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部落格:永續山林

永續山林

永續山林

臺灣雖然面積不大,但因層峰疊翠,高山不少,河流也常在高山起源,沿著山邊流動,將養分及調節因子隨著河流輸送入城市及海洋,山林裡,棲息著許多臺灣的珍奇寶貝,有各式動物、各式植物及其他小型的真菌及藻類等,每個生物都是這個島嶼的珍藏,也是世世代代臺灣人民的珍寶,守護島嶼上的每個珍寶,讓世世代代的臺灣人能與這些生物共享這片土地,「永續」是重要的目標。臺灣生態多樣性高,從高山、城市到海洋,每一種生態系統都具有它的獨特與重要性,也是各式各樣生物的棲息地,守護自然環境,除了守護生物棲息的家園外,也具有調節氣候、淨化空氣及水源、涵養水源及防洪保水等重要作用。因此守護臺灣的自然環境及居住其間的動植物就是荒野保護協會重要的任務之一。環境守護是一個長期的生活實踐過程,認識臺灣及守護臺灣的珍寶,讓居住在臺灣的每一個人、團體都可以是環境保護的參與者,成為一個長期關心及實際守護臺灣的行動者。

百人手牽手——守護曾文溪,守護玉峰堰

2016-04-11

文、圖/曾畹鈞(荒野臺南分會編採志工) 水,是生命維繫難以或缺的必要元素之一。但是,在扭開水龍頭水就來的生活裏,你想過水資源維護的重要性及是否可能面臨缺水的風險嗎?孕育了臺南人的母親河——曾文溪,是臺南市目前少數依然保有乾淨水質的河川。你知道她正面臨了可能無法回頭的污染風險嗎?尤其在全世界都可能陷入水資源危機的此刻,依據聯合國資料顯示,到2025年可能會有三分之二的世界人口生活在缺水的國家,而臺灣不久前因缺水而帶來的限水不便,對許多人來說應該仍歷歷在目。 依據〈自來水法〉,經濟部公告了曾文溪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範圍,例如臺南市山上區玉峰攔河堰屬於「供家用及公共給水的水庫」,其集水區為第一級環境敏感區,鄰近開發受到嚴格限制,需禁止或限制貽害水質與水量行為,例如濫墾、濫採、設置污染性工廠等,或許有人會覺得因此限制了在地發展,犧牲了鄰近區域民眾的權益,確實也因此衍生了水源保護區解編與否的正反意見及衝突。但是水源一但污染,所有人都將承擔沒有乾淨水源使用的夢靨。尤其南部因為水資源豐枯比明顯,更是可能陷入缺水的第一線,難道不應該更用心珍惜潔淨的水資源嗎?這些都是思索水源保護區解編與否及開發方向不應該忽略的。 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資源日(World Water Day),由聯合國於1993 年所訂定,其無非是希望節水惜水觀念能落實在世界各地日常生活之中,而今年(2016)世界水資源日的主題為「水與就業(Water and jobs)」,凸顯水資源與就業兩者具有改變人們生活的影響力,卻也可能面臨衝突與平衡的兩難。臺南也正面臨解編水源保護區的壓力,相關規劃計畫將玉峰攔河堰調整為工業用水專門供給南科等產業運用,連帶影響是集水區的管制範圍與運用限制可能因此放寬,所以台南市水資源保育聯盟、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台南分社、荒野保護協會臺南分會組成「守護曾文溪聯盟」,結合玉峰攔河堰解編等臺南在地議題,希望讓更多人了解這項政策規劃對於水資源保護的影響,並於3月19日帶領民眾在玉峰攔河堰上舉辦「手牽手守護曾文溪」活動。 當天有許多民眾是父母帶著孩子一起來認識玉峰攔河堰與曾文溪,甚至言談中發現還有民眾遠從彰化而來,水資源保護與珍惜是一個世界性的議題,關乎的是環境的永續,雖然開發與保護在近年來的許多相關議題上彷彿是勢不兩立的衝突,但是長遠與縝密的理性思索應該可以明白開發可以是適度的,經濟發展並不必然必須殺雞取卵的與環境保護對抗,水資源保護區解編與否也無需一刀兩斷式的面對,對於保護區是否可以從影響大小來思索範圍限定及開發方式限制進行分級管理,而不是冒著污染風險全面解編。 319之後,這個問題或許還在拉鋸之中,但是從玉峰攔河堰漫步走回山上淨水場的沿途,想著剛剛的守護口號,聽著左右討論著相關議題的對話,我想當更多人意識到平凡幸福其實建構在對於環境的關心與用心上時,政策或是民意也才會慢慢不再截然對立。   「守護曾文溪聯盟」成立理念 曾文溪水系的曾文水庫、南化水庫、鏡面水庫,乃至玉峰堰,共同承擔臺南地區民生、工業、灌溉的絕大部分用水。如今,大臺南境內的其他河川,包括急水溪、鹽水溪、二仁溪,都已經遭受嚴重污染。只剩下曾文溪流域,總算保住一片淨土。為了保護水資源,政府耗費巨資在曾文溪流域實施離牧政策。曾文溪水源保護區的公告,確保了整條曾文溪得以在其他河川相繼淪亡之後,仍保留一整片的好山好水好家鄉。 2000年11月解編的「東港溪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讓東港溪成了養豬業的天堂,而東港溪也就成了「被遺棄的河流」;2001年2月解編的「急水溪水系新營淨水場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引狼入室」的結果開啟了東山鄉長達十年、可歌可泣的反永揚垃圾場的家鄉保衛戰。這兩個解編案都見證了豪強政客短視近利的嚴重後果。讓一條河流死亡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要讓一條死亡的河流起死回生,卻是困難重重。 曾文溪是南人的母親河,臺南人不應該讓這條神聖的河流遭受豪強政客的侵害。我們必須把好山好水留給子孫,不能繼續剝奪子孫該有的國土、環境與水資源。守護曾文溪聯盟堅決反對解編水源保護區,結合許多關愛臺南水資源的團體朋友們,齊心合力捍衛臺南人生活命脈,共同為後代守住乾淨的水源!

