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部落格:教育推廣

教育推廣

教育推廣

自然體驗活動是荒野進行環境教育的一種方式,解說員/志工在固定的觀察點持續進行著自然觀察,記錄其中的四季變化,並在定點舉辦各類型單日或過夜的戶外推廣活動。荒野每年在全台各地進行了上百場的戶外自然體驗活動,期望藉由荒野解說員的引領,帶領民眾走入自然、體驗自然、了解自然,進而喜愛自然、珍惜自然,並做到關懷保護的行動。

【理事長的話-快報306期】看看以前、想想未來

2018-01-19

每年的歲末年終,是個審視自己的好時機。 隨著跨年的活動,如火如荼展開時,不妨讓自己靜心,看看以前,想想未來。 華人在歲末年終,總是會將自家環境清潔打掃一番,掃除塵埃、煥然一新。 這種除舊佈新的做法,讓人有新的一年,新的氣象的感覺。 「清掃」 表面上是拿起掃帚,將看得見的垃圾或塵埃去除。 因為有了清掃的動作,我們居住的環境才能保持清潔。 「清掃」 用更深層的心靈層面思考,是將自己的心做個整理。 因為有清掃自己的心靈,才能讓自己的心一直保持活力及積極。 好好審視今年所做的事,哪些值得持續努力,哪些應該修正,這就是清掃。 又如好好審視自己內在,哪些該剔除的思維,哪些該保存的優點,這也是清掃。 看看2017, 臺灣的天空,冬天總是擔心著霾害,夏天總是擔心著高溫。 臺灣的溪流,不小心有人惡意排放廢水或傾倒廢棄物,或偶有整治工程。 臺灣的海洋,似乎塑膠廢棄物總是清不完。 臺灣的山林,似乎不少人開挖興建渡假山莊或露營區。 臺灣的農地及農產品,似乎與除草劑與農藥總是牽扯上關係。 想想2018 我們的天空,希望霾害減少,夏季高溫略降,這樣該守護更多的綠地。 我們的溪流,希望河水清清,這該有更完善的汙水處理、廢棄物處理及自然河道。 我們的海洋,希望能灘上清潔、海上乾淨,這樣該減少日常塑膠製品的使用。 我們的農地及農產品,希望健康無毒、農地永續,這樣該減少或不用農藥或除草劑。 看看以前   想想未來 臺灣的永續需要大家從心靈層面開始做起,想想萬物大地,臺灣就會愈來愈好。

看見-新竹特導坊的寧靜與喧囂

2017-12-13

文/林淑英〈新竹分會特殊導引工作坊,自然名:舞鶴〉、圖/新竹分會特殊導引工作坊         特導是一條優美小徑,茵茵綠意,緩慢且行,在這良善人性花園裏,聽者與說者以最簡單最純真的方式接近土地,彼此靠近,打開自己與自己,自己與他者,自己與自然界的五感天線,享受美好的此時此刻。 看見一條人少的路        自然的奇幻曼妙總能讓人在某些時刻受到撫慰與放鬆,對於一般人而言,離開熟悉的環境走入荒野是件普通而且很簡單的事,但是對於某些族群來說可能就不是那麼的容易。他們可能是一群坐著輪椅的重度身障者,生長在弱勢家庭的小朋友,家庭功能薄弱的青少年,行動緩慢的長者,特導希望能成為一個引路人,藉由帶領與體驗,感受生物奧秘的力量,期待可以在其中獲得療癒,用另一種心情與視野來看待自己與所處的環境,讓自己的能量更加充滿。        要進入這樣的服務領域絕對是一種全然不同的經驗,在準備充分的解說素材之外,更需要有對受服務者的認識與了解,因此,具有同理心與人際溝通的技巧絕對是解說員相當重要的能力,這是一種對於生命的學習,我們不以自己為出發點,而是去看見他們的需要,及時的回應與導引,共同處在當下。 2016新竹特導坊元年        總會創設特殊教育委員會已超過十年,也已舉辦八期的特殊自然體驗導引員培訓課程,新竹分會自1997成立迄今,雖曾辦理過少年福利機構的短期方案與弱勢兒童長期陪伴營隊,但仍未見完整的特殊志工培訓計畫與針對不同族群設計適性的服務方案,2016年,以總會的經驗為基礎,參酌地區性的社會福利服務需求,開展了屬於新竹地區的特殊自然導引新頁,「特導坊」於焉誕生。        二月份邀請了總會特工坊的重量級創始人高永興為我們說明特殊教育委員會的發展歷程和人力培訓、活動設計等內容,春天,籌備小組在喝了五次咖啡之後共同擬定三個服務目標: 一、以「陪伴」這群少數的族群為出發點; 二、能讓照顧者有「喘息」的機會; 三、設計適性的方案「引導」發揮自然的奇幻力量。        五月期間,第一期特殊自然導引工作坊宣告成立。第一階段為說明會與密集式課程,說明會上參與者說清楚講明白,澄清期待,確認承諾,要攜走長路,接下來的同理心青少年、老人、身心障礙者等課程一一傾聽,入耳入心。第二階段是機構的參訪,分享伙伴們的心內話。華光智能發展中心,「這次的參訪,讓我看見很多,結束後也想了很多。原本或許只看見不幸,但經過眾人齊心努力,幸福還是會降臨的!」「每一個人都不一樣,但也都一樣。我們都擁有一些,但我們也都缺少一些。如果可以將有的給需要到的人,也願意接受無法給的人可以白白接受,我想這樣的社會會更和諧些,更正義些吧!」。        秋霖園老人日間照顧中心,「體會到在老人服務上,應對時需要多一點的同理心,尊重他們的意見,適度當一個傾聽者,成為老人陪伴或溝通者,讓他們感受到被人重視的感覺。」「透過實際經驗,學習傾聽、學習貼心和柔軟、讓我們得以更加茁壯、更能承擔,將我們身上充滿希望的光,擴展發散到各角落,為自己更為所有和我們同在一起的所有人。」 朝服務道路前進         十一月啟動出發,第一次獻給了老人日間照顧中心,青剛櫟陀螺的轉轉樂,咸豐草的神射手,大葉桃花心木的飛旋等各式種子帶給長輩們無限驚奇。為藍天家園的青少年們準備的則是廣闊田野大山背油羅村的鄉村控窯與採集野菜。同樣的場域,我們邀請智能障礙的青年們伸手雙手,共同揉著綿綿的地瓜圓。在動物園裡,特導員溫柔牽起了長者的悠悠懷舊情,桂花樹下享用當天早上伙伴親手現煎的桂花蔬菜麵餅,展現十足的創意與誠意。來到智能發展的長期機構裡,設計四種輕鬆的闖關遊戲,鼓勵天使觸摸嗅聞,串起與大自然的聯結。        也邀請新住民姊妹坐火車來到內灣,馬胎古道賞景賞心賞自然,把自己放在山水深處安頓舒緩。我們請天使們走進新豐紅毛港,在紅樹林裡聽見風的聲音,玩起大自然圖片的拼圖,木麻黃的接接樂。長輩們來到十八尖山,阿勃勒樂器、羊蹄甲面具、江某轉轉樂,體驗不一樣的植物之美。         特導員是勇於承擔的,每次活動都由伙伴們輪流擔任召集人,在一次次的過程中我們挑戰自己的耐力與彈性,在陪伴中看見自己,在服務裏看見無限可能,也在合作關係中看見伙伴,成就一種給力的伙伴關係。檢討與回饋也是每一次活動結束後必行之事,安排在職訓練課程讓服務者進修與被提醒,「做對」比「做多」好,給「適合」的比「給多」好,因此,我們都需要學習,學習一個適當的付出。 做一個優雅而適切的事         柬埔寨高僧MaHa Ghosananda是這麼說的,「如果妳只用妳的智識行走在這個世界上,那麼,妳就是只用一隻腳在走路;如果妳只用自己的愛心與憐憫行走在這個世界,那麼,妳還是只用一隻腳在走路;如果妳同時以智識及愛心行走世界,那麼,妳就是個有智慧的人。」我們相信,最偉大的智慧就是享受生命當下最真實的事物,單純的低下頭,向優美的法則和自然的奧祕展現讚嘆與致敬,熱情與愛不再是虛幻和揮霍,而是將自己投身在日常的事物之中。特導,正是這樣一條尋常又不尋常的服務之路。

