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部落格:教育推廣

教育推廣

教育推廣

自然體驗活動是荒野進行環境教育的一種方式,解說員/志工在固定的觀察點持續進行著自然觀察,記錄其中的四季變化,並在定點舉辦各類型單日或過夜的戶外推廣活動。荒野每年在全台各地進行了上百場的戶外自然體驗活動,期望藉由荒野解說員的引領,帶領民眾走入自然、體驗自然、了解自然,進而喜愛自然、珍惜自然,並做到關懷保護的行動。

來,我們一起邊走邊讀!

2014-12-22

荒野有感於在地環境保護意識建立之重要,於2011年與花旗(台灣)銀行及立賢教育基金會合作,分別於淡水河左岸及北海岸地區推動「綠色走讀行動」計畫。結合國際「綠色生活地圖」系統(Green Map System),以及「以參與者為主體」之教學概念,規劃「以學生為主體」和「以地方為本位」的綠色走讀行動課程,引領國小學童透過「走讀」與「行動」之八部曲歷程,期望建立學生與臺灣土地的連結,培養守護環境的態度,繼而願意付出實際的行動。     課程設計從認識環境,提昇環境的敏感度與覺察力,瞭解生活物品的來處與去處,知曉生活模式與環境的互動關係和關聯性。因此規劃了生態環境觀察等教學活動,以綠色生活地圖作為操作工具,結合生態遊戲、自然體驗、社區文史、綠色生活思維、實地踏查與訪談等內容,從校園開始、擴展至社區,讓孩子打開感官、實地觀察、認識環境,。並從中找出社區的「未來發展空間」,分析並評估可行的行動,提出行動計畫,齊心協力為社區環境做一件「美好的事情」。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童開始感知到環境的變化,建立世代間對於環境的連結、發掘其中的美好與窳陋,並培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行動能力。荒野也相信唯有真實地與地方互動,有了在地的經驗與情感,才能建構地方認同;重新連結人與環境關係後,才會願意保護環境,亦是綠色走讀行動的核心。     綠色走讀行動計畫自2011年發展至今,已於大台北地區至少9個鄉鎮實施,影響力觸及桃園、宜蘭、台東、屏東等外縣市場域,並已舉辦多場教師研習營,培訓種子教師遍及超過 40 所學校,累計推廣演講達50場,共計超過2,000人認識綠色走讀行動故事;教育面更有高達 520 名學童投入「走讀」至「行動」之完整歷程,促成至少 20件由下而上之自發性在地環境關懷行動,落實環境保護在地實踐。2014年共計有老梅國小、萬里國小、瑞平國小、社子國小、桃子腳國小、野柳自然中心小小解說員參與計畫,由小朋友自發性發起各式環境行動,如老梅的「淨灘」、野柳的「呼籲拒吃抱卵母蟹」、萬里的「自帶午餐便當盒」、桃子腳的「社區落葉堆肥」…等,都讓人印象深刻,見證環境守護種子遍地開花。另有台北科技大學原鄉服務隊、國立科學教育館職員與志工隊、台北臥龍學園家長團體、文化大學如來實證社等接受計畫培訓,將綠色走讀行動導入社區服務與工作中,期望帶起各地綠色風潮。   未來,我們期望能透過出版操作手冊或出書的方式,將過去三年的第一線教學經驗轉化成文字,讓大眾能有機會了解計畫,並知道該如何操作。同時也規劃辦理培訓課程、工作坊等,用系統性的方式結合書籍與手冊傳授經驗。2014年我們更架立了網站平台,集結過去成果、公告參與方式,提供大小朋友與教學者更大、更好的學習與表現舞台。歡迎動動手指,至官網greenactions.sow.org.tw了解我們!     綠色走讀行動豐碩果實 種子教師培訓、工作坊→5場/103人 教師研習營→1場/27人 推廣演講→26場/517人 入校服務→5校/81名學童   欲閱讀更多內容,請線上參考2014成果報告  

