雲林三地舉辦響應活動,並集結全臺11處分會、NGO夥伴、企業機構與公部門的力量,與全球163個國家、7,000多座城市、數以億計的民眾,共同為環境保護關燈。 臺北場於臺北市政府前廣場舉行,號召千位民眾參與,透過以「人力發電」方式產生電能,12輛發電腳踏車產出的電力,做為晚間「綠色電影院」的播放用電。今年更獲得信義商圈商家的認同與支持,25家商辦大樓在晚間8點半同步關燈,以行動保護環境,在臺北市掀起一度電的綠色革命。高雄場於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舉行,透過樂活節能屋導覽、黑媽媽環保市集、生態與節能活動,帶領南臺灣民眾認識氣候變遷及能源的有效運用。雲林場於雲林縣西螺東市場做為起點,以群眾遊街方式宣導守護環境理念,以溫暖的音樂為地球祈福,為活動畫下美麗句點。 關燈僅是守護行動的起點,更重要的是關燈之後,人類還能做些甚麼?環境保護觀念已內化至心中,落實於每個人日常生活中才是守護關鍵。   氣候講堂、地球影展、種綠走讀、工作假期 地球倡議期間,各地分會接連辦理多樣活動深耕經營。氣候講堂,藉由專題講座瞭解地球面臨的問題,建立保護意識進而參與行動;地球影展,透過動人的影像故事,帶領民眾走進自然、瞭解自然,並同時重新審視自己在這顆美麗星球的定位;種綠走讀,跟隨解說員的引導進行觀察,認識荒野,與自然產生連結,進而守護每一寸土地;工作假期,在荒野關心的全臺各處棲地,從事移除外來種、生態復育等棲地工作,從認識自然到實際動手行動,學習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之道,為環境付出一份心力。   地球日:全臺同步自然觀察 自2014年起,荒野在全臺關心的棲地發起物種調查行動,今年同步調查活動增加為兩日舉辦,全臺調查共計31處棲地、220位夥伴參與,登錄了2,860筆物種資料。未來將持續進行調查,做為棲地變化之參考依據,及棲地破壞之警訊。今年更運用調查的成果匯整成「荒野棲地守護綠皮書」,未來將定期整理出版調查資訊,成為棲地守護的穩定基石。   地球倡議行動成果 1,000位民眾參與地球一小時 4,500人次加入地球倡議行動 31處棲地進行同步自然觀察記錄 2,860筆生態資訊登錄   想了解更多嗎?請見2015成果報告。

