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大山背梭德氏赤蛙棲地之砌石溝渠保育計畫

2015-08-25

緣起 2014年底,荒野新竹分會長月梅老師發現大山背護蛙棲地的山溝被流水侵蝕,為了避免山溝被水泥化,月梅老師號召解說員於2015年3月29日(青年節的日子,就來發揮青年的力量)捲起袖子,拿起圓鍬,用雙手進行水溝恢復的工作,雖然辛苦,但看著山溝漸漸恢復,參加人雖滿身汗水,也甜蜜在心。 接著一群聯電志工在世界地球日(4月19日)也在這塊土地上,清除路地及山溝垃圾、刷洗看板,也進行護坡工作。也規畫著6月27日炫蜂團小朋友的棲地維護活動。 契機就在那一瞬間,因為那個契機才讓我們更完善保護這個棲地,也才會衍生今日的募款計畫書。 6月22日一群關心生態廊道的議員及縣府人員,聚集在大山背現場討論著興建生態廊道的事,但也看見及發現了幾個問題: 大山背的山溝被水流侵蝕,造成山溝壁裸露及山溝底層挖深,若不給予修復,勢必會更加嚴重。   原本許多蜜源植物生長的小花圃,經不當除草後,將來僅能生長出生長快速的外來物種,造成生態的問題。   大山背水域及道路兩旁總有人們烤肉器具散置一地。 小塊公園總是無選擇性除草,最後只能長出強勢外來種的鬼針草。 也聽到令人咋舌的事,那就是山溝要在近日發包並水泥化。 這三件事,讓月梅老師必須在很快的速度下做出決定,否則山溝水泥化,豈不一切努力都白費了。 緣就是如此,談著護蛙的事,更急的環境保護工作就在那一瞬間讓大家知悉,山溝不要水泥化就成了當務之急了,做這件事需要錢、需要人、需要政府撤水泥化案、需要有經驗砌石人員、需要公文書寫、需要……很多很多,這些需要一一兜攏,砌石的生態水溝就會在大山背出現了。   期待大山背的水溝可以用這種砌石方式進行修復,一則可使下方生長動物及植物根系仍能順利有水源供應,再則石頭空隙為生物棲息空間且微生物在石縫間也可發揮分解水中少量養分之功能,達到自淨功能。 預計執行地點及做法 對於大山背的垃圾及使用此環境人員之教育宣導工作,擬以認養大山背護蛙棲地方式辦理,而對山溝修復則擬以下列順序進行: 將原本山溝內的水泥塊及毀損處,以機械器具做簡單修整。 將山溝以人工砌石方式堆疊大石塊,再於縫隙中填上小石塊及細沙。 預計執行時間 簡單機械挖除水泥塊及載送至堆置:8月12日-14日 人工砌石山溝底部及兩側:8月17日-9月30日 預計所需經費及人力 支出項目 金額 說明 機械挖除水泥塊 0元 由聯華電子完全贊助 山溝砌石所需之材料 約25萬元   砌石所需人力 約5萬元 專業人員1名,以雇用方式辦理 協助搬運及砌石人員多名,以6-8人為一組進行工作,擬以招募志工方式處理 總計 30萬元   * * * * * * * * 您是否有意願協助這個計畫呢?您是否願意贊助這個計畫呢?希望你能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一起為梭德氏赤蛙留下一片適合生存的環境。 志工招募 願意出力者,捲起袖子,加入我們的工作行列吧,讓我們一起來做環境復育工作。(工作時間為星期一、三、五早上8:00-12:00),9月份以後才能規畫假日工作假期) 【報名方式】一律採網路報名   募款計畫 【捐款說明】 計畫招募總金額為30萬元(含山溝砌石材料25萬元 + 砌石人力5萬元)。 開放網路招募150股,每1股1995元(您救救我),一人最多2股。您也可以選擇親自到分會做小額捐助。 特別邀請贊助者共同參與十月份的幫青蛙過馬路活動(相關活動會於屆時主動發出邀請)。 所募金額將作為大山背梭德氏赤蛙棲地保育之用,若於工程進行後仍有餘額,則剩餘經費用於日後之認養計畫所需花費中。 【報名日期】即日起至募款總金額達30萬元為止。 【報名方式】 網路報名:依下方指示進行線上報名。 親自至荒野各分會報名。 【繳費方式】報名後請在七日內親至協會繳費,或用以下方式繳費;未在七日內繳費者視同棄權,名額由候補者遞上,謝謝您的配合! 親至荒野各分會繳費 線上刷卡:線上報名後可利用即時線上信用卡繳費,會更快完成報名手續 離線繳費:點選以下連結選擇其他方式「荒野E化繳款」,請註明活動名稱(大山背梭德氏赤蛙棲地之砌石溝渠及募款計畫)、姓名、出生年月日、身份證字號(已線上報名或電話告知者則免註明生日及證號) 延伸閱讀 大山背護蛙棲地--水溝整地行動(2015/03/29) 大手牽小手,一起來護蛙花絮(2014/10/05) 2014荒野新竹護蛙調查團隊培訓-新竹縣大山背蛙調花絮(2014/08/30) 新竹分會網站/臉書專頁

