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部落格:生態城市

生態城市

生態城市

因為經濟發展,城市應運而生。故城市成為交通發達、人口密集、建築物多、工商業密集的區域,相對的,城市也會有綠地減少、熱島效應、汙水及垃圾處理壓力、農產作物不足等等困境。城市位居山林及海洋自然環境之間,城市生態維護或保存好,除了生活其間的人民,環境因子穩定度較高外,也是部分生物隨著季節或天候變化可以從山林或海洋沿著生態綠廊找到棲息地或暫棲處所,增加城市生態多樣性。故讓城市的經營及管理能夠以生態系的概念來思考,讓城市能夠更生態化及朝著永續概念規畫及經營管理,降低城市因人口集中及經濟發展的不利因子減少,人民生活在城市中,也能享受在大自然中的喜悅及樂趣。 雖然現今因為交通發達,城市的界線已漸漸模糊,但仍可以依照輸入城市、城市產生廢棄物兩者間的比較而推估生態化程度,如農產品得完全依賴其他縣市輸入都會區、廢汙水無法完全處理而排放至河流,表示城市的經營管理還有努力空間,另外有空氣污染、廢棄物問題以及現代人生活壓力大無法紓解等等也可因為城市生態化程度而獲得稍稍緩解。人與萬物和諧共生、共享自然,在都會區更應努力朝此面向經營,因此「生態城市」使城市經營管理更永續才是都會區居民之福。在推動自然生態公園的生態化方向,致力於擴大社會參與,提升民眾環境意識,帶動環境典範的轉移,倡議公園生態化行動:水泥化的降低、綠地空間增加、外來種問題減少、提升綠覆率、創造多樣性的生物棲地(含水域)、保護生物的棲息地環境、生態公園分區管理與利用、城市公園串連成完整生態廊道等等。 生態城市可以朝著下列面向而推動: 1.、城市的水資源管理、下水道接管率、污水處理及排放該符合生態永續原則。 2.、城市的食物生產、物資供應、資源回收再利用及垃圾處理,該朝著城市自給自足目標設計。 3、.城市的能源利用應朝著節能及減少外源供應面向規劃(在建築物設計、公共空間管理、宣傳廣播規範及交通運輸節能減碳)。 4、城市的生態系統建置及保留,該朝著韌性城市的面向設計,以保持最高自然景觀為原則。 臺灣各城市於地理條件上均有其特色及得天獨厚之處,擁有良好的環境資源,若能有好的都市規劃,或許大環境無力改變、但卻可以逐步改善,為此本會以「生態城市」為方向,期望藉由與公部門、社區、企業結合的方式,以實際的「示範與成果」來形成另一股溫柔而堅定的民間力量,期使能逐漸改善都市生活品質與提升社區認同感,朝「生態城市」願景邁進。

又新、又舊、又小、又大的氣候變遷小組

2016-01-18

2014年2月「氣候變遷工作小組」成立,經過多次凝聚共識,今年確立分為「推廣教育組」、「網路宣傳組」與「能源議題組」3個子小組。其中「推廣教育組」從臺北分會開始,6月份完成第一期志工培訓,同時完訓「推廣教育組」及「氣候調適組」志工各近20人。 「推廣教育組」規劃以「餐桌上的氣候變遷工作坊」為推廣模式,鎖定家中飲食的主導者為對象,秉持動手才能感動的信念,將議題生活化、教案流程標準化,今年共辦理三梯次工作坊約75位民眾參與實作。希望日後每年推廣5到8場工作坊,帶領民眾改變飲食習慣減緩氣候變遷。 「氣候調適組」以臺灣8成為都市人的思維來思考,行道樹是城市中最常接觸的植物,具有減碳、捕捉二氧化碳與碳儲存的功能,綠蔭更可調節都市氣溫、減緩熱島效應。小組於今年已完成6梯,共62次的調查記錄。未來將帶領民眾建構行道樹資料庫,從觀察中思考自身的生活習慣。 「網路宣傳組」於臉書上建立「氣候ING」粉絲頁,目標與大眾互動,小至食衣住行,大至能源政策等資訊,期待透過網路的力量,激發民眾關注氣候變遷問題。 「能源議題組」以公民討論的方式參與政府專家會議,除收集各項資料外,並舉辦「能源好好談」活動,希望在「資訊公開/共同參與;專業/科學認知;組織發展/內部價值」的前提下探討其中差異,試著找出可接受的共識及論述。 最新、也是最小的群組,要討論這既老且大的問題,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自2014年到2015年,小組們終於找出「知」後能夠逐步「行」的方案。   想了解更多嗎?請見2015成果報告。