大山背地區梭德氏赤蛙保產卵位置之物理條件

2016-01-11

文、圖/莊銘豐(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博士後研究、觀察家生態顧問公司專家顧問) 青蛙過馬路下溪流之後 每年秋季,大山背地區的梭德氏赤蛙會自森林底層遷移到溪流繁殖,但因為森林與溪流之間有一條馬路,因此每當繁殖季時總有不少個體因為車輛輾壓而犧牲。荒野新竹分會有一群生態保育志工,每年10月在大山背地區協助梭德氏赤蛙通過馬路回到溪流繁殖,也同時舉辦一系列活動向大眾宣導梭德氏赤蛙所面臨的問題及保育對策。2013年開始進行梭德氏赤蛙產卵行為的資料蒐集;2014年及2015年針對卵團所在位置的環境因子進行測量,以期能對牠們產卵的時空分布及產卵地點選擇有更多的了解。 如何收集卵團資料 我們依馬路護蛙所劃分區段有臨靠河道的區域進行卵團調查,以3至4日的頻度地毯式搜索河道中的卵團,有三個重要記錄項目,分別是每次調查的標準水溫及水深、卵團所在地點的環境因子(位置、最近岸距離、水深、水溫、酸鹼值、溶氧量、電導度等)、鄰近有水參考點的環境因子。在2014年及2015年的10月初到11月中,各調查到83窩以及176窩卵團。 什麼日子產卵? 從10月開始就已經有成蛙出現,但是卵團的出現時間要到10月中才有發現,調查結果可以發現當地族群至少有兩次繁殖高峰,分別出現在10月17日至24日以及11月5日至12日這兩個時段,而且第一次高峰所產下的卵團數量較第二次高峰多。從每次調查所量取的標準水溫以及標準水深來看,卵團的出現數量沒有與水溫或水深變化之間有相關性,所以梭德氏赤蛙開始產卵的時間點並不能由水溫或水深來解釋。 產卵的區段 調查結果顯示梭德氏赤蛙的產卵位置分布並不平均,所發現產卵區段在兩年的資料間有個趨勢,集中在A1-A3、E3-F1、以及可3這三個區段。這三個區段皆有較為平緩的水域,因為年間產卵點的分布趨勢雖然仍集中在這三區段,但比例卻相當不同,推測是年間河床的環境因子變化也會影響梭德氏赤蛙產卵位置之選擇。 從產卵點以及鄰近參考點所調查的環境因子來看,只有水深在統計上有顯著差異,產卵點的水深顯著比參考點淺,其餘環境因子包括水溫、酸鹼值、溶氧、電導度等都無法在資料中看出成蛙對這些物理因子是否有偏好。成蛙選擇水淺處產卵推測有一些好處,包括水流較緩避免卵被沖走以及避免魚類接近吃掉卵等益處,但也會容易面臨到乾涸的危機,調查中就發現有一區域十幾窩的卵團在隔次調查中已經乾涸,所有發育中的卵及小蝌蚪皆無法存活。 調查中所發現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調查時實地一步步踏過溪床,發現青蛙除了移動到溪流過程中會遭遇到困難,在溪流中也有不同的問題在等著成蛙面對,而這些問題主要是來自人為活動,像是排水汙染或棲地改變。在溪床中進行地毯式搜尋的移動速度是相當緩慢的,也因此能仔仔細細看過整個溪床,去感受在其中所發生的事情,以下列出調查期間要跟大家分享的兩件事: (一)魚蝦死亡事件 在2014年11月9日發現調查區域的下半段有出現整批魚蝦死亡,因為魚蝦屍體出現在可1區段的排水匯流處之後,因此將該處排水管列為汙染來源嫌疑。在經過與荒野新竹分會會長及分會夥伴討論之後,也曾經排班在卵團調查結束後每個禮拜去監測水質,但限於儀器有限,因此只能針對一樣的環境因子做記錄,無法找出並排除水質惡化的原因,也讓幾位參與的夥伴既生氣卻又無奈。 (二)溪流垃圾清理 調查卵團的時候,我們也同時發現在溪床上布滿許多遊客或附近居民留下的廢棄物,因此號召數名夥伴來清理溪床垃圾,經過一個上午的努力也清出超過5袋20公斤肥料袋的廢棄物。 透過護蛙宣導環境保育 兩棲類因為是使能量在不同消費階層及水域陸域間流動的角色,加上通透性皮膚可反應水域及陸域的環境品質,是相當好的環境指標物種,而保育地區性蛙類族群也能對生態系統的穩定有所貢獻。從蛙類以量取勝的生殖策略來看,大量的子代可能僅有極少部分可長到成蛙,護蛙活動對其族群的幫助可能是相當有限的,但在看似做白工卻還是默默付出的這群傻瓜的努力之下,護蛙活動儼然是宣導環境保育極佳的活動,民眾透過親身參與活動可以了解蛙類生態、動物生存面臨的問題,以及人與自然如何永續共存等課題,一年又一年埋下小小的保育種子在人們心中萌芽,這種為了環境更好的事情需要更多帶有傻勁的人來參與,在堅持與努力之下將愛護環境的理念擴散出去。