野溪踏查與我

2016-04-11

文、圖/曾志雄(荒野臺東分會野溪調查小組,自然名:珊瑚蟲) 三月的野溪踏查日當天(三月二十七日),除了既訂行程有奔鹿團的小鹿會隨行之外,另外還有二組人馬要和我們一起踏查。一組是公視節目「我們的島」要來跟拍,另一組是商業週刊雜誌社要來採訪。依組長楊坤城(自然名:大冠鷲)的想法,應該會讓野溪小組的成員也接受他們的訪問。所以,為了避免被採訪時答非所問、無法適切地傳遞野溪小組成立的初衷,於是趁有空時來整理一下,近一年多來和野溪小組夥伴們一起行動的感想,也算是一種省思及前瞻。 我為什麼會參與野溪小組的踏查?這對我而言是一種自我追尋,我指的是踏查的歷程。我是屏東人,記憶中對家鄉的印象,就是自己小時候走在村子附近那條林邊溪的經歷。家鄉留給我的美好回憶,約有九成全是那時獨自一人在河床上玩水、挖砂、抓魚、看鳥的經驗。小時候,村裡或許還是有沒去河邊玩耍的小孩,不過我周圍的友伴全是會玩水的人。所以,大夥一起到河裡玩水是再自然也不過的事。當然,每一年被水淹死及關於那條河的水鬼故事,也伴隨著我們長大。然而我到底是在幾歲時遭遇了溺水甚至差點淹死的事件,事到如今已經完全沒印象了。但是,我並沒有因為那時的溺水經驗,使我害怕親近水。或許,是因為那時年紀還太小吧! 由於上述原因,讓我自民國八十四年分發到臺東服務後,再也不想回家鄉去。因為,小時候的那條林邊溪,已不再是我記憶中的樣貌。我算是一個很悲觀、很鴕鳥的人。在加入野溪調查小組前,我有很長一段時間,不主動踏入野外。加入野溪調查小組後,我慢慢地找回童年的自己。與小組的夥伴一起走在臺東的溪床上時,我漸漸回想起,溪流是我小時候的美好回憶。這是我一年多來,每個月持續參與踏查的主因。 然而,隨著人的年齡增長,懂得愈多,享受了愈多的資源後,也發現了身上背負著很多的重任。往往,重責大任存在與否,只是個人認知的問題,或者說,是否選擇主動意識到「這是自己的責任」。三月二十二日當天,拜會立委劉櫂豪辦公室,我算是與會的陪同人員,意思是,我並沒有主動參與發言,頂多是補充發言的角色。其實,當時內心也有話想說。參與野溪小組的活動後,只要是持續一直跟著踏查的夥伴,我們都會認同大冠鷲的看法,也會形成相同的念頭:臺東的野溪,經不起目前的整治水泥化。每一條被整治的溪流,不管是有沒有常流水、是不是重要的保育棲地、使用了什麼工法進行整治,結果都是一致的——溪流水溝化。唯一不同,只是水泥建構的規模或範圍的不同。被整治的溪流,都具有相同的特性:生物棲地被破壞。 臺東,總共有多少條溪流呀?或者說,還有多少條還沒有水泥化的溪流?今年三月五日,騎著機車從臺東市到長濱。從進入成功開始,除了漏記錄的小馬橋之外,一共記錄了成功鎮半屏橋到.橋共三十二座橋,長濱鄉從旦滿橋到樟原橋共二十三座橋,其中因為雨勢太大以致於有一些橋沒有記錄到。光是成功加長濱至少就有五十五條溪流。這五十五條溪流有完全沒有整治的,也有已經被整治的,當然,待整治的也開始一條一條出現。整治後的結果,就是一條一條的水泥水溝出現。看到這樣的現像,我總覺得,這是不是在補全自我離開家鄉後,我所沒有經歷到的家鄉溪流水溝化的過程呀? 除了每個月固定參與野溪小組的踏查,我自己因為要外出空拍的緣故,還會順便看看當天所經過的溪流狀況。去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為了要記錄利嘉溪出海口到知本溼地的海岸林,選定了呂家溪出海口當起降點。那一條呂家溪讓我更深的領悟到悲痛。呂家溪算是一條灌溉用的水泥化水溝,出海口的溪水惡臭混濁,黃褐色的沉澱物直接停滯於溪床底,還沒走近就能聞到類似家庭廢水的硫磺味。溪裡看不見游魚,臨近空中也沒有任何水生昆蟲。這種狀態的灌溉溝渠,其實在臺東縣比比皆是,習以為常,或許在西部,大家對農田水溝的印象就是如此吧! 所以,這是什麼狀況?連臺東這號稱臺灣後山花園,以生態及環境優美為吸引力的地方,連農田旁的任一條水溝都毫無生態資源時,生活在這邊的居民從小對農田旁水溝的印象只剩下髒、臭。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他們會認同這塊養育他成長的土地嗎?他們會以身為臺東人而自傲嗎?再加上,當我們這些已經長大、有能力做出一些行動來改變現況的成人,都允許臺東溪流的棲地環境,在大多數人們,幾乎、甚至是完全不知道生態及棲地的可貴及美麗時,就讓公部門一條一條的,慢慢將全臺東的野溪全部水泥水溝化。當孩子們長大時,他們只能去聽曾經知道、接觸過臺東野溪之美的人,以口頭或者有幸被影像記錄下來的二手或三手資料去知道,原來臺東的溪流曾經如何,這樣的狀況,並非我所樂見。 我沒有能力阻擋巴西熱帶雨林被開墾,我也沒有能力讓北極熊居住的北極冰原停止消融保存牠們生存的棲地。但,我實在不想讓我現在居住的臺東,成為一段口述歷史裡,只能向長大的孩子述說著,臺東的溪流我曾經見過它們的美;只能讓長大後的孩子看著水泥化的臭水溝,要他們想像這曾經是條生態豐富,有魚群水中游動,有蝦蟹在溪床中爬行,空中有蜻蜓飛舞,不同的季節植被呈現不同的樣貌,四季的輪轉是以生命的形態變化讓人親眼可見的溪流。 被稱為夢幻湖的知本溼地,我十多年前有幸曾經在三和的山上,遠眺過那一大片藍,如今僅剩下原來的幾分之幾我不得而知。夢幻湖被開挖的那時,我沒有在現地,我也沒有發揮出我那時能做出的行為。現在,加入野溪小組後,我又慢慢的陷入同樣的困境,預知現有的野溪生態棲地即將慢慢的消逝。我不該再說,我無能為力,我無能為力去改變政府對野溪粗暴的整治手段。我個人的力量是小的,但參加野溪小組後,我發現小組夥伴中,每一個個人都正發揮著他自己的能力,當個人的力量集合在一起時,拳頭一致朝向同一個方向,甚至是同一點出力時,那讓人感到無力的個人力量,就不再是沒有影響力的對空揮拳而已。 要說野溪小組能影響公部門成為重視生態,以環保、共生、生物多樣化,棲地維護為職志的保護力量,這或許不是不可能的事。但是無力、無可奈何的頹喪感一定會遇到。人生本來就不全是順心如意的,就當修心嗎?這不會是我參加野溪小組的目的。我雖然不像凱薩大帝那麼偉大,但他的那句名言:「我來,我見,我征服。」應該可以成為我的目標。我參加野溪小組了,我親自踏查了,我向公部門表達意見了。至於成敗是非,這不是我該去看重的。因為,野溪小組不是一個人單打獨鬥。野溪小組是一個群體,是一個分享、成長、奮鬥的組織。說到這邊,順便召募新成員,臺東的野溪,需要有人去關心,野溪小組,需要更多關心臺東環境的人一起來努力。   延伸閱讀: 水保局首度與民團對談野溪治理(荒野快報283期) 一群門外漢 揭開政府治惡水真相(商業週刊第1482期)