2016 地球倡議:集眾力,來種綠 ——守護地球所有的家人

2016-01-11

文、圖/荒野保護協會 今年是荒野第三年舉辦「地球倡議」,自2014年起串連地球一小時(EarthHour)和地球日(Earth Day)兩大國際環境節日,一月起至五月籌辦系列活動,透過講座、影展、響應活動、工作坊、工作假期、物種調查等行動,喚起更多民眾對氣候變遷的關注。今年倡議主軸為:氣候變遷以及生物多樣性,對人類生活與自然棲地的影響,邀請全民共同起身行動。 氣候變遷是現今世代所有人類面臨的全球環境議題。2015年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1)後,國民的目光從巴黎轉回自己國家本身,除了督促政府制定減排政策及進行相關措施,全民能做些甚麼? 人類活動與氣候變遷關係密切,排放過多的二氧化碳是造成氣候變遷的主因。僅佔地球面積7%的原始森林,遭受急遽砍伐,不僅破壞生態系統、降低生物多樣性,更導致溫室氣體濃度上升;氣候變遷引發的「極端氣候事件」(Extreme Climate Event)頻率增加且規模變大,根據聯合國報告指出,2014年洪水災害在亞太地區總共造成160億美元的損失;過度伐林,使土壤與溼地固結空氣中懸浮微粒的機率大幅降低,加上大量使用石化燃料,產生懸浮微粒(PM2.5)更造成重度空氣汙染,危害人體健康。 面對氣候變遷的衝擊,多數生物只能被動地去適應棲息環境的改變,若無法快速演化適應新的棲息環境,則將迫使牠們離開家園,更甚者,終將面臨滅絕的危機。今年荒野以「Many Species, One amily」(萬物一家)作為倡議行動的核心價值,當地球上的生物多樣性將降低時,最終衝擊到的將是人類本身。萬物和人類共居地球,如同親密家人,全民採取行動守護臺灣自然棲地,保護臺灣萬物家人。 延伸閱讀:2016 地球倡議活動網站

阿光來種綠.節能好有趣——2015 節能綠活圖成果展暨節能手法分享會

2015-12-11

文、圖/荒野保護協會 節能減碳已成為現今社會的普世價值,如何有效執行才是達成關鍵!只要有好的手法,人人可以做到「自己的電自己省」,身體力行實踐節電新生活。為讓民眾瞭解家中用電情況,荒野自2012 年起連續四年與經濟部能源局及工研院合作,透過「節能綠活圖工作坊」讓民眾重新檢視自己生活中的能源使用情況,並採取因應的節能對策。 工作坊中,節能講師首先引導民眾觀察所屬空間中的能源使用情形,以手繪方式繪製周遭地圖,並透過紅、綠、黃,三色的節能圖示(icon)做為標示,綠色代表該區為節電區塊、黃色代表耗電需改善的區塊、紅色則表示高度耗電區塊。手繪地圖再搭配「紅、綠、燈」概念,一張獨一無二的「節能綠活圖」就這樣誕生了!活動中節能講師進一步運用「十大節能手法」,帶領民眾有效從生活中改變用電習慣,做到家家能節電,戶戶綠生活的目標。 2015 年荒野「節能綠活圖工作坊」的推廣足跡遍及全臺20縣市、130行政區,舉辦672場次,共有39,492位民眾參與。期望明年工作坊的觸角能深入全國368個鄉鎮市區,從「點」、「線」到「面」,將能源教育推廣至臺灣各個社區、學校與家庭,每個人小小的行動改變,將可匯集成巨大的力量。 11月15日在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荒野與經濟部能源局、工研院共同舉辦「阿光來種綠.節能好有趣」節能綠活圖成果展暨節能手法分享會。當天適逢週末假期,分享會以輕鬆、活潑、有趣的形式邀請親子共同參加。活動共有2,200位大小朋友一同前來,參與闖關遊戲、探訪節能展體驗區、欣賞行動劇表演、實際操作十大節能手法等多元內容,現場更展示了100 幅由全臺各地民眾繪製的「節能綠活圖」作品。從動態到靜態,讓民眾以互動的方式認識氣候變遷,並瞭解氣候變遷與人類的食、衣、住、行、育樂息息相關、密不可分。 近幾年氣候變遷狀況日趨嚴重,地表溫度逐年升高,自人類開始紀錄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以來,今年3 月首次衝破400 ppm 關鍵門檻。11月底聯合國在法國巴黎召開「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1 次締約國會議」(The twenty-first session of the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COP 21),期望提出比後京都議定書更具約束力之全球氣候政策協議,促使世界各國採取積極有效的碳減排措施。 生活在一個現代化的社會,各個產業都需使用電能,除了督促政府制定有效的能源管理措施外,每一個人都可以嘗試從自己的生活開始改變。雖然民生用電僅佔全國總用電量20%,但家庭節能的力量不容輕忽,根據統計,若全民若能真正落實「十大節能手法」,一年可節省約42.1億度的電,減少224 萬公噸的CO2 排放,約是桃園市全年度民生用的總電量。( 據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網站公布,桃園市2014 年度全年度非表燈營業用電「民生用電」為4,021,792,211 度)。 我們都是地球的一份子,每個行為都會對自然環境產生影響,期許夥伴們在享受舒適生活的同時,也學習尊重與回饋,讓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含人與萬物,都能享有更美好的生活環境。