水保局首度與民團對談野溪治理

2016-01-11

文、圖/荒野臺東分會野溪調查小組 為什麼會有這場座談會? 不忍見溪流的原貌逐漸被人為改變,荒野臺東分會野溪調查小組於2014年10月成立,至今踏查過東海岸16條溪流,記錄臺東野溪的現況,包括觀察工程對生態與環境造成的影響,希望透過記錄及公開調查資料與大眾及公部門對話,進而有機會實際影響決策和相關制度。2015年7月,野溪調查小組帶著記錄資料,拜訪水保局臺東分局局長王志輝,王分局長在討論中提出由民間與官方共同辦理一場座談會的構想,讓水保局人員、設計公司、各鄉鎮公所及民間團體,更加瞭解彼此的想法。我們抱持著可以和更多人分享及對話的期待,與水保局臺東分局共同規畫了這場會議。 談了些什麼? 11月13日在水保局臺東分局舉辦的「野溪治理安全並兼顧生態環境永續經營座談會」,是首次水保局官方與公民組織的正式對話。 野溪調查小組生態組組長魏嘉俊分享調查經驗指出,固床工及堤岸等工程阻礙生物的垂直及橫向移動、破壞植被及棲地、影響水量及濁度。許多溪流缺乏洄游型的蟹類及魚類,生物的分布變得破碎、零星、稀少。難得記錄到數量極為稀少、只分布於東部的剛毛假方蟹,以及溪流食物鏈上層的一級保育類食蟹獴腳印及屍體,顯示了維持臺東野溪健全完整之重要性,以及野溪珍貴之處。 構造組組長方正儀提出各種不當工法對環境造成的影響,例如:水泥堤岸限縮河道,造成流速湍急雨水無法下滲土壤;將河道中大石清空移至堤岸,破壞棲地多樣性;固床工造成河段隔離,易優養化,且易墊高河床形成伏流,使溪流表面水消失等。 水保局臺東分局治理課課長林志賢分享任職以來與在日本觀摩的經驗,指出這些工程除具有保護作用,在後期仍可形成植被覆蓋,也希望未來以友善環境的方式來進行野溪治理。 觀察家生態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黃于玻則指出,對於「安全」的定義應重新思考。美國工程研究院界定「安全」時,認為沒有所謂安全,只有承擔的風險有多大,如果沒有告訴大家一個地方是危險的,是最危險的事情,例如卡崔娜颶風的嚴重災害,就是因為堅固的堤防,使人誤以為安全。對於「保全對象」也應重新思考,不只是人和財產,也必須包括「生態保全對象」,例如一片沿岸林,或者是一個深潭,工程應迴避重要生態棲地。水利署、水保局皆已建立「生態檢核機制」並具有使用經驗,是一個可以讓彼此合作的工具。水患治理監督聯盟易淹水小組召集人徐蟬娟則強調,資訊公開與民眾參與,應確實納入體制執行。 會議後半段為分組討論,分四項題目進行。「固床工在野溪整治的應用與檢討」的討論中,水保局臺東分局工程師表示,固床工對土砂控制效果最為顯著,未來在施作上會針對環境影響進行評估。「野溪復育探討」則討論了拆除七家灣溪攔砂壩的案例,以及復育的定義、民間團體調查資料如何與既有資料整合等。關於「臺東分局與NGO公民參與之範疇與機制建立」,民間團體特別提出「民眾參與不是召開說明會」。說明會的時間點往往是規劃公司設計好之後告知民眾,但民眾應在更早之前就得到資訊並且提供意見,納入設計考量之中。「治理工程公民團體參與時間與生態檢核作業討論」的結論,同樣提倡規劃設計前公民就進入參與的重要性,以及資訊應在前期便確實向大眾公開,而非僅針對特定關係人。 達成了什麼目標嗎? 這個會議的重點並不是要去指責公部門做錯了哪些事,也不是要公部門非得接受民間團體的想法,我們不期待在第一次的會議就有具體的結論和承諾,而是互動的開始、對話的起點。議題討論的設計,朝向讓雙方感受到,彼此可以有互相溝通的空間及改善的機會。會議只是開始,不是告知,不是總結,更重要的是開啟之後,接下來的行動。 後續要怎麼做? 野溪調查小組除會持續調查、整合資料、與水保局臺東分局窗口保持互動,也希望未來的工程案件啟動之前,可以介入參與。一步一腳印,慢慢走到了這邊,回溯野溪調查小組成立的初衷,與決策者和掌握資源者對話,共同磨合互動模式,就是我們一開始所想做的事。  

事業廢棄物掩埋場該設在哪裡?