動手護棲地,維持生物多樣性

2016-03-11

臺灣生物多樣性持續惡化 臺灣環境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困難,除了棲地遭受破壞、氣候變遷影響等因素外,需要更多人關注的,即為「入侵種排擠原生種」的議題。入侵種造成原生種數量減少,甚至滅絕的情況,進而演變成生物多樣性消失。因此移除入侵種,是保育臺灣眾多生物的必要方式。 在移除入侵種生物之前,一定會有人問:「為什麼要移除入侵種生物?」,在現今環境資源不足以供應過多人口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從人類對生物多樣性的依賴探討其重要性。什麼是生物多樣性?簡而言之,生物多樣性就是生物的數量、種類、生態系多樣化,以沿海地區為例,在海裡有數量很多、種類很多的魚,也有各種不同的蝦、蟹、貝、珊瑚、海葵、藻類等;往陸上移動則有海濱植物或水生植物,在植物成群的枝葉花朵間住著蕈類、地衣、昆蟲、青蛙、蛇或蜘蛛,許多鳥類往返穿梭其間休息或覓食。在《生物多樣性公約》裡定義生物多樣性的組成為遺傳多樣性(genetic diversity)、物種多樣性(species diversity)和生態系多樣性(ecosystemdiversity);當環境具有豐富多樣的生態系,就具備更高的生產力,及更加穩定及永續力;生態系中的物種若數量越多,生物之間的互動機制越複雜,物種中包含的基因更多樣,就可以讓遺傳性質改變,讓後代更能適應及存活在急劇變化的環境中。如同我們要求飲食的健康標準,應均衡攝取各種不同的食物,減少偏食、單一食物的攝取而造成身體損害。 在臺灣,有高達1/3至1/4的物種是經過長期演化而成的臺灣在地特有種,對外來種的侵入非常敏感且脆弱。外來種對臺灣生態環境的影響,包括捕食、競爭及排擠、疾病或寄生蟲的傳染、雜交以及生態系統的改變。以斑腿樹蛙為例,2006 年在彰化田尾發現牠的蹤跡,幾年來已經在臺灣北部地區見到繁殖的族群。斑腿樹蛙一年產卵5 次、每次600 顆,和斑腿樹蛙外型、繁殖條件相似的臺灣原生種白頷樹蛙每年產卵2次、每次300顆相比,斑腿樹蛙更具族群競爭優勢,而且斑腿樹蛙會啃食其他蛙種蝌蚪與蛙卵,嚴重威脅到原生種的生存。因此為維持生物多樣性而移除入侵種有其必要,避免特有物種及生物多樣性的消失情況持續惡化。 外來種與入侵種有何差異? 「外來種」與「入侵種」容易讓人混淆。外來種是經由人為引進的物種;入侵種則是外來種進入新環境後,造成生態破壞、經濟損失,才會列為入侵種。 外來種的反義詞——原生種,是指物種棲地還沒有開發之前就已經存在於該地的生物,是歷經數萬年自然演化的結果;若物種是藉由自然的力量,如水、風或動物傳播的植物,移至臺灣而非臺灣本土產生的物種,也可以稱做是原生種。「臺灣特有種」是指該物種在全世界僅存在於臺灣的物種;臺灣因為島嶼地形與氣候型態多樣貌,擁有特有種生物比例高,物種分布範圍小(臺灣的土地面積僅佔全球0.02%),對於外來種影響相對敏感,容易受到干擾與破壞。 外來種是指經由人為刻意引進栽培、飼養或人為不經意夾帶(如運輸、觀光)原本產於其他地區的生物;因為交通方式發達,生物隨著各種人類活動跨越天然地理屏障,例如:民間或政府透過貿易或農業行為引進的食用、觀賞動植物(或寵物),或是船舶壓艙水隨之帶入的生物等。當然,外來種不一定會成為入侵種,只有當外來種進入新環境,順利適應、存活、繁殖後,對新棲地原生種、環境、農業或人類造成生態破壞、經濟損失,才會列為入侵種。例如:小花蔓澤蘭、布袋蓮、非洲大蝸牛、福壽螺、巴西龜、亞洲錦蛙等。 荒野關注的棲地入侵種狀況 至2015年12月31日止,依荒野棲地生物資料庫統計,共有記錄定點29處4,920筆記錄,其中有565種臺灣特有物種、46種保育類物種、901種外來種生物、232種入侵種生物。 在本會記錄中,各棲地入侵種生物較多的物種為大花咸豐草,在15 處棲地被記錄到,其次為昭和草(12處)、瑪瑙珠(10處)其它如附表,這些都是平常週遭容易見到的物種,卻也逐步侵襲臺灣的自然野地,而名列在世界百大外來入侵種的生物有小花蔓澤蘭(9處)、銀合歡(7處)、非洲大蝸牛(6處)、南美蟛蜞菊(5處)、福壽螺(4處)、布袋蓮(4處)、家八哥(3處)、巴西龜(1處)、吳郭魚(1處);這些物種不僅在臺灣造成災害,在全世界也都是令人頭痛的角色。 入侵種生物已被公認為對生物多樣性、農業和其他人類關注事物的一大威脅。尤其是臺灣的大規模商業放生,並未評估或考量放生環境中原有的生物與棲地條件是否適合以及棄養動物行為,造成入侵種的危害增加,讓原來的食物鏈受到破壞,生物之間產生雜交種,基因及生物相改變,加速動物非自然散佈等問題,已經嚴重傷害臺灣生態環境。 荒野關心棲地之入侵種統計 編號 種類 棲地出現次數 編號 種類 棲地出現次數 1 大花咸豐草 15 10 非洲大蝸牛 6 2 昭和草 12 11 魚腥草 6 3 瑪瑙珠 10 12 象草 6 4 小花蔓澤蘭 9 13 銅錢草 5 5 紫花藿香薊 9 14 白花霍香薊 5 6 槭葉牽牛 9 15 長梗滿天星 5 7 龍眼 8 16 南美蟛蜞菊 5 8 野茼蒿 7 17     9 銀合歡 7       臺灣有獨特的島嶼生態系統,特殊的海島環境造就多樣化的棲地,有著眾多的特有生物,據TaiBNET 臺灣物種名錄的統計,有62.5%的昆蟲、64%的哺乳類為臺灣特有物種,生物之間緊密連結,一旦有強勢的外來入侵,造成的影響就非常嚴重。例如:原生地在南美洲的小花蔓澤蘭,因其迅速生長的特性,被稱為「一分鐘一英哩」的雜草。遠渡重洋來到臺灣後,因為沒有天敵捕食,已經從南到北迅速蔓延,生長過程中不但以覆蓋植株遮擋陽光讓植株枯死的方式侵襲本土植物,更會以釋放化學物質來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長,提高自己的存活率。至今小花蔓澤蘭的擴散速度與所造成的傷害仍然無法有效控制,僅能在區域部份抑制生長範圍。原產於印度的家八哥,因為聰慧擅於模仿而被大量引進臺灣,來到臺灣後,與本土種八哥食性相似,卻繁殖更快且適應力強,排擠了本土種的生存空間,造成本土種幾乎消失,使本土八哥列名臺灣保育類動物名錄中。原產於南美洲的福壽螺1980年代以食用為目的引進臺灣,但肉質不符臺灣人飲食習慣,逸出後因在臺灣沒有天敵,繁殖速度快,喜好生活在靜水域及啃食農作物幼苗(如水稻),長久以來造成農業極大損失,損失金額據農委會統計已高達新臺幣一百多億元,還不包括無法計算的生態破壞,面對入侵生物的影響,我們確實應謹慎面對。 我們可做什麼? 荒野各分會不定期辦理移除入侵種等棲地工作活動,並邀請長期研究與關注相關議題的學者或專家進行課程培訓、於活動中協助辨識,避免誤傷無辜物種。歡迎民眾上荒野官網報名參與,或與各分會聯繫討論,更呼籲民眾拒絕不當的商業放生與動物棄養等行為。 本會至今持續進行移除入侵種生物工作的物種包括:小花蔓澤蘭(臺北五股溼地、新竹十八尖山、雲林龍過脈步道、嘉義蘭潭後山)、互花米草(臺中高美溼地、金門沿海)、布袋蓮(花蓮馬太鞍溼地、宜蘭五十二甲溼地)、銅錢草(臺北榮星花園、臺北萬里水生植物庇護中心)、美國螯蝦(臺北富陽自然公園)、牛蛙(臺北富陽自然公園)、沙氏變色蜥(新竹十八尖山、嘉義嘉義公園)、亞洲錦蛙(嘉義北香湖公園、臺南三崁店)、福壽螺(花蓮馬太鞍溼地、宜蘭五十二甲溼地)等。另外,新竹香山溼地的紅樹林植物水筆仔、海茄苳,雖然不是入侵生物但因人為種植而大面積擴散,原始棲地環境鉅變,生物多樣性降低,影響臺灣招潮蟹等眾多原生生物生存,所以荒野亦從2007 年開始投入關注至今。未來荒野仍持續推動關注棲地的生物資料庫建置工作,了解臺灣生物棲地遭受入侵種生物影響的程度,及早進行反應;同時,也將持續邀請民眾參與,共同維護棲地,以保護臺灣珍貴且每一個人都賴以維生的生物多樣性。   參考資料 荒野自然觀察記錄網 GISD 世界百大入侵種 TaiBNET 臺灣物種名錄 香山溼地紅樹林的去留 守護高美溼地的社會參與~外來植物互花米草的強勢入侵與移除行動 首波生態黑名單 369 種生物禁入 林試所開放資料庫,蒐集210 種外來入侵種 臺灣宗教團體放生現象調查報告 錯把土生當外來種 殺到「蛙蛙」叫 *** 【勘誤啟事】 關於本文中將海金沙列為入侵種一事進行說明,本會棲地資料庫資料是與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TaiBNET資料庫進行比對,取得入侵物種的資訊,因TaiBNET資料庫誤植海金沙為台灣的入侵種,本會取得資訊後亦未發覺而誤勘,感謝伙伴指正,確認海金沙為台灣原生物種,已同步請求TaiBNET資料庫與荒野棲地物種名錄進行海金沙之物種記錄修正。 本會棲地資料庫於2014年起各解說定點/棲地之志工同步蒐集各棲地的物種名錄,期望持續累積用於棲地守護及環境教育用途,草創之初資料僅能簡單歸納,本會將持續改善,邀請各地伙伴持續投入調查的行列。