【公告】因天鵝颱風來襲,取消辦理活動一覽

2015-08-21

本會因受到編號第15號中度颱風「天鵝」影響,將取消部份活動,特此公告。夥伴們請留意颱風動向,做好防颱準備,注意人身安全。 ※荒野20週年年會消息請見此篇公告。 台北分會 『開心農場』三天兩夜兒童夏令營:8.20(四)-8.22(六)【第十五梯次】(其他梯次訊息) 《天使的祕境》新山夢湖駐站解說:8/23(日)11:00、13:00、15:00共三場。(報名其他場次) ※以下活動照常辦理: 原8/8辦理延期至8/23(日)之萬里工作假期,照常辦理。     *最新颱風資訊請參見:中央氣象局 *停班停課消息請參見: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

荒野二十週年年會重要公告&行前通知

2015-08-20

  預定於8/22(六)及8/23(日)舉辦的「荒野二十週年年會」,因天鵝颱風逼近臺灣,活動更改如下,造成夥伴的困擾敬請見諒。   原訂8/23遊山玩水聽講古活動確定取消。 (第一組龍過脈踏青、第二組濁水溪探索、第三組鄉鎮小旅行) 如8/22因天鵝颱風宣布「雲林縣停止上班上課」,8/22及8/23兩日活動皆取消。 如8/22因天鵝颱風宣布「臺北市停止上班上課」,兩輛由臺北出發(經桃園、新竹)的接駁車將取消行程,雲林年會照常舉行。 建議花東夥伴取消行程,以策安全。   荒野二十週年年會行前通知已於昨日以郵件發送給參與夥伴,如未收到信件或有任何問題請來電雲林分會 05-552-9002;總會秘書處  02-2307-1568 #29 如因主辦單位取消活動,將協助辦理退費事宜。 【活動路線地圖】  廣興國小至福興宮路線圖 :https://goo.gl/zp5qk1  【行前通知】:點擊下載  

【公告】五股溼地夏日賞燕季活動取消(8/18~8/23)

2015-08-17

受到蘇迪勒颱風的影響,五股溼地直至目前仍無法復原。路燈和電力等設施未能恢復,面對連日午後雷雨部分道路還是淤泥狀態。 天鵝颱風是否影響台灣,仍需持續觀察。基於場地狀態及安全考量,本會將取消今年「五股溼地賞燕季活動」,敬請見諒! 如有任何問題煩請來電台北分會(02)23071317。 相關網頁: 台北。好荒野 五股溼地生態園區

【公告】五股溼地夏日賞燕季活動取消(8/11、8/12、8/15、8/16)

2015-08-10

由於蘇迪勒颱風帶來的狂風暴雨,從新店溪到出海口幾乎淹至橋面,位處疏洪道的五股溼地,扮演淹水時迅速將水排出的重要功能。於是,在颱風豪大雨急降的強勁水流衝擊下,溼地目前已全部被淤泥覆蓋,場地在短時間內將無法復原。以安全考量為前提下,取消原訂8/11(二)、8/12(三)、8/15(六)、8/16(日)舉辦之「五股溼地夏日賞燕季」活動。造成不便還請見諒!如有任何問題,煩請不吝來電台北分會詢問。謝謝!   註:由於目前五股溼地已被汙泥所覆蓋,新北市政府正進行善後及復原工作,煩請民眾不要前往,以利善後工作進行。謝謝!