2016-01-11

文、圖/張讚合(荒野臺南分會環境培力組組長,自然名:河烏) 12月1日,我代表荒野臺南分會去塔木德臺南會館,參加由臺南市環保局舉辦的「臺南市廢棄物處理願景與NGO團體座談會」,這場座談會表示市政府有誠意跟環保團體好好討論事業廢棄物無處去的困境。 根據市政府提供的資料,本市一年產生的可燃性事業廢棄物高達42萬噸,其中約22萬噸由本市自有的焚化廠處理,還有約20萬噸必須送去外縣市處理。在「垃圾大戰」隨時可能一觸即發的情況下,本市有必要再增加焚化廠。「不適燃事業廢棄物」每年約55萬噸,包括一般事業廢棄物33.6萬噸,有害事業廢棄物21.7萬噸。市政府認為:「不適燃廢棄物固化及掩埋設施不足,未來應考慮輔導設置」。我猜想,市政府的意思大概是:本市非得新設焚化廠與掩埋場不可,但是新設案件常遭附近居民與環保團體反對,因此希望環保團體能理解市政府的處境。 曾聽一位環運前輩說,某市市長曾問他:「廢棄物掩埋場設這裡你們反對,設那裡你們也反對,究竟要設在哪裡才行?」這位前輩跟我說,他很想告訴這位市長,設在市政府廣場就好啦!其實,事業廢棄物掩埋場該設哪裡,在「廢棄物清理法」中,早就有了答案。在民國88年廢清法的修正案中,已經在其第13條列出:「新設工業區及科學園區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或開發單位應於區內或區外規劃設置廢棄物處理設施;並於廢棄物處理設施設置完成後,該工業區及科學園區始得營運。 現有工業區及科學園區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於本法修正通過後二年內,規劃完成事業廢棄物之處理設施。」 簡單來說,無論新舊工業區或科學園區,都應該自備廢棄物掩埋場。按照這個法條,到民國90年,現有「工業區」與「科學園區」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也就是經濟部與國科會(現在的科技部)就應該把他們轄下各區的廢棄物處理設施規劃完成。這個法條在90年10月全文修正時略作修正後改列第32條:「新設工業區及科學園區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開發單位或管理單位,應於區內或區外規劃設置事業廢棄物處理設施;並於事業廢棄物處理設施設置完成後,該工業區及科學園區始得營運。 現有工業區及科學園區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開發單位或管理單位,應於本法修正通過後六個月內,規劃完成事業廢棄物之處理設施,經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核准後,最遲於民國九十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完成設置。」 規劃設置的時程展延到93年年底。這個條文至今未變,只是現在已經是民國104年了,十一年匆匆過去,這個可憐的條文似乎沒有人理會。工業部門只想廉價地把他們的「廢棄物」往山上的掩埋場丟,不願意自備現代化的掩埋場。這就是今天所有掩埋場問題的根本來源。當產業界不願承擔廢棄物回收、處理、乃至掩埋的成本時,就只有剩下往山區設掩埋場的一條路。 一個現代化的廢棄物處理廠,應該具備Mechanical Biological Treatment(MBT)的整個程序,可以回收的盡量回收,可以有什麼作用(如沼氣發電或堆肥),盡量實現它的作用,最後真正需要掩埋的廢棄物,應該不會太多。這樣的掩埋場,設在哪裡問題都不大,設在工業區裡面就是最好的選擇。當一個掩埋場非得設在山區時,就已經表示這個掩埋場不會是現代化的掩埋場,而是那種隨時有可能「流醬油膏」、飄惡臭、甚至起火燃燒的掩埋場。那種設在山區的掩埋場,只是在欺負山區的老實人。過去抗爭十年的東山永揚掩埋場是這樣,現在正在抗爭的內門馬頭山旁的富駿掩埋場也是這樣。更嚴重的是它們位在河川源頭,成了河川、水庫污染的來源。 因此,我建議環保署、環保局這個環保體系,根本不要去當事業廢棄物掩埋場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經濟部、科技部才是。環保體系只要在「環檢警」合作的情況下,嚴格取締那些亂丟廢棄物的惡質廠商。至於事業廢棄物掩埋場該設在哪裡,那是經濟部、科技部的事。把經濟部、科技部逼出來,為他們的工業區設廢棄物掩埋場,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守護曾文溪 反對解編曾文溪水源保護區