菜頭與稻士

2017-12-13

圖、文/謝華君〈新竹分會解說員,自然名:天牛〉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一直很想達到陶淵明的詩句中那種田園生活怡然豁達的心境,所以在家附近找了一小塊地種菜當個業餘農夫,偶而來個「晨興理荒穢」,更偶爾偶爾來個「帶月荷鋤歸」,可還是覺得和詩句中的境界還是差很遠,因為種菜的田就在科學園區旁,一邊揮鋤頭種菜,一邊看著近在咫尺的高科技公司廠房,想要「結廬在園區,而無車馬喧」實在太難。大概是自己修行不夠,心還不夠遠,所以才不能「心遠地自偏」只能有機會就到郊外農場走馬看花,望梅止渴。後來輾轉得知,新竹荒野在橫山鄉豐田村租了一塊田,荒野人稱「油羅田」,還有一間紅磚老屋,好奇之下便前去拜訪。        第一次看過這裡的環境之後,就知道要怎麼達到陶淵明的境界了,心不夠遠沒法「心遠地自偏」? 沒關係,山不轉路轉,心不遠,直接「地偏」就好啦。來到這樣的鄉間,不管心遠心近,總之地已經夠偏遠了。這裡的環境依山傍水,阡陌綜橫,雞犬相聞,完全是讓我這樣的人一償宿願的地方。就這樣,我加入了油羅田,成為定期來此耕種的志工之一。        油羅田說偏遠,其實距離新竹市只有半小時車程,很適合居住新竹市的我每周固定一兩天來這裡耕種,過著「半農半X」的生活。剛開始只是跟著油羅田的發起人「海哥」幫忙各種農事,種菜、挖地瓜、採玉米...等等,油羅這裡水氣重,清晨及午後常會漫起濛濛的霧氣,此時在田裡工作,看著遠處雲霧飄渺的山丘,頗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浪漫。         在田裡幹活的時候,最能察覺時間流動,感受冬天的太陽慢慢把身體烤得暖烘烘,看著夏天的太陽把影子一吋一吋縮短,春天總是濕漉漉的泥土,夏天難以忍受的火辣陽光以及除不盡的雜草,秋天猛烈的九降風,還有冬天寒流在菜葉上凝起白白的霜,田裡的農事總讓我體會自己與四周的環境以及時空緊密連結。         後來海哥在這裡開辦了「菜菜子自然觀察班」的課程,號招了一群對於田園生活有興趣的朋友,一起到油羅田來種菜、做自然觀察、同時體驗農村生活。我因為比較早開始在油羅耕種,熟悉環境,所以就幫忙帶著菜菜子們種菜。        帶人做工的人是「工頭」,帶菜菜子種菜的人,當然就是「菜頭」囉!菜菜子們來了,油羅田更熱鬧了,和菜菜子們一起種菜,邊工作邊聊天,比自己一個人埋頭苦幹更有樂趣。菜菜子們除了種菜,也做自然觀察,因此常會出現角色認同的矛盾。當辛苦種下的高麗菜上被紋白蝶的幼蟲蹂躪,或是小黃瓜藤被金花蟲咬得千瘡百孔,該怎麼辦?我發現大多數的菜菜子反應都是拿出相機,仔細幫這些吃霸王餐的大食客們拍照,然後開始討論起牠們的生活習性,一點也不在意那些受害的菜。這些蟲子一定是上輩子燒了好香,才會投胎到油羅田來吧。        「共耕共食」是菜菜子課程的一個訴求,大夥上午一起在田裡忙碌,中午的時候,就在老屋一人一菜,一起吃午餐。後來我發現「共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因為這一餐實在太美味,要是沒吃到這一餐,會非常遺憾。好幾次我有事情必須中午前離開,無法在老屋和大家「共食」,這種時候回程的路上心情總是相當失落,就像看了纏鬥了八局的棒球賽,卻在最後一局跑去上廁所而錯過關鍵致勝的一球,扼腕啊!        好幾位在油羅耕種的夥伴都有辦桌主廚的實力,甚至還有人是烹飪老師,桌上的菜有些是夥伴在家先做好帶來分享的功夫菜,有些是田裡新鮮現採的農作物,勞動了一上午,再吃滿桌的好菜,享受程度實在不書米其林。尤其是現摘現煮的有機蔬菜,鮮甜的程度和平常去超市買回來的青菜完全是不同等級,好吃極了。「要抓住一個人的心,要先抓住他的胃」,別人怎麼樣我不知道,總之我是被牢牢抓住了。        不過,菜菜子的課程可不是只有快樂浪漫的事,要當農夫,常常得在烈日下揮汗耕作,或在陰雨綿綿中彎腰採收,即使已經很努力了,可是菜園還是常常呈現「草盛豆苗稀」的荒蕪景象,沒關係,畢竟我們可是「荒野保護」協會嘛!不過這也讓大家體會了,農業這門學問真是深奧啊。        