萍水相蓬 荒野20

2015-08-10

埤塘水面佈滿V 型開口的圓葉,從這片翠綠伸出一隻隻纖細小手,向大家揮舞著陽光的金黃燦亮,是臺灣萍蓬草,又名水蓮花。在臺灣距今約一百年前於新竹縣新埔被發現,並被認定為臺灣特有種。二十年前,創會理事長徐仁修與第三、四屆理事長李偉文帶領的民生健士會成員,因為親自走訪過臺灣自然生態的美好,於是有了荒野最初的發起、籌備與成立,之後隨著組織成長,愈來愈多認同荒野理念的成員加入,努力保存臺灣天然物種,讓荒野能自然演替,並推廣自然生態保育觀念,提供大眾自然生態教育的環境與機會,協助政府保育水土、維護自然資源,並培訓自然生態保育人才。 轉眼間,今年荒野邁入第20年,荒野的夥伴來自四面八方,所有的相遇並不是偶然的聚首,而是為了一份共同理想而萍水相逢,像臺灣萍蓬草一樣四季滿開的接力賽,如同不折不扣的「萍水相蓬」!也因此,我們辦理一系列的活動邀請大家團聚:6 月6-7 日「親子團全國大露營」凝聚全臺親子團各團間夥伴之情感交流、環境教育共識及向下紮根之共同目標;「棲地守護博覽會」系列活動中的棲地守護研討會工作假期、五股溼地夏日賞燕季、全臺現地參訪等,將 與大家分享荒野守護自然棲地的20 年經驗。接著,在年會來臨之際,雲林夥伴組成「鐵馬環島倡議PM2.5」,於7 月11-22 日親送年會邀請卡至全臺11 個分會的環島旅程,一併提倡目前最貼近生活的PM2.5 議題,讓更多民眾了解懸浮微粒的影響與生活上防禦之道;20 年最重要的活動——「20 成年禮╳雲林」年會將於8 月22-23 日舉行,邀請所有的會員一起至雲林廣興國小團圓,乘著荒野的時光機回頭細數過去的日子,暢談與荒野共同成長的人事物,最重要的是,未來還要一起努力邁向更多的20 年。 為了紀念荒野20 歲,八月將出版《荒野的孩子》一書,以及販售義賣品「荒野20 週年便當盒組」,讓大夥在團圓相聚時刻,作伙呷飯,聊聊在荒野長大的孩子們,那些年一同守護的土地、一同努力的時光!