2015-12-11

文、圖/張讚合(荒野臺南分會環境培力組組長,自然名:河烏) 2015 年10月26日報載,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決議,玉峰攔河堰將改供工業用水,玉峰堰上游的曾文溪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將朝解編的目標邁出一大步。如果這件事在豪強政客的操弄下果然成真,曾文溪的淪亡將指日可待…… 玉峰堰在臺南市山上區的曾文溪上,這裡有山上淨水場的取水口。從1922 年日治時期以來,就是臺南人的水源地,原稱「臺南水道」的部分建築設施已經成為國定古蹟。山上淨水場直到現在還在正常運作,每天供應4.5 萬噸的民生用水。早在1983 年,玉峰堰以上的曾文溪流域就已經劃設為「曾文溪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目前保護區的面積是417 平方公里。1999 年完工的玉峰堰,主要目的在穩定山上淨水場取水。 玉峰堰是臺南人的重要水源 2015 年11 月6 日報載水利署副署長表示:五年後西半部重要城市都將成為缺水高度風險區,其中高雄每天用水缺口達63 萬噸,臺南缺口為44 萬噸,最為嚴重。在氣候變遷的影響下,長時間的旱象與突如其來的暴雨成災,成了經常性現象。當美濃水庫停頓之後,水利單位原期望「曾文越域引水」在2012 年完成後,每天可以增加民生與工業用水60 萬噸,南部地區的供水問題可以做個徹底解決。可是,這項工程在2009 年莫拉克颱洪時嚴重毀損而全面停擺。南部各水庫嚴重淤積,曾文水庫與南化水庫的有效容量都只剩下原設計庫容的六成。無論怎樣清淤,頂多只能減緩今後淤積的速度,而無法恢復原有的庫容。南部地區開發新水源基本上已經不可能,如果一直只想著開發新水源,而不願去保護既有的水源,那只是捨本逐末。玉峰堰經由山上淨水場每天平均供應4.5 萬噸的民生用水,足以讓18 萬人不愁缺水。在南部地區缺水問題日益嚴峻的情勢下,玉峰堰仍是臺南人的重要水源。 「曾文溪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確保臺南母親河不受污染 玉峰堰更重要的作用是:確保曾文溪不受污染。曾文溪水系的曾文水庫、南化水庫、鏡面水庫,乃至玉峰堰,共同承擔臺南地區民生、工業、灌溉的絕大部分用水。曾文溪就是臺南人的生命之河,臺南人的母親河。曾文溪出海口有臺江國家公園、國際級溼地及黑面琵鷺棲息地。如今,大臺南境內的其他河川,包括急水溪、鹽水溪、二仁溪,都已經遭受嚴重污染。只剩下曾文溪流域,總算保住一片淨土。在水源保護區裡面,不能有污染性工廠、營利性的養豬場、廢棄物掩埋場。為了保護水資源,政府耗費巨資在曾文溪流域實施離牧政策。曾文溪水源保護區的公告,確保了整條曾文溪得以在其他河川相繼淪亡之後,仍保留一整片的好山好水好家鄉。 把好山好水留給子孫 2000 年11 月解編的「東港溪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讓東港溪成了養豬業的天堂,而東港溪也就成了「被遺棄的河流」;另一個是2001年2 月解編的「急水溪水系新營淨水場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引狼入室」的結果開啟了東山鄉長達十年、可歌可泣的反永揚垃圾場的家鄉保衛戰(對環保團體而言更是烏山頭保衛戰),兩個解編案都見證了豪強政客短視近利的嚴重後果。 讓一條河流死亡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要讓一條死亡的河流起死回生,卻是困難重重。曾文溪是臺南人的母親河,臺南人不應該讓這條神聖的河流遭受豪強政客的侵害。我們必須把好山好水留給子孫,不能繼續剝奪子孫該有的國土、環境與水資源。