從節能減碳跨入生活中的氣候變遷—— 又新、又舊、又小、又大的氣候變遷工作小組

2015-10-08

文/劉峻儒(荒野保護協會氣候變遷工作小組召集人,自然名:飛魚) 圖/荒野保護協會氣候變遷工作小組 2014 年2 月14 日晚上,一個和家人一起吃湯圓的元宵節、和男女朋友十指緊扣的西洋情人節,「氣候變遷小組」就在這麼特別的日子中,完成了說明會,正式成立這個又新、又舊、又小、又大的群組:「新」是指荒野最新成立的志工群組;「老」指的是我們要談論的亙古至今所產生的老問題;「小」是說我們是荒野規模最小的志工群組;「大」是我們要討論的是全球的大議題。 接觸氣候變遷之後,你會發現這是個超級龐大的議題,舉凡糧食、水資源、疾病、生態、棲地、能源、溫室氣體排放、海平面上升、氣候改變、防災救災、國際政策等都與之相關。在聽了許多專家學者的分享、當知道氣候變遷的資訊之後,我能做什麼?如果荒野要做,我們要怎麼做?這個問題讓夥伴們花了很多時間討論、凝聚共識,希望找出「知」而後可「行」的方案。 因此我們決定從「生活」的食、衣、住、行開始!讓氣候變遷不再遙不可及,不再無力可施。在夥伴們的分工下,「氣候變遷工作小組」再分為底下四個子小組,從不同面向進行各種推廣及議題參與。 延伸閱讀: 能源議題人人能談——氣候變遷「能源議題小組」 氣候ING 暴風雨前不寧靜  氣候變遷粉絲團成立 在餐桌上吃出美好未來——氣候變遷「教育推廣組」在做什麼? 都市行道樹對氣候變遷的影響——「氣候調適組」