海鮮小偷!誰換了你碗中的魚

2015-08-10

文、圖/林于凱(海龍王愛地球協會副理事長) 本文刊登於消費者雜誌408 期 (由100mountain 登山網贊助採訪經費,但不干涉寫作方向及內容) 最近衛福部針對市面魴魚抽驗,發現12件樣品100%是越南鯰魚,根本非地中海的高價魴魚;另外,知名的碧砂漁港漁市,前陣子也被揭露以低價的鰹魚假冒黑鮪魚賣,更早之前,亦曾發生消費者因為吃了油魚混充的鱈魚而導致腸胃不適的案例。我們要問,這些吃下肚的,到底是什麼魚? 魴魚到底是什麼魚? 魴魚原指的是地中海沿岸40~200米水深大陸棚或海床的魚類,因為肉質類似鱈魚,魚肉大片不夾雜魚刺,經烹調後很容易與醬汁融為一體,在法式料理中,屬於高級食材,一客魴魚排可要價上千元臺幣。另外一種也稱為魴魚的是日本的馬頭鯛魚(dory fish,俗稱多利魚),亦是每公斤價格超過400元新臺幣的高級魚。 然而,在臺灣300元吃到飽的火鍋店,卻有標示魴魚的魚片可以任意取用,這中間到底有什麼誤會呢?其實,臺灣的魴魚是養殖的越南芒鯰(basa,俗稱巴沙魚)。這樣的混充問題,在2011年富比世雜誌上,其實早已提到。這些來自嚴重汙染的湄公河三角洲的巴沙魚,因為開放式養殖(open cage)及管理不佳的結果,造成疾病的傳播,已對當地野生魚類造成影響。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和阿拉巴馬州早已禁止這種越南巴沙魚的進口了。 商家用巴沙魚當作魴魚,中間有多大的利潤呢?以日本馬頭鯛每公斤400元來計算,每片250克的「魴魚」成本是100元,但是如果以巴沙魚當作魴魚,每片250克的「混充魴魚」成本只要25元,賺夠大了吧! 顧客不識貨,賣家賺很大! 市場上的資訊不對等,就是商人獲利的空間,因此,當消費者無法判別產品品質,甚至連產品真偽都無法鑑別時,那麼「海鮮小偷」就會趁機出現。前陣子在碧砂漁港出現以鰹魚當作黑鮪魚幼魚販售的情形,便是因為當地屬觀光漁市,一般觀光客缺乏魚種辨識的能力,所以一尾價格不到100元的鰹魚,當作黑鮪魚來賣,可以賣到300~500元,還是有人買單。「但這在傳統批發市場,大概不太可能發生,因為來採買的都是有概念的魚販。」安平的魚貨批發商莊嘉榮這樣說。 以前要買魚,會上菜市場,跟熟悉的魚販詢問「今天有什麼魚啊?」、「有鮮否?」因為魚貨新不新鮮,一般人大概看不出來,但是魚販就清楚了。如果常跟同一位魚販買,見面三分情,應有足夠的可信度。現在,許多年輕一輩不是上超市,就是直接在網路購買,少了直接與魚販的交流,怎麼挑選一條好魚,只能憑標籤上的標示,「生產日期」、「保存期限」成了唯一的判斷依據。 「但是,標示的生產日期,是魚捕上來的時間?包裝時間?還是出貨時間?」臺灣漁業經濟發展協會常務理事徐承堉說。某些網路上宣稱的現流魚貨,在內行人眼中來看,根本不是那種魚的生產季節,冬天的土魠夏天當現流貨賣,看了只能苦笑。 挪威鯖魚背部黑色紋路較粗,腹部無斑 臺灣花腹鯖的背部斑紋破碎 網路海鮮要注意 「因為消費者不了解,所以業者的行銷文案,可以寫得天花亂墜」。當魚貨已被加工包裝,操作的空間就更大了。以市售薄鹽鯖魚為例,有臺灣本土的花腹鯖,亦有從日本進口的白腹鯖及挪威進口的大西洋鯖。緯度地區較高(愈冷)的日本鯖及挪威鯖魚,油脂含量越高,口感較軟,相對來說,亞熱帶的臺灣產花腹鯖,油脂含量相對較低,肉質口感較粗。 一般而言,挪威大西洋鯖與日本白腹鯖的成本價在200~250元/公斤,臺灣產花腹鯖成本只有80~100元/公斤。但在網路上,卻有使用花腹鯖製成的薄鹽鯖魚,卻仍標示挪威鯖魚行銷販售的案例。如果業者只是「掛挪威鯖賣花腹鯖」,標價仍是花腹鯖價格,精明的消費者可以依價格做判斷。但如果,業者蓄意賺價差,無良的以挪威鯖價格販售花腹鯖,那消費者只能等拆開包裝時,才知當了冤大頭! 正牌海鮮 價格(元/公斤) 冒牌海鮮 價格(元/公斤) 價差 野生黃魚 2000 養殖黃魚 150 12倍 白腹仔 600~700 馬加 80~100 6倍 土魠 700~900 石橋 100~200 3~4倍 日本生干貝 1000~2000 腰子貝 200~500 3~4倍 櫻花蝦 1100~1500 尺尾青蝦 200~350 3~4倍 黑鮪魚 300~500 鰹魚 100 2~4倍 魴魚(馬頭鯛) 400 巴沙魚(越南芒鯰) 100 3倍 扁鱈 300~400 油魚 80~100 3倍 野生黃口鮸 550~650 養殖黃口鮸 150~180 2.5倍 挪威鯖/白腹鯖 200~250 花腹鯖 80~100 1.5倍 土魠魚羹沒有土魠魚,鮪魚罐頭是鰹魚 除了鯖魚,市面常見的低價魚混充高價魚的例子還有土魠魚。土魠魚是鰆魚的一種,其他長相近似的魚種還有白腹鰆(白腹仔)、馬加鰆(馬加)、竹節鰆(石橋),但價格可是天差地遠。