大山背梭德氏赤蛙棲地之石溝渠,搶救梭德氏赤蛙

2015-11-09

文/余雅倩(台北分會編採志工,自然名:青苔) 圖/余雅倩、荒野保護協會新竹分會 新竹縣橫山鄉的大山背,因地處偏僻,故保有豐富物種與自然的生態環境,新竹荒野的夥伴將此地做為長期關心與解說的定點。2008年10 月,荒野新竹的蛙調小組在大山背進行蛙種調查,發現在豐鄉瀑布附近,夜晚有為數眾多的青蛙穿越馬路前往油羅溪,而馬路上常有超過百隻以上遭路過車輛輾死的蛙屍。這些青蛙只有在繁殖期會從平常居住的森林中大規模遷徙至溪流交配,這條筆直的道路恰好阻斷了牠們前進的路線,車水馬龍的情況下常常造成這些美麗的小生命無辜犧牲。 此外,因山林開發,水泥化整治溪流,更讓當地特有的梭德氏赤蛙面臨生存危機。有感於此,2009 至2013 年間,為了保護繁殖季的梭德氏赤蛙,荒野新竹分會發出「護蛙召集令」,召募志工們每天晚上排班,到大山背幫青蛙過馬路,讓牠們得以安全到達溪流,完成繁衍後代的使命! 然而2014 年底,荒野新竹分會長劉月梅老師發現,大山背護蛙棲地的山溝被流水侵蝕,為了避免山溝被水泥化,月梅老師於2015年3月起,號召志工用雙手進行水溝恢復的工作。接著一群聯電志工在今年4 月19 日響應世界地球日加入保護行動,清除路面及山溝垃圾、刷洗看板,進行護坡工作。6 月22 日一群關心生態廊道的議員及縣府人員,聚集在大山背現場討論著興建生態廊道的事,結論令人咋舌,他們決定將志工辛苦修護的山溝發包水泥化工程。 志工們緊急擬定公文並上呈阻擋,希望大山背的水溝可以用砌石方式進行修復,一則可使下方生長動物及植物根系仍能順利有水源供應,再則石頭空隙可以作為生物棲息空間,且微生物在石縫間可分解水中少量養分,達到自淨功能。所幸政府同意荒野以接近自然的方式修復,並希望可以趕在梭德氏赤蛙十月的繁衍季前完成砌石工程,讓青蛙順利從居住的山裡度到溪流中繁衍。 經過先前夥伴們的努力,鋪石作為山溝的基底,前幾天的豪雨,水泥化的部分被沖刷破壞,而砌石基底完好如初,顯示石頭的修補更為堅固與適合這樣的環境! 8 月26 日一早,五位志工齊心將被泥沙掩蓋的涵洞周圍用石頭補強,夥伴倍雅以機車代步,一趟又一趟的運送石頭。雖然當天參與的志工為數不多,卻有目標的完成涵洞與一段山溝補強。施作期間蝴蝶在身旁翩翩飛舞,似乎在為大家打氣,瀑布與溪流聲也不歇息,就像是綿延不絕的生命之歌。 這裡是許許多多生物的家,美麗的環境,因為有這麼多樣的物種棲息,更為難得珍貴,希望有更多人關心和守護牠們的家!   2015 大山背梭德氏赤蛙棲地之砌石溝渠保育計畫 開山闢路、攔水造壩、挖礦造房,人類享用了地球上最多的資源,我們正享受著人們稱之為「便利」的甜美果實,然而便利是「隨便利用」嗎?我們開了一條路,並沒有考慮原本生長在此的生物;隨後,我們造了路燈,依然沒考慮過原生動植物;接著,我們又蓋了一條水溝,一樣沒考慮過其他生物,甚至用單向思考自以為是地將河川都「整治」了。所作所為都以人本身為出發,未曾考慮過其他生物的生存。這就是現在人們所謂的「便利」。 一沙一石,完成了200 公尺的「責任」,我們不再因方便而犧牲其他生命的權利,我們對大地負責,存一份心,盡一份力,為梭德氏赤蛙建立一條能安全回到溪流的路。 砌石時間 簡單機械挖除水泥塊:2015/8/12 ~ 8/14 人工砌石山溝底部及兩側:2015/8/17 ~ 10/7 砌石距離 200 公尺 砌石人力 共動用198 人次志工參與 砌石使用 石頭總數 中石7 台卡車、5 分石2 台卡車、0.8 分石1 台卡車 (每台卡車約5 米方石) 砌石紀事 砌石工程的石頭材料有四種,依照體積區分:最大的像保齡球、次之約略20 公分大小、再次之約5 公分大小、最小的是0.5~1 公分左右的粗砂。 砌石就如同蓋房子一樣必須先打底,將大石塊鋪設在水溝底部,平均每塊石頭都要嘗試10 多次才能找到最佳角度相互卡住。 石頭和石頭間的縫隙及基底層,都得用中型的卵石塞緊、敲實。最後,再用小石頭將所有的縫隙填平。 所有的工程,從溪溝到兩側邊坡,一步一步穩紮穩打,一石一粒純手工打造一條安全的路。 了解更多: 2015 大山背梭德氏赤蛙棲地之砌石溝渠保育計畫捐款辦法 〈幫大山背梭德氏赤蛙過馬路〉