和菜菜子們種菜種了一年之後,想開始種點不一樣的,更大規模的,因此我開始在油羅田學習種稻,成為種稻人士,簡稱「稻士」。從插秧開始,因為不灑農藥,所以要不斷地和福壽螺、雜草、以及各種水稻害蟲奮鬥。幸好有不少幫手幫忙,除了油羅田的志工們會幫忙撿福壽螺除草之外,這裡還常駐了陸海空三軍,守護稻子的安全。        陸軍的代表是蜘蛛,負責處理爬到稻子上的各種蚱蜢、飛蛾幼蟲、金花蟲;空軍以蜻蜓為主,全力擊落吞食從空中進犯的螟蛾;海軍則有鴨子組成的艦隊,專門對付福壽螺;也別忘了兩棲部隊青蛙,在地面、水中都能發動攻擊。美中不足的是,各軍種之間有著先天的矛盾,不能協同作戰,常常可以看到兩棲部隊青蛙吞了蜘蛛或是蜻蜓,或是鴨子叼起一隻跑太慢的青蛙。有這麼全方位的守護,秧苗大多可以有驚無險地長大,每次巡田水,看著一寸寸抽高的稻子,都有種莫名的欣慰與興奮。        四個月後,當金黃的稻穗在陽光下閃閃發亮等待收成,沉沉的稻稈迎著風搖曳,彷彿對我點點頭說:「你合格了」,那是成為農夫最大的喜悅與滿足。種稻的過程比種菜要花更多的時間與心力,當拿到自己種出來輾好的米時,那種心情並不像是成功完成一個專案,反而比較像是從旁見證了一個奇蹟,一個生命能量流動的奇蹟,因為這個奇蹟,我們人類才能一直生存繁衍,不斷延續下去。         油羅田的稻米分為手工田和機器田兩個部分。手工田只有不到一分地(一分地約等於300坪)的大小,從育苗、插秧、收割都靠志工手工完成,堅持手工,其實就是為了讓更多的人體驗農業的辛苦,但又同時享受它的浪漫。金色的陽光下,金色的稻田裡,一群人割稻、打穀、紮稻草的畫面,彷彿就是名畫「拾穗」的東方版。這樣的畫面看起來雖然很美,可是過程其實不輕鬆,七月在三十多度的氣溫以及火辣陽光下工作,我實在很擔心會有人中暑,更擔心收割下來的稻穀會直接變成「爆米香」,幸好在大家的堅持之下,收割順利完成。         機器田則有將近四分地,因為面積較大,人力不足以應付,一定要用機器協助。機器處理的主要有三個部分,打田、插秧、收割,其他日常的巡田水,除草,控制福壽螺...都還是靠人力。機器是效率與精準的保證,可是農忙時節,機器是非常搶手,油羅田小小一塊,要讓機器主人願意開進來助耕,中間的溝同過程是門學問。和這些機器主人溝通互動的過程中,更了解了這一群專業農夫的日常,他們如何在有機與慣行農法之間抉擇,怎麼樣餵飽大家又餵飽自己。每一次機器進來田裡,我們都要有人在一旁幫忙,讓機器運作流程更順暢,打田時幫忙控制水位,插秧時協助遞送秧苗盤,收割時先把一些木質化的雜草清除以免影醒收割機運行,邊幫忙就邊聊天,透過一次一次和他們田邊的閒聊中,我也慢慢了解了台灣農業的甘苦與現實。        最近老屋加入了新夥伴,一隻三花貓「阿花」。        阿花本來是招募來對付老屋裡的老鼠,可是因為效率太高,沒幾天老鼠就都不見了,後來牠的工作就變成陪菜菜子下田。阿花個性很喜歡親近人,會跟菜菜子身邊跟前跟後,菜菜子種菜的時候,牠就在田裡撲蝴蝶順便監工,菜菜子休息吃飯的時候,牠就在桌下休息打盹,偶而起身磨蹭一下某個夥伴的小腿,刷一下存在感。        以往到油羅工作,開了工具間的門,穿上雨鞋戴上手套拿了工具就上工了。現在有了阿花,到油羅耕種的流程變成打開老屋的門之後,先跟在屋裡悶了一整天的阿花 廝混一陣,撫慰牠寂寞的心靈,然後才拿工具往田裡走去,走的時候要小心,阿花會在腳邊跟前跟後跟著下田,可別不小心踢到牠了。        工作一會兒後,阿花會跑去迎接其他的夥伴加入農事,這一群夥伴,有退休人士、旅遊達人、家庭主婦、超級解說員、記者、偷閒的工程師...各式各樣的人,在這裡一邊耕種,一邊聊著生活點滴,或是交流各自精彩的人生故事,或是撈起一隻奇特的蟲子招喚大家一起研究、或是蹲下來招呼一旁喵喵叫的阿花,然後拾起一籃採下的新鮮蔬菜,回到老屋,喝著冰涼的冷飲,分工整理農具或是準備中午的菜餚,最後圍著滿桌美味菜餚聊天用餐,每一回用完餐,都有種幸福的微醺。        令人微醺的,不是桌上的酒精飲料,而是過程中人與人的交流,人與土地的交流,人與這塊土地上所有生命的交流,這些交流總是溫暖地流過心底。微醺之際,總會再想起陶淵明的詩句:「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我在新店獅頭山自觀3000天的日子