目前均價最好的是冬季盛產的土魠(700~900/公斤),但有廠商以石橋(100~200 元/公斤)來混賣;另外,近年來白腹仔產量少,物稀價昂(冬季可達上千元/公斤),亦可能被馬加(80~100元/公斤)假冒。然而,一般消費者難以辨識其中的差異,且這類型的魚大多被切片販售,就連行家亦不一定有辦法分辨。 照這樣來推論,我們常吃的土魠魚羹,真的是土魠魚嗎?可能不是,有可能是石橋,有可能是旗魚,甚至是鯊魚肉!而市售的鮪魚罐頭,其實也很可能不是鮪魚而是鰹魚呢!然而,沒有市場規範,沒有抽驗DNA 鑑定,誰知道那是什麼魚? 在蝦類中,以櫻花蝦被假冒的情況最為普遍,同樣體型大小的還有刺蝦、白丁及赤尾青,刺蝦體色亦為紅色,但背脊處有刺,口感不如櫻花蝦,白丁及赤尾青體色偏黃白色,但若經「紅芶泥仔」一染色,就不容易分辨。但其實白丁體型偏大,赤尾青體型僅有櫻花蝦1/3,所以可以用體型大小作判斷,若一包櫻花蝦中大小差異甚大,可能是混摻的。 干貝的等級差異甚大,從日本進口的帆立貝貝柱一盒要價1,500元,但若是使用牛角蛤閉殼肌的腰子貝,通常經過澎發的過程,經過澎發的干貝,重量增加,但一下鍋便會嚴重縮水!價格僅有日本干貝的1/4。吃到飽店的干貝,則可能是魷魚製成的混充干貝,不同等級之間,價差都在2~3 倍之間。從日本來的原裝干貝,必定會有貝毒安全檢驗標可作辨識,但其他干貝產品,並未明確標示,建議消費者找放心的店家購買。 養殖及野生價差大 即使是同樣一種魚,不同的捕撈方式價差也會很大。例如養殖的鮸魚價格約在120~180元/公斤之間,但是野生的鮸魚價格可達2~3倍;野生黃魚數量更稀少,1公斤要價2,000元以上,但是養殖的,1公斤僅百餘元,價差10幾倍。此外,野生及養殖海鮮有不同的衛生及安全風險,應是價格以外的一大考量。 即使同一種魚,都是野生捕撈,但採用的捕魚法不同,價差也很大。以白帶魚來說,竿釣的通常魚表完整,鱗皮有光澤,所以價格在200元/公斤以上,但如果用拖網捕獲,因同一網中之魚體互相摩擦,鱗片會脫落,體表會受傷,僅能賣80元/公斤以下,價格相差很大。 國外的海鮮正名作法 日本水產廳對於水產品交易名稱有統一規定,生魚片用漁產品須標明水產名稱、原產地、消費期限、加工廠名等,一般鮮魚(除生魚片)標示名稱、原產地、養殖/解凍魚,還出了厚厚的手冊方便翻閱使用;個人或公司行號違反規定,都會被處以罰金,甚至拘役。美國則早在1993年就由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水產處發布,著重在國內用的市場名稱(Acceptable Market Name),目前更新到1,827種魚名,以協助廠商標明產品,是各國貿易商進入美國市場的重要參考。 反觀臺灣,目前僅有衛福部針對水產用藥的檢測,對於國內市場的水產品命名、產地標示等等,則完全沒有規範(反而是外銷日本的漁貨會有名稱/捕撈船名/捕撈水域的標示),導致臺灣成為國際上IUU(illegal, unreported and unregulated,非法、未報告、未受規範漁業)漁貨的最終落腳處,除了對於食品安全造成影響,也讓臺灣漁業的資源管理難以建立科學化管理的基礎。因為,沒有對於魚名/捕撈方式/產地的標示,根本連捕了多少魚都不清楚! 未來,在氣候變遷水資源匱乏及極端氣候下,農牧業生產將面臨嚴峻考驗,水產成為確保臺灣糧食安全的重要食物來源,因此,不論基於消費者權益/食品安全/資源管理的目標,政府都應設法建立水產市場的標示規範,讓消費者在充足的資訊下,選擇自己適合食用的海鮮;而水產名稱的統一,是讓資訊透明的第一步。讓水產正名,海鮮小偷退散! 美國FDA 針對海鮮命名的問題,特別訂出幾項原則: 在法律規章上通用的俗名, 可做為市場名(Market Name)使用。目前這類的俗名有:太平洋鱈魚、鰹魚、蟹肉、格陵蘭大比目魚、罐裝牡蠣、罐裝太平洋鮭、罐裝鮪魚、鯰魚。 會造成食品安全及市場價格上的錯誤判斷、誤導,或是字義上不符合該生物特徵、品質、價格及分布海域的海鮮名,不得被當作市場名。  在某一通用類群下(如:鮪魚、鮭魚、石斑魚)再做細分的,且已在消費市場慣用的海鮮名,可當作市場名。例如:黃鰭鮪魚、紅鮭、銀鮭等等。但像「pollock」及「cod」(臺灣皆稱為鱈魚)等雖屬同一類群,但市價差異太大的魚名,就必須做更清楚的區分。 根據生物學分類上所用的物種俗名,通常可作為市場名,除非法律上有明確規定。 若為首次進口海鮮,則以國際上通用名作為市場名,但不得違背原則2。 當以上原則皆無法適用時,可以新創名作為市場名,但不得違背原則2。例如:巴沙鯰魚(Basa Catfish)。 延伸閱讀:海鮮挑選原則可參照「臺灣海鮮選擇指南」,詳情請見荒野官網>棲地守護>海洋生態系  