油羅田老屋的故事

2015-11-09

文、圖/許天麟(荒野保護協會新竹分會副分會長,自然名:海茄苳) 2013年初因縣府農業處的邀請,荒野新竹於大山背租地復耕,農耕生活有時會遇到大農忙,需要一整天或連續幾天在田裡工作,此時中午需要地方可以休息,熱天工作容易流汗,需要沖個澡,開始考慮在田裡搭個簡單的工寮,後來大山背田被地主收回。2014 年農耕團隊到油羅租地繼續耕作,夥伴們開始於村裡詢問租屋的可能。 2014 年於田邊發現一棟屋頂已經塌掉的老磚房,經鄰居查訪,屋主朱先生居住臺北,透過社區耆老取得屋主連絡方式,探詢修護使用的可能性,朱先生瞭解荒野是公益社團後,願意提供部分金額,由荒野委請工程包商修護,修護後並提供荒野使用五年。 經延請工程包商估價,總會評估簽約等,於2015 年6 月24 日正式動工修護。盡量保持原有格式,中間客廳兼做餐廳及夥伴聚會分享交流使用,右邊原廚房隔出兩間衛浴,其餘空間仍當廚房使用,原有三個房間,左邊保留一半當工具室。為了降低修繕費用,除主結構外,內部設施盡量由志工施作。 2015 年9 月中旬老屋大致完工,但工作團隊仍發覺屋外屋內還有很多可以加強的地方。下雨排水不良,導致屋內潮濕,於是大家又動手挖排水溝,準備砌石溝,也準備做雨水回收系統等等,期待這裡成為一個夥伴築夢的地方。 2015 年8 月24 日砂勞越荒野保護協會八人來新竹參訪,午餐由夥伴設計料理,主食為油羅白飯,配菜則盡量選自家栽種加工食材,如筍乾(西湖貴樹彩娥種及曬乾)、鴨蛋(智光家養的而且吃油羅田的福壽螺)、地瓜葉(油羅田自產)等。用說著故事的料理,溫暖夥伴們的腸胃。

水蛙咯咯哮~守蛙人

2015-10-16

「水蛙咯咯哮~守蛙人」是荒野保護協會志工——陳柏州所記錄的環境生態紀錄片,裡面紀錄兩個守護青蛙的故事。影­片中的生態畫面得來不易,柏州特別授權給荒野保護協會作環境教育影片使用,一同透過生態影片瞭解臺灣兩棲類生態。