生物多樣性的多樣關係

2016-02-09

文、圖/愛海龜的魚凱 按: 本篇討論生物多樣性為何及其重要性。   最近,常常聽到「生物多樣性」這個詞,每年 5 月22 日是世界生物多樣性日,在臺灣最常被用來宣揚的是,我們族群很多樣、地形很多樣、水果很多樣,還有生物很多樣。多數人大概懵懂知道,臺灣原住民有16 族,從墾丁的熱帶季風林到玉山的寒帶針葉林,有香蕉有芭樂,但是,除了黑熊、帝雉及麻雀,臺灣的生物多樣在哪裡? 我們先看看,生物多樣性是什麼?簡單的說,就是除了生物數量要多,生物種類也要多。當你跳進一個石斑魚的養殖池,裡面的石斑魚多到跟您臉貼臉,但是看來看去,也只有石斑魚,這種情況下,雖然生物數量很多,但是生物多樣性卻很低(多樣性指數Simpson index =0)。 在生物防治的角度,農民為了防治害蟲(例如:福壽螺),引入該生物的天敵(例如:鴨)。適度的生物防治有助於田間管理,也減少農藥的使用;但如果的鴨子太多了,多到把其他的昆蟲、青蛙都吃了,把蛇都趕跑了,這就稱不上生物多樣性的田間管理了。生物多樣性的重點是,不能只為單一種生物做考量,而是需要考量整個「環境」。 尿尿小童說:這不是生物多樣性 那什麼叫做考量整個環境?建商常稱,住宅周邊生態環境優良、公園綠地面積廣大、緊鄰高爾夫球場、中庭還有休閒親水空間,這樣的環境,是否等同於生物多樣性呢? 不是。因為這種環境條件考量的只有「人」一種生物。真正有利於生物多樣性的環境,必須提供「各種」生物棲息的區位,一個公園,不能只有短草適合放風箏打滾的人工草皮,還必須要有低矮的草生灌叢供老鼠棲息,有小喬木讓蜘蛛結網、有果樹供鳥類覓食,有樹洞讓貓頭鷹繁殖等。 相同的,一個親水空間若只有尿尿小童的噴水池,大概只能養錦鯉了。若要做為生物多樣性的棲地,水深要有深淺不同的層次,要同時有挺水性、浮水性、沉水性等不同類型的水生植物,才能提供水表、水中、水底等不同的生物使用。除了營造的人工溼地,臺灣原生的溪流溼地、沿海溼地、灌溉埤塘等,都提供不同生活條件的生物棲息。四年級生常懷念古早時有泥鰍及蝦摸的水圳,人類聚落附近的湧泉溼地、水田等,不同類型的溼地環境,提供了生物多樣性的空間,與人類早期生活模式休戚相關。 保護區外的明智利用 進入了速食時代,揪團團購食物,享受真空包裝拆封瞬間「波」一聲的過程中,我們都忘了,那些東西源自於自然。過去,臺灣生物的豐盛,魚米之鄉的驕傲,現在,得靠工程單位挖池放水來營造了。我們喜形於外,剪綵開工的同時卻忘了農村聚落本來是生物多樣性很高的環境。相對於都市的大肆開發、保護區的嚴格限制這兩種極端型式,有沒有一種方式,能夠兼顧生活與生態呢? 有的。我們開始談「里山」,追求森林、農村社會與生態的永續生產地景;談「里海」,追求海岸、溼地社會與生態的永續生產海景。溼地法中的「明智利用」精神告訴我們,不是不能用,而是要聰明永續的利用。 但是,里山的概念是:保護區之外、城市與郊區間的「緩衝」地帶。所謂緩衝,就是減緩衝擊。當一個地方人口過度壅塞的時候,我們都成了池裡的石斑魚,只能看著彼此緊繃的臉孔,面面相覷無法迴避。李鴻源教授說:「臺北可以住多少人?假如臺北塞800 萬人進來,還想有生態多樣性是不可能的。大家只能抱怨房價太高、交通堵塞、無處可去。還能想到容納其他生物的空間嗎?」 要如何妥善分配空間,讓人類活得舒適,其他生物也不受到壓迫呢?生物多樣性除了跟農業、漁業息息相關,還涉及空間規劃、土地利用、都市計畫等部分。 哪些人跟生物多樣性有關? 可惜的是,生物多樣性領域的專家,很少有空間規劃的概念,都市計畫及建築設計的專家,也少有生物多樣性概念(甚至會認為景觀、園藝就是生物多樣性)。幸好,新型態宜居城市的概念,有著更綜合性的考量,包含空間綠化、低碳運輸、海綿城市、生態廊道、智慧城市等元素。然而,在眾多項目中,與人生活品質相關的會優先被考量,以人類視角出發產生的環境條件,看起來整齊美好,卻不見得適合其他生物生存。 在都市發展的軸線下,不可能完全排除工程開發的進行。因此,生態工法便成以安全為基礎,生態為導向,永續為目標的一種設計概念。其中,最近所談的到「生態檢核」的概念,在一個區位確認開發後,如何透過「快速生態評估(REA)」的步驟,做到「迴避、減輕、縮小、補償」的做法,來減緩工程開發對環境生態的影響,卻是需要藉由工程師在規劃階段及細部設計來落實的。不過,工程師在專業訓練中,很少聽過「生物多樣性」是什麼碗糕,在工程強度、安全性、工期限制等要求下,還要考量生態保育,的確不太容易。國內首先推動生態工法的概念是國道高速公路為了減少動物被車輛撞擊而設置的「動物防護網」及「動物通道」,水資源局在近年也開始導入「生態檢核」的概念,在水庫、攔沙壩等工程規劃前,就預先進行生態評估,才能避免工程進行中才遭遇生態衝擊問題而難以調整。 看來,一碗在蒸籠裡半生不熟的生物多樣性碗糕,必須倚賴都市規劃、工程設計、農漁產業、生態保育、景觀園藝等領域專長的師傅,在七嘴八舌的討論溝通之後,確定各種調味的比重,在魔鬼的細節中放入心思,細火慢熬之後才能入口了。可是中央廚房裡,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師傅各司其職之下,誰也不願意讓誰呢。他們說:「那種小眾口味,有什麼重要的?」 最後,生物多樣性哪裡重要? 到底,生物多樣性有什麼重要?如果以食物的觀點來說,就是避險。當合成色素、人工香料及化學添加物充斥在食物中,生產來源資訊不足的情況下,專家告訴我們,選用多樣的食物,以降低單一毒物累積,避免慢性中毒的風險。類似道理在理財上,投資專家告訴我們,資產要多元配置,雞蛋不要放同一個籃子裡;教育中,老師告所我們,求學時要多方涉略,勇於接受多元文化的衝擊……。 同樣的,我們的生存需建構在一個生物多樣性的環境之中,尤其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誰也不清楚,哪一種生物在未來會發揮致命的關鍵角色。過去,許多的植物是治病良藥,許多藥品也來自於植物鹼提煉出的衍生物;但生態中有所謂共同演化,競爭者彼此間進行著一場長期的軍備競賽:你演化出新的構造阻止了我的捕食,我也衍生出新的器官來化解你的防禦。「一物剋一物」的規則並非恆久不變。 在醫學上,藥物的長期使用,會造成病毒抗藥性的形成;近期來說,禽流感病毒株短期間的快速演化,已超越人類疫苗研發的速度;潛伏在臺灣山區50 年以上的狂犬病,突然在鼬獾身上產生致死性;蜜蜂消失的問題,直接影響到全美1/3 的農作物;過去10 多年趨緩的登革熱疫情突然爆發,甚至日本也傳出首位本土性病例。在跨國傳染病、物種消失、極端氣候已到來的現在及未來,我們會需要從目前某些不起眼的植物中找到抗病的成份來源;會需要蛾或蒼蠅來授粉;會需要野生糧食作物的抗旱抗澇基因來改良體質弱化的工業化生產品種,來因應氣候變遷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這些太多未知的存在,便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所在。自私的說,為了人類自己的將來,我們需要多樣生物的基因,來面對各種可能風險的挑戰。 生物多樣性的維持,不只是生物學家的任務而已,都市計畫、工程設計、景觀規劃、環境教育、農漁政管理、公共衛生、防疫檢疫、食品安全等不同領域都與生物多樣性的維護相關,尤其在氣候變遷勢不可止的時代,我們更需要以生態系統為考量的應變及調適模式。人,也是自然界的一種生物,過去以「利用」的態度看待萬物,而現在起,必須學習與其他生物「互相依存」,人類,不可能獨善其身。  

為何沒有「實效」的巴黎氣候協議仍是一大進步?