趕赴一場三千人的約會

2015-08-10

文、圖/張增盈(荒野親子團總團團務發展組組長,自然名:臺灣土狗) 來自全國各地超過三千人的家庭齊聚宜蘭武荖坑,進行兩天一夜的大露營活動會不會違反荒野保護協會「節能減碳」的訴求?全國有65 個團如何整合大家的意見?一開始即備受考驗的活動,為什麼會讓工作人員願意一一克服,其所創造的價值與意義為何? 誠所謂「危機就是轉機」,當有夥伴質疑這麼多人齊聚一堂既不節能又不減碳,親子團總團長鄭弘杰(自然名:巒大杉)就提出「碳集」存摺(取臺語「賺錢」之音譯)的構想,希望夥伴們能在每個月的團集會與每天的生活中以各種創意來節能減碳,這些差額累積在這本存摺裡,這樣一年的總排碳量並不會增加。另外,以搭乘火車這項大眾運輸工具來取代遊覽車或汽車來落實減能減碳的理念,構想雖簡單,但和臺鐵的溝通卻是一波三折,還好有總團執行副總團長劉建隆(自然名:松雀鷹)的英明睿智、不屈不撓及廣集善緣,讓我們關關難過關關過,最後,還是取得了臺鐵的首肯,您以為交通的問題這樣就解決了嗎?當然沒有這麼容易,舉南區為例,大小孩共有737 人參加,但一列專車僅有672 個車位,於是南區總團長陳森泉(自然名:土豆)就在臺東分會奔鹿團第一期導引員基本訓練召集南區所有奔鹿團團長進行協商,希望各團翔鷹及奔鹿以大哥哥、大姐姐照顧小弟弟、小妹妹的心情將座位禮讓給炫蜂及小蟻團的夥伴;嘉義一團甚至在火車行進的時候辦理各種活動,讓夥伴隨時移動位置以忘卻沒有位子的不便。列車抵達蘇澳新站後,如何將這麼多人接駁至會場又是一大挑戰。 六月六日第一天下午的一場大雨,除了考驗夥伴們的搭帳技巧外,工作人員也經歷了另一場的洗禮,許多營帳因補丁而產生漏水現象,夥伴們要求換帳聲不斷,工作團隊除了緊急和廠商調度外,還召集各複式團團長來協商因應,還好本諸親子團「愛、信任與支持」的理念下,夥伴在雖不滿意,但可接受的情況下解決了住的問題。 荒野的宗旨是要將荒地圈護起來,以讓我們及後代子孫從刻意保留下來的臺灣荒野中,得以探知自然的奧妙,領悟生命的意義。所以,希望每個人都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秘密基地,至少一年四季到秘密基地做觀察,來了解其變化的情形。因此,隸屬於荒野轄下的親子團在2014年期望各團都能尋覓出屬於自己的秘密花園,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後,能進一步付諸行動來守護她,因而2015年的全國大露營就以「守護秘密花園」為主題,讓各團能展現其秘密花園棲地的特性及守護成果,達到觀摩、學習與交流的多重目的。 這麼多人難得聚在一起,就有許多活動可以進行,各地的親子團運作其實相當多元,各有各的特色,總團在晚上邀約北中南區各一位複式團團長,來分享其帶領複式團的心得,透過這樣的經驗傳承可讓新任的複式團團長清楚地擘畫出各團長遠發展的願景,誘使各團的運作能更加地順暢。複式團團長聯誼會被竹一團的快閃活動吸引而不得不中斷,因為,表演實在太精彩了,在新竹一複式團團長余俊良(自然名:天藍)的引導下所成立的弦樂團讓本次的大露營增添了不少的藝術氣質。 鷹鹿的環境行動論壇,也是本次大露營的主軸之一,由北區副總團長宋家元(自然名:北極熊)一手策劃整合,鷹鹿們將平日環境守護的成果以TED 的方式呈現,各團使出混身解數,這些青少年上臺充分發揮了初生之犢不畏虎的氣勢,個個都展現了大將之風,侃侃而談分享其努力的成果,到現在還有夥伴在討論高二翔鷹所推動的「紅燈熄火」運動。總團長更期許這些孩子能在2020 年的時候,有能力來舉辦國際性的青少年環境行動論壇。 感謝執行副總團長的一肩挑起籌備大露營的重責大任,始會式時,讓我們見證了全國第一個分會——花蓮分會在全國各地眾多夥伴的協助下終於成立了小蟻與炫蜂團;原高雄二團夥伴顏潤文(自然名:小紅球)及郭明誠(自然名:石狗公)也催生高三團小蟻與炫蜂團;臺東一團翔鷹團在我的孕育下成團,讓東一團成為全國第二個四團一會到位的完整複式團。 成就這麼大的活動,需要勇氣、智慧、更需要一股傻勁,感謝辛勤付出的眾多夥伴們,讓我們能齊聚一堂一起呼出小蟻團呼、炫蜂團呼,共同展現熱情與活力來跳著「妖怪手錶」舞,這些將會是我們年老坐在搖椅上一定會回想起的一頁。