永續的在地守護力量—— 榮星生態水池守護志工啟航

2015-10-08

文/劉青英(公園生態化運動榮星推廣組組長,自然名:青鳥)、 劉姵彤(公園生態化運動榮星紀錄組組長,自然名:硨磲貝) 圖/荒野保護協會臺北分會 榮星花園公園為目前臺北市核心區極少數仍有螢火蟲飛舞的都會公園,放眼世界也是相當難得一見的生態環境。但近年因放生、棄養、外來種動植物入侵、傾倒廢棄物、嚴重陸化等因素,導致棲地惡化,生態多樣性銳減,原生螢火蟲族群面臨滅絕的危機。鑑此,2014 年底臺北市工務局公園路燈管理處與荒野攜手,結合荒野志工、在地社區與學校,進行長期的生態水池棲地改造與推廣教育。 自2015 年1 月24 日榮星工作假期正式開工至今,第一階段的棲地改造己完成,接下來將交棒給在地居民,守護力量才能永續。經過多時籌備,第一期榮星生態池守護志工培訓,在今年8 月29 日及9 月5 日於五常國小舉辦,此為荒野臺北分會首次深耕社區,凝聚在地力量的創舉,別具意義。 第一天有二十多位民眾報到,周邊六個里都有里民參與,行仁里陳德賢里長帶領數位里民參加,公園路燈管理處圓山所楊淑惠主任與同仁們也全程參與。報名民眾從七十多歲的阿公到二十幾歲的年輕上班族女性,有些是嫁到本地的外地人,有些則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不論男女、年紀、行業背景,都願意不計回報地守護這片土地,實為公民參與的最佳典範。 兩天的培訓課程相當精采,第一天由資深推廣講師劉青英(自然名:青鳥)分享的臺灣自然生態之美揭開序幕,臺北分會會長張菁砡(自然名:鯨魚)說明公園生態化運動的重要性。臺北分會副分會長卓昕辰(自然名:到手香)在榮星花園公園的百年黃槿樹下,訴說榮星公園的滄海桑田。重頭戲是螢火蟲專家——吳加雄博士,透過幽默淺顯方式講解螢火蟲的構造與習性。吳博士表示螢火蟲不只是生態品質指標,對榮星周邊居民更有文化傳承的意義。 第二天培訓,首先由溼地守護者荒野理事陳德鴻老師(自然名:小綿羊)解說生態水池改造的辛苦過程。棲地破壞只需短短時間,而卻得花上好幾倍的人力與時間才能重現生機。之後藉著角色扮演,演練遇到狀況時的回應方式,學員們賣力演出,展現出他們的使命感。下午是戶外課程,由資深棲地志工陳劭融(自然名:構樹)帶領學員穿著涉水衣進入榮星生態水池。首次站在浮島上感受上下浮動的感覺,令許多人大呼神奇。透過下池體驗,學員有了更切身的感受,並踴躍認領巡守的值班時段。 培訓結束後的第一個周末,守護志工們首次參加定期維護工作,跟荒野志工及報名民眾一起在大太陽下揮汗工作,雖然疲累,但每個人都充滿了笑容及成就感。工作人員觀察到透過工作體驗,民眾跟這片小而美的水域產生了緊密連結,像守護自己的小孩般的呵護這片得來不易的都會淨土。 經過了課程及水池工作的洗禮,守護志工隊從9 月14 日起開始巡守榮星水池。巡守時段從清晨七點到晚上八點,每次巡守一個小時,巡守重點在關注外來種蹤跡、是否有人丟棄、放生或不當餵食野生動物等。巡守過的守護志工表示,以前常常經過水池,但很少駐足停留,巡守時才發現原來水池裡外有這麼多的可愛生物,如忙著交配的蜻蜓與豆娘、飛舞的美麗蝴蝶、在巢裡育雛的紅冠水雞、害羞的白腹秧雞及亞成鳥在隱密的草地裡覓食、冬過境鳥紅尾伯勞、常見的鵲鴝、鷦鶯、俗稱大笨鳥的黑冠麻鷺、正盛開的特有種臺灣萍蓬草及珍貴的穗花棋盤腳等。更令人驚喜的是,這幾天的晚班巡守夥伴看到了閃亮的螢火蟲飛舞在隱密草叢中,而且在數天之內,數量從寥寥數隻到現在已經數不清,經過的民眾看到後也驚呼連連,沒想到在都會地區竟然能看到螢火蟲。 螢火蟲是水池生態的品質指標,螢光重現表示水池生態已趨近正常,更意味著過去九個月來集結近千人次的辛勞耕耘,有了最佳的回報。看著守護志工在群組裡分享巡守時的興奮與感動,讓長期駐守在此的工作團隊,得到滿滿的成就感及繼續投入的動力。 透過在地守護力量的發散,讓更多民眾關心周遭的自然環境,並加入守護的行列。透過一步一腳印的棲地營造,豐富多樣的生物將慢慢回到我們的生活空間。最終希望不僅是榮星花園,臺北市任一處公園小水域都能重溫夜晚賞螢的浪漫與樂趣!但這樣的理想仍需更多的人力及時間的耕耘,敬請支持並加入「你的公園我的家──公園生態化」的運動。   延伸閱讀:「台北市自然生態公園」粉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