能源議題人人能談—— 氣候變遷「能源議題小組」

2015-10-08

文/林子淵(荒野保護協會氣候變遷能源議題小組召集人,自然名:白鯨) 圖/荒野保護協會氣候變遷工作小組 近年來氣候變遷與能源議題已經成為顯學,逐漸受到各界重視,荒野在相關議題的立場與觀點也不斷受到關注。然而長期以來,荒野著重在環境教育與棲地守護,對於能源這個敏感議題,充分展現了自然界的生物多樣性樣態,有各自不同的想法與認知。 能源議題小組的成員除了是荒野志工群組夥伴之外,同時本身也有文字工作者、能源實務工作者、生態心理與身心靈療癒師、身體能量工作者、再生能源研究者、學校教師、自由業工作者等身分,彼此從不同面向來探討能源論點。現今臺灣NGO團體和政府國營事業對於能源議題,多以經濟面、發展面或是能源戰略安全面向作為立論基礎,但對於以棲地守護和環境教育為宗旨的荒野,我們期待透過更多元的討論,在眾多數據和艱澀的數理戰場中、在理性與感性之間,試著找出可接受的共識來代表荒野論述。 對此,我們有機會將規劃荒野內部公民參與討論模式,讓對此議題有興趣的人都能有表達的機會,而不至於落入只有專家才能表述的菁英治理,畢竟能源早已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每個人都有關心能源議題的權利。如此找出彼此可接受的關鍵論點,能避免對內在爭議問題上造成衝突,同時也能透過最多數的共識,作為對外的論述觀點。 小小而珍貴的寶島臺灣,未來的能源型態走向,對全球氣候變遷及棲地生態環境所造成的影響,才是值得多加討論的方向,也是我們對於未來能源使用型態以及生活方式的願景。 反璞歸真、務實儉約的感性生活型態,不以便利的電能為唯一選項之能源使用方式,約略是荒野夥伴未來願景的最大公約數。也許許多團體和人們會嘲笑這份理想,但是這不正是荒野夥伴凝聚在一起的最初感動?將來透過內部溝通,如果還是保持著這份願景作為共識,那麼未來就可以勇敢說出,這就是荒野人的能源論述。氣候變遷能源議題小組的使命,就在於完成凝聚這份最初的感動,雖千萬人吾往矣。   延伸閱讀: 從節能減碳跨入生活中的氣候變遷—— 又新、又舊、又小、又大的氣候變遷工作小組 氣候ING 暴風雨前不寧靜  氣候變遷粉絲團成立 在餐桌上吃出美好未來——氣候變遷「教育推廣組」在做什麼? 都市行道樹對氣候變遷的影響——「氣候調適組」

氣候ING 暴風雨前不寧靜 氣候變遷粉絲團成立

2015-10-08

文/林欣怡(荒野保護協會氣候變遷網路宣傳組召集人,自然名:海星) 圖/荒野保護協會氣候變遷工作小組 近年因為人類對環境的過度開發,地球氣候變得越來越險峻,已經不再是暖化這麼簡單了。每個國家都受到極端氣候的影響,我們也能親身感受到極冷、極熱、暴雨、乾旱、超級大颱風、地震頻繁等比過往強烈的氣候狀況。氣候變遷不是遠在天邊的新聞事件,而是和我們息息相關的重要生活的一部分。 在氣候變遷小組成立之後,為了讓更多人意識到這個危機,小組除了規劃實體的推廣活動及工作坊之外,夥伴們也構思如何讓沒有時間參與實體推廣活動的人,也能有機會了解氣候變遷和我們的關係?因此臉書粉絲專頁「氣候ING」應運而生。我們期待透過網路無遠弗屆的推廣方式,挑選、蒐集貼近大家日常生活相關的氣候變遷資訊,用簡單易懂的方式分享出去,希望能讓這個關係到地球所有生物生存環境的重大議題,受到更多人的注意、影響另一個網路族群。 氣候變遷議題是地球上每個一人不分年紀、不論職業、不管社群的人們都需要面對的課題。「氣候ING」的目標是與普羅大眾互動,因此小至食衣住行、人際關係、天氣改變、健康資訊,大至企業影響、都市規劃、能源問題、國家政策、國際組織決議,只要與氣候變遷相關的活動、研習、書籍、影片都是我們希望跟民眾分享的資訊。 粉絲團短期目標是舉辦線上活動與網友互動,產生更多對話之外,不希望帶有太直接的環保色彩,而是引發民眾與各社群的共同關注,甚至加入討論,激盪出更多改善環境的想法,進而把氣候變遷的概念深植更多人的心中。 「氣候ING」粉絲頁是氣候變遷小組線上蹲點的網路推廣計畫,由六至七位夥伴共同經營操作,雖然我們沒有太多經驗,還在學習,但我們試著用不同角度、讓無法實際來參與各項活動的夥伴,也能有機會透過遠距、網路的力量來服務學習。環境教育是一條漫長而艱辛的道路,但只要開始了就無法停歇,因為我們想看見改變的可能。   延伸閱讀: 從節能減碳跨入生活中的氣候變遷—— 又新、又舊、又小、又大的氣候變遷工作小組 能源議題人人能談——氣候變遷「能源議題小組」 在餐桌上吃出美好未來——氣候變遷「教育推廣組」在做什麼? 都市行道樹對氣候變遷的影響——「氣候調適組」

在餐桌上吃出美好未來—— 氣候變遷「教育推廣組」在做什麼?