守護棲地夢想的盛會 傳遞愛與行動的能量

2015-08-10

文/郭益昌(荒野桃園親子團小蟻團團長,自然名:烏頭翁) 圖/花敏煌(荒野桃園親子團小蟻團,自然名:暗光鳥) 2015 年親子團全國大露營活動,在充滿驚喜和收獲中落幕!過程中的感動,隨著夥伴付出的小故事,串成大露營活動的點、線、面,交織成一個荒野親子團專屬的感動能量圈,在伙伴心中持續激盪著! 為了今年的全國大露營,桃園團從行前幾個月起,我們按部就班,帶著小蟻觀察、發現、探索萍蓬草的生態,認識她的好朋友和壞朋友。導引員帶著孩子透過桃園團創作的繪本,自編自導自演,完成了小蟻劇場「萍萍公主的煩惱」,感受萍萍公主的美麗與哀愁。我們很興奮並期待著大露營到來。 而對於要帶著大人小孩,去參加三千人的全國大露營,核心幹部難免有擔心。但我們決定提前暖身,分享過去的經驗,讓夥伴了解「大露營是怎麼一回事?有甚麼目標?食衣住行怎麼進行?」我決定先讓夥伴知道大露營是一個體驗「簡樸露營生活」的好機會,不過度美化,回歸活動的初衷。我們將搭著火車,一路輕鬆玩到宜蘭去,與新朋友分享桃一團守護祕密花園和萍蓬草的愛與行動。 隨著大露營活動時間的接近,看了氣象局的天氣預報,團隊越來越擔憂,因為降雨機率一度高達90%。我們啟動了雨天備案計畫,請夥伴增援天幕和營帳。器材單越來越長,有點擔心車子載不下呢!我們做好了萬全準備,就等團集會當天到來。 經過行前的觀念暖身,我們一起快樂地出發!小蟻、小蜂、小鹿在火車上除了準備互訪或快閃的內容,也把握時間練習始會式上的主題曲和早操的帶動跳歌曲。火車上愉快的時光過很快,大人小孩都在歡喜的氣氛中抵達營地。 在小蟻團的秘密花園互訪和尋寶活動,順利進行時的同時,育成會的大人也一直忙著搭帳棚、搭天幕、輪值河畔安全官。而到了用餐時間,桃園一團育成會的三大工頭:番薯熊、灰熊和黑熊,也動員夥伴,按照總召太陽事前的分工,幫忙抬菜,準備用餐事宜,讓導引員團隊可以按照時間規劃填飽肚子。 晚間的荒野大夜市,蘭花草行前就不斷評估可能的方案,還在桃一團共識營辦了冰淇淋試吃。然後,她動員了雪花一起幫忙製作摺紙兔子,準備送給友團夥伴,小蟻雪花為牠取了名字叫「桃園兔」。 當天晚上,桃園團攤位吸引許多「顧客」。蘭花草準備了認識桃園的問題,帶領北中南各地夥伴認識桃園的特色。挑戰成功者,可以享用冰淇淋,並得到一隻手工「桃園兔」!在桃園團夥伴用心準備下,冰淇淋很快銷售一空,也讓各地夥伴更認識桃園的好山好水好人情,真是愉快的夜晚! 大露營第一天持續降雨,傳出帳篷淹水的災情;而餐點沒有一次到位,也讓夥伴擔心吃不飽。但是抱怨無法解決問題,愛與行動才是面對問題最好的態度。夥伴捲起袖子,分頭檢查淹水的情況、評估解決的方案,然後分工拉外帳、釘營釘……。另外一組育成會夥伴,則是到營本部反映餐點供應量可能不足的問題。在大會事務組及時應變處理下,我們不但吃飽飽,還喝到肚子脹。另一方面,帳篷淹水的危機,在拉好外帳以後,也全部處理完畢。 全國大露營活動,堪稱荒野親子團有史以來最複雜,難度最高的團集會,桃一團團隊分工合作,照顧好我們的孩子,和來訪的友團大人和小孩分享祕密花園,結交新的朋友。感謝桃一事務組番薯熊,為我們載來一整車的裝備,並最後追加了現煮的咖啡,讓我們身心靈飽滿踏上回程。 感謝大會團隊的照顧,從行政組顏潤文(自然名:小紅球)、事務組龔金盛(自然名:蹬羚)、鄭宇倫(自然名:斑鳩)和任威龍(自然名:黑熊)、幫我們煮消夜的雲林親子團一團野薑花,到用心盡力為我們規劃交通接駁的陳志輝(自然名:陽光)和陳谷崇(自然名:福祿桐),以及協力的交管團隊、張羅裝備的大熊夥伴等。我還要特別謝謝李麗琴(自然名:小鯉魚),她不但是溝通協調的高手,還揮動大刀砍價,幫大會節省了許多的花費。 大露營活動結束了,而桃園團夥伴的心更緊密連結在一起,更結交了混編的新朋友。謝謝所有夥伴的努力,大露營確實是一場很難得的盛會,我深深相信這場三千人一起夢想的盛會,將荒野親子團凝聚、關懷、愛、行動交織在一起的感動接力。相信當我們將愛與行動的能量傳遞出去時,很快地將接收到更豐盛的生命禮物。  