環境教育的骨牌效應

2014-12-22

19年來荒野一直以馬拉松長跑的耐力,致力於棲地守護與環境教育工作。我們一直相信改變從來不是一蹴可幾,荒野用最柔性的環境教育,讓大眾了解自然、認識環境問題,進而發自內心為自然發聲,相信會逐漸改變被過度破壞的環境,往「棲地守護」的宗旨邁進。今年荒野各群組的志工,也交出了漂亮成績單:   解說教育,實際記錄與生態體驗新開拓 多年來,荒野解說員持續帶領民眾體驗自然,目前全台各分會,註冊在役的解說員約600人,維持超過47個自然觀察定點,2014年,全台共計舉辦17場解說培訓課程。今年更於地球日發動全台定點同步生態調查,上網登錄共1,802筆生態資訊調查結果,並透過推動每年定期同步棲地調查,留下生態演替的田野記錄。 此外,荒野更結合體驗教育的精神和生態心理學理念,在解說群組推動EEE(體驗式環境教育)以及心靈風自然體驗活動,試圖用荒野解說開拓出本土環境教育仍少人觸及的新領域。   推廣講師,為台灣的美麗與哀愁發聲 荒野推廣講師以90分鐘演講、上百張精彩影像,迅速帶領聽眾神遊高山海洋,森林溼地,明白台灣的獨特,對環境破壞的嚴重產生警覺。推廣講師自2007年開始定期培訓,至今在各縣市培訓了58期志工。講師們到各級學校、機關社團、企業社區進行推廣,主題包括「台灣自然生態之美」、「重新看見海洋」、「發現溼地之美」、「與大自然做朋友」、「節能減碳綠生活」、「氣候變遷下的挑戰與行動」。2014年總共進行了1,411場推廣演講,影響了74,480名聽眾;另外結合節能綠活圖工作坊推廣共計6,326人參與(註一)。   兒童環境教育,為公民教育向下紮根與翻轉 荒野利用平日及寒暑假,進行自然體驗班、自然觀察班、自然物創作班、兒童營、親子工作假期及校園推廣計畫…等,推動兒童環境教育。台中分會執行的「319校自然教育工程」,自2008年至今,將完成155場;台北兒童教育志工以8套教材進行120場環境教育課程,今年持續執行二項由企業贊助的兒童專案計畫,其中「弱勢兒童長期陪伴計畫」,由緯創人文基金會贊助全國8個長陪團,讓兒童在行為及對環境保護的認知上產生正向改變。另外「深耕兒童自然教育計畫」,則由夏日星辰自然藝術仁愛基金會贊助,包含「台中弱勢兒童長期陪伴二年計畫─小樹生活營」、「花蓮偏遠地區兒童自然營」與「花蓮校園推廣演講」。另外還有結合各群組志工共同推動的「綠色走讀行動」,期望建立兒童與台灣土地的連結(註二)。   親子團,在自然中學習愛與成長 荒野親子團是由幼稚園大班至高二的孩子們及家長組成,希望藉由環境教育方式,親子共同學習與成長。今年親子團規畫完整「親子教育委員會施行細則」,並完成建置總團及北中南三區資訊平台。共辦理10場導引員基本訓練與2場導引員進階訓練;團務發展組輔導新成立6個團,至年底止,共成團47團與籌備團13團,全台將達60團之龐大親子家族,分別有17個小蟻團、22個炫蜂團、17個奔鹿團、4個翔鷹團及由家長組成的22個育成會,以生態、生活、生命之三生教育為主要內涵,施行長達十二年的親子自然教育。 今年暑假,高二翔鷹團的4位孩子以「友善大地─自然農法探討」為發表專題,獲選參加以推動中學生環境教育為宗旨的國際NGO組織CEI (Caretakers of the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國際環境守護組織),在宜蘭舉行的國際環境研討會,會議籌備過程中,翔鷹夥伴投入半年多自主訓練與學習,展現多年來於親子團成長的行動能力。   多元化志工群組齊努力 除了上述豐碩成果,還有許多志工群組用不同的方式,共同為環境教育耕耘。綠色生活地圖發展推廣是以一套世界通用的圖示符號(icon)標示,重新發現與呈現在地環境的優勢與缺陷,綠活圖推廣講師群持續對小學至大學學生以及教育、社會、企業團體推廣綠色生活地圖(Green Map),今年推廣演講與研習共計17場867人參與,並借由大學服務學習機會,深耕於校園及社區;研究發展群組今年首開辦第一期育輔志工與第一、二期編採志工培訓,透過這群新志工強化荒野的培訓能力與大眾傳播能量;鄉土發展群組於上半年倡議行動中的全台大規模民眾對氣候變遷與棲地守護認知問卷調查活動中,給予專業的問卷調查建議,並深入全台各地實際做調查;國際事務群組於年初召募第一期小組成員,期望透過了解、導入國外環保組織,擴大群組影響力,並參與今年八月「國際海洋減塑青年論壇」協助現場英文演講即席翻譯,讓論壇的青年學子即時了解國外海洋發展最新資訊;特殊教育群組自2005年起已超過200多位夥伴接受「特殊導引員」培訓,其中具備身心障礙領域的專業背景者至少有35位以上,今年服務特殊障礙孩子與家庭成員超過500人;今年初成立的氣候變遷小組,期望讓一般大眾更了解氣候變遷議題,成員在年度共識凝聚及議題聚焦後,於明年提出具體行動方案;原住民群組以珍惜多元文化關心台灣原住民事務為宗旨,為關懷原住民部落、傳統文化記錄、推廣原住民之生態智慧等事務努力。 這些志工的大愛投入,不斷散播友善環境的信念,讓正向的能量一點一滴在全民心中累積,讓每天所做的每件微小的事,都是以保護環境為出發,以公民行動守護我們棲息居住的地球。     環境教育豐碩果實 培訓課程135場,受訓學員2,839人(包含志工入門課程、解說員訓練、戶外教學導引員培訓、培力志工培訓、兒童環境教育培訓等) 自然推廣活動計有811場,引領46,724位民眾走進大自然 全國推廣演講計有1,953場次,影響97,967人 兒童與親子教育辦理超過400多場的兒童環境教育活動,大自然觸動 8,000多位孩子的心 全國親子團倍增至60團,1,800個家庭關心環境     註一:節能綠活圖成果請參考第18頁 註二:綠色走讀行動請參考第16頁   欲閱讀更多內容,請線上參考2014成果報告