2015-10-08

文/吳惠容(荒野臺北分會氣候變遷教育推廣組組長,自然名:白海豚) 圖/荒野保護協會氣候變遷工作小組 氣候變遷已經是全球各國的共同認知與難題,對人類的影響日益普遍,目前南臺灣蔓延的登革熱即與全球暖化造成疫區北移密切相關。即便如此,氣候變遷作為一個環境議題,似乎沉重到難以負荷,除了大國領袖們在國際會議上斤斤計較排碳額度外,普羅大眾好像只能做個埋首沙堆的駝鳥,無法也無處施力。 為此,氣候變遷小組透過多次討論,希望「氣候變遷」不只是讓民眾「知道」,更要讓民眾也能有所「行動」。從2014 年2 月至4 月荒野第一次全國大規模「民眾對氣候變遷與棲地守護認知」調查結論中發現,在「民眾能做到有助於調適氣候變遷與棲地守護之行動」選項中,有61.1% 民眾願意以「支持友善農業,在地生產在地消費,減少食物里程」、40.7% 民眾願意以「支持里山倡議的概念,選用友善土地農作方式的農產品,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在14 個選項中,分別排名第二及第七名,我們大膽歸納出:「透過食物與用餐習慣,讓一般民眾在日常生活中看見並致力於改善氣候變遷,進而向周圍擴展影響力」是民眾最容易也最願意付出行動的結論。據此,秉持著「動手才能感動」的信念,我們規劃「餐桌上的氣候變遷工作坊」作為推廣模式,並鎖定家庭中飲食的主導者為推廣對象。 在志工培訓期間討論、模擬、演練,結訓後再以更宏觀可行的角度進行教案編修,終於在2015 年7 月26 日,在近三十位民眾熱烈的參與、討論、分享中順利進行第一次工作坊實際操作,並獲得正面迴響。六小時的工作坊的單元分別是: 地球篇:極端氣候帶來的糧食危機 以演講介紹氣候變遷對農作物及環境的影響以及人類可能面臨的糧食危機。 棲地篇:減碳、降溫、調節,生物多樣性的友善耕作 以影片導讀、「我的開心農場」,實例探討耕作方式與食物、環境生態的關係。 實踐篇:從餐桌吃出更好的未來 享受自家美味午餐的同時,討論食物里程及其影響。 家庭篇:建立好吃又友善環境的用餐概念,保護生物多樣性也改變氣候變化 探討聰明挑食材、智慧節能烹調。 「我是總鋪師」國宴菜單分組設計。 城市、個人篇:隔熱、節能、自主綠景、城市中的自主可食天堂 從綠屋頂實作探討美麗又永續的城市,建立在地生產與消費的飲食觀。 教育推廣組正致力於教案執行流程標準化,希望以每年推廣5至8場次工作坊為目標,帶領民眾從餐桌上認識氣候變遷,在飲食中實踐節能減碳,更希望擴及餐飲業者與農政食安單位,讓我們一起從餐桌上吃出美好未來。   延伸閱讀: 從節能減碳跨入生活中的氣候變遷—— 又新、又舊、又小、又大的氣候變遷工作小組 能源議題人人能談——氣候變遷「能源議題小組」 氣候ING 暴風雨前不寧靜  氣候變遷粉絲團成立 都市行道樹對氣候變遷的影響——「氣候調適組」