2016-02-09

文/周澄(前香港學聯秘書長,現為自由撰稿人)、圖/ COP21 PARIS 原文刊載於「報導者」,刊登網址 https://www.twreporter.org/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 (UNFCCC,下稱「公約」) 第21 次締約方大會(COP21)上週六於巴黎正式落幕,這份將於2020 年開始取代《京都協議書》、具法律約束力的氣候協議,千呼萬喚,終獲全球195 個國家一致通過。國家代表與國際媒體紛紛以「歷史性」來形容今次氣候大會的成果:一來是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放下歧見,沒有重覆2009 年哥本哈根一役的慘敗;其次是限制全球升溫的目標出乎意料地進取,而在「2100 年前限制升溫不超過攝氏2 度」的原則之上,協議同時訂明「並爭取控制在攝氏1.5 度內」,正面回應面臨沉沒危機的島國的多年訴求。 然而,被譽為「氣候變化研究之父」的美國科學家James Hansen 卻狠批「巴黎協議」徒具空洞承諾,實為「騙局」(fraud)。此說獲得不少環保團體和應,指協議沒有訂明具法律約束力的各國減排計劃目標、與氣候融資機制的具體落實,因此缺乏實效;如仍依賴現時由各國自行提交「國家自訂減排貢獻」(intended 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INDCs)的形式,限溫2 度甚至1.5 度的目標根本不可行。環團亦認為,協議全文避談「除碳」(decarbonization)及化石燃料等關鍵字眼,無力規限仍然依賴燃煤發電的新興經濟體與出口石油的中東國家。但上述問題不減「巴黎協議」的正面意義,這其實就得由氣候談判的歷程談起。 「具法律約束力」不等同實效:《京都協議書》的經驗 氣候問題, 是很典型的「囚犯兩難」(prisoner's dilemma)處境。哈佛法律教授Cass R. Sunstein 就曾以這個前提出發,撰文比較《蒙特婁協議書》與《京都協議書》的得失[1]。前者簽訂於1987 年,旨在管制破壞臭氧層的工業用化學物質,是國際環保法史上最成功的例子之一,其時連共和黨執政的美國政府亦有大力支持,促成各國簽訂。那為何到了同樣管制全球環境危機的《京都協議書》,卻演變成美國與加拿大2 個簽署國先後退出的敗局? 關鍵在於,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大國,均能從全球生效的《蒙特婁協議書》中得益(例如有助這些國家的企業出口替代產品與技術),保護臭氧層的整體利益因此得以共享,不存在「囚犯兩難」。然而,對這些發達國而言,要落實減排所造成的本國經濟損失,大有可能高於各國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的長遠得益;當時美國參議院認為《京都協議書》未規範中國和印度等新興大國的減排承擔,間接令這些國家得以「搭便車」,不符美國利益,表明反對。如此,排放大國均沒有誘因去先行承擔責任,發達國減排目標淪為空言,這種零和邏輯,成為了全球減排滯延的主因。 因此,在去年利馬談判前夕,氣候經濟學權威Nicholas Stern 便直言,要保證美國的參與,摒棄《京都協議書》由上以下的規範形式、容許各國靈活地根據本國的發展需要去調整減排的目標與時間表,是更務實的進路。這樣反過來形成一種各國自我監察的道德壓力,增加了個別政府「不行動」的政治與公關成本(民主國家尤甚)。 在此值得指出的是,與其輕言氣候談判無實效,倒不如仔細去分析「公約」下大大小小的附屬機構與專責小組的工作進展(包括處理技術援助、科研、融資等常設委員會)。因為這些分拆開來的成果,對全球協議的最終取向與覆蓋範圍、國與國之間就個別議程的溝通與合作基礎、以至塑造各國的行為規範,均有著重要的影響。 另一方面,國際法學者指出,無法運用國家強制去實施的「軟法」(soft law,《哥本哈根協議》是一例),對推動氣候治理(climate governance)同樣有正面的作用(例子見[2]);「缺乏法律約束力」不等同無用,反而有其合理與適切現實之處。訴諸自願承擔雖不盡理想,然而冒險重覆前人經驗,也許將更得不償失。 突破富國窮國「區別責任」僵局 「巴黎協議」的另一項突破,是它打破了「公約」訂明的「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所造成的歷年僵局,由此為發展中國家的減排承擔、及富國與窮國的減排合作,奠定基礎。 在氣候問題上,發達國是責無旁貸的。但今時今日,沿用1992 年的標準去劃分發達國與發展中國家與減排責任的差別,有不合時宜之嫌。事實上,中國、印度和巴西等新興大國的排放量早已跟發達國相差無幾,完全不受國際法規約束是不合理的。分析亦指,窮國近年已開始對於中印兩國壟斷發展中國家話語權感到不滿。再者,產油大國沙地阿拉伯因被列為發展中國家而免於減排承擔,同樣令人質疑這項原則「好心做壞事」。 「巴黎協議」的進步,正在於在保留上述原則的同時,沒有再直接訂明富國與窮國的區別責任。相反,協議強調在考慮到各國國情不同的前提下,靈活地分配減排責任。協議亦因而強調落實、審查、匯報等程序的效率與透明度。 融資尚存懸念 這不是說「巴黎協議」沒有未盡人意之處。例如,包括「綠色氣候基金」在內的融資機制能否如期集資目標金額,以撥款協助窮國引入清潔能源技術、改善基建,如何落實,發達國又如何加強商界與私營融資的角色,仍然有待觀察。有關融資的條文,被劃入協議不具約束力的部份,令外界關注其實效,不無道理。 但「巴黎協議」所呈現的前景,整體仍屬正面可期。協議首先延續了《京都協議書》訂立的碳排放權交易機制,容許各國繼續買賣排放權以落實整體減排目標。協議亦提到訂立一個「可持續發展機制」,引入另一種新的碳市場形式。 碳價機制漸成形 技術革新闢出路 事實上,在聯合國的框架以外,為碳排與污染成本定價的政策目前已在國際上逐漸成形:世界銀行的資料顯示,全球已有近40 個國家已引入或擬引入為碳排定價的市場機制,覆蓋率佔全球總排放量約兩成,當中包括中國計劃在2017年訂立全國碳交易市場,亦有部份國家實施「碳稅」。若能保障這類交易機制效率與透明度,可以觀望高污染的產業與能源使用長遠將逐漸失去競爭優勢。 再加上各種清潔能源、能源效益技術與低碳產品發展日趨成熟,稱作「替代」與「出路」縱或言之尚早,可以肯定的卻是傳統能源主導世界的局面將會日益受到挑戰。 「巴黎協議」是世上很多人多年努力的成果,不應急於抹煞。我們要肯定氣候危機的嚴竣,也有權合理地懷疑各國政府的動機與承擔能力,但我們不能對已然發生的改變視若無睹,也更不應妄自菲薄地認為,氣候危機以至人類歷史進程皆無力回天。終將失去家園國土的小島國還在奮力叫喊,尚且置身安逸的我們,又怎能輕言不可能? If not us, then who?   資料來源 [1] Cass R. Sunstein, Of Montreal and Kyoto: A Tale of Two Protocols, 31 Harv. Envtl. L. Rev. (2007) [2] Duncan French & Lavanya Rajamani, Climate Change and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國土分區,環境永續