愛海無ㄐㄩˋ啟程 ‧ 終結塑膠時代

2014-12-22

2014年,荒野第5年舉辦海洋影展、第8年參與國際淨灘日。結合世界海洋日與國際淨灘行動,籌備半年的「愛海無ㄐㄩ、」海洋倡議系列行動,串聯「距、拒、懼、句」這四個ㄐㄩˋ:不論我們在台灣任何角落,與海的距離都不會超過100公里;我們是海島居民,卻有超過一半的人恐懼在海中游泳;我們無法抗拒美味海鮮,卻可能對海洋野生動物一無所知。聯合國預測三十年內海洋生態將畫上句點。透過街頭藝術展、海洋影展、海洋減塑青年行動論壇及淨灘行動,帶領民眾從被動知識交流,走向主動實際作為,以「愛海、減塑」的有感活動激發民眾無塑生活的行動力,邀請全民督促政府推動限塑政策。   激發全民關懷海洋環境之有感活動 首度嘗試的街頭藝術展「親清海洋,我的母親」,將10位演藝界名人的彩繪創作、台灣海洋環境、水資源知識看板佇立於熙攘的街道。首展在新光三越台北信義新天地登場,隨後移展至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新光三越台南新天地,接觸民眾超過7,500人,希冀傳達海洋為萬物母親,使民眾瞭解海洋資源枯竭與衰退狀況,同時喚醒主動關懷海洋的熱情。而2010年首次辦理,今年步入第5年的海洋影展,以「海洋,世界的銀行」為主題,延續往年「永續海鮮」議題,也重申環境的豐富與貧瘠,取決於人類一念之間的關鍵行為。此屆影展挑選6部精彩細緻國內外海洋記錄片,於全台各地共播映70場,透過文藝活動帶領民眾感受海底靜謐的美麗,與引領民眾思考環境與經濟發展失衡的哀愁。   引領青年關注海洋議題之精實行動 凝聚減塑意識的「海洋減塑青年行動」,號召15間學校、60位學子,邀請到6位外籍講師與5位國內講師分享生活減塑歷程及海廢研究,並有6個國內NGO團體參與觀摩。學員從中體會塑膠對海洋生物造成的生命威脅、使用氾濫及污染議題,進而以實際行動深入社區,與在地店家對話,取得「不主動提供塑膠製品」的承諾。論壇活動中,我們不提供盒裝便當與杯裝飲品,並要求所有與會者攜帶個人餐具取代免洗餐具,且以小蘇打粉、絲瓜布取代洗潔精及海棉,用紙卡及麻繩取代塑膠名牌,希望用行動來證明「零塑膠生活」並非空談及力求零廢棄物產生的目標。   啟動國人關心海洋汙染之全民運動 荒野在2005年世界地球日,首次加入關心海洋的淨灘活動,2005至2014年統計,共動員44,862人、淨化過165.235公里的海岸線、清理109,936.36公斤垃圾,特別是在2007年引進國際淨灘行動ICC紀錄表,將淨灘數據回傳至美國環保團體The Ocean Conservancy,響應每年9月國際淨灘行動的環保盛事。根據10年來的監測統計數據,我們發現撿拾到的塑膠袋(以30cm計算)累積高度相當於5座玉山、瓶蓋累積高度相當於2.6座高雄85大樓的驚人結果。今年「2014國際淨灘行動」,全台共舉辦18場淨灘、集結6,000位民眾、46間公私部門響應到沙灘彎腰撿拾垃圾,淨化16.135公里的海岸線,清理約7,930.96公斤 海洋廢棄物,希望淨灘能使民眾反思塑膠對海洋環境的威脅,進而在日常生活中減少使用塑膠製品,達到無塑海洋的理想。   全民齊心共同終結塑膠時代 放眼未來,荒野朝「守護海岸與生物多樣性」的方向持續努力,致力提倡「減塑綠生活」、「選擇永續海鮮」的觀念與習慣,藉由身體力行的活動或體驗,讓更多民眾瞭解海洋環境與日常生活的相互影響,培育更多海洋守護者。同時,鼓勵轉發海洋資訊給親朋好友、學術單位甚至是政府單位,結合大家堅定的力量,守護宇宙唯一的藍色星球。     海洋季倡議行動豐碩果實 「親清海洋,我的母親」街頭藝術展觸及人數超過7,500人 海洋影展共播映70場 海洋減塑青年行動號召15間學校與60位學子 國際淨灘行動全台共舉辦18場淨灘、集結6,000位民眾、46間公私部門響應,淨化16.135公里的海岸線,清理約7,930.96公斤 海洋廢棄物       註:2014年統計前三名:第一名-塑膠碎片25,450件;第二名-保麗龍碎片22,122件;       第三名-紙袋塑膠袋8,524件 註2:欲閱讀更多內容,請線上參考2014成果報告        