2017-11-23

圖、文/諶家強〈解說教育委員會常務委員,自然名:小強〉        一個解說定點,到底有什麼神奇的魔力,能夠讓解說員天天在定點做自然觀察,持續達3000多天也不厭倦?您可能會猜,這個解說定點一定是腹地非常廣大,有如國家公園般的遼闊,其中暗藏著難以計數的珍禽走獸,才能讓解說員流連忘返。        老實說,這個獅頭山定點的腹地小的有點可憐,只有區區2公頃面積,也不屬於國家公園的一部分,只能稱得上是都市叢林中的一座小山丘,而且不算是清幽,每天仍有不少市民攘往熙來的走登山步道上山活絡筋骨,理論上並不屬於長期做自然觀察的理想定點。        那麼究竟是什麼動力能讓自己從不間斷的天天上山做自觀?回想起剛下定點的第一年(民國95年)滿腔熱血,曾經對這座都市中的香格里拉許下雄心壯志的承諾,要以最短時間將大自然的美好分享給同好。然而自己對於山上的物種有如瞎子摸象般的陌生,如果一星期只有假日才上山做自觀,似乎是緩不應急,那又該如何是好?        正在苦惱時間不夠用時,突然有個聲音自腦海裡竄出:「可以利用上班前的時間啊!」對呀!怎麼從來沒想到有這麼一招?由於自己早上九點才門診的工作關係,通常都睡到八點半才起床梳洗和吃早餐後才上班,那麼八點半以前的時間就能自由運用,真是太棒了!想到能和自己偷時間來做自觀這一妙招,心中就竊喜不已。        從此以後的每天早上,我都撥鬧鐘六點半準時起床,在簡單梳洗後,騎單車出門做自觀,慢慢養成習慣後,不用鬧鐘也能準時起床。大晴天自然輕鬆自在地騎單車出門,遇到雨天則撐傘穿雨鞋改為開車前往,就連寒冬冷氣團籠罩的低溫下,也以穿雪衣戴手套的方式來禦寒,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從不間斷,一轉眼就過了十年。        在自觀的前幾年自學過程非常辛苦,發現不懂的物種經常是求助無門,曾經在低潮期有過多次想要中斷放棄,幸好有老婆的再三鼓勵,家中大小雜務一手包辦,讓我無後顧之憂,而且還陸續幫我買了各類物種的工具書,只要一有時間,就可以閱讀工具書上的圖文對照,無形中獲得許多寶貴的知識,加上日後的網路資訊蓬勃發展,也就慢慢地漸入佳境,遂將自觀資料分門別類的存入「獅頭山解說組部落格」中,分享給愛好大自然的同好們。        由於自己本身愛好寫作,當時經常在報章雜誌上發表各類的心情故事,在幾次分享大自然美好的故事出刊後,有幸受到國語日報科學版主編的青睞,於是在第三年(民國97年),幫我設立了一個「親親大自然」的親子專欄,每星期三,都有一整版介紹獅頭山上的神奇物種,以圖文並茂的物種照片和親子共遊的有趣對話,用說故事方式呈現,持續長達一年半。        有鑑於這條自學之路不是一般解說員可以輕鬆勝任,為了加快後進解說員早點進入狀況,於是在第五年(民國100年),集合本組夥伴,共同出版了500本的第一本新書「新店獅頭山步道解說武功秘笈」,將獅頭山自觀的十二大類生態物種每類挑選出三個物種,再找出外觀上的三點共同特徵,以圖文說明方式一一呈現,物種特徵盡量簡明扼要的讓後進解說員能夠快速入門。        第六年(民國101年),發現只有出書的學習效益不太顯著,遂在自己的動物醫院內自辦第一屆「解說員培訓班」(圖一),以每個月一堂室內課和一堂戶外課的方式,用12個不同單元課程共24堂課,免費指導從台北各定點慕名而來的12位解說夥伴,並且規定每堂課都有課後作業加強內化上課內容,在教學相長下,無形中大家的實力大增,獲得很大的迴響。        第七年(民國102年)的春天,眼看夥伴們對於昆蟲分類還很生疏,於是用心編寫了第二本「我的自然觀察筆記昆蟲篇」(圖二),在本組夥伴們的全力幫忙下出版了1000本,竟然銷售一空,書中詳細說明每一種昆蟲目的外觀特徵和生活習性,對於觀察昆蟲有點基礎的解說員很有幫助。        第八年(民國103年)春天,幾位荒野夥伴希望在昆蟲領域上有所突破,商請我能在單獨開一班「昆蟲進階班」的課程(圖三),因此為期四個月的「昆蟲進階班」應運而生,也是在自己的動物醫院因陋就簡的充當教室,免費以4堂室內課和4堂戶外課的方式來進行,順利完成第二階段的解說員再教育課程。        隔年(民國104年),本組有多位新血加入解說行列,基於好東西要讓好朋友分享的原則,再次自辦第二屆「解說員培訓班」(圖四)。沿襲第一屆的教學方式,用一整年時間,上完12個不同單元的室內課程,加上每個用定觀的戶外課,也是24堂課,免費指導本組後進解說員,奠定往後在定點物種認知上的基礎。        在這十年自觀生涯中,由於每一物種皆會先拍四張照片,然後挑選其中1張後製再存檔,一天就得拍100-150張照片,因此相機的耗損率相當驚人,至今的第5台相機也已經使用超過一年半,自己的生態資料庫中存檔的照片早已超過好幾萬張,由於分類歸檔的整理方式非常清楚,隨時可以取得想要的物種照片,對於棲地調查非常有幫助,遂在去年(民過105年),受邀加入荒野保護協會解說常委的一員,幫忙全國各定點完成生態資料庫的建立。        這個責任非常重大,如果方法不對,隨時都有可能被腰斬終結的命運。在深思熟慮後,決定將自己十年自觀的成果整理成第三本書,說明建立生態資料庫的多種好處,書名暫定為「荒野小強的自然野趣大集合」。由於這是一本自觀十年集大成的新書,本組夥伴希望以全新的版面留下歷史性的一刻,因此請美編設計版面,也請理事長等幾位重量級夥伴幫忙寫序,希望將來能成為全國各定點解說員全方位進修的學習範本。        自從加入荒野解說員的志工行列,至今即將邁入第十二個寒暑,在這三千多個日子中,結交了許多志同道合的好夥伴,看盡了物種盛衰的自然軌跡,也讓自己學習了數不盡的無字天書…在這3000多天的自觀之路,最要感謝的是任勞任怨的另一半,無時無刻為了我的健康把關;其次是認識許多肝膽相照的好朋友,獲得無形的愛和力量,來豐富我的人生;最後是懂得分享的真諦,凡是分享出去的,必會在世間流轉,凡相愛的,必會相遇。