2016-02-09

文、圖/荒野保護協會 2015 年11 月25 日,荒野與友團夥伴開了一場「國家要永續,需通過國土三法」記者會,期望透過記者會傳遞環團夥伴對環境的擔憂與訴求,尤其攸關2,300 萬人民的生存安全的國土計畫法,能夠積極謹慎的審查並實施。「國土計畫法」草案從1993 年7 月草擬的「國土綜合發展計畫法」草案為依據,編修至今已超過22 年,多次在立委屆期不續審的狀況下,終於在第八屆立法委員任期最後一天(2015 年12 月18 日)三讀通過;將近20 年的時間6 次進入立法院審議,終於通過全章47 條的法案,並已於今年1 月6 日由總統公布。 國土計畫法(草案)送請立法院審議時間 1997 國土綜合發展計畫法草案 2001 國土綜合發展計畫法草案 2002 國土綜合發展計畫法草案 2004 國土計畫法草案 2009 國土計畫法草案 2014 國土計畫法草案 2015 立院三讀通過 國土計畫法第一條:「為因應氣候變遷,確保國土安全,保育自然環境與人文資產,促進資源與產業合理配置,強化國土整合管理機制,並復育環境敏感與國土破壞地區,追求國家永續發展,特制定本法。」 現在的土地利用分為三大類,其依循法規分別為:都市土地/都市畫計法、非都市土地/區域計畫法、國家公園土地/國家公園法,而非都市土地依現況劃設為11 種使用分區及19 種使用地目;過去常發生的新訂擴大都市計畫徵收農地或原住民保留地及在農業用地私建的違法工廠等問題,因地目變更常發生在自然土地變更為農地,再由農地變更為建地或工業用地,最後成了受污染土地的狀況,土地不易甚至無法再回復自然生機。未來國土計畫法依保育利用、管理需要及土地資源特性,將國土分為「國土保育地區」、「海洋資源地區」、「農業發展地區」、「城鄉發展地區」四大分區。每一分區都依土地特性、資源、使用需求或功能,分成第一類、第二類,而給予不同的使用管制;變更地目或分區都將更嚴格把關,確保各區土地不被濫用,若必須變更分區,則需透過通盤檢討後才得以變更;全國國土計畫每十年通盤檢討,縣市國土計畫每五年通盤檢討,不以個案方式申請變更分區。 土地分區使用限制 項目 土地分區 目的 使用限制 一 國土保育 保育及保安 禁止或限制使用 二 海洋資源 資源永續利用 整合多元需求,建立使用秩序 三 農業發展 確保糧食安全 積極保護重要農業生產環境及基礎設 施,並應避免零星發展 四 城鄉發展 集約發展、成長管理 創造寧適和諧之生活環境及有效率之 生產環境確保完整之配套公共設施 土地分區劃設原則 土地分區 土地分區 類別 條件 國土保育 天然資源、自然生態或景觀、災害及其防治設施分布情形、環境敏感程度 第一類 具豐富資源、重要生態、珍貴景觀或易致災條件,環境敏感程度高 第二類 具豐富資源、重要生態、珍貴景觀或易致災條件,環境敏感程度較低 其他 其他必要之分類 海洋資源 內水與領海之現況及未來發展需要,海洋資源保育利用、原住民族傳統使用、特殊用途、用海需求 第一類 使用性質具排他性 第二類 使用性質具相容性 其他 其他必要之分類 農業發展 依據農業生產環境、維持糧食安全功能及曾經投資建設重大農業改良設施之情形、農地生產資源條件 第一類 具優良農業生產環境、維持糧食安全功能或曾經投資建設重大農業改良設施 第二類 具良好農業生產環境、糧食生產功能,為促進農業發展多元化 其他 其他必要之分類 城鄉發展 都市化程度、發展需求、發展程度 第一類 都市化程度較高,其住宅或產業活動高度集中之地區 第二類 都市化程度較低,其住宅或產業活動具有一定規模以上之地區 其他 其他必要之分類 在國土計畫法正式施行之前,還有許多相關事項需要完成,約需歷時6 至7 年才算完成全國國土計畫分區,如公布國土計畫、直轄市、縣(市)國土計畫、國土功能分區、20 項子法等,現行階段仍以現行法規之規範為依據,未來國土功能分區公告後,區域計畫法就不再適用。 不論國土計畫是否施行,國土安全需要大家一起監督與守護;內政部營建署自2006年起設立了「國土利用監測計畫」網站,民眾可透過福衛二號衛星影像舉報違規開發土地事項,並於2015 年底完成與公布「國土規劃資訊暨土地使用分區圖台」。可於線上同時查看都市計畫使用分區、非都市計舉使用分區、國家公園使用分區、災害潛勢、活動斷層、水庫集水區範圍、自然保護區…等70 多種圖資,或透過內政部資訊中心建立的「開放地理空間資料」中500 多筆各類研究記錄圖檔,上傳至網站疊圖,未來將依申請資格,提供不同的圖層使用。   資料來源 內政部營建署「國土計畫法專區」  國土計畫法立法院三讀通過版 內政部營建署「國土規畫地理資訊圖台」 內政部資訊中心「開放地理空間資料」 內政部營建署「國土利用監測計畫」

一場後知後覺的環境運動:臺中反中科擴廠救空氣遊行

2016-02-09

文/徐宛鈴(荒野臺中分會解說員,自然名:小茄苳) 圖/彭威雄(荒野臺中分會志工,自然名:小雨滴)、何信昇、台灣護樹團體聯盟 臺中市,一直以來以風和日麗、氣候宜人著稱,因而臺中人普遍個性溫和,若要在街頭發起需要集結人氣的遊行運動,真的是冷之又冷、難上加難。但是,現在不一樣了。不一樣的是,臺中市天氣越來越熱:不斷有新的大規模重劃開發,無止盡的住商大樓林立,農田綠地快速縮減、被水泥柏油取代,土地無法喝水、沒了呼吸,所有的建物都在吸熱,臺中市迫不及待的加入拉高全球溫度的行列!不一樣的是,臺中市越來越模糊了:原本陽光透明的藍天,怎麼一瞬間全變得灰濛一片,看不清這座城市?令人擔心以後會不會連回家的路都找不到? 不一樣的是,臺中市成為全臺肺腺癌罹患率第一高的城市。這些鉅大的變化,開始讓臺中人寢食難安,生活不適,紛紛起了「移居保命」的念頭,這就是現在的臺中。 然而,這些「鉅變」是長年累積出來的,溫水煮青蛙般,直到現在才跳起來,還跳得出鍋邊嗎?還來得及降火嗎?沸騰前的掙扎,就是現在的臺中人! 524 大雨中搶救大肚山反中科擴廠遊行 去年5月24日,旁沱大雨中,臺中市有五百多人穿著雨衣撐著傘,從四面八方群聚而來,自秋紅谷出發路經臺灣大道抵達臺中市政府,為的是要抗議臺中市在21 世紀全球嚴重暖化的今天,中央與地方政府還要合力歡迎台積電在中科的擴廠,犧牲大肚山上所剩無幾的53 公頃彈藥庫森林。大肚山是非常重要的棲地,她位於臺中市與臺中港之間,屏障著全世界最大火力發電廠——臺中火力發電廠,以及中龍鋼鐵產生的超高排碳量與PM2.5 細懸浮微粒。但在過度開發之下,從空照圖來看,大肚山已經不像座山了,科學園區、工業區、焚化爐、火葬場紛紛設置於此,大片大片被刮除的森林綠,喪失了過濾空氣的功能,讓汙染從西邊乘著海風吹進臺中盆地,又混雜了大肚山東麓的各式汙染,最後停滯在274 萬臺中市民的上空,成為我們所熟悉的「很低的混濁的天空」。 於是台灣護樹團體聯盟、台灣生態學會,以及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中分會聯合發動了遊行,表達對地方政府的不滿,以及搶救大肚山急切的心情,而荒野臺中分會也大力動員了50幾位夥伴,舉著「大肚森呼吸 空氣更清新」「推動大肚山自然公園」的標語,一路淋雨守候到最後,成為此次遊行很大的支持力量。 然而,台積電於中科的擴廠案,環境影響評估已經通過了,遊行完沒多久便正式施工,在市民眼前剷除森林,再很快的蓋起新的廠房。這段日子裡,臺中市著實經歷了前所未有的陰霾,燦爛的藍天越來越少,偶爾一抹捲雲竟成為稀有的小確幸,尤其是進入秋冬之際,更是視線模糊、屢屢紫爆,被形容是「毒氣城」! 空氣嚴重惡化的情形,讓臺中市民更意識到開發案與自己的生活品質息息相關。其實,我們損失的何止是53公頃森林,得到的何止是6,000 個就業機會,我們還擁抱台積電擴廠「每天」用水47,000 噸、排出廢水38,000 噸、無法妥善處理的有毒事業廢棄物51.8 公噸和無止盡的毒氣擴散。這些後果,沒有計入表面風光的經濟效益裡,環境成本全民買單,臺中市民只能再承受更多的缺水、空汙威脅,以及這塊土地再默默吞入更鉅量有毒廢棄物! 1128 我要健康空氣中科擴廠停工大遊行 問題根源其實在中科、在中央,台積電與中部科學園區其他廠家之所以會在這裡設,造成空氣、水與廢棄物的汙染,在於中央國科會不斷以「科學園區高科技產業」作為「國家推動」的首要產業,傾國家之力讓地投資降低門檻,就是為讓產業順利生產,達到經濟效益。同時,卻選擇對汙染視而不見,不願呈現事實、面對真相,進而管制改善,導致汙染長年失控,土地與人民健康皆賠下去。 於是趁著選舉的壓力,反對中科擴廠的臺中市民又發起了去年11 月28 的遊行,在PM2.5高達57μg/m3 的紫爆空氣裡,超過一千人勇敢的走了3.6 公里,挺進怪味瀰漫的中科園區內台積電15 廠。大開劇團首先發動「大家船」行動劇,藉由遊行向臺中市民呈現我們是在一條船上的生命共同體,受到貪婪的人摧殘與傷害,唯有勇敢站出來伸張正義,才可能保衛孩子一同活下去!荒野臺中分會撐起了隊伍裡的主要幹部,舉著道具,邊演邊走的完成了這場長征的挑戰,辛苦卻有趣,讓遊行增添豐富與趣味性,不只有苦澀的訴求與等待回應。最後中科與台積電代表在大家久候之下終於出面領下市民的陳情信,但擴廠進度不會停止,更不會落後,還是加速完成中。 1226 全臺反空汙遊行與臺灣的未來 越接近總統立委大選,越是為反空汙發聲的好時機。去年12 月26 日,臺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發起了全臺總動員的遊行,將中南部長期受到空汙嚴重影響的民眾號召至臺北集結,從把關無力的環保署出發,一起走到總統府面前,為總統府帶上巨大的口罩防範空汙。臺中市民由於深受空汙之苦、肺腺癌罹患率第一、又中科擴廠在即,大家動員連署與北上響應都比以往更有動力,又一次地,在臺北市民與中央政府面前,表演大家船行動劇,讓臺北市民了解產電源頭臺中火力發電廠對於中臺灣造成的影響,更要求中央的環保署硬起來有效管控空汙總量,要求未來的總統正視並解決嚴重的空汙問題。荒野臺中分會大力聲援此次遊行,啟動B 級動員,相信唯有人民重視空汙問題,政府才會真正重視。 究竟,臺中人的後知後覺,能不能挽救臺中的天空、換回曾有的好空氣?起步永遠不嫌晚,但求不放棄的繼續努力,關心環境、關心法規、建立公民社會,臺中一定能在公民起動之下變得更好,大家一起加油!