氣候變遷調適,從你我生活動起來

2014-12-17

  荒野從每年6月夏至關燈,轉換至每年3月地球一小時(Earth Hour)國際倡議行動,至今已邁入第4個年頭。每年4月響應世界地球日(Earth Day),更已進入第14年。 2014上半年,荒野首次串連地球一小時及地球日兩大國際環保行動,以關注氣候變遷對棲地影響為基礎,籌劃為期三個月地球倡議──「地球在甦醒:從天空到土地」,期望傳達棲地水資源、生物多樣性守護與氣候變遷調適的重要關係,並以親身體驗與深入人群調查的過程,藉由有感活動,凝聚民眾環境守護行動力與政策推動目標。   地球一小時創意夜跑、適應氣候變遷與極端氣候微行動 今年荒野突破以往地球一小時的形式,結合政府、企業與其他NGO力量,將行動主場從北部地區移至高雄光之塔前廣場及愛河沿岸,舉辦創意夜跑活動,邀請到近800位民眾裝扮為各種自然生物,沿著河水兩岸思考自然與人類的關係,一同為棲地而跑,並與全球數百萬人一同響應,全球共計7,000多座城市、150多個國家參與地球一小時,全台共減少排放29.8噸二氧化碳。 此外,荒野全台各分會一同呼應棲地、水及節能調適的「適應氣候變遷與極端氣候微行動」,共舉辦39場講座、48場戶外活動,總計2,500位民眾參與,藉此期待更多異業在各自專業領域上發揮創意、產生調適行動,同時支持荒野長期的教育推廣與棲地守護工作,將氣候變遷的減量與調適觀念及作法,傳遞到家庭、學校、社區、企業每個角落。   地球日:氣候變遷問卷調查與全台同步自然觀察活動 荒野欲了解民眾對氣候變遷與棲地守護認知,做為未來進行棲地守護與環境教育參考依據,今年第一次採行全台大規模「民眾對氣候變遷與棲地守護認知」問卷調查,以及首次地球日的「全台同步自然觀察活動」(註)。前者問卷調查歷經二個月,由全台11個分會招募203位街頭訪問志工、37位電腦編碼志工,共同執行與分析有效問卷2,157份,問卷結果呈現出民眾與政府對棲地想像的落差。更於422地球日將分析後的結果送進總統府,期盼影響與推動「氣候變遷政策綱領」和「溫室氣體減量法」與其他相關法案。 另外,全台同步自然觀察活動邀請全台各分會264位棲地志工,於地球日一起觀查、記錄32個棲地,經整理後總計登錄1,802筆生態資訊,未來荒野將以3年計畫,逐步讓更多夥伴一同記錄棲地,持續守護大自然、守護荒野。   你我都是守護棲地的重要種子 從天空到土地,大自然環環相扣,氣候變遷不只是單一現象,極端氣候、海平面升高、棲地破壞到物種消失…等,都深深影響著地球上的生物與人類。2014上半年,荒野地球倡議活動整體影響共500位荒野夥伴與3,500位民眾,期望將守護棲地的種子散播後,能夠倍數形成影響力。未來,荒野仍會持續朝「氣候變遷調適及守護棲地」方向努力,期盼培育更多棲地守護者,以荒野溫柔堅定的力量持續走在環境守護的道路上。     地球季倡議行動豐碩果實 3,500位民眾參與 全台共減少排放29.8噸二氧化碳 2,157有效問卷調查 自然觀察與記錄32個棲地 登錄1,802筆生態資訊   註:更多地球日棲地大調查詳細介紹,請見2014成果報告第24頁,   欲閱讀更多內容,請線上參考2014成果報告