NGO 的行動力+科學的證據= 改變的力量!

2015-08-10

聯合國2014年警告塑膠廢棄物每年造成海洋觀光、漁業、航運的財損高達130億美金,也對人身安全、生態平衡與食品安全造成重大威脅(註1)。「五大環流研究所」的調查顯示全球海面上至少漂浮5 兆件塑膠碎片(註2)。2015 年的最新研究更顯示每年全世界有超過800萬噸的塑膠廢棄物進入海洋(註3),當舒適方便的生活所製造出不會分解的塑膠物質進入自然環境中,將會全盤影響人類的未來。 今年是荒野舉辦淨灘、關心海洋廢棄物議題的第十年。經過進一步的調查,我們發現淨灘後每一平方公尺沙灘上仍有2,000片以上的塑膠碎片與微粒,無論是人力或機械都無法清理;每天的潮汐更不停推送新的塑膠上岸;繼續追查,某些海岸超過一半產品的都不是臺灣生產,顯示我們需要跨越島嶼的限制,與西太平洋,甚至全球的NGO一起合作! 「2015清淨海洋聯合研討會」為9月12日至14日為期三天NGO研討會,特別開放前兩日的講座,邀請所有喜愛海洋的民眾參加,共同聆聽來自國內外專家的精彩分享。歡迎您加入今年「愛海無懼」的帆船,和我們一起乘風破浪、共同守護地球上最廣大的湛藍棲地。 【活動名稱】2015 清淨海洋聯合研討會 【活動時間】2015.09.12( 六) 09:10-12:30、2015.09.13( 日)09:10-14:50 【活動地點】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國際會議廳(基隆市中正區北寧路367 號)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深圳市紅樹林濕地保護基金會 【合辦單位】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阿拉善SEE 生態協會 【贊助單位】阿拉善SEE 公益機構 【報名網頁】https://goo.gl/KA2AE6 【講師陣容】 Dr. Martin Thiel /北方天主教大學 海洋生物學者/智利 Lisa Christensen / Ecovision Asia 與Ecozine 雜誌創辦人/ 香港 Hiroshi KANEKO / JEAN(Japan Environmental Action Network)/日本 Dianna Cohen /塑膠汙染聯盟(Plastic Pollution Coalition)創辦人/美國 Doug Woodring / Ocean Recovery Alliance /香港 許祥瑞/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展中心/臺灣 註1:塑膠垃圾威脅經濟 聯合國:年損130 億美元 註2:全球海洋垃圾大調查 5 兆件塑膠成隱形殺手 註3:塑膠垃圾往海裡丟?科學家揭黑名單 中、美都在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