樹木的定期身體檢查——溪山組植物調查

2016-02-09

文、圖/洪行麗(荒野臺北分會編採志工,自然名:羊齒草) 位於故宮博物院附近的大崙尾山是溪山組的固定解說、觀察定點。這天,溪山組的解說員們又在此齊聚一堂,為的不是教學導覽,也不是純粹的自然觀察,而是別有計劃的「植物調查」。 什麼是植物調查? 植物調查是指定期地記錄植物的生長狀況。透過長期觀察,溪山組希望能了解大崙尾山的「物候」,也就是氣候變化的時節對生物帶來的影響。 目前溪山組只針對樹木進行有系統性的調查。約四年前開始,透過一位植物專家的協助,溪山組沿著翠山步道和山稜線步道挑選出了一百多棵的樣樹,作為每個月觀察的目標。組員兵分兩路,分別在這兩條路線上進行植調。 植物調查如何進行? 首先,植調的第一步就是要先找到被選中的樹,它們身上都繫有一張白色小標籤,註明該樹的編號和日期。不過,這些標籤有時會被遮蔽,甚至是被好心民眾認為是破壞而拆除,再加上每次調查的時間有相隔,因此花時間找樹、補標籤是常有的事。 找到樣樹後解說員們就能開始觀察、記錄了。植物身上有多處透露著它們的生長狀況。花朵是開是謝、樹葉是嫩是老、果實是生是熟,都是該被記錄的項目。解說員會依照觀察到的植物現象報數,例如:空枝= 0、花朵盛開= 3、果實掉落= 4,在調查表格上如實記錄下來。有時遇到樹梢比較高或位置比較遠的樹,解說員們還必須用望遠鏡才能觀察得到這些細節。 找樹的技巧 在一片樹林中尋找特定的一棵樹不是件容易的事。為此,他們繪製了一張地圖,標示了樣樹的相對位置。一路上,大家一邊比對地圖,一邊添加修改標示的位置。有了它,就算以後有新的調查員加入,大家也不必重頭來過。 除了相對圖,解說員們也擅於利用調查表格上所記錄的樹名、樹幹寬長、生長緯度等線索來找樹。與其在樹林中胡亂地以目光掃射尋找小標籤,運用知識正確地辨別樹種反而能讓作業更快速。由此也可以看見,深藏荒野第一、二期解說員的溪山組果然功力深厚。 長不胖的樹 解說員說這是一片「風衝矮林」,這裡有終年的強風,樹木為了不被吹斷而會提早分枝,以致長不高、長不粗。大崙尾山上常見的大頭茶樹與大明橘樹,都是這類樹木的代表。 頜垂豆發芽了! 同樣也被列為樣樹的頜垂豆,上個月為了觀察而不小心被折斷了。這麼容易就被折斷,代表了這棵樹的健康狀況原本就欠佳。今天大家重訪這棵小樹時,其實並不期待它還活著,沒想到,湊近一看,上面居然冒出了小嫩芽!大夥難掩興奮的表情,馬上拿出相機拍照留念。看樣子,以後還是可以繼續調查這棵小樹呢! 植調現況 長年的記錄除了有助於解說員瞭解氣候變遷對植物帶來的影響,這些記錄也有助於讓解說員們更清楚地瞭解一棵樹的生長特性及其健康狀況,以便預測植物將來的開花落葉時間等。 但是短短的三四年,這些樣樹是看不出太大的變化,因此,像這樣的調查其實要固定、定時進行十年或是更久的時間,才能做出更有意義的評論。 為期這麼久又需如此頻繁的觀察,必須仰賴熱情的志工。所以溪山組不但歡迎新血加入,更需要有毅力、有熱情的夥伴參與。漫步於翠山步道,享受大崙尾山的森林,何樂而不為呢?  