荒野首次!氣候變遷問卷調查行動

2014-04-07

文/蔡宛儒(總會棲地守護部專員,自然名:大樹)、圖/荒野保護協會   近年來,氣候變遷影響我們的生活,也影響各樣生物的棲地。因此,荒野結合地球一小時及地球日,舉辦《地球在甦醒:從天空到土地》倡議活動,希望透過各種活動讓民眾了解氣候變遷造成的影響與後果。今年為了讓更多的民眾能參與其中,特別擴大舉辦了包含2-4月「民眾對氣候變遷與棲地守護認知」問卷調查;3月29日創意夜跑;4月19日65處棲地同步自然觀察等等活動。期望透過各種不同型態的街頭倡議,號召大家一同關心氣候變遷對環境帶來的影響與後果。   這次的「民眾對氣候變遷與棲地守護認知」問卷調查活動,是荒野第一次採行全國大規模問卷調查的活動。我們走入人群,在街頭、在車站、在各樣民眾所在之處,與民眾互動,藉由軟性的街頭倡議展現荒野守護環境溫柔堅定的力量。同時,我們在問卷調查過程中了解現在民眾的環境意識,以作為未來荒野進行環境教育活動的參考依據,未來也期盼藉由環境教育方式,減少民眾對氣候變遷與政策語彙的陌生。同時,我們主動出擊宣傳荒野的理念與活動,讓更多還不認識荒野的人們,有機會能夠來認識荒野,甚至能夠成為荒野的一份子。這樣的活動過程中,也增加專職秘書與志工們的彼此互動連結,更加凝聚組織內部的向心力。   另一方面,我們更希望能夠呼籲政府端出更具體的政策行動,來因應氣候變遷的影響。藉由問卷調查,可以蒐集民意,透過數據分析民眾對氣候變遷與棲地守護的想法,期望促成「溫室氣體減量法(草案)」、「海岸法(草案)」等有利於棲地守護的法案通過與施行。   為了確保荒野首次的問卷調查活動品質,鄉土關懷委員會與棲地守護部密切合作進行兩個月的前置作業與規劃。在問卷設計上,不僅參考國內外相關問卷與資料內容,也邀請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張揚乾副執行長、謝雯凱氣候與能源計畫專員,以及台大政治系林子倫教授,針對問卷內容提出建議。各分會秘書及分會志工伙伴一同合作與投入,在全國各地辛苦地進行街頭問卷訪談。自2014年2月8日起,陸續完成了宜蘭、高雄、台中、桃園、花蓮、台東、嘉義、新竹和台北等9個分會的街頭訪查。至截稿日前在各分會秘書以及203位會員志工與關心氣候變遷的民眾辛苦投入下,已完成1694份問卷,成果十分豐富。緊接著,將繼續進行雲林和台南的問卷訪談。   將近兩個月的街頭調查,每個分會都採行相同的操作方式。上午進行問卷志工培訓課程,下午進行街頭訪查。在過程中,可以感受到各地志工不分年齡大小,個個都充滿著熱情與活力。有志工在訪談結束後,與我們分享說「做街頭訪查很累、被路人拒絕時也很挫折,但這活動讓我覺得非常有意義。」每一份完成的問卷都是專職與志工共同投入的心血,也是民眾寶貴的意見。我們必須認真嚴肅地看待每一份問卷。後續將進行問卷的編碼與統計分析,以呈現民眾對完善氣候變遷與棲地守護政策的民意。認真面對氣候變遷與棲地守護,展現守護環境溫柔堅定的力量,不僅僅是荒野的宗旨,亦是台灣民眾的期盼。  