荒野28年的承諾與實踐

2017-11-20

圖、文/陳若雲〈前臺北分會親子團北三團員,自然名:藍天〉        「在荒野親子團,孩子有離團的一天,大人沒有!」這是親子團廣傳的一句話,也是我心底深信確實遵循的一句話。參加親子團四年期間,我有幸不只陪著孩子跟著北三團上山下海,在大自然裡,什麼都玩什麼都不奇怪。更幸運的是,我是九基及九進的學員,成為松雀鷹的學生。聽說,九基學員是唯一一屆基訓沒有掉下眼淚的怪屆,同時也是凝聚力最強的一群荒野人之一。後來不僅成為歷屆基訓的工作人員班底,更跟著北四團信天翁許下了荒野28年的承諾。於是,不能像繼續留在親子團像夥伴一樣貢獻時間和心力的我,最後成為了永不缺席的啦啦隊為夥伴加油,同時把在荒野所學到、所相信的一切,實踐在日常生活裡,努力傳遞給荒野之外的朋友們。        今年九月荒野發起了《#九月無塑生活》的網路社群活動,在職場上身為數位行銷人,怎麼能錯過這個貢獻心力的好機會。更何況,減塑生活從我還在親子團就開始於生活中落實,揑指一算已經超過五年的實踐,當中許多失敗和成功的心得,足以整理起來和有心減塑的家庭分享,我更不能錯過這個好機會。於是我將日常的實踐分成七篇,分主題在我個人的臉書頁上連續七天分享,同時TAG主題相關有機會實踐但非荒野的朋友,並將貼文分享到平常因為工作積極投入參與的社團如:不塑之客、蘋果花鑄鐵鍋、小一聯盟等大型社團,把荒野的活動有效擴散到荒野之外,期待落實於所有台灣人的日常生活中。什麼事情都一樣,只要下定決心,而且清楚的知道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做,堅持就變得不那麼困難,而且,人會變聰明,撞到牆壁不再只會轉彎,而是想辦法破牆而入。        日常生活減塑,對一個主婦來說,最好下手的地方就是菜市場,無論是超市、賣場,或傳統菜市場。就像我推著減塑戰車裝滿各式「空」保鮮盒和「空」環保袋推進市場,每個星期的採買時間都增加了半個小時以上,因為老闆得先幫我保鮮盒秤重(減費),再把食材放進保鮮盒,然後計算費用。於是,通常我都會等到人潮少一點,老闆不那麼忙時再結帳。        廚房無疑是主婦的聖地,而在廚房中談減塑的行動,絕對不能漏了冰箱。我們家已經不用「保鮮膜」好多年了,剛開始大家都覺得很不方便,後來我買了很多很多的保鮮盒,大家也就慢慢的習慣,只是偶爾,蒸蛋的時候沒有舖上保鮮膜不好看,或者家中姐妹倆收餐桌時因為保鮮盒要換來換去的抱怨,也曾經發生學校要求孩子帶保鮮膜而我們家沒有,在找不到其他替代方案之下,姐妹倆只好去跟同學借了。        除了家庭,辦公室是我一天佇足停留最久的地方,自然,減塑生活的實踐不能漏了這裡,最簡單的減塑寶貝就是水杯、水壺。因為自己有每天要喝一~兩大壼水的習慣,通常到辦公室就會先到茶水間裝滿一壼熱水,以及一杯溫水放桌上隨時喝,如果有會議要離開辦公室,就想辦法在離開前強迫自己分次喝完那壼的水,養成一天至少2000cc-3000cc以上固定的喝水量。        其次是進到我辦公室客人都使用到特殊的杯子喝水、喝茶、喝咖啡,而不使用公司準備的免洗紙杯或塑膠杯。這些杯子絕大部份是同事離別贈送的紀念品,就這樣跟著我南征北討換工作,在一間又一間不同的辦公室裡停留下來。每一個杯子,都是一段故事,也都是一段美麗的回憶和一張美麗的同事的臉。        對於荒野,我能做的除了響應活動之外,也在能力範圍內做了一件事。四年前離開親子團,同時轉換了工作,轉進遠見天下文化集團,負責《未來親子》學習平台虛實整合行銷業務,這裡不只賣雜誌、賣書,也賣合作廣告客戶各種解決家庭生活問題的新產品和新服務。這讓我找到了一個可以「身不在荒野心留在荒野」繼續實踐「荒野28」承諾的機會。        閱讀和自然,是孩子學習的基石,這是我最初的相信、也是我最終的信念。基於這樣的初衷,我加入了親子團;也基於這樣的初衷,轉職遠見天下文化集團。集團出版產品除了成人閱讀刊物外,還包括專門童書出版,是國內少數還有能力用上萬美金購入國際版權書的出版集團。我相信閱讀、也熱愛閱讀,這份工作,讓我有機會,在離開荒野之後,再進入荒野。        最初的想法到如今上線,整整努力了將近兩年,我終於讓心裡多贏的想像落實。這其實不是創新,只是整合後的資源重新移轉,但是這個重新整合,卻可能創造大家都贏的機會。對公司來說,本來就有很多很棒的書(像是大樹出版的系列植物書)在一般通路並不易銷售,但藉由荒野卻可以切中目標消費者,對公司來說只是通路成本移轉沒有損失。        對荒野及夥伴來說,有購書習慣的夥伴換個通路買書,將經銷通路的利潤變成捐給荒野的經費。這樣的轉換,對夥伴沒有差別,甚至可以買到更便宜的好書,荒野也可以開闢穩定的捐款財源。最後就是個人成就方面,整個合作模式成型並且順利上線,對我來說,不只是離團後可以繼續「在職場順便實踐荒野28承諾」,也幫公司創造了一種長期獲利模式的可能性,這一切不只是一個行銷合作案,而是一個長期合作的商業模制,這多贏的效益,就會更加彰顯和擴大。        這是一個新的實驗和新的整合機制,但不是複雜創新的商業模式,持續性、常態性的利用這個網站移轉購書或商品,讓這個捐款機制,可以變成長長久久的穩定機制。就算我個人離開了集團,這個機制也能持續運作下去。希望這是一個可能的小小的希望出口,期待有更多的荒野夥伴在這樣的實驗刺激下複製或創新更多的消費轉移,涓滴成河的捐款機制,讓荒野保護協會能得到更多的金援,保護更多的棲地,投入更多的環境教育。        如果大家也願意支持,不多花錢也不多出力,只是順手輸入一個折扣碼,就有機會順便捐款給荒野,只要換個地方買就可以順手捐款給荒野 #買書的網站在這裡:https://www.glearningvip.com.tw #買任何書或符合荒野理念的日常生活用品,請務必輸入荒野專屬折扣碼:荒野。