都市行道樹對氣候變遷的影響—— 「氣候調適組」

2015-10-08

文/王祥恒(荒野臺北分會氣候變遷氣候調適組組長) 圖/荒野保護協會氣候變遷工作小組 近三十年來,全球平均表面氣溫逐年升高已經是科學數據上不可忽視的事實(右圖),而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的濃度逐年增加(下圖)已經被多數大氣科學領域的科學家認同是導致地表溫度逐年上升的主要原因。依照目前的趨勢推估,若我們依照現況不做任何改變,在2100年地表平均溫度將比現在增加近4˚C、平均海平面上升近1 公尺(IPCC WG1 AR5)。導致二氧化碳濃度逐漸上升的因素包括森林過度砍伐、石化燃料開採、石化產品浮濫使用等。 根據內政部2012 年統計,臺灣的都市人口比例占八成,對都市人而言,行道樹是最常、最容易接觸到的植物,不僅美化了市容、提供遮蔭,也提供人們放鬆精神壓力、遊憩休閒的空間。除此之外,行道樹亦是都市中許多鳥類、爬蟲類、昆蟲等動物們的重要棲地,因為樹木提供安全遮蔽空間,花和果也是蜜蜂、蝴蝶的蜜源、動物們的食物來源。若從氣候變遷的角度來看,都市的行道樹具有減碳功能,樹木行光合作用時,會捕捉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並將之轉化為葡萄糖,成為樹木細胞活動的能量來源,並使樹木成長,樹木不同於草本植物的是,樹木會形成木質部,具有碳儲存的功能,此功能在汽機車大量聚集的都市更顯重要。除此之外,大量綠蔭可調節都市微氣候、減緩熱島效應,完善的植穴、綠地是調適強降雨的重要功能。因此,如果我們每天接觸到的行道樹活得健康,不僅對人們身心靈有益,亦提供都市動物一個家,同時也能減少地表直接受陽光曝曬和幫助捕捉二氧化碳。 氣候變遷教育推廣組裡的氣候調適組,希望透過對樹木的基本調查與持續關心,讓民眾了解都市的樹木,從氣候變遷的角度來看極具重要性。建立都市樹木基本資料和健康度的資料庫,未來可以提供任何可能的資料應用和分析,藉此呈現樹木對自然環境和人類的貢獻度,其實遠大於想像。 樹木調查與推廣,是人與生物自然互動的一環,是走出門外就可以進行的一項自然體驗。生活在都市中的人們其實跟氣候變遷議題的距離很近,多多關心我們生活周遭的樹木,以及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例如:購物習慣、交通方式、飲食習慣等,就可以盡一己之力幫助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任何有興趣的人皆可以加入樹木調查的行列,在推廣與調查的過程中,也期盼有越來越多的人願意跟我們周遭的行道樹更加親近、愛護、了解。 其實氣候變遷的議題真的離我們沒有那麼遙遠!   延伸閱讀: 從節能減碳跨入生活中的氣候變遷—— 又新、又舊、又小、又大的氣候變遷工作小組 能源議題人人能談——氣候變遷「能源議題小組」 氣候ING 暴風雨前不寧靜  氣候變遷粉絲團成立 在餐桌上吃出美好未來——氣候變遷「教育推廣組」在做什麼?