物種辨識技巧(相關網路圖鑑篇)

2014-03-17

真菌類圖鑑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真菌圖鑑 精靈小傘(石牌國小教師提供)   昆蟲類圖鑑 行政院農委會-台灣常見蜘蛛圖鑑 行政院農委會-野生保育類動物圖鑑 香港昆蟲圖鑑 蝴蝶圖鑑   爬蟲、兩棲類圖鑑 行政院農委會-瀕臨絕種保育爬蟲類圖鑑 行政院農委會-瀕臨絕種兩棲類圖鑑   貝類圖鑑 中研院-台灣貝類資料庫(含貝殼化石)   其他動物綜合圖鑑 行政院農委會-台灣蝸牛圖鑑 行政院農委會-台灣猛禽飛行辨識手冊 行政院農委會-瀕臨絕種保育類魚類圖鑑 行政院農委會-瀕臨絕種哺乳類圖鑑 行政院農委會-台灣洞穴蝙蝠圖鑑 行政院農委會-台灣重要野鳥棲地圖 行政院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動物資料庫(含分佈) 台灣招潮蟹圖鑑 台灣野鳥圖鑑(論壇) 台灣可釣到魚類圖鑑(含毒魚) 台灣畜產種原資料庫(含圖鑑、DNA生物資訊、分佈……等)   植物綜合圖鑑 行政院農委會-台灣樹木解說 行政院農委會-台灣水生植物圖鑑 行政院農委會-苔、蘚、海藻圖鑑 行政院農委會-台灣維管束植物圖鑑(一~五冊) 台北植物園資料庫-植物資料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 國家型科技計畫,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國家種子作物圖鑑與資料區 行政院農委會農藥藥物毒物試驗所-台灣草坪雜草彩色圖鑑 台南區農業改良場技術專刊 92-4 (No.124)-臺灣香草植物品種圖鑑 台中農業試驗所-藥用保健植物圖鑑   外來種圖鑑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2010版外來種動物(檔案有88.5MB)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2010版外來種植物(檔案有79.1MB)     節錄自蜜峰老師的部落格     【其他辨識技巧】 植物篇 鳥類篇 昆蟲篇 兩爬類篇 哺乳類篇 水生動物篇  

物種辨識技巧(水生動物篇)