承前啟後,永續臺灣自然棲地生命力

2016-01-18

荒野成立二十年以來,棲地守護始終是協會的核心理念與重要發展方向,今年持續透過各分會夥伴的力量投入生態調查、棲地改善、移除外來種、棲地巡守、棲地環境教育、友善農作等工作,累積豐碩的守護成果。另一項重要的成果為籌辦「荒野二十週年棲地守護博覽會」系列活動,讓社會大眾更進一步瞭解這些年來荒野在棲地守護工作上所作的努力與實績。 棲地認養與委託管理 臺北「富陽自然生態公園」的認養工作邁入第十一年,透過志工們的付出與努力,今年持續完成了諸多生態調查、移除入侵外來種、環境巡守、棲地維護改善等任務。憑藉著富陽公園的操作經驗,目前臺北分會積極推展「公園生態化運動」,並推動「自然生態公園管理專章」之立法。 今年並選定「榮星花園公園」生態池區做為「公園生態化運動」示範區,辦理系列棲地改善工作假期,並與在地社區、學校進行連結與教育推廣,同時與臺北市政府簽訂合作備忘錄,為生物留下更多珍貴的都市棲地。 臺北「五股溼地生態園區」的認養工作迄今為第十一年,除了持續性的維護、監測與教育推廣工作外,今年繼續進行指標物種四斑細蟌的調查作業。但因塭仔圳水閘修復後,阻擋潮水進入溼地,造成四斑細蟌棲地陸化之狀況尚未改善,本年持續積極與主管單位協調改善計畫,並嘗試進行域外(鄰近之淡水河或基隆河沿岸)的調查與保育工作。 藉由五股溼地的守護經驗,目前臺北分會亦進一步推動「生態淡水河計畫」,透過各式淡水河走讀行動及棲地守護志工培訓課程的辦理,讓更多民眾認識淡水河、愛護淡水河,共同營造更多生物棲地環境。 在東部地區,花蓮「荒野三號溪暨湧泉農場」、「白鷺橋棲地」、「幸福湧泉溪棲地」由花蓮分會夥伴與地主合作持續進行經營管理,並成為極佳的生物棲息空間,同時提供分會夥伴們進行課程訓練與落實棲地守護工作的教育場所。 租地保育與友善農耕 以生態保育為目的之友善農耕工作在今年度亦積極推動,除了持續在「新竹油羅」及「宜蘭雙連埤」等區域租地,「宜蘭五十二甲溼地農地契作計畫」更擴大規模執行,今年產出了近18,000公斤之無毒友善「五二呷米」,並以接近市場行情價格對外販售,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影響更多民眾,用消費行動來支持荒野的生態保育工作。 「嘉義諸羅樹蛙守護計畫」今年邁入第二年度,延續不施化肥、不灑農藥的方式種植,以利於諸羅樹蛙棲息繁殖,並搭配進行生態調查與農事體驗活動,已成功讓此處成為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共贏」的棲地守護示範地。 執行專案研究調查計畫 本年度執行了多項的專案研究調查計畫(參見下方荒野棲地守護成果表)。除了政府委託計畫外,部分保育計畫則為分會自發性提出執行,如「宜蘭友善溼地(五十二甲)計畫」、「新竹大山背守護梭德氏赤蛙計畫」、「臺北挖子尾東方環頸鴴調查計畫」等,其經費來源則多為企業贊助或以自籌方式來完成計畫。 持續經營環境教育基地 本年度持續進行包含臺北「淡水自然中心」、高雄那瑪夏「悟洞自然教室」、花蓮「荒野馬太鞍溼地教育中心」、宜蘭「雙連埤環教基地」、臺北「萬里溼地植物庇護中心」的運作,進行包含環境教育活動、棲地維護管理等工作。而宜蘭「雙連埤環教基地」目前正積極辦理環境教育場所認證申請事宜,期待成為一處更完善的環境教育基地,進而更有利於當地生態保育。 地球日棲地同步調查與棲地守護綠皮書 「地球日全臺同步自然觀察」自2014年起於各分會關心的棲地進行,今年擴大於4月18日至19日兩天舉辦,全臺總計共有31個棲地、220位夥伴參與,一共登錄了2,860 筆物種資料,比去年多出1,058筆資料,成果更為豐富。今年並應用調查成果匯整成「荒野棲地守護綠皮書」發佈於荒野官網,未來將定期整理出版提供大眾瞭解,並為棲地守護奠定扎根的生態基礎。 辦理「荒野20週年棲地守護博覽會」 為了分享二十年來荒野在棲地工作上的成果和經驗,並與專家學者及NGO夥伴進一步交流,展望未來棲地工作目標,特別籌辦「荒野20週年棲地守護博覽會」系列活動。以「都市公園生態化運動」、「河川流域溼地生態守護」及「以棲地保育為目的之友善農耕」三大主軸進行專題講座、室內研討會、戶外攤位、現地參訪等活動。 「2015棲地守護研討會」於7月25日舉辦,由19位環境保育講師分享實際守護生態經驗;翌日於淡水河流域舉辦「優游淡水河」渡輪遊河活動,沿途參訪淡水河流域重要溼地,瞭解淡水河生態環境的變遷及現今狀況。透過系列活動,邀請民眾一同學習如何與自然共存,共同關心臺灣自然生態,並加入棲地守護的行列。 迎向未來 今年在棲地守護工作上成果堪稱豐碩,但不應以此自滿,未來將繼續以募款租地、購地、接受捐贈、信託等方式取得荒地監護與管理權。同時,持續透過全民參與方式建構棲地資料庫、開辦棲地守護公民科學家課程、建立棲地維護管理手冊等工作計畫都將逐一展開。二十年僅是一個小節點,未來的路還很漫長,相信透過大家的不斷努力,將會有更多的棲地被保留下來,及曾經被破壞的棲地也有機會回復過往的生命力,而這一切不僅是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也是我們留給下一代最珍貴的資產。   2015年荒野棲地守護成果表 認養維護 臺北五股溼地生態園區 你的公園我的家 臺北富陽自然生態公園 委託管理 高雄觀音山蓮花池溼地 花蓮白鷺橋棲地* 花蓮幸福湧泉溪棲地* 花蓮荒野三號湧泉溪暨農場* 租地保育與友善農耕 宜蘭五十二甲溼地 宜蘭雙連埤 新竹大山背油羅田 嘉義諸羅紀農場 臺南大營1號田* 專案研究調查計畫 金門入侵植物互花米草移除監測計畫 臺北榮星花園公園生態水池棲地復育及環境教育計畫 臺北五股溼地及社子島周邊灘地四斑細蟌調查計畫 臺北挖子尾東方環頸鴴調查計畫 桃園青塘園埤塘生態調查計畫 新竹香山溼地紅樹林移除計畫 新竹竹北蓮花寺溼地食蟲植物棲地保育監測及維護計畫 新竹大山背守護梭德氏赤蛙計畫 宜蘭雙連埤及蘭陽溪口保護區研究與復育暨社區培力計畫 宜蘭友善溼地(五十二甲)計晝 環境教育基地與溼地植物庇護中心 臺北淡水自然中心 宜蘭雙連埤環境教育基地 高雄那瑪夏悟洞自然教室 花蓮馬太鞍溼地教育中心* 臺北萬里溼地植物庇護中心 守護行動及其他 桃園守護臺灣萍蓬草 桃園珍愛藻礁知性健行活動 新竹大山背守護梭德氏赤蛙-幫青蛙過馬路、砌石溝渠行動 新竹沙氏變色蜥移除 臺中高美溼地互花米草移除 嘉義諸羅樹蛙守護 臺南三崁店亞洲錦蛙移除 臺東守護知本溼地 宜蘭護農地 地球日全臺同步自然觀察行動 荒野棲地守護博覽會 *分會與地主共同經營   想了解更多嗎?請見2015成果報告。

你的公園我的家

2016-01-18

臺北分會針對都市自然棲地保育,提出「水泥零成長,綠地零損失」、「主動保育、低度干擾」、「創造多樣性的生物棲地」、「公園分級分區管理」、「建立公民參與機制」、「移除入侵種,維護生物多樣性」、「公園串聯組成完整生態廊道」、「訂立自然生態公園管理專章」等訴求,進行政策遊說與倡議。期望透過公園的分級分區管理,讓都會區擁有孕育自然萬物生機的樂園。 今年初於榮星花園公園的生態水池,進行一場溫柔革命,號召志工與社區學校師生、里民等共同參與。生態池目前已有60 種水生植物、黃緣螢、10 種蜻蛉目昆蟲及21 種鳥類等。 「公園生態化」是從生活周邊公園開始的生態運動,以此做為自然教育的學習場域,未來將連結「生態學校」,再串連散至「生態社區」,朝向最終目標「生態城市」邁進。這場都市的溫柔革命,重點不在於硬體設施的改變,而是從人心、環境價值觀的轉變,唯有翻轉人們看待自然萬物的觀點,才能從工作、生活、生命裡做出改變。秉承徐仁修老師創會的理念:「只有從教育著手,才能擴大參與層面。讓每個人在這裡快樂的修行,又去影響更多人,從改變生命的根源去愛人、愛土地,這是荒野能對臺灣社會的貢獻。」 在都市裡,「公園生態化運動」提供一種選擇,保護環境、關心自然。   想了解更多嗎?請見2015成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