大樹真危險?蘇迪勒吹出行道樹問題多

2015-09-10

文/林君蘭(荒野保護協會氣候變遷小組,自然名:二葉松) 8月8日父親節,蘇迪勒颱風籠罩全臺,吹倒數以千計的行道樹,一時間媒體紛紛報導各地樹木傾倒釀災的現場畫面,有的砸車毀屋、有的橫街擋路,只見救災人員疲於奔命,枝幹狼藉的場景仍持續了好幾天,連帶引發一些輿情討論,卻不知人們是否已從中記取教訓?是否已有決心防範相同的問題繼續發生? 生活在臺灣的人一定知道「颱風」,這個年年造訪的過客,是所有的居民都要認知,並且應該具備防災、避災、救災技能的主要天然災害。此次蘇迪勒颱風因為風力強勁,據中央氣象局觀測紀錄,各地最大風速和最大陣風風速與歷年颱風比較均名列前茅。突顯出都市行道樹忍受強風吹襲的程度,會直接威脅居民生命財產的安全,不容輕忽。而隨處可見的行道樹,究竟存在哪些問題?如果要栽種新的植株,應該考量哪些重點?更多已經種植在街道公園裡的樹木又該如何照顧?讓我們從問題的源頭來探討。 首先,為甚麼要種樹?這個問題很容易回答,任何人都能隨口說出幾個正確的答案,為了美化環境、為了遮蔭降溫、為了淨化空氣、為了減低噪音等,而通常在都市環境種樹,總是期望同時滿足好幾個目的。但若想把樹種好,可不是光有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就行了,必須先設定具體的目標,依照預期的高度和寬度去選擇適當的樹種,同時留意是否有特殊的功能需求,例如:需要擋風的位置,應以枝條密實的常綠樹種為主;向陰面的位置,則應優先考慮落葉樹種,好讓冬季的陽光可以直射到地面;距離建築物很近的位置,就要避開樹冠幅很大和根系生長旺盛的樹種;鄰近車道的位置,必須選擇枝下高較高的樹種,同時還要衡量樹冠的生長是否會遮蔽交通號誌;有人車通行的地方,甚至得注意落花或落果的影響。為什麼需要如此慎重?因為每一種樹木會有自己獨特的生長特性及適合生長的地方;而每一棵樹木都是一個生命體,會極盡所能依著自己的基因特性生存下去。所以種樹應該要像養動物一樣,用照顧生命的心情去思考,確定種下去的樹能健康成長。否則一旦選錯了樹種,當樹木漸漸長大卻無法達成預期的功能,也許要再花費很多金錢與人力進行維護管理,無疑是一種浪費。   其次要談到種樹的方法,前面提到每一棵樹木都是一個生命體,像所有的生物一樣,只要有適當的生存條件它就會逐漸成長,而對於不會移動的樹木來說,立地環境幾乎決定了一切。偏偏都市環境不同於自然,地面下密布各種管道工程,光是各種鋪面和水溝大規模仰賴水泥構造,就讓樹木的根系難以自然伸展。在這樣嚴苛的條件下,要想樹木長得好,得要提供夠寬夠深的土壤層,從小樹苗開始種,多給它一點時間,讓根系牢牢地長在地下,地上部便能好好長大。然而常見的栽種作業卻是預留植穴,通常深度不講究、寬度也不大,甚至有直接用水泥封死的像個花盆。在工程尾聲速速埋入別處移植過來的大樹,運氣好的也許彆彆扭扭的活著,而有些不幸地無法存活,然後再找工人鏟除補植。僥倖存活的植株問題也很多,從準備移植前的放根、搬運過程的磕碰、栽種時土球的處置、乃至種下後初期的照顧等,往往相當草率,常見的土球包裹塑膠袋以及植穴太小造成的盤根現象,也許地上部看起來只不過生長勢較差、沒有甚麼異狀,但一棵頭重腳輕、沒有抓地力的根系,強風一來,自然就會率先倒下。 除了種樹有這麼多問題,如何讓既有的樹木活得好也是一大難題。例如:不當的樹木修剪或斷頭式的過度修剪,每個修剪對樹木而言就是一個外科手術,如果手術處理不當或下刀錯誤,會造成細菌入侵、腐壞,不知不覺讓樹木成為都市的危險因子。再者,都市環境隨時都有大大小小的工程在進行,難免會與樹爭地,一般狀況下,總會優先考量人的需求,比較少考量樹木生長的需求。或者應該說,由於對樹木存在一些錯誤的認知,以為樹幹不會變粗、樹皮沒有作用、樹根不用呼吸等。使得全臺各地都可以看到各種加諸在樹幹和樹木基部的設施,其中不乏堅硬的金屬或水泥結構,還有人為很理所當然的踩踏,常令愛樹護樹的人們匪夷所思。 回到颱風的問題,其實「安全」正是都市樹木管理最首要的任務,若要問都市裡的大樹到底有多危險?這要看人們對於種植照養都市樹木的觀念和方法是否正確。平心而論,只要做好樹木健康管理,落實防災與避災措施,人們應該有能力將颱風來襲時樹木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也能讓樹木成為鳥類、昆蟲等都市生物重要而安全的生存棲地!   延伸閱讀:公共電視《我們的島》第821 集「樹倒」

生命的熱度,存在於自然與人群和諧共處之間──氣候變遷小組出發!