2014-03-17

  水生動物不易觀察,其調查方法依適用之環境類型而需要利用不同的方式進行調查,其方式更必須考量地形、水層流速與水層高度的環境因素。 例如浮游動物採用浮游動物網;水生無脊椎動物則以踢擊法、蘇伯氏法、挖取法、人工底質法、管心法、與漂流網法等調查類型;魚類有垂釣法、網捕法、誘捕法、電魚法等四種調查類型。   水生昆蟲:種類之鑑定依據 Merritt & Cummins (1984)之檢索表將水生昆蟲鑑定至科,再進一步進行相關圖鑑比對。   魚類:魚類鑑定主要依據『台灣淡水及河口魚類誌』(陳與方,1999)、『魚類圖鑑』(邵與陳,2004)與『台灣魚類誌』(沈編,1992)等書。    其調查主要以蝦籠放置配合手拋網方式進行,魚類經鑑定後隨即原地釋回,較不具傷害性。而在一些底部分布亂樁、較深或水勢較急的水域,或障礙物較多等影響拋網調查的環境,則以佐以直接目擊或訪談方式調查。      【相關網站】 臺灣大學動物博物館 台灣蝸牛圖鑑(電子版)謝伯娟著/農委會出版 台灣魚類資料庫 台灣貝類資料庫 台灣的魚類世界 台灣野生動物資料庫查詢系統-台灣生物多樣性網絡 典藏台灣-生物 台灣生物多樣性網絡(Taiwan Biodiversity Network, TBN)     【其他辨識技巧】 植物篇 鳥類篇 昆蟲篇 兩爬類篇 哺乳類篇 相關網路圖鑑篇  

物種辨識技巧(哺乳類篇)

2014-03-17

對於動物留下的蛛絲馬跡,那怕是一個足印、一坨排遺糞、一片掘地、一撮毛髮、一聲長鳴或嘶吼、一抹腥臊味等線索,只要我們養成敏銳的觀察力,以及具備野生動物習  性的知識,不難在仔細觀查推敲這些所發現的動物蹤跡,以及配合周圍環境狀況後,概略勾勒出動物的種類、數量、行動路線及出現時間。除了叫聲之外,最常見的哺乳動物痕跡便是留在泥濘地、沙地、或雪地上的足跡,常被研究者視為「黃金」的排糞了,以及其他各種活動痕跡,比如食痕、窩、磨角痕等。詳細有關台灣哺乳動物野外痕跡辨識的參考資料,可由各圖鑑及網站中查詢對照。     節錄自動物痕跡辨識及調查   【相關網站】 臺灣大學動物博物館 台灣的哺乳類動物 台灣野生動物資料庫查詢系統 - 台灣生物多樣性網絡 典藏台灣-生物 來聽動物鳴唱-陸域哺乳類- 台灣野生動物之聲資訊網 台灣生物多樣性網絡(Taiwan Biodiversity Network, TBN)   【其他辨識技巧】 植物篇 鳥類篇 昆蟲篇 兩爬類篇 水生動物篇 相關網路圖鑑篇  

物種辨識技巧(兩爬類篇)