溫柔守護的戰果—台北親子團嵩山梯田保衛戰

2017-11-20

 圖、文/ 莊育偉〈棲地守護部專員〉     去年9月(2016) 台北親子團發起了一場與嵩山社區合作的梯田保衛戰,在北一團(140)、北五團(520)及北六團(134)相繼投入下,共794人次的參與下,前後經歷11場大小活動,並於今年7月結束了這場試驗性質的棲地守護行動(2016.09~2017.07)。     而這場歷經一年,全程由親子團獨立操作、認養場次投入梯田生物資源調查、社區服務及親手移除外來種的行動,也深深獲得了社區的認同與感謝。     但棲地的守護需要成熟有效的方式與長期的投入,除了執行時大家全心的投入外,也需要得知成效如何才能及時的適當調整,避免到頭來徒勞無功。因此棲地守護部期望藉由本文的說明與分享,將親子團投入的過程與成果甚至優、缺點與所有荒野人分享與共勉之。 前情提要     親子教育前輩耀國曾於快報文章中提起「荒野親子團的活動主要是邀請父母陪同孩子在各種環境中自主探索,學習對自己、對人、對自然萬物的欣賞與尊重,並在持續的成長與學習裡培養足夠的能力付諸行動守護大地,成為保護大自然的重要力量。」(摘自: 2012.6.21親子教育委員會簡介) ,於是在棲地守護部的引介及荒野探索者小隊志工的協助下,台北親子團首次單獨與社區進行長期且互利合作的投入第一線生態調查與守護行動,這個經驗充分展現出親子團設立的初衷。     由於已知嵩山社區擁有北台灣百年的梯田景觀及自然資源,雖於2012年在江理事長推動之下於2014年9月成為新北市第七個完成農村再生的社區。但同樣面臨台灣偏鄉的處境(人口老化、外移、廢耕、外來種入侵及農藥過量),於是大家設定了清楚又簡單的目標,希望協助社區將外來種移除,也接降低農藥污染,經過幾次幹部們與社區理事長、總幹事與地主當面溝通之後,社區認同了親子團守護梯田的美意並獲得了讚賞,於是展開為期一年的行動,目標如下: 移除梯田內的福壽螺與大肚魚。 避免福壽螺、大肚魚再次進入梯田。 協助社區工作(修繕田埂、老屋、除草)。 梯田守護成果分享 一、外來種移除: 統計歷次福壽螺移除紀錄,移除數量約為43公斤(不算太多),大肚魚則協調地主自行於休耕期放乾梯田處理,如審視福壽螺移除效果不佳之原因,主要是水田雜草太多,螺類躲藏其中不易發現,如地主能事前確實除草效果必定更高,另外就是親子團年齡廣泛,光是照顧年幼團員之安全及維持活動進行已經分身乏術,因此如與其他團體(企業員工)比較,相對移除效率落後許多。 而也發現地主眼見移除效果不錯(僅殘留少量福壽螺),並於私下投入苦茶粕(或化學藥劑)殲滅剩餘部分,但卻失去荒野投入行動保護大地的目的,顯示環教的溝通除仍有待加強之外,也面臨人性的考驗。 二、梯田生物資源普查:統計進行的七次梯田生物相普查資料後,共紀錄到梯田植物相約43種、昆蟲相約29種、鳥類相約11種、其他動物相約29種,也包含記錄到多種稀有水生植物及保育類動物,證明這百年梯田的生物多樣性。 雖然本次調查方式不似研究單位的嚴謹、紀錄表格亦簡化許多、但由於親子團較少接觸這樣的調查,因此在不熟悉之下記錄資料多有謬誤之處(寫錯字、填錯欄位、漏填、日期沒寫、自創名稱…),結果資料有效率僅達25%左右。但調查目的僅在於讓各團有實際調查的操作經驗,因此如每次均有全區的巡視資料,就算資料有效率僅10%亦可獲得可用資訊。 最後透過各團這樣簡單的田野調查與記錄,各團對於調查已有初步的認識甚至實務的操作經驗,也了解只要持續累積就能獲得有用的守護資料(物種名錄),也有團員詢問為什麼每次都知道下一次要移除福壽螺的區域位置呢?其實都是參考上一次福壽螺的分布調查資料來取得這下一次工作的區域,除此之外還能看出分布遷移及族群增減的變化,也就是移除的效果。 三、其餘成果:包含團集會不需要每月另外找地點,省去很多聯繫、場勘、倒錯地方的問題,協助社區除草、農事協助與在地消費增加敦親睦鄰等成效,上述行動均獲得在地的認同。 如何達成親子團內部共識? 因親子團人數眾多,如要使各團所有成員均了解社區守護意義之難度頗高,因此除了總會專職密切的支持外,幹部們討論後立即採取一系列凝聚共識的方法,除了製作守護地區的簡報說明外,順便針對調查方式進行內部宣傳,再經各團之間的有效溝通與執行的經驗、教案等分享,讓大多數團員清楚本次行動的意義。 一、綵衣娛親的行動劇 : 除了簡報簡介之外,為了讓眾人同心協力,因此親子團幹部群編排了「嵩山社區保衛戰」舞台戲,凸顯梯田的美麗與危機。 二、設計「體驗式教案」: 藉由教案的製作與現場活動的操作,讓團員了解梯田生態食物鏈,了解福壽螺、農藥對水田生態的影響。 三、「幸福的守護」宣導影片 :以俏皮可愛卻又深入的節奏,將守護行動製作成短片進行荒野內部宣傳,逐步強化共識及讓團員躍躍欲試,引發自發性的守護願意。 梯田守護策略與調查的擬定     由於親子團較不熟悉現場狀況及調查邏輯,因此守護計畫及調查方式大多由總會棲地守護部技術支援,並於親子團幹部討論修改後執行,以簡單易懂的設提供親子一同尋寶與調查,並於團集會活動之前再次說明調查與記錄方式,以確保調查資料的有效性。而親子團於調查期間搭配相機記錄,以親子組隊方式進行,也順便讓蜂、蟻及小鹿體驗了梯田四季變化。 避免與社區的雞同鴨講及增加合作意願     外地人善意的投入與幫助,對在地社區不見得是必要的協助,甚至往往成為干擾或是找麻煩、有時甚至產生誤會。因此安排了多次的造訪與現場實際的了解,找到社區真正需要協助工作,以下為本次相關的經驗分享。 正式拜訪消彌誤會 : 為了消除社區的疑慮及誤解,因此安排一次高規格大陣仗的拜訪行程,邀集各團幹部及分會幹部,由專職主持會議進行正式來意及說明工作內容,讓社區清楚荒野是來玩真的。 記者的訪問 : 安排確定好活動之後,邀請記者進行社區採訪,安排社區理事長、總幹事、荒野幹部進行訪問。 媒體快報的提供 : 即時將新聞露出之後的效益提供社區知悉,包含臉書、新聞、電視、快報文章。 尋求意見與邀請會議 : 活動辦理期間的相關的問題、流程、用餐、可能的干擾、人數限制、人員安全問題、全部諮詢社區幹部以示尊重,亦讓社區清楚荒野的工作進度及用心。 避免雞同鴨講: 因社區擁有其他外單位的參訪活動,為便於雙方清楚工作進度及便於安排社區工作,與社區共同排定共同行事曆,如有變化立即更新行事曆,避免活動衝突或產生空窗。 統一窗口:因本會組織龐大群組眾多,社區通常會搞不清楚哪個單位代表荒野?為避免資訊傳遞錯誤及誤會,與社區及親子團共同確認任何正式活動聯繫均由分會單一專職。 有關社區的問題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任何社區或多或少都有本身條件的優缺點及內部的問題,當然能協助的部分我們量力,或是提供給與社區能更好的意見或是引進資源,而對於社區內部的問題我們討論後盡量去迴避,避免因為荒野的投入反而成為社區問題的導火線,因而採以更高更廣的角度去檢視,如所採取的行動能使社區或是環境更好的則方為之。 尾  聲   雖然歷經親子團一整年的守護活動,社區各農友也各自打拼雖然福壽螺的問題依然存在但已削減危害,回顧守護的成效除了我們本身的限制之外,也顯現了與在地合作的空間與限制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例如部分農友無論如何就是寧願使用農藥方式清除福壽螺,或是因為仍心存疑慮的不想與荒野進行合作,但相信一年下來所有社區內的農友也會知道有一群傻子親子團經常來社區服務,幫忙撿拾福壽螺辦活動讓農村熱鬧了起來,也因為這樣的協助讓老農友減輕很多農事壓力,而社區發展協會也能繼續宣傳推廣無毒的千歲米。   至於後續發展會如何呢?玄天上帝米會不會出現?哪一條預計穿越梯田的道路會不會真的開闢下來?百年梯田生態守得住嗎?還會有其他群組進一步的合作或進行更有效的守護嗎?這些疑問我在此都無法回答。   這也只是一場台北親子團跨出棲地守護的「初體驗」,無論最終結果會如何?最重要的是我們實際去擬訂了計畫、採取了行動、嘗試與社區去守護百年梯田,於是我們可以說親子團作到了荒野最初設定親子團對於「棲地守護」的期許與實踐。 您也想發動自己的棲地守護行動了嗎?       看完了台北親子團的嵩山梯田保衛戰行動,您是否也蠢蠢欲動了呢?如果您想要更了解狀況,或是仍不知該如何投入棲地守護行動,您可以聯繫總會棲地守護部進行詢問或者可以參考第293期快報文章的守護行動流程概要,一起與夥伴們捲起袖子,展開一場屬於自己的棲地守護行動。