2015-08-10

文、圖/蘇雯祺(荒野保護協會氣候變遷小組,自然名:高蹺鴴) 圖/荒野保護協會氣候變遷小組 悠悠千古,生命與萬物在這顆星球上棲息,交互影響,多次劇烈的改變讓星球的樣貌隨之更迭,因而在現代我們不見恐龍,不見祖先。遙遙歷史中變換的樣貌或許無法親眼見證,但在時間輪軸裡,風與浪仍不斷讓砂石滾動,水與空氣的旅程從生物到土壤,在短短幾年間僅見小小一隅,即足以令人屏息。 人們的餐桌上,食物鮮甜可口,烈日下,樹蔭涼爽,大自然孕育萬物及渺小的人類,其美麗無庸置疑;與此同時,我們卻也看到這顆星球正在怒吼。雨量暴增,乾旱降臨。天災,讓萬物措手不及。科學家說,親愛的地球正在用自然的方式,告訴人類活動的力量如此巨大。我們的環境,正面臨氣候變遷的衝擊。 2015年4月底,臺灣的旱象尚未解除。有人從住家前來,有人自校園出發,有人甫步出辦公室,於各地生活的人,凝視當下,思索過去,遙想未來,我們對氣候變遷尚有疑慮,卻也堅信,即便會跌跌撞撞,仍舊得跨出舒適圈,開始嘗試。於是,大夥兒一一踏進詔安街一處的地下室,看著牆面上搖曳的萍蓬草及徐仁修老師的諄諄話語,開始這段氣候變遷志工培訓課程。 剛進荒野的我,總聽夥伴們提起,氣候變遷小組是荒野中最年輕的群組,首次開設的課程,在隊輔及學員的心中多少有些遲疑,但忐忑不安的不確定感與堅定不移的信念,同時趨動,還是下定決心,放手一搏,不甘讓環境遭受過度的影響,也準備在歷史造成的傷痕中,好好調適。 回想起首次的相見歡,即感受到荒野以獨特的帶領方式,讓彼此初步認識,找到自然的靈魂,挖掘到每人皆是不同背景的獨立個體,並都是可愛親切。荒野,好像總以神奇的魔力,將這些在乎環境的人齊聚一堂。在一段一段專業的課堂上,龐雜的數字與專業術語沖昏了我們的腦袋,科學、歷史紀錄轉達多少天災人禍,怵目驚心,但與此同時,亦感受到老師們投入大量的心力血淚,可能只為人類不了解樹木之苦,可能只因擔心原始而友善的農業將沒落,可能只為讓荒野回到人們的身旁,可能只為傳統節氣遭人遺忘,這種種讓臺下的我們心中既是不平,又是感動,有時,偷偷看見夥伴忍不住落下淚來,自己的眼眶也濕潤起來。 每每在這些知識與故事充耳之後,內心滿溢能量,但當低頭看見單薄的自己,又要轉入失望,見這一落,身旁的夥伴馬上拍拍我肩,熱情給予鼓勵,不吝分享生活中所見的狀況,又是付出真誠的努力,讓我甩開灰心與徬徨。溫暖常在的荒野,拉近人與自然的距離,更將人與人之間緊密連結,於是我才知道,不論自然中的荒野,或是人們所待的荒野,其中的每一份子即是如此互相扶持。 以輔代訓的我,一邊暗中聆聽著資深荒野夥伴們的經驗,讚嘆其過人的專業、意志力與執行力,一邊仰望臺上教師的風采,一邊向十八般武藝的學員們學習,短短兩個月,好似就吸收到多年精華。除此之外,被困在都市叢林有些不習慣的我,也藉著課程安排,走訪城市不遠之處的秘境,在農場裡看到城市小農們的努力,在臺灣北端見到壯闊的水梯田,這才發現,自然的奧妙始終吸引著我,老祖先的智慧讓我敬佩十足,但這些卻長期莫名地被隔離著。同時,我也跟著憂心,人類與萬物面臨氣候變遷的挑戰已然到來,農民與滋養萬物的土地,將無法繼續漠視,我們必得開始行動。 時光飛逝,第一次的培訓課程在一片蛙鳴蟬叫中結束了。過程中碰撞不時,調整不斷。這段時間裡我們瞭解到,氣候變遷的艱澀複雜不該是阻饒我們面對的理由,氣候變遷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就如同自然界的食物鏈,一環扣著一環。其實,在每日的餐桌上,就可見其與生活的聯結:食物的碳足跡、食材的在地性與當令的重要性,都是左右氣候變遷的小螺絲釘。其實,萬物在其底下乘涼的大樹,固定了大氣中的碳,但樹木的生命卻被人類力量箝制的喘不過氣,甚至喪失生機,我們痛心疾首想要改變、翻轉這樣的現況。 未來我們希望開設「餐桌上的氣候變遷工作坊」、啟動「樹木調查」,提高大眾對氣候變遷的關心度,同時減少無聲地默默付出的朋友——環境的無奈與憤怒。這是顆小小卻堅毅的種子,讓每個人從改變自己開始,一步一步,減緩衝擊並調適。我們知道,未來或許緩慢而艱辛,但是含苞待放的花朵,將以溫柔而勇敢的意志,持續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