2014-03-13

兩棲類:台灣位居亞熱帶與熱帶地區,到目前為止,兩棲類已知的種類包含有尾與無尾2目,一共6科10屬34種,其中有10種是特有種。在台灣兩棲類中,蛙類就佔31種之多,其中原生種29種,外來種則有2種。至於有尾目的山椒魚,目前學術界普遍的認知是3種,即台灣山椒魚、楚南氏山椒魚與阿里山山椒魚,都分布在高海拔山區,關於山椒魚的辨識可直接參考相關圖鑑,台灣蛙類共有五科,辨識時,可先由判斷其屬於什麼科。辨識時要注意的特徵包括:體色、體態、頭頂花紋、背側摺有無、鼓膜明顯程度、有無腮腺、體背花紋、吸盤有無、股部顏色…,請參考圖1-2。同時對其微棲地、海拔與地理分布的了解也可以輔助判斷。   爬蟲類:台灣的爬行動物主要包括有鱗目與龜鱉目,其中有鱗目的蜥蜴與蛇類就佔約92%的種類,而龜鱉目(加上外來種的紅耳泥龜)僅6種,辨識上困難度較低。     台灣的蜥蜴主要有5科,分別是壁虎科、蜥蜴科、石龍子科、飛蜥科與蛇蜥科。就種類來說,以本島與台灣鄰近島嶼(龜山島、小琉球、澎湖群島、綠島與蘭嶼)來說,目前記錄有13屬,一共有33種,若涵蓋馬祖,還包括有北草蜥、中國光蜥與中國石龍子指名亞種(Eumeces chinensis chinensis)。辨識要點可先由體態判斷這種蜥蜴屬於哪個家族(Family:科),再根據每個家族成員的個別主要特徵,去分辨種類。基本上由於蜥蜴身上有許多鱗片,因此鱗片是我們判斷種類的一個重要依據,另外蜥蜴的舌頭、部分種類的頭部鱗片、腳指(趾)、喉部花紋、體側花紋、鼠蜥孔對數、有無瞼窗、尾巴…,都可作為野外辨識的參考依據。另外,目前我們對於台灣蜥蜴的地理與海拔分布已較過去有清楚的了解,因此藉由地理與海拔分布的分布資料,也有助於我們進行種類辨識。   台灣的蛇類,包括陸棲蛇類與海蛇,目前共記錄包含4科,分別為盲蛇科(Typhlopidae)、黃頷蛇科(Colubridae)、蝙蝠蛇科(Elapidae)、蝮蛇科(Viperidae),一共有52種。蛇的辨識困難度較蜥蜴低,通常可透過圖鑑直接比對出來。一般蛇類分類上,往往會根據其體背鱗數作為依據,但是有些蛇類受到驚擾會攻擊人或有毒性,因此欠缺抓蛇經驗的人,還是不宜貿然行動。台灣的蛇類主要有四科,分別是盲蛇科、黃頷蛇科(少數種類有後溝牙,輕微毒性)、蝙蝠蛇科(前溝牙類,神經性毒為主)與蝮蛇科(管牙類,出血性毒為主)。在野外辨識方面,我們還是可以依據它頭部形狀、頭背上的特殊花紋、頭部與身體的比例、體背或體側花紋…等特徵判斷種類。   節錄自兩棲爬行動物資源調查方法及技術-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   【相關網站】 青蛙小站 臺灣大學動物博物館 台灣野生動物資料庫查詢系統-台灣生物多樣性網絡 典藏台灣-生物 來聽動物鳴唱-陸域蛙類- 台灣野生動物之聲資訊網 台灣生物多樣性網絡(Taiwan Biodiversity Network, TBN)   【其他辨識技巧】 植物篇 鳥類篇 昆蟲篇 哺乳類篇 水生動物篇 相關網路圖鑑篇  

物種辨識技巧(昆蟲篇)

2014-03-13

昆蟲物種的辨認一向令人望而生畏,傳統的鑑定方式,以分類特徵明確之已知之分類群進行,透過專家引導或是圖鑑來辨識,尤其台灣的昆蟲種類繁多,一般的昆蟲圖鑑,僅介紹常見的昆蟲,利用適合初學者使用的簡單檢索,例入目次查詢法、昆蟲大類辨識法、中名檢索法,便於初學者從外觀即可迅速判斷牠可能是哪一目的昆蟲。   檢索表:先歸納出高階分類群,再根據各分類群的特徵,彙集鑑定技術與基本辨識資料後,建立檢索表,進而建立圖索表依分類學的診斷特徵及檢索特徵辨別物種間的關鍵差異。但昆蟲之分類鑑定除昆蟲個體本身外,仍包含其食物、分泌物、巢穴、排泄物、棲地等辨識方式。現在昆蟲的鑑定方法不再侷限於形態的鑑定,而採用分生技術來辨識。   圖書圖鑑資料:大多數的昆蟲圖鑑因僅介紹常見物種,礙於篇幅,往往只見簡單的圖片以供辨識,缺乏物種的卵期、幼生期、蛹期等不同生活史,亦少見其對環境、食物、習性等詳細介紹,但目前,由於網際網路的發達,國內專家學者及業餘觀察家樂於透過網路分享物種照片及個人觀察記錄,並透過不斷的討論及更新修改,讓網站的內容與日俱增,便於初學者查詢資料及提問,這些昆蟲網站十分具有可讀性。   【相關網站】 9876昆蟲俱樂部 昆蟲論壇 嘎嘎昆蟲網 台灣大學昆蟲標本館 四壽山昆蟲調查網 台灣生物多樣性網絡(Taiwan Biodiversity Network, TBN)   【其他辨識技巧】 植物篇 鳥類篇 兩爬類篇 哺乳類篇 水生動物篇 相關網路圖鑑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