【理事長的話-快報304期】為後代子孫留下永續的利

2017-11-20

文/劉月梅〈荒野保護協會第八屆理事長〉  社會上的紛紛擾擾,總離不開是為了「名」「利」或「情」。 先撥開「名」「情」兩者不談,先來談談「利」吧。 「利」字,左為禾,右為刀,用刀將稻禾割取,當然就是獲得收成了。 努力耕種,稻禾長大,結實纍纍,豐收獲利,天經地義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先祖為後代留下永續的利,這是先祖之愛。 大潭藻礁,在桃園大潭已生存7600年, 大潭藻礁有著豐富生物資源,也是天然的防波堤, 歷代先民只在藻礁內獲取生活所需的少量螺貝魚蝦, 對於藻礁生態則依其天然狀態生長,沒敢破壞。 或許心中有著想法「將這片土地保存好,子孫就有美好天然資源,及源源不絕的螺貝魚蝦。」 但是現今社會的開發案,卻可為了短暫的利益,犧牲7600年的天然屏障,而且還要花掉我們納稅的錢去進行不可預期的復育。 若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真的設在大潭,豈不相當於前人花了7600年所存給後代的環境本金一次全部花掉或浪費掉,我們把前人留給世世代代的利一次用完。 10月28日將在金門進行是否設立賭場的公投,站在守護環境的立場,協會反對在金門設置賭場,於是10月10-12日在金門進行下鄉行腳活動,當挨家挨戶宣導有關公民投票相關辦法時,鄉親總是慷慨激昂地訴說著金門光榮歷史、金門的美麗風光及出外不掩門的良好治安,也說著賭場設立可能的治安問題、環境破壞問題及後代子孫的教育問題。 良好的風俗習慣,也是前人留給我們的永續寶藏,且像釀酒一般,隨著時間的累積,愈陳愈香,一旦在缸中放入雜菌,則可能壞了一整缸的美酒。 誰種下了稻?誰收割了稻? 為子孫種下或留下那些足以永續的「利」? 還是我們把該留給後代子孫本金都花掉了呢? 守護臺灣的自然生態,讓臺灣的美好可以好好交給後代子孫吧。 荒野保護協會與大家一起努力,荒野保護協會與大家一起守護美麗臺灣。

【理事長的話-快報303期】荒喜久久 野聚台南-22年年會之感謝及感想

2017-10-23

文/劉月梅〈荒野保護協會第八屆理事長〉              9月9日(久久)荒野22年年會在台南新化揭開序幕,臺灣各地的荒野伙伴在此齊聚,彼此互相問候及交換心得,非常喜悅。        走進綠市集場地,首先看到的是解說組的定點觀察相片展,每一張照片就是一個分享,公翠鳥與母翠鳥每日行影相隨的愛情故事,後來母翠鳥的不幸喪生等,解說員分享自己的觀察,我在一旁聽得入神,荒野解說員的分享就是這麼的生動感人,因為每個故事都是切身經歷,與土地或物種愛的連結。        另外場域還有親子團的觀察力活動,小蟻、小蜂及大蜂用圖片及水雉鞋來進行活動,有趣又好玩。走到除草劑連署攤位,伙伴們訴說著除草劑對環境的影響,群體以口號吸引路過的人,再佐以小禮物果然奏效,路過的人都會停下來,認真聽著除草劑的不當使用問題,在守護環境及食物安全考量下,很大方的簽名連署了。在友善耕作守護大地的相關攤位上,有樹鵲的柚子、袋鼠的水果、飛魚的竹筍,每個人以閃亮眼神述說著自信的農產品,令人讚賞,這些志工以身體力行方式展現自己對土地的愛。還有手做的環保網袋、由小蜂或小鹿販賣的二手商品、手做點心及飲料等,愛物惜物的心,從大人到小孩都確實做到。環保綠市集充分展現荒野的理念及作爲。        晚會活動更是精彩,有宜蘭分會的生態劇--野溪怎麼了,表演者投入的演出,充分將野溪的開發及溪流生物的快樂哀愁表現無遺,還有蘋果樹與大肚魚的對話,活靈活現,非常吸引人。頒獎、授證也是年會重要活動之一,因為每位志工將時間及能力捐贈於協會,都值得好好讚揚,年會就是非常恰當時機。今年晚會還多了冷杉無償捐贈土地給協會使用20年,這可是荒野很重要的一步,為捐贈土地做爲棲地守護之機會開啟了一扇門。        第二天兵分三路,有古蹟之旅、海岸行腳、水資源守護三條路線,在水資源守護的活動中,小鷹護送聖水,小鹿、小蜂、小蟻的沿途鼓掌加油,最後在大廣場圍繞成臺灣圖形,此時場內所有人都心念相同,口裏喊著「守護水資源,愛護我們的家園」,心裏也這樣的想著。        二天一夜的活動,處處可見臺南分會伙伴的用心,努力將荒野各群組所推動的內容都囊括在內,感謝臺南伙伴的無怨付出,感謝秘書處的全力支援,感謝南大附聰的好場地,感謝每一位參與者及表演者,感謝熱情的荒野伙伴,因為有大家,感覺很溫暖。        後記:年會有個紀念鑰匙圈,這個禮物是臺南副分會長浣熊贊助的喔!!

在孩子們的身上看到希望

2017-10-23

文/賴麗舟〈荒野22週年年會活動總召,自然名:金魚草〉、圖/台南分會解說員攝影組                  與荒野台南分會的伙伴們籌劃準備了一年,終於順利地畫下了句點,身軀有些疲累,心靈從溢滿的激情回歸到空白的平靜。   從去年8月承諾接下年會總召開始,一開始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想法,純粹和平常舉辦活動一樣。接著開始與伙伴閒聊,天馬行空亂丟想法,想著要用什麼方式介紹台南,讓全荒野人認識台南、愛上台南。   兩個多月後,我們開始自省:難道我們只是規劃一場普通的到此一遊行程嗎?每年一次的年會是不是能給大家更多的激發?年會既然是屬於全台荒野人交流分享平台,那我們是不是趁著這個機會來讓大家介紹自己在荒野做的事,讓其他地區的夥伴認識彼此,而且既然主辦場地在台南,我們就更有義務要辦一場讓全荒野人都心之所往的年度盛會。   方向訂立後目標更明確,目標明確之後接下來的計畫就可以開始進行。雖然執行的過程一再修正,我們盡力用最精簡且不花錢的方式安排所有活動 ,善用現有的資源達成做到最大的成效。終於,萬事具備只欠東風,最重要的就是參與的夥伴,我們除了邀請所有台南親子團共襄盛舉,也邀請全台各分會踴躍參加,這時候特別能感受到運動場上常出現的術語「主場優勢」是啥感覺了。        自己人挺自己人的義氣,在這個地方發揮的淋漓盡致,台南分會所有的荒野夥伴幾乎全體動員、熱情參與工作。不過當活動報名截止的那天,系統統計出報名人數時,卻讓我們倍感失落,還好我們有著樂天的阿Q精神,也有個荒野人隨性豁達,很快調適好自己的心情,最差的狀況就是台南荒野人自high吧!在進行完最後一次探勘時,心裡更篤定了這樣的想法,不用在意參與人數的多寡,做好該做的事,其它就交由上天安排吧! 水水綠市集 推廣愛物惜物、二手物再利用、使用天然資源、友善環境甚至營造生態環境。 我們帶著孩子們一起做,是交流、是推廣、是教育。期待我們的方法可以潛移默化,深耕想法改變生活方式。 晚會交流 看著全台荒野人,在台灣不同的角落,一起為著改善地球環境努力著,我們彼此安慰,知道環境保護的路並不孤單,我們也彼此鼓勵,繼續攜手為環境保護而努力。 珍惜水資源倡議 一滴飲用水得之不易,過程中繁瑣複雜,因此我們的使用更應當珍惜。而水源保護區的解編,除了影響生物的用水權利,也影響整個的生態環境甚至物種被迫遷移或滅種,這些都是水源保護區除了經濟開發之外更是需要關注的環境議題。 親海小旅行 藉著雙腳行走海邊感受海洋的美景,體驗海岸線的變遷,了解大海的困境與無奈。面對海洋垃圾,是否可以重新思考我們能為,海洋做些能幫助它的方法。 府城巷弄尋寶 針對水資源的主題,在府城街頭巷弄中尋找水道的蹤跡或遺址,加碼找到暗藏巷弄中的真正在地台南美食,藉由漫步了解真正的府城歷史脈絡及飲食文化。   一系列不同的活動的設計皆闡述相同的信念,我們為環境改善在努力,也帶著我們的孩子一起做著有意義的事,更希望能影響未來的子子孫孫,讓環境美好,讓荒野永存。因為我們堅信可以,因為我們在孩子們的身上看見了希望。在綠市集,孩子們推廣他們攤位的理念。在晚會,一個從小在親子團長大的孩子,從祖父那繼承的土地,無償借用信託給荒野做為棲地守護區。在倡議水資源:挑水、傳水、給水、飲水,用行動表現水資源的重要。我們真的堅信,因為我們在孩子們的身上看到希望。

世代的傳承與感動:荒野22週年年會有感

2017-10-20

文/陳正彬〈臺南分會親子團第四炫蜂籌備團團長,自然名:灰熊〉 2017年9月白露近秋分,荒野年會在台南舉辦。今年交棒給台南荒野夥伴舉辦盛大的年會,在年會總召賴麗舟〈自然名:金魚草〉以及分會長陳格宗〈自然名:野馬〉跟祕書黃德秀〈自然名:甘蔗〉的召集與邀約下,成功的完成這件盛事。感謝上天給予我們這樣一個機會與共同成長的機會,這是一個恩典。     加入荒野剛好滿一年,在這一年裡熱切地感受到每位荒野夥伴的熱情以及無私的愛。這份愛不論是在大人或是小孩身上,都可以從滿滿的體會到。年會的籌辦,經歷多次的討論與串聯,我們都不是天生就會籌備活動,我們有的只是那份熱情以及對於環境自然的慈悲與熱愛。過程中,每位夥伴負責且不推卸的扛起所有活動的責任,在這過程中感受到的只有喜悅與感動。        這次年會的義賣攤位,各個群組使盡全力,不論是手作小物或是滿滿愛心的自然食材,都感動了所有參與的人。對親子團的孩子來說,這是一個玩樂的場域,也是一個戶外的學習空間。看到每個孩子使出全力的介紹自己攤位上的商品,都能感受到他們對於生活以及生命的熱情。三生教育也因此得到實踐的可能。雖然我並沒有參加晚會,但我能想像整個過程肯定充滿愛與歡樂。無論是戲劇的演出、授證的進行,都完整的呈現荒野人的核心價值與對於彼此的愛。        隔日在台南山上區台南原水道舉行的聖水傳遞活動,讓我們看到整個荒野親子團的壯大盛容以及每個參與夥伴皆有志一同的表達對於保護水資源的決心,深切的表達出在經濟開發與自然守護之間,應該要有一個長遠的規劃與考量。我們的所有作為都深深地影響著下一代的價值觀與看法,許多改變是不可逆的,我們在人生以及生活的每一個決策口都需要慎重的考量下一代所應擁有以及將會失去的可能。就像我猶記小時候那條讓我抓蝦、抓魚的小河,帶給我心中的感受與滿足,讓我